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8. 韋傑 (圖)

(2010-03-17 15:20:58) 下一個

8.韋傑將軍

韋傑將軍
文內容來自:http://www.chinajunzheng.com/bbs/htm_data/60/0801/4173.html

“沒有你的責任”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出兵幹涉朝鮮內政,並出動第七艦隊以武力阻止我軍解放台灣。10月上旬,美國不顧我國政府的一再警告,把戰火燒到我國東北邊境。中共中央根據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和我國的安全需要,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組建中國人民誌願軍赴朝作戰,韋傑被調任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三兵團第六十軍軍長。
1951年3月中旬,第六十軍自新義州、遂安進抵伊川、新溪一帶。此時,第五次戰役正在準備之中。按當時的作戰區分,在戰役第一階段中,第三兵團以第六十軍為第一梯隊,在陳機洞至新興洞之間展開突破,然後於高沿山、大橋亭、化人峰、加齒頂一線切斷美軍第二十五師與土耳其旅的聯係,並根據實際情況前出全穀裏斷敵退路,協同兵團主力殲滅被圍之敵。4月22日,第六十軍對敵發起攻擊,將美國第二十五師與土耳其旅割裂,殲敵1000餘人,擊落敵機三架,完成了預期任務。敵人抵擋不住,開始後撤。第六十軍由攻擊轉入追擊,逼近漢城,敵我成相持態勢。4月30日,第二階段的戰鬥打響。第六十軍在揪穀裏至大龍山地段鉗製美國第十軍主力,殲敵一部,完成了割斷美李聯係,配合我第九兵團與朝鮮人民軍攻擊東線敵人的戰鬥任務。5月16日,我軍發動攻擊後,因敵情發生變化重新調整部署。韋傑根據兵團的指示,下令第一七九師增強第十五軍的突擊力量,第一八○ 師完成鉗製任務後進至加平、春川作兵團預備隊,第一八一師調歸第十二軍指揮。這樣,第六十軍軍部僅剩下機關和一個工兵營共300餘人。
  5月 21日,我軍因連續作戰,幹糧、彈藥告馨而後方又一時供應不上,被迫停止對敵攻擊。此時,敵人乘機反撲,誌願軍司令部決定各兵團主力北移,向三八線後撤。第三兵團命令韋傑的第六十軍擔任防禦阻擊,掩護主力後撤和護送傷員的任務。軍部立即發出將各師收歸建製的電令。然而,此時第六十軍的三個師分別在離軍部 120公裏不等的地方,無法在短時間內歸建布防。5月23日,敵人向我全線反撲,第六十軍的三個師倉促在一線展開於30公裏的正麵,阻擊北犯之敵。敵人以摩托化步兵和坦克等快速部隊作先導,並以空軍配合,順公路凶猛插入春川地區,將我第一七九師和第一八○師分割開來,並於26日深人第一八○師後側,形成對第一八○師的包圍。軍部當即命令第一八○師向西北突圍。並急令第一八一師由華川以東接應。但因通訊失靈,27日六時第一八一師才到達華川、原川、均巨裏一帶。敵已先我占領該地,接應已不可能。而早在26日十八時,第一八○師已分兩路突圍,於27日九時會合於鷹峰,全師已不足1000人。十八時,韋傑再次下令第一八○師堅決向史昌裏方向突圍,並下令第一七九師取捷徑接應第一八○師。但因山大路小,夜行緩慢,直至28日五時才趕到明芝觀。而於當日,敵分三路合擊史昌裏。東西已連成一片,完全隔離了第一七九師與第一八○師的接觸。28日晚,軍部接到第一八○師的電報,但一直等到天亮才譯了出來,未等軍部作出決策,敵人已從加平方向突擊,超到第一八○師前麵。第一八○師主要領導沒有與軍部取得聯係,便命令所部將武器掩埋,密碼除留一套外也全部燒毀。軍部再與第一八○師聯係,指示他們向軍部突圍靠攏的方向,但再也沒有聽到他們的回音,增援解圍計劃宣告失敗。此後,第六十軍在兵團第十五軍的增援下頑強作戰,於29日完成了阻擊北犯敵人的任務。
30多年後,韋傑回憶起這段作戰經曆之時,說道:對於曆史,應該是麵對,不應該是回避。失敗的教訓往往比成功的經驗更為寶貴,總結過去是為了告誡未來。在身患絕症臥床不起的時候,他還說,鄧小平同誌號召全軍要懂得現代化的戰爭,從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的情況來看,真正打現代化裝備的敵人,要有適應現代化戰爭的指揮體製,指揮員要有指揮現代化戰爭的素質和能力,有協同作戰的本領。部隊要有好的作風,紀律嚴明,機動靈活,臨危不亂,遇險不散,敢於犧牲。關於韋傑在朝鮮戰場上第五次戰役的表現,在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部黨委會上,彭德懷司令員兼政委明確地指出:第六十軍對情況的處理是正確的。撤軍回國後,周恩來總理也曾當麵對韋傑說過:“韋傑同誌,五次戰役沒有你的責任。”可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些人就此對他大加誣蔑和攻擊。然而,事實終歸是事實。韋傑畢竟已是一名軍中老將,他堅信黨和人民,經得起一切考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