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專家稱中國自1986年起研製導彈防禦技術zt
2007年,中國成功進行了導彈打衛星試驗
東方網1月14日消息:馬來西亞內幕者網站13日文章稱,美國前空軍軍官、中國軍事問題專家石明凱認為,中國11日進行的中段導彈攔截試驗的時間點非常有趣,但並不令人驚訝,“中國自1986年以來即致力於發展與導彈防禦相關的基礎技術……我當然不認為這具有威脅性或特別重大的事件。”
文章稱,中國12日宣布其成功的進行了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此次試驗加劇了台灣緊張局勢,其在軍事上的罕見透明也令各國分析家大為吃驚。新華社在道稱此事時稱,中國此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是在“中國境內”進行的,“試驗達到了預期目標”,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薑瑜在12日召開的一次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並沒有給出這次試驗的細節性信息,僅僅表示此次試驗“不產生滯留空間軌道的碎片,不會對在軌航天器的安全構成威脅”。
中方宣布此次試驗不久前,曾反複抗議美國上周向台灣出售“愛國者”PAC-3導彈一事,但五角大樓在提及此次反導試驗時卻表示,美國並未得到未事先通知,此事與美國對台軍售並無關係。
文章稱,新華社的報道並沒有明確測試中所用導彈,但據信中國目前正在進行數個項目,其中包括旨在擊落隱形飛機、擊落或摧毀巡航導彈及精確製導武器的防空係統。
此次反導試驗可能並不是中國首次進行的此類試驗,所以防務分析家對此並不感驚訝,但他們認為中國公開宣布此次試驗,及此次試驗選擇的時機,表明北京越來越願意展示其先進的軍事能力。
前美國國防部官員、2049項目協會主任石明凱表示,中國進行反導試驗選擇的時間點非常有趣,但並不令人驚訝, “中國自1986年以來即致力於發展與導彈防禦相關的基礎技術……我當然不認為這具有威脅性或特別重大的事件。”
不過,安全分析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則表示,此次反導測試證明中國軍事技術有了一大飛躍。他說:“美國是反導技術的一個重要技術來源,中國無法從美國獲得這種技術,隻能自主研發。”
盡管一些北京分析家一再之視為巧合,但台灣島內分析家仍注意到了中國反導試驗與美國對台軍售之間的時間關聯。台灣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教授陳愛德華就表示:“這是威脅的一種方式——如果你打我,我可以攔截部分導彈”。
文章指出,五角大樓6日宣布的對台軍售計劃是2008年布什政府批準的總值65億美元的一攬子軍售項目中的一部分,但這卻是完全在奧巴馬政府發生的第一個對台軍售項目——北京絕對不會忽視這一事實。
新華社報道特別提到,五角大樓宣布對台軍售的前一個月奧巴馬才剛剛訪問了中國。“美國曆次對台軍售都對中美關係造成巨大損害。這次美對台軍售也不會例外。”
不過,美國前空軍軍官、中國軍事問題專家石明凱卻認為,北京政府真正抱怨的或許並不是華盛頓政府上周批準的對台軍售合約,而是未來幾周內可能向台灣出售的武器。這其中或許包括台北政府要求美國出售的60架“黑鷹”直升機,但尚不確定是否包含先進的F-16戰機——中國已明確警告美國不要向台灣地區提供該款戰機。(編譯:春風)
>>>點擊進入專題:我國成功進行陸基反導攔截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