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長征中紅四方麵軍建立的兩個藏族人民革命政權

(2009-10-30 07:38:33) 下一個
zt 長征中紅四方麵軍建立的兩個藏族人民革命政權

來源:2009-10-05 09:13
http://hi.baidu.com/%CB%AE%CE%F7%B9%AB%D6%F7/blog/item/6646281e72b55669f624e4ad.html

長征途中,紅軍跨越經過了十多個少數民族聚居區。黨中央鼓勵各族人民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權。紅四方麵軍就在藏族聚集區建立了兩個藏族人民革命政權——格勒得沙共和國和波巴人民共和國,為新中國成立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提供了實踐基礎。

  藏族曆史上第一個人民革命政權誕生

  1935年1月,中央紅軍進入多民族聚集的貴州地區,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就以代主任李富春的名義發表布告,號召各族人民建立蘇維埃政權。同年3月,在川陝蘇區活動的紅四方麵軍發起嘉陵江戰役,開始長征。長征途中,紅四方麵軍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西北聯邦政府。6月,中共中央在《告康藏西番民眾書》中提出:“康藏的民眾要結束這種水深火熱的情況,必須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權”,“這種政權是以廣大勞動群眾為基礎”,但不拒絕一切真正反對帝國主義國民黨軍閥的上層人士參加。由於中央紅軍在藏區停留的時間較短,因而在藏區建立革命政權的主要工作是由紅四方麵軍來完成的。

  紅四方麵軍在長征途中,建立了中共大金省委,省委駐綏靖城,以領導在大金川流域建立根據地的各項工作,支援前線紅軍作戰。在中共大金省委的具體組織下,1935年11月8日,格勒得沙(嘉絨藏語譯音,意藏族人民)共和國在綏靖縣宣告成立。它接受中共大金省委的直接領導,隸屬於西北聯邦政府,是藏族曆史上第一個人民革命政權。格勒得沙共和國是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革命政權,也是黨在民族地區成立的第一個民族自治地方政權,為後來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製定、實施、發展和完善,提供了寶貴經驗。

  格勒得沙共和國統一領導鬆理茂赤區和大小金川革命根據地的革命鬥爭,下設綏靖、崇化、綽斯甲、懋功、撫邊、丹巴、阿壩、卓克基、金湯、阿壩特區10個縣級蘇維埃政府。各縣下設區鄉蘇維埃政府,其主要負責人由選舉產生或上級委派。

  在格勒得沙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同時,格勒得沙共和國最高行政領導機關——格勒得沙中央革命政府也宣布成立,主席克基,副主席楊海山、孟興發,顧問鄒通富。中央政府內設內務、糧食、宣傳、婦女、土地、少共等部,其中內務部部長阿木參,婦女部長李富德。格勒得沙共和國中央革命政府的主要任務,是在中共大金省委領導下,根據西北聯邦政府的指示和各項政策,領導藏羌等各族人民,開展反對封建剝削製度、推翻國民黨軍閥統治、實行民族自決、爭取民族解放的鬥爭。

  格勒得沙革命黨是國際共運史上藏族人民革命的先驅,它以反對帝國主義、國民黨反動派,爭取藏族人民的獨立、解放為奮鬥目標。格勒得沙革命黨黨章,實際上已成為格勒得沙共和國團結藏民和其他民族的綱領,對大小金川革命根據地的鞏固與發展,對紅軍武裝力量的保存和壯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1935年11月,格勒得沙共和國中央革命政府還組建了格勒得沙革命軍,總部設於綏靖,除了有一個400多人的直屬警衛營外,總部還指揮各縣格勒得沙革命政府所建立的一個營的隊伍。格勒得沙革命軍在接受中共金川省委、金川軍區、西北聯邦政府領導和指揮的同時,還接受格勒得沙中央政府的領導。另外還建立有番民騎兵連、回民支隊等民族武裝。

