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轉貼:抗美援朝的地緣政治意義

(2010-04-08 14:44:25) 下一個
轉貼:抗美援朝的地緣政治意義

作者:譚天宇 更新時間:2009-12-15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過去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之久了,在這場血與火的戰爭中,中朝人民聯合奮戰,擊敗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本文試圖對抗美援朝的地緣政治意義做初步的分析與研究,由於本人才疏學淺,史料收集工作做得不全麵,所以本文中難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點和錯誤,敬請各位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一、 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地位  

朝鮮半島雖然麵積不大,但是它在東北亞甚至全世界的地緣政治地位中卻相當重要,這是因為它的地緣政治地位有以下兩個顯著特征:

第一,朝鮮半島是歐亞大陸和太平洋之間的一座橋梁。這樣一來,它即可成為陸權國家進攻海權國家的通道,又可以成為海權國家侵略陸權國家的跳板,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陸權國家和海權國家都會努力爭奪這個戰略要地。

第二,朝鮮半島的周邊國家均是大國,或者說朝鮮半島與陸權國家和海權國家為鄰。陸權國家俄國和中國、海權國家日本都是朝鮮半島的近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海權國家美國染指東北亞,對朝鮮半島事務發揮巨大影響力。朝鮮半島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上述四大國利益直接交匯的地區。

正因為朝鮮半島具有上述重要的地緣政治地位,曆史上在這一地區多次爆發大規模的國際衝突。雖然導致這些衝突的原因複雜多樣,衝突的主角也不盡相同,但是這些衝突具有一個共同點,即它們都是陸權國家和海權國家之間的戰爭。回顧朝鮮戰爭之前發生在朝鮮半島的國際衝突,有助於理解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地位與這些衝突的關係,進而把朝鮮戰爭放在一個大的曆史發展進程中加以考察。

唐朝初年,朝鮮半島處在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的局麵中。三國都想統一朝鮮半島,但又都無力消滅對方,於是便向東西鄰國尋求援助,形成了以高句麗、百濟、日本為一方,新羅和中國唐朝為另一方的政治局麵。唐高宗時趁高句麗內亂,出兵滅了高句麗,又應新羅王的請求滅了百濟,並擊潰了前來援助百濟的日本水師,日軍敗退,日本勢力退出了朝鮮半島。

元朝的時候,朝鮮半島不僅成為元的藩屬,而且還成為進攻日本的基地和跳板。忽必烈派兵從高麗出發入侵日本,由於遇上後來被日本人稱之為“神風”的颶風導致元軍水師的傾覆,無功而返。

16世紀八十年代,豐臣秀吉基本結束了日本列島戰國林立的局麵,使日本延續百年的分裂局麵重獲一統,國力日強,開始想向外擴張。豐臣秀吉借口朝鮮拒絕攻明,於1592年開始大舉侵犯朝鮮,史稱壬辰倭亂,明朝為之發兵入朝救援。壬辰戰爭持續了7年之久,最後終以中朝兩國的勝利和日本的失敗而告結束。日本勢力再次退出朝鮮半島,在此後三百年間再也未敢踏足朝鮮國土。此次較量反映出當時的日本已開始對中國構成威脅,但仍是中強日弱格局。

到了清朝末年,中日雙方的實力對比有了明顯變化。大清帝國日薄西山,而此時的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則是如日東升,再次圖謀向外擴張。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在這種曆史背景下爆發了。甲午中日戰爭的直接起因,是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清廷應朝鮮政府的請求,派兵赴朝鮮鎮壓。日本也借機出兵,進入漢城,掠走朝鮮國王,最終導致中日兩國開戰。由於黃海海戰和平壤決戰的失利,清軍撤回鴨綠江後,又在遼東半島的作戰和威海衛保衛戰中徹底失敗。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果使日本實現了吞並朝鮮的戰略部署,在亞洲大陸上取得了夢寐以求的立足點,同時割占台灣,對中國形成海上包圍。這次的較量說明日本已對中國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最後甚至發展成為日本占領了大半個中國。

甲午中日戰爭結束之後,中國被迫退出了在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鬥爭。日本在朝鮮半島的影響日益增加,這使得它同俄國的矛盾不斷激化。日本和俄國在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的爭鬥最後導致兩國走向戰爭。1904-1905年,陸權國家俄國和海權國家日本為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發生了一場戰爭,即日俄戰爭。戰爭在中國東北、朝鮮半島及其附近海域進行,日本在海陸戰場上接連取得勝利。特別是在朝鮮半島和日本之間的對馬海峽戰役中,俄國艦隊被日本海軍所擊潰,從此俄軍一蹶不振。1905年日俄簽署了《樸茨茅斯和約》,結束了這場戰爭。根據該條約,日本除了取得俄國在東北的權益之外,俄國還承認了日本在朝鮮半島的主導地位。於是在1910年,日本吞並朝鮮半島,使之成為自己的殖民地。從此,朝鮮半島成為日本的領土,其最高行政長官是日本天皇任命的總督。這一局麵一直維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總之,曆史上發生在朝鮮半島的國際衝突表明,朝鮮半島獨特的地緣政治地位使得它很容易成為大國互相爭奪的場所。

