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3-18: 北京: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包括軍演告知等內容
(2010-03-18 09:14:05)
下一個
轉貼:3-18 :北京: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包括軍演告知等內容
http://mil.news.sohu.com/20100318/n270920599.shtml
中廣網北京3月18日消息 3月17日上午,在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主張兩岸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製問題。他說,這方麵的工作應該循序漸進、先易後難,從容易做的先做起。那麽,探討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是在怎樣的一個背景下提出的,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又包含了哪些內容,建立這個機製又有著怎樣的重要意義?中央台軍事觀察員呂錫成認為宣示認同一個中國原則、軍事演習預先告知、建立非軍事區等都是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的重要內容;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有助於化解外部勢力對台海問題的幹涉。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重點在政治互信
記者:近兩年,海峽兩岸不斷有人呼籲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提出的背景、著力點是怎樣的?
呂錫成:早在2008年年底,胡錦濤主席就曾經提出了“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製”的問題。而胡主席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有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也就是,自從2008年5月國民黨上台執政以來,兩岸關係迅速緩和,兩岸恢複了製度性協商,並在短期內達成了多項協議。兩岸形勢發生這些令人可喜的變化之後,這兩年,就不斷地有兩岸的高層領導、專家學者、軍方人士呼籲,探討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在2008年12月也曾發表文章建議,為了奠定兩岸和平的穩固基礎,兩岸應發展軍事互信機製的建立。
我們都知道,軍事互信機製主要指的是在軍事領域建立一些措施,增加軍事活動的透明度與可預測性,從而降低敵意與衝突的可能性。但是,我們應該特別注意一點,海峽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是針對海峽兩岸的特殊情況所做出的特殊安排,不同於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建立的軍事互信機製。
一般的軍事互信機製目的是為了維護雙方各自的主權獨立與國家安全;而兩岸建立的軍事安全互信機製的前提則是一個中國原則,目的是為了兩岸雙方共同維護祖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防範和打擊“台獨”分裂活動,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另外,一般的軍事互信機製是從純軍事的角度出發,而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不可能就軍事論軍事。其重點還在政治互信方麵,海峽兩岸隻有政治互信才能實現軍事安全互信。
認同一個中國原則、軍事演習預先告知等都是互信機製重要內容
記者:“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如果落實到具體措施上來,將包含哪些內容呢?
呂錫成:從具體的措施上來說,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大概有這麽幾方麵。比如,一些宣示性措施,包括雙方宣示認同一個中國原則,避免武力衝突、和平解決分歧等等。一些透明性措施,包括軍事演習或活動的預先告知、軍事安全信息的交流、年度“國防白皮書”的公布、軍事演習的相互觀摩等等。溝通性措施,包括建立領導人與雙方指揮中心的熱線,進行中低層軍事人員、專家與機構的交流,加強海上軍事安全磋商等等。另外,還可以建立非軍事區或者緩衝區。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有助於化解外部勢力對台海問題幹涉
記者:從探討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到真正實現還有多遠的路?實現以後,又有著怎樣重要的意義呢?
呂錫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還處在探討階段,還隻是剛剛著手討論這個問題,真正實現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根據國際上建立軍事互信機製的經驗,有的專家提出,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製可以分為近程、中程和遠程三個階段。兩岸可以本著先易後難,敏感度由低到高,累計共識的原則進行。比如說,先推動非官方接觸,學者專家以及退休將領等非官方人士可以先進行交流與研討;中期,建立熱線聯係管道,建立軍事高層人員安全對話機製、定期舉行軍事協商會議;相互派人觀摩有關軍事演習;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等等。遠期,就可以簽訂兩岸和平協議。
當然,由於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製還處在探討階段,兩岸還有一些分歧。比如說,祖國大陸比較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強調兩岸軍事互信必須放在一個中國框架之下,而台灣的一些學者就主張先把雙方的軍事交流搞起來,增加了互信再說。但是不管怎樣,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這就是,建立軍事互信機製很有必要,有些學者甚至認為非常緊迫。因為兩岸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國人,長期軍事之間的對峙、對立、衝突,這對兩岸民眾來說、對兩岸來說都不是好事情。建立軍事互信機製,有利於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有助於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有助於化解外部勢力對台海問題的幹涉。
責任編輯: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