  1936年2月,中共大金省委召開了第一次黨代表大會,調整了政策,提出了“擴大民族運動,提高格勒威信,鞏固和發展格勒根據地,健全政府組織,一切政權歸得沙政府”的口號,大大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

  1936年3月,紅四方麵軍主力轉移到康北地區,格勒得沙共和國革命根據地逐步被敵軍侵占。3月26日,紅軍撤離懋功縣城。不久,放棄了撫邊、兩河口。到4月下旬,格勒得沙共和國革命根據地範圍縮小,僅存沿大金川一線的丹巴、崇化、綏靖、綽斯甲等,與紅四方麵軍主力在康北新建的波巴人民共和國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

  1936年7月上旬,紅二、四方麵軍北上陝甘,格勒得沙共和國革命根據地內的機關和革命武裝隨主力紅軍撤出,參加長征北上,格勒得沙共和國的曆史宣告結束。但當地各族人民一直堅持各種形式的革命鬥爭,終於迎來了最後的徹底解放。

  波巴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成立
紅四方麵軍到達康北地區後,為了策應紅二、六軍團的戰略轉移,迎接他們前來會師,做好北上的戰鬥準備,便開始在康北建立革命根據地。1936年3月,在道孚籌建了以邵式平為書記的中共川康省委,作為康北地方黨的最高領導機關。在康北期間,紅四方麵軍幫助藏族人民先後建立了泰寧、道孚、爐霍、甘孜、雅江、瞻化(今新龍)6個縣級波巴(藏語中的“藏族”之意)人民政府。

  在縣級波巴政府成立後,建立統一的波巴政府的條件成熟了。1936年5月1日至5日,在甘孜縣城召開了波巴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德格、甘孜、爐霍、道孚、泰寧、瞻化、白玉、鄧柯、石渠、同普、雅江、大小金川等共16個縣的70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會。5月5日,大會通過《波巴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宣告波巴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成立,隸屬於中華蘇維埃西北聯邦政府。這次大會選舉了中央政府的領導成員,多德任主席,達吉、孔撒、格達任副主席,均為藏族,並頒布了中央政府的十條政綱。波巴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機關設在孔薩大樓,設有總務廳、軍事部、民政部、農業部、牧業部、司法部、宗教部、國家政治檢察處等辦事機構。政府組織大綱規定,波巴政府由波巴全體人民推選代表組成,凡年滿16歲以上,不分貧富男女,宗教民族,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並有監督政府與服兵役的權利和義務。同時還製定了中央、區、鄉、村寨的組織機構。盡管由於時間短促和條件限製,不少政府機構和辦事程序直到紅軍離開甘孜都沒能按照組織大綱的規定建立起來。但它畢竟是在封建農奴製度的背景下誕生的,是西康社會發展史上的偉大創舉。

  在黨和紅軍的幫助下,波巴政府作為一個臨時的民族自治政權,對紅四方麵軍乃至後來的紅二方麵軍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波巴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邵式平的主持下,紅軍開辦了藏族幹部培訓班,前後培訓了100多名藏族青年幹部和積極分子。由於甘孜縣是波巴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所在地,具有有利條件,所以率先建立了中共甘孜縣委和團縣委,夏顯章任縣委書記,楊波林任團縣委書記。此外,還在孔薩、拖壩、白利、普玉隆、絨壩岔5個區、鄉建立了青年團和婦女聯合會等基層組織,發展了一些黨團員,在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中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波巴人民共和國各級政府動員和組織廣大藏族人民,對長征中的紅軍給予了巨大的支援。

