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驢背上的兵工廠:抗戰時期八路軍武器研製秘聞
(2010-03-26 15:35:31)
下一個
轉貼:驢背上的兵工廠:抗戰時期八路軍武器研製秘聞
人們講起抗日戰爭中的的八路軍,往往稱之為土八路,其實土八路並不土。八路軍的將領大部分是中華民族優秀的知識分子,整個隊伍中有學識的青年乃是八路軍的骨幹。僅就戰鬥在太行山區的八路軍流動工作團而言,便是一支人才濟濟、利技精英集聚、研製成果累累、功勳卓著的利技大軍。
八路軍流動工作團,是隨著以山西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的建設中組建的軍工企業,它為八路軍開展敵後遊擊戰提供武器裝備。為適應遊擊戰的需要,隊伍跟隨卞力部隊流動,故稱流動工作團,也譽為“馱在驢背上的兵工廠”。
全團有一千多人,成員來自五湖四海,有從歐洲回國的留學生,有從南洋歸來的華僑,有國內高等學府的教授和學生,有大城市工業產業的技術人員,也有根據地土生土長的能工巧匠,其中著名人士有100 多位,如: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內燃機研究室的研究生郭棟材,留學英國的冶金博士張華清、日本早稻田大學電機係的畢業生程明升,德國柏林工業大學鋼鐵係的陸達,燕京大學物理係的研究生張芳,北平大學工學院的畢業生鄭漢濤、牛治華,清華大學工學院的學生高源、李守文,天津北洋大學畢業的陳誌堅、孫豔清、張培江、劉致中、牛寶印、齊明,上海同濟大學畢業的唐英之,天津河北工學院畢業的張浩、張溫如、王錫暇、耿震、李非平,雲南大學采冶係畢業的李樹人,西北大學化學係畢業的宋宗景,山西大學工學院畢業的席永先、宋宗恕,東北大學畢業的趙雲鵬,天津女師學院畢業的柴毅,山東大學畢業的高廣平,武漢大學畢業的林溪,河南大學畢業的張誌青,上海雷氏德工學院動力工程係畢業的唐成儀等高級知識分子,他們大多出身在富有家庭,為了抗日救國中拋棄舒適的生活,離開優越的環境,不遠萬裏,遠渡重洋,從國外或大後方爬山涉水,投奔到經濟落後、物質貧乏、生活艱苦的太行山區,同當地民眾艱苦奮鬥創建抗日根據地,從事對敵武器的研究與製造,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譜寫了一曲“科技救國”的新篇章。
從大砍刀到槍械的研製
抗戰初期,由於八路軍的迅速擴展,許多新戰士手中無槍,憑著大砍刀、長矛梭標與日軍拚殺,不少人壯烈犧牲。身為流動工作團領導人的八路軍軍工部部長劉鼎急戰士所急,他以曾在德國、蘇聯學到的軍械製造知識,從根據地的客觀條件出發,很快設計出我軍步槍的結構圖,召集黃崖洞兵工廠廠長程明升、梁溝兵工廠廠長陳誌堅、工程處工程師郭棟材、唐成儀等一批利技人員研究在兵工廠製造步槍的問題,並責成黃崖洞兵工廠副廠長劉貴福具體組織實施。
劉貴福原為太原兵工廠造槍分廠鉗工,有13年的製槍經驗,1937年11月太原淪陷時,他帶領15位技術骨幹投奔到根據地兵工廠,先後任技師、副廠長。他接受任務後,在劉鼎部長的指導下,吸收了捷克式、漢陽式、三八式等國內外步槍的優點,從黃崖洞兵工廠的技術、設備、物資條件出發,立足於適應我軍遊擊作戰的特點,經過反複試驗,於1940年8 月1日研製出一種重量輕、體積小、射擊精度高、便於戰士攜帶、使用靈巧的新型七九步槍。這種步槍比普通型步槍短10厘米,形似馬槍,故取名“八一式步馬槍”。造槍用的鋼材,取之白晉鐵路,民兵於夜間破路拆卸的鐵軌,運往兵工廠。全槍僅3.36公斤,采用三棱刺刀,機動靈活,實戰效果優於日本造的三八式步槍。從此,流動工作團的各兵工廠開始批量生產,源源裝備部隊,在抗戰期間共製造出這種槍一萬多支。八路軍戰士有了這些新式武器如虎添翼,在戰場英勇殺敵,越戰越勇。八一式步馬槍的作戰威力,不僅在抗戰中優於日本造的“三八式”, 而且也優於解放戰爭時期美國造的步槍,1949 年4月,在解放太原的戰鬥中,繳獲了大批美式武器,彭德懷總司令在視察戰利品時,拿著閻錫山軍隊的美國造的步槍說:“這不如我們造的適用,如果我們不是道軌鋼會比這更好”。
。。
來源:鐵血網
原發者筆名:元帥的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