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轉貼:5-5:抗美援朝四大謎團:誰最先判斷美軍可能在仁川登陸

(2010-05-13 13:00:58) 下一個
轉貼:5-5:抗美援朝四大謎團:誰最先判斷美軍可能在仁川登陸

2010-5-5

  有關抗美援朝的幾件事,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一直以訛傳訛:一是誰是中國最早判斷美軍可能在仁川登陸的人;二是金日成、樸憲永聯名的求援信是誰送到北京呈給毛澤東的;三是使用“誌願軍”的名義是否因黃炎培的建議確定的;四是關於當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萊德雷一段名言的引用。新近出版的一本書,在上述四件事中至少有三件是以訛傳訛的。這促使筆者撰寫此文。對於上述四件事中第一件和第三件事,筆者於1995年和1997年專門寫過文章,對第二件和第四件事筆者雖未專門寫過文章,但在自著的《巨人的較量──抗美援朝高層決策和指導》和筆者主編的三卷本《抗美援朝戰爭史》兩部著作中都交代得十分清楚。但遺憾的是,十多年過去了,對上述幾件事仍在以訛傳訛。

  中國是誰最早判斷美軍可能在仁川登陸的?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立即進行武裝幹涉,並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組成“聯合國軍”,支援南朝鮮軍作戰。戰爭初期,朝鮮人民軍向南一路勢如破竹,進展順利。8月上旬後,由於戰線延長和美軍兵力增多,人民軍攻勢減弱,戰爭在洛東江一帶形成膠著狀態。9月15日,麥克阿瑟指揮美第十軍在仁川登陸成功,截斷人民軍後路,南北夾擊人民軍,朝鮮戰場形勢逆轉。對美軍實施仁川登陸,中國方麵是預有判斷的。那麽是誰最先作出了判斷?

  1989年出版的一部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紀實文學的書問世,該書首次披露了原軍委總參作戰室主任雷英夫於1950年8月下旬最早作出了美軍可能在仁川登陸的判斷,並且毛澤東、周恩來對他的判斷很感興趣,毛澤東還召見他當麵聽匯報。此後,一些史學研究工作者和紀實文學作者對此大加引用,直到現在。雷英夫本人也多次發表回憶文章,談到此事。他在1995年就此事撰寫文章指出,總參作戰室不僅預測了美軍的登陸地點是仁川,而且判斷出美軍的登陸時間是1950年9月15日。對此,國內許多報刊競相轉載,甚至有的權威官方性質的著作也加以引用。然而,關於這種說法,在國內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曆史檔案中均找不到任何佐證,多年從事抗美援朝戰爭史研究的一些學者也一直持有異議。曾在軍委總參作戰室工作並且是雷英夫部下的一位老同誌對此也有質疑。

  在中國,雷英夫是不是最早作出美軍可能在仁川登陸判斷的人呢?

  1994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將蘇聯時期關於朝鮮戰爭的部分檔案贈送給當時韓國總統金泳三。韓國外交部東歐科外交事務官白宙鉉根據這些檔案,整理了《蘇聯朝鮮戰爭檔案摘編》(1949年1月—1953年8月)。這個摘編表明,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領導人,早在朝鮮戰爭爆發剛一個星期,就對美軍仁川登陸的可能性有所判斷。1950年7月2日,蘇聯駐華大使羅申應邀拜訪周恩來。周恩來要求把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有關朝鮮半島政治、軍事形勢的估計轉告蘇聯政府。中國估計,美國在日本的12萬駐軍中,大約有6萬兵力能夠投入朝鮮;這些兵力可能在釜山、木浦、馬山等港口登陸,然後沿鐵路線向北進軍。建議朝鮮人民軍應迅速向南推進,以便占領這些港口。毛澤東認為,美軍將有可能在仁川登陸,為了防守漢城,朝鮮人民軍應該在仁川地區構築鞏固的防守陣地。《摘編》還表明,在8月至9月美軍仁川登陸以前,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領導人曾多次通過蘇聯政府或直接向朝鮮同誌指出過美軍在仁川登陸的可能性。這期間,毛澤東曾兩次接見朝鮮政府的代表,同他們討論朝鮮戰爭形勢的發展。毛澤東分析,朝鮮戰爭的形勢可能出現兩種基本情況: 第一種是朝鮮人民軍全殲美軍,把他們趕下海;第二種是戰爭的持久化。如果是後一種情況,他估計美軍會加強對大邱、釜山地區的防禦,把朝鮮人民軍的全部兵力牽製在這個地區,同時從其他地方登陸。毛澤東提醒朝鮮代表,注意應付後一種可能性,確保充分的後備兵力,更要注意敵人可能進攻的防禦據點,如仁川─漢城和鎮南浦─平壤地區。如果說韓國整理的俄羅斯檔案資料對中國研究者來說屬於“出口轉內銷”的話,那麽,1950年10月2日,毛澤東起草給斯大林的電報(未發出)也講了這一情況。這個電報說:“還在今年四月間,金日成同誌到北京的時候,我們就告訴他,要嚴重地注意外國反動軍隊侵略朝鮮的可能性。七月中旬,七月下旬和九月上旬,我們三次告訴朝鮮同誌,要他們注意敵人從海上向仁川、漢城前進切斷人民軍後路的危險,人民軍應當做充分準備,適時地向北麵撤退,保存主力,從長期戰爭中爭取勝利。”中央文獻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和現任副主任李捷撰寫的於2000年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與抗美援朝》一書中引用了毛澤東這個電報的內容。但是,毛澤東、周恩來的提醒和建議沒有引起朝鮮同誌的重視。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一舉成功。

