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轉貼:地方政府舉債無度恐致通貨膨脹 最終百姓吞惡果

(2010-03-18 09:34:34) 下一個
轉貼:地方政府舉債無度恐致通貨膨脹 最終百姓吞惡果

中國青年報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預計,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餘額(不含票據)約為7.2萬億元,其中2009年淨新增約3萬億元。預計2010年和 2011年後續貸款約為2萬億~3萬億元,2011年底達到約10萬億元。10萬億元的地方政府負債約占中國2009年GDP的三分之一。(3月17日《中國證券報》)

  地方政府本來就不乏上項目的投資衝動,有了應對金融危機的經濟刺激計劃,有了寬鬆的貨幣政策,自然要抓住機會“大展鴻圖”,於是各種融資平台公司大量出現,各類項目紛紛上馬,且規模盡可能大,有的財政配套資金與項目資金比例達到1∶10,債務率遠超風險警戒線。於是,政府的債台也越築越高,央行的調研結果顯示,很多地方政府的負債額遠遠超過地方本級財政收入,達到極限。

  背負沉重債務的地方政府如何還債?地方投融資平台自身沒有多少辦法,全國3800多家政府投融資平台,很多根本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有的嚴重資不抵債。於是,地方政府隻能越來越依賴土地財政,通過保持地產高價,通過大量出賣土地來提高還貸能力。土地財政依賴症的後果,是房價高企,是很多人榨幹幾代人的積蓄來圓一代人的買房夢。說到底,是老百姓在削減自己的福利維持高房價。

  因為高房價,近幾年怨聲四起,盡管政府可以不理會這種埋怨,但老百姓的承受力總是有限的,土地財政是有盡頭的。地方政府來自土地的資金鏈一斷,融資平台麵臨破產,沉重的地方政府債務還得轉移給中央政府。一則,大量地方債,由中央政府擔保,最終責任在中央政府;二則,地方政府留給銀行大量的呆壞賬,還得靠中央政府解決。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銀行業把貸款集中投向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惡果充分顯現,最後的結果,還不是中央政府埋單?

  說是地方政府的債,其實是所有人的債。地方政府的債台高築,中國政府的債也水漲船高。當政府的債務過重時,接下來就會是通貨膨脹。曆史經驗證明,通貨膨脹是政府用來減輕債務的法寶。研究表明,如果美國目前的通貨膨脹率達到6%,則政府債務在GDP中的比例僅用4年時間就能下降 20%之多。事實上,當二戰後美國政府的債務高到超過同期GDP時,嚴重的債務問題正是通過物價的不斷上漲、借助通貨膨脹得到化解的。學者早已指出,凡是有過政府嚴重負債的國家,都會有嚴重的通脹和貨幣貶值接踵而至。

  通脹的結果,同樣是老百姓承擔後果。馬克思曾經說過,“通脹是對內的掠奪。”通脹到來時老百姓的財富會縮水,生活質量會大大降低。對於中高收入來說,隻是收入減少,對低收入和窮人來說,可能還會生活困難。有人生活艱難,又會引發眾多的社會問題,最終受傷害的還是普通百姓。

  地方政府隻管借錢不管還債的獨特政治生態,讓地方政府敢於舉債,對於地方政府官員而言,誰借的越多,誰在任期內的政績就越大,償還能力不是他們要擔憂的;而大國有商業銀行擁有的分支機構多,委托代理鏈條過長,許多分支機構經營業務的過程中受到當地政府的幹預和幹擾多,則讓銀行不得不屈服於權力意誌,違背本意放貸。一些地方債務增加沒有止境,最終老百姓會因此承受巨大損失。

http://news.sohu.com/20100318/n270909373.s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