  各級波巴政府的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接收和安置紅軍傷病員。尤其是紅二、四方麵軍撤出康北藏區北上時,留下了相當數量的傷病員,僅甘孜、道孚、爐霍就達3000人左右。朱德曾親自找格達活佛談話,希望他把波巴政府的事情辦好,團結廣大藏族同胞,堅持鬥爭,照顧好紅軍傷病員,保存革命火種。在爐霍,徐向前親自找縣波巴政府副主席益西多吉談話,委托他保護好紅軍傷病員。在甘孜,僅波巴政府成員趙成武家就收留了5名紅軍傷病員。另外,縣波巴政府還安排每戶可靠群眾家庭負責照顧和保護一名紅軍傷病員。在爐霍,縣波巴政府為了安置和保護好1100餘名紅軍傷病員,專門召開各區鄉波巴政府領導人大會,做出了4條決定:第一,凡願回內地的紅軍傷病員,波巴政府為他們準備好衣物口糧,一村轉送一村,一縣轉送一縣護送;第二,群眾願收留紅軍的,要保證照顧好;第三,傷重的紅軍由各村集中供養,專人負責;第四,宣傳“收養紅軍是積德,傷害紅軍是造孽,殘害紅軍要下地獄”,使留下的紅軍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在波巴政府的動員和組織下,藏族同胞把紅軍傷病員當親人,到新中國成立時,據統計生活在爐霍的紅軍傷病員還有123人,甘孜縣城及附近有64人。

  格達活佛
埃德加·斯諾的夫人海倫·斯諾在《延安筆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述:“我們在延安的那些日子裏,一次曾碰到一位瘦高個兒,一頭卷發,行為比較異樣,說話不大聽得懂的紅軍戰士。通過翻譯知道他是一個來自川西北的戰士,現在延安一所學校讀書識字。看來他和這些多數戰士相處得很融洽。”海倫·斯諾講的這位紅軍戰士,就是藏族紅軍戰士紮喜旺徐。

  紮喜旺徐1913年6月25日出生在西康新龍縣一個貧苦牧民家庭,從7歲開始,就給牧主放羊,當長工。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紮喜旺徐成為他們村子的民族代表,參加了波巴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談到這件事時,紮喜旺徐總是風趣地講:“我是糊裏糊塗地當上了‘民族代表’。”這是紮喜旺徐第一次同紅軍打交道。紅軍官兵平等待人、和藹可親的態度,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共川康省委書記邵式平了解到紮喜旺徐的身世後,就問他想不想參加紅軍?紮喜旺徐爽快地回答說:“願意。”

  後來,正是在紮喜旺徐的說服下,格達活佛回到了寺院,大家也改變了對紅軍的態度。在紅二方麵軍離開甘孜北上前夕,紮喜旺徐一個人就籌集到糧食4.6萬斤,後隨紅二方麵軍參加長征。新中國成立後,紮喜旺徐先後擔任青海省第一屆政協副主席、果洛藏族自治州州長、青海省副省長、中共青海省委書記、青海省第四屆政協主席、青海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主任、中共青海省顧委副主任等職。

  1936年7月初,紅二、四方麵軍戰勝張國燾分裂主義路線之後,陸續北上。7月1日晚,格達活佛和朱德總司令話別,兩人親切交談。臨別前,朱德在紅緞上為格達活佛寫下“紅軍朋友,藏人領袖”的題詞,並將自己的八角軍帽贈送給格達活佛,對他說:“這頂帽子留給你,看到它,就像看到了紅軍。少則5年,多則 15年,我們一定會回來。”

  格達活佛牢記朱德總司令“紅軍一定要回來,藏族人民一定會翻身解放”的話,將朱總司令的相片和一張紅軍保護喇嘛寺廟的布告放在白利寺釋迦牟尼塑像中珍藏了14年;他掩護和安置了紅軍在甘孜一帶留下的200多名傷病員,使他們免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他十分關注紅軍北上後的情況。一個多月後,絕大部分傷病員得到恢複和好轉,格達活佛便通過自己的關係,先後將200多名紅軍戰士從甘孜轉移出來,護送他們重新北上抗日。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格達被推舉為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0年8月,在昌都格達活佛不幸遭英國特務殺害。

  文/何立波 摘《黨史縱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