  由此看來,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領導人早在雷英夫之前一個多月就對美軍可能在仁川登陸作出了明確判斷。雷英夫在8月下旬判斷美軍可能在仁川登陸並向毛澤東、周恩來匯報可能是事實,但說雷英夫是中國最早作出美軍可能在仁川登陸判斷的說法是缺乏根據的。

  金日成、樸憲永聯名的求援信是誰送到北京呈給毛澤東的?

  在1999年筆者出版《巨人的較量》一書前,涉及到這個事的幾乎所有文章和著作都說是朝鮮內閣副首相兼外相樸憲永到北京,將求援信交毛澤東。筆者在《巨人的較量》一書第二章第二個問題中,正麵交代糾正了上述說法。書中交代說:“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內務相、人民軍次帥樸一禹,持金日成、樸憲永10月1日寫給毛澤東的求援信,前往北京。10月3日,樸一禹將這封求援信當麵呈遞毛澤東。”在筆者主編的《抗美援朝戰爭史》第一卷中的交代與此基本相同。筆者之所以這樣寫,是看到過金日成、樸憲永聯名給毛澤東求援信原件複印件上,有周恩來親筆所注:“一九五 ○年十月三日樸一禹麵呈主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的《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三冊第380頁上,1950年10月2日,周恩來《關於樸一禹來京事給倪誌亮的電報》也能證明這一事實(倪誌亮時任中國駐朝鮮大使)。這個電報指出:“估計張一杜同誌二號夜可抵沈,三號當派飛機接來北京。”電報裏說的張一杜就是樸一禹。

  抗美援朝使用“誌願軍”的名義是因黃炎培的建議確定的嗎?

  有的著述說,中共中央為中國人民誌願軍最初定的名稱是“支援軍”,在作出抗美援朝出兵決策之前(有的說是作出出兵決策後),毛澤東主席征求黨外民主人士的意見,聽取了當時擔任政務院副總理的民主人士黃炎培的建議後,才將“支援軍”改為“誌願軍”的。這種說法值得商榷。當然,毛澤東可能征求過民主人士的意見,黃炎培也可能提出過此種建議。但出兵抗美援朝采用“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名稱,絕不是作出出兵決策前或之後由於黃炎培的建議才確定的。

  1950年7月7日,鑒於美國大規模武裝侵略朝鮮,將會威脅中國東北的安全,周恩來副主席根據毛澤東主席的指示,主持召開研究討論組建東北邊防軍的第一次國防會議。會後,周恩來副主席和聶榮臻代總參謀長各組織整理了一份內容相同的會議討論情況給毛澤東主席的報告。周恩來組織整理的報告在後勤準備一項中明確指出,必要時邊防軍將來一旦赴朝參戰,“部隊均改穿誌願軍服裝,使用誌願軍旗幟”(筆者看到的這個報告是打印件);聶榮臻組織整理的報告在邊防軍指揮機構一項中,使用的是“支援軍”一詞,在後勤準備一項中說部隊一旦赴朝作戰時“改穿朝鮮軍裝”。

  此前,7月2日,周恩來通過蘇聯駐華大使羅申轉告斯大林,中國準備在東北集結3個軍,以便必要時支援朝鮮人民軍作戰。斯大林於7月5日通過羅申轉告周恩來:“我們認為,在敵人越過三八線時,集中9個中國師於中朝邊境以便誌願軍入朝作戰是正確的。我們將盡力為這些部隊提供空中掩護。”斯大林這裏就使用了“誌願軍”的名稱。

  8月上旬,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朝鮮局勢時,毛澤東主席曾說,對於朝鮮,我們是要幫助的,要以誌願軍的形式進行幫助。

  8月13日,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在邊防軍軍事會議的報告中,講到邊防軍將來可能到朝鮮作戰時說:“到朝鮮去是以誌願軍的名義出現,穿朝鮮服裝,用朝鮮番號,打朝鮮人民軍的旗幟,主要幹部改用朝鮮名字。這樣處置,可以使朝鮮人民喜歡,又很策略。”(作者看到的這個報告是原件複印件)

