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4. 秦基偉 (圖)

(2010-03-17 14:27:39) 下一個

4.秦基偉

  15軍隸屬第二野戰軍,前身是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1947年8月由幾支地方部隊組建起來的。軍長秦基偉出身紅四方麵軍,曾是警衛徐向前的手槍營連長,參加過西路軍遠征,被馬家軍俘獲又尋機逃出,可謂大難不死。


  9縱最初在中野是敲邊鼓的角色,大仗輪不上,隻能撿撿瓜落。到了鄭州戰役,終於時來運轉。在中野四個縱隊參與的圍殲戰中,9縱腿最快,迎頭堵住國軍一頓好揍,結果獨立殲敵1萬餘人,繳獲無數,裝備和士氣一下就上來了。在躍進大別山的戰略行動中,9縱實力保存得最好,是中野各部隊中最先恢複元氣的。在淮海戰役中,9縱大挖地道,第一個攻入了黃維的兵團部。1949年全軍整編後,9縱成為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15軍,跟著陳賡渡過長江,直下雲南。


  15軍入朝就趕上了第五次戰役。在第一階段的進攻戰中,15軍先重創了菲律賓營,然後又殲滅了美3師二個連。在大水洞和沙五郎峙,又和美2師38團大戰了一場,俘獲美軍300餘人。


  在後撤轉移階段,誌願軍遭到美軍機械化兵力的穿插分割,一時陷於混亂之中。15軍此時已全軍斷糧,但在秦基偉的指揮下靈活機動地迅速撤出了險境。為了穩住整個戰線,奉彭老總的命令,15軍在角圪峰、樸達峰一線迎頭堵住美25師、美3師和加拿大旅,整整苦戰了10天,終於完成了戰略任務。此役15軍傷亡 1200餘人,傷敵數千,打掉4架敵機,還打出了一個一級英雄柴雲振。


  五次戰役後,15軍休整了9個多月,又被放到了朝鮮中部的平康穀地擔任守備任務。


  1952年10月14日,範佛裏特指揮的聯合國軍向上甘嶺地區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發起了突然進攻,這就是著名的上甘嶺戰役。


  守衛這兩個高地的是15軍第45師。聯合國軍以美7師進攻597.9高地,以韓2師進攻537.7高地北山。在火力上,聯合國軍占有極大優勢,在進攻第一天就集中了320門大口徑火炮和27輛坦克同時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猛烈轟擊,遠東空軍的30多架轟炸機也飛到戰區上空輪番轟炸,平均每秒鍾就落下6發炮彈。轟炸了一個小時後,美韓軍凶猛地向高地撲來。


  麵對如此突然而猛烈的打擊,45師守備部隊頑強地挺住了。他們與美韓軍苦戰了一天,打退了敵人的十幾次進攻,拚死保住了一部分陣地。入夜後,誌願軍發起了反攻,將高地上的美韓軍全部趕了下去。第二天,美韓軍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又攻了上來,誌願軍頑強抵抗,最後傷亡慘重退守坑道。到了夜裏,誌願軍再次組織部隊反攻,一夜苦戰奪回陣地。如此的情景日夜不斷,雙方進行了你死我活的反複拉鋸戰。


  上甘嶺戰役是由小到大打起來的,後來則成了牽動整個戰爭的敏感神經。這兩個高地價值並不是很大,但雙方為了在談判桌上爭到更多的籌碼,也是為了軍人的榮譽,而必須要死戰到底。在火力劣勢的情況下,15軍集中了全部人力物力支援上甘嶺的戰鬥。整個戰役經曆了陣地攻防戰、坑道戰、炮戰,打得精彩紛呈,是15軍戰史上前所未有的。為了向前線運送物資彈藥,多少戰士犧牲在了炮火封鎖線上,甚至連秦基偉的警衛連指導員也一去不返。誌願軍戰史上著名的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就是在反擊597.9高地戰鬥中犧牲的。


  15軍在上甘嶺大戰中一直打到了11月5日,才將兩個高地的守備交給了新上來的12軍部隊,而戰役指揮仍由秦基偉負責。在這二十天的血戰中,45師犧牲3076人,負傷 5676人,1萬多人的步兵師幾乎打光。在整個上甘嶺戰役中,15軍傷亡1.14萬人,其中犧牲5260餘人,占15軍建軍以來犧牲總數的三分之一。


  上甘嶺戰役一直持續到了11月25日,聯合國軍進攻43天,隻奪下了537.7高地北山的兩個小陣地,而傷亡慘重,終於停止了攻勢。15軍一戰成名。


  上甘嶺戰役後,15軍後撤擔任了東海岸守備任務。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議簽訂,15軍凱旋回國。因為上甘嶺打出了15軍的知名度,綜合各種因素,日後中央軍委將15軍改編成了我軍中唯一的空降軍,成為了更加精幹的快速反應部隊。而秦基偉,後來則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部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