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1-17中評: 美售武 中國發力時機成熟
(2010-01-18 16:08:25)
下一個
中評: 美售武 中國發力時機成熟 zt
2010-1-17
【大公網訊】中評社1月16日發表署名評論說,美國對台軍售是個困擾中美關係的老問題了。從道理上說,這個問題的是非曲直是「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因為從國際法的角度來說,向一個與自己有著大使級外交關係的國家的一個行政區出售武器,其荒謬性是不言而喻的。美國盡管可以搬出《與台灣關係法》作擋箭牌,但以國內法對抗國際法,這在法理上也是說不通的。否則,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在簽署國際條約後,再製定一個國內法,以此逃避國際義務,那世界還有什麽國際規則和秩序可言?
但正如西哲所言,「現實的就是合理的」,這在國際政治中也是一個屢試不爽的鐵律。多年來,盡管中方強烈反對,中美關係也一再因此受挫,但美國就是不肯放棄對台售武。而中國為了維護大局,雖然做出了諸如中止兩國軍事交流之類的反製舉措,但總的來說,態度和做法還是較為忍讓和遷就的。這其中顯然有深層的戰略層麵的原因。
評論指出,美國對台售武有諸如國內法、國會因素、戰略平衡等多方麵的考慮,但其最根本原因仍然是中美間相互戰略需求的差異。由此導致美國在售台武器上,與其它國家有著本質不同。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荷蘭政府也曾做出過向台灣出售六艘潛艇的決定,但此舉遭到了中國的強烈報複,兩國關係被降為代辦級。經此一變,荷蘭政府從此變乖,不要說重蹈覆轍,就是原先計劃的另外四艘售台潛艇也胎死腹中。1992年,法國政府宣布向台灣出售60架幻影—2000戰機。中國政府一怒之下關閉了法國駐廣州領事館,並停止了一切對法采購和經濟交流。法國從此不敢胡來,以至今天台灣的幻影戰機急需配件,也無法從法國采購到。這次美國擬售台的柴電潛艇,實際上美國已停止生產多年,一度想委托歐洲國家代工,但荷蘭、德國等國誰也不敢接這個單子。歐美對台軍售的態度之異,可見一斑。
之所以如此,根子就在於美國自恃國力強大,認為中國對美有更多的戰略需求,不敢把中美關係鬧翻。可以說,對台售武一事表明,美國仍然沒有在戰略上將中國視為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夥伴或者對手。事實上,這樣的判斷也大致符合事實,多年來,中國在此問題上確實也是以大局為重,隱忍不發。
但問題是,現在的形勢已經發生了有利於中國的巨大變化,中美間的相互戰略需求明顯地呈此消彼長之勢。在經濟複蘇、美元穩定、防核擴散、氣候變曖等全球性重要問題上,美國都急需中國的合作與幫助。正如《華盛頓郵報》指出的,10年前克林頓訪華時,美國欠中國的錢還少於欠西班牙的錢,如今奧巴馬主政下的美國,卻已向中國舉債高達8000億美元,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崛起」被公認為過去十年間全球最重要的事件。以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美國不過是二十年左右的事。與此同時,美國《新聞周刊》上個月發表文章認為,美國已進入「後帝國時代」,突出特征就是外交戰略全麵收縮。
一邊是崛起後綜合國力和影響力的全麵擴張,另一邊是國力衰落後的外交戰略全麵收縮。在此情況下,後者竟然依舊循著原先的模式,向前者的一個行政區出售武器,其荒唐性是不言自明的。在此情況下,中國的反製思路與手段也不應再延續過去的模式,而應以更為積極主動的姿態堅決反擊。須知,類似於對台售武這樣的惡劣事件,美國冷戰期間是絕對不敢加諸蘇聯身上的,道理很簡單,美國視蘇聯為平起平坐的對手。
評論指出,就目前而言,至少有兩點中國是可以做到的。一是把「八.一七公報」的「逐漸減少」原則設定為紅線,一旦美國過此紅線,就必須讓其承擔兩國關係倒退的代價與責任。從曆史上看,「八.一七公報」雖然簽署多年,但美國政府並沒有遵守當初的承諾,中國的反應也大都偏於溫和。二是即便在此原則下對台軍售,中國也應還以顔色。這次有中國軍方人士提出,要對涉及對台售武的美國企業予以嚴厲製裁,就不失為一個有理、有利、有節的反製舉措。多年來,美國經常以中國企業涉嫌向第三國出售敏感設備為由製裁中國企業。如今,美國向中國的一個行政區售武,中國製裁美企實在是一個再合理不過的舉措。
正如輿論注意到的,這次奧巴馬政府擬議中的對台售武的時間、規模及性能,都有一定的講究。比如,奧巴馬已上台整整一年,至今仍未正式宣布對台售武,這在曆史上獨一無二的。另外,此次售武的種類,也主要限於防禦性武器。這表明,奧巴馬政府看到了對華戰略需求的增加,對台售武的顧忌已明顯增大。當然,這樣的「進步」,仍然沒有完全反映出兩國戰略地位和需求的巨大變化。中國也不會滿足於這種些微的「進步」。
另外,必須認識到,對於中國來說,台灣擁有防禦性武器與進攻性武器,在後果上並無實質區別。因為即便是最激進的「台獨」分子,也不敢以率先進攻大陸的方式實現「台獨」,大陸麵臨的主要問題,是「台獨」分子的「以武保獨」。在此情況下,所謂「防禦性武器」對兩岸統一帶來的後果,與進攻性武器也無本質區別。
評論最後指出,毫無疑問,未來中美兩國在對台軍售問題上的博弈,仍將是雙方在中美關係上的一大重要著力點。對於中國來說,顯然應當利用當前有利的戰略時機,扭轉過去在此問題上消極被動應對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