  9月以後,在邊防軍部隊中已陸續公開進行了可能到朝鮮作戰的動員,“誌願軍”一詞不但出現在各軍師團辦的小報上,而且出現在許多連隊的牆報上。

  此外,10月1日斯大林在接到金日成、樸憲永聯名請求蘇聯直接出兵援助的求援信後,給蘇聯駐中國大使轉毛澤東或周恩來的電報中建議中國出動軍隊援助朝鮮,並說“中國部隊可以誌願者身份出現”。這裏用了“誌願者”。10月2日,毛澤東起草致斯大林但沒有發出的電報正文第一句就說,“我們決定用誌願軍名義派一部分部隊至朝鮮境內和美國及其走狗李承晚的軍隊作戰”。而此時中共中央尚未開會研究出兵抗美援朝問題,中共中央最高決策層尚未研究,毛澤東恐不會就這個問題去征求民主人士意見。

  據此看來,赴朝鮮作戰時使用“誌願軍”的名稱,至少是在7月7日討論組建東北邊防軍的國防會議上就是明確的,7月7日討論組建邊防軍,隻是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在戰略上未雨綢繆的準備,還不是決策出兵,因此,毛澤東這時更不會去征求民主人士的意見。至於聶榮臻在7月7日報告中使用“支援軍”一詞,可能是對“誌願軍”一詞的音同字誤,並且這個報告是中央軍委作戰部整理的。10月8日,毛澤東簽署的組成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命令,也是中央軍委作戰部起草的。有的著述說的毛澤東聽了黃炎培的建議,將“支援軍”改為“誌願軍”就是指這份電報。

  關於當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萊德雷一段名言的引用

  至少從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起至現在,在有關著述中講到美國人對朝鮮戰爭的認識或評價時,都引用當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萊德雷的一段名言:朝鮮戰爭是美國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其實,這段名言恰恰不是布萊德雷的原意。布萊德雷的這段話出自1951年5月15日美國參議院組織的“麥克阿瑟聽證會”上。所謂“麥克阿瑟聽證會”,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於 1951年4月11日被解除“聯合國軍”總司令和在遠東的一切職務後,在美國統治集團內部引起了美國在朝鮮究竟應采取什麽樣政策問題的辯論和爭吵。於是由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和外交委員會聯合主持召開了聽證會,討論美國關於朝鮮戰爭政策問題。聽證會於1951年5月3日開始,斷斷續續至6月25日結束,前後共50多天,先後有麥克阿瑟、國防部部長喬治·馬歇爾、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萊德雷、陸軍參謀長勞頓·柯林斯、空軍參謀長霍伊特·範登保、海軍作戰部部長福雷斯特·謝爾曼、國務卿迪安·艾奇遜、前美軍駐華總司令魏德邁、前國防部部長路易斯·約翰遜等共13位美國軍政要員出席作證。

  麥克阿瑟是第一個出席作證的對象。他在5月3日作證時,仍然主張以軍事手段徹底解決朝鮮問題,即要將戰爭擴大到中國境內,發揮優勢的海空軍作用,以海軍封鎖中國海岸,加強軍事禁運;以空軍轟炸中國的機場、車站和工業基地;讓台灣的蔣介石集團進行反攻大陸的活動,采取這些行動,不必擔心會引起蘇聯參戰。麥克阿瑟認為隻有采取這些行動,才是迅速結束朝鮮戰爭的最好辦法,他甚至主張,如果聯合國其他國家不願協助,由美國單獨采取行動。

  艾奇遜、馬歇爾、布萊德雷、三軍參謀長和前國防部部長約翰遜等在出席作證時,均支持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認為麥克阿瑟的主張既難以達到目的也冒巨大風險,反對將戰爭擴大到中國,相反,他們均主張在朝鮮打一場有限戰爭。

  布萊德雷在5月15日出席作證時,有一段聞名的言論,他認為,赤色中國不是一個足以尋求世界霸權的強盛國家,如果把戰爭擴大到共產黨中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這一戰略將使我們在錯誤的地方,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一場錯誤的戰爭。”“進攻共產黨中國並不是一個能起決定作用的行動,不能保證朝鮮戰爭的結束,也不會使中國屈服。”筆者第一次看到布萊德雷的這段話是在他和他的夫人寫的他的回憶錄《將軍百戰歸》的中譯本上。這本書的中譯本1985年由軍事譯文出版社出版。因看到的這段話與作者頭腦印象中的意思大相徑庭,於是作者又查閱了國內1951年的《參考消息》和(台灣)中央文物供應社印行、1951年版中譯本《麥帥證詞》,在《參考消息》和《麥帥證詞》中查閱的結果,與在布萊德雷回憶錄上看到的是一致的。所以,在筆者著的《巨人的較量》一書中引用布萊德雷這段話時,注了兩個出處,一個是布萊德雷的《將軍百戰歸》,一個是1951年5月17日《參考消息》。筆者的《巨人的較量》一書於2010年1月由遼寧人民出版社再版時,在書中引用布萊德雷這句話的後麵特意用括號加了一句話:“關於布萊德雷的這段話,近60年來在中國一直被許多人做了與布萊德雷原意完全相反的錯誤引用。”(作者:齊德學) ( 發表於人民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