二、 抗美援朝的地緣政治意義  

1950-1953年朝鮮戰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5年“三八線”的劃定。而從地緣政治學的角度來看,這條線也可以被視為陸權國家蘇聯和海權國家美國在朝鮮半島勢力範圍的分界線。

1945年8月“三八線”的劃定,基本上確立了朝鮮半島未來形勢發展的基本方向。蘇美兩國為了各自的戰略利益,在朝鮮半島的占領區內部幫助建立政權。1948年,朝鮮半島南北部分別成立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美蘇兩國軍隊分別撤出朝鮮後,朝鮮半島就實際被劃分成兩個獨立的國家。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戰爭爆發後,美國迅速作出反應,出兵朝鮮。杜魯門政府采取了一係列反應措施:命令美國海、陸、空三軍全力支持南朝鮮軍隊並且直接參戰;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組織以美軍為主體、有十多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軍”,使得美國的武裝幹涉具有合法性;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以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等等。1950年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後,朝鮮戰局發生了不利於朝鮮人民軍的急劇變化。同年10月,“聯合國軍”越過了“三八線”,向北推進。

隨著朝鮮戰爭局麵的變化,新中國也作為蘇聯和北朝鮮的盟友出兵朝鮮,在很大程度上是與地緣政治的考慮密不可分的。如果朝鮮半島被美國占領,將會直接威脅到中國的國家利益。麥克阿瑟很可能在取得朝鮮半島後繼續向北進軍,威脅新生的新民主主義政權。即使美軍不襲擊中國,一個與中國有長達1400多公裏邊界線的國家落入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國也是很大威脅。如果北朝鮮失敗,中國勢必允許金日成在中國東北設立流亡政府,這將為美軍侵犯中國東北提供強有力的借口。同時,由於美軍進入台灣海峽,迫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終止了解放台灣的渡海戰役,讓中國直接感受到了美國的威脅。基於這些理由,中國政府最終做出了抗美援朝的重大戰略決策。

1950年10月19日晚,中國人民誌願軍從安東、河口、集安等多處地點秘密渡過中朝邊界鴨綠江和圖們江,10月25日第一次戰役打響。第一次戰役以中朝軍隊的全麵告捷結束,美軍被迫撤退到清川江以南。11月25日,中國人民誌願軍發動第二次戰役,很快就在12月5日重奪平壤。1951年1月初第三次戰役後,中國人民誌願軍已經抵達 “三八線”以南50多公裏處,漢城也已經被占領。但在1951年4月,戰事再度逆轉,到5月份,“聯合國軍”第二次跨過“三八線”,中朝軍隊有較大損失。7月10日雙方均同意停火,此後的兩年是在邊打邊談中度過的。1953年7月27日雙方簽署《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在北緯三十八度線建立非軍事區,朝鮮半島依然是分裂的兩個國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朝鮮戰爭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海權國家和陸權國家在朝鮮半島爭鬥這個地緣政治邏輯的延續。從表麵上看來雙方好像是打了個平手,但中國在地緣政治上獲取的戰略利益是巨大的。在朝鮮戰場上,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軍隊在裝備十分落後、後勤保障極端困難、空中被動挨打、海上無兵可用的情況下,同人數相當、火力十數倍於已、掌握製空製海權、武裝到牙齒並且擁有原子彈的強大敵人展開了長達三年的殊死博鬥,最終用自已的力量將以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為首的強大敵人趕過了三八線,迫使它們坐在了停戰的談判桌前。因此美國將軍克拉克不得不哀歎道:自已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在沒有戰勝的協議上簽字的將軍。

從美國方麵來講,本來要想通過朝鮮戰爭達到的戰略目的沒有達到,還付出了巨大的戰爭代價;並且由此戰產生了一個幾乎和前蘇聯一樣難以應對的強大對手。而且以後美國要在全球采取行動時,關乎這個對手利益的時候美國都不得不考慮這個對手的反應,這是美國始料未及的。

雖然中國為了抗美援朝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家的經濟建設,但是中國在地緣政治上獲取的戰略利益是最大的。中國成功地遏製了美國實力在中國周邊的擴張,給國家爭取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發展環境。特別是重新確立了中國在曆史上對朝鮮半島根深蒂固的影響,這種影響曾被日本在甲午戰爭後剝奪。尤其是在朝鮮半島上形成了一塊戰略緩衝區,為國家安全贏得了時間和空間上的主動權。站在曆史的高度上來看待這場戰爭,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中國在抗美援朝中獲取的戰略利益的偉大價值。

   

參考書目:[1]徐焰著《毛澤東與抗美援朝戰爭:正確而輝煌的運籌帷幄》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版

[2]王樹增著《遠東朝鮮戰爭》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

[3]沈誌華著《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張文木著《世界地緣政治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利益分析》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王生榮著《海權對大國興衰的曆史影響》海潮出版社2009年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