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國防大學李大光:美國軍事戰略調整不簡單

(2009-10-14 08:17:15) 下一個
zt 國防大學李大光:美國軍事戰略調整不簡單

  叫停東歐反導係統,倡導“多邊主義”,與東盟簽署友好條約繼而將舉行首屆東盟—美國峰會……如果把美國最近一係列看似孤立的事件聯係起來,就不難得出結論:奧巴馬政府悄悄醞釀的美國全球軍事戰略調整的走向正在逐漸明晰。

  背景: 擺脫困境的“別無選擇”

  布什政府執政的8年中,有近五分之一的美國軍隊長期在海外作戰。因此,美國政府要進行新一輪軍事戰略調整,首先必須麵對的是伊拉克、阿富汗這兩道難題。盡管奧巴馬承諾將盡快從伊拉克撤軍。然而伊拉克境內複雜的形勢使其安全局勢十分脆弱,美軍不撤不行,貿然撤多了也不行,撤急了更不行。

  再看阿富汗,美軍及其北約盟國部隊在阿富汗鏖戰8年,至今沒有抓住“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而且安全局麵也始終穩定不下來。

  此外,美國使用軍事手段在世界打擊恐怖主義遇到嚴重挑戰。“9·11”以來,美國主導的反恐戰爭並沒有導致國際恐怖主義威脅下降,滋生恐怖主義的社會矛盾非但沒有緩解,反而在一些地區更加激化。世界各地的反美主義有增無減。

  正如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最近公布的報告指出,美國針對伊拉克和阿富汗叛亂組織的戰爭已經證明它在軍事上的局限性。而幾乎摧毀整個世界金融市場的危機,則動搖了美國軍事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因此,美國實施戰略調整實屬擺脫困境的“別無選擇”。



  現狀:軍事戰略調整走向逐漸明晰

  ■調整一 鞏固成果采取“收縮戰略”

  作為當今世界超級大國,奧巴馬政府接手布什政府的政治和軍事殘局,麵臨著拯救美國經濟、重塑美國形象、重振美國“領導地位”的艱巨任務。在這一背景下,奧巴馬政府推出的軍事安全政策,明顯帶有相對收縮的特點。

  冷戰結束後,挾全球領先的軍事科技與軍力領先優勢,美國采取了擴張性的軍事戰略。奧巴馬從一開始就堅決反對伊拉克戰爭,認為其偏離了反恐軌道,主張在阿富汗打擊恐怖主義,恢複反恐戰爭的“本來麵目”。其上台不久公布的從伊拉克撤軍時間表,就是一種戰略收縮。而在阿富汗大舉增兵,則是為了盡快穩定阿富汗局勢,為盡快從阿富汗抽身做準備,同樣可視為一種戰略收縮。奧巴馬政府在導彈防禦係統以及核政策上主動出招,並收到一定的效果。今年9月,安理會舉行了核裁軍與核不擴散問題峰會。據悉,該決議是在美國的主導下製定的,強烈反映了奧巴馬要打造“無核世界”的決心。10月9日,奧巴馬因為世界和平所做的工作,以及呼籲削減世界核武庫而贏得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

  美國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作蓄勢的準備,這個蓄勢的主要方向將還是針對中東(如阿富汗)、南美、南亞地區,美國正在收獲布什時期戰略突進的利益。

  ■調整二 從“先發製人”到“柔性戰爭”

  “先發製人”戰略本質上是共和黨新保守派單邊主義思想的產物。然而伊戰後,美國防務實踐很快暴露出“先發製人”的自裂陣營、傷筋動骨、勞民傷財三大敗筆。

  目前世界各國實力大增,國際社會對動輒訴諸武力的做法製約力大幅提升,奧巴馬政府的軍事綱領轉向“軟實力”論,把戰爭思想轉移到打“柔性戰爭” 上來。“柔性戰爭”的基本精神是,要想維護美國在伊拉克的既得利益,需要改變傳統戰爭進攻、占領、鎮壓的剛性邏輯,避免最後不體麵撤出的曆史悲劇。提出美軍要把高技術作戰和經濟發達的硬實力與美國的外交、文化軟實力結合起來,加強對親美勢力的軍事訓練和武器援助,加強對敵人內部的軍事滲透,讓軍隊搞人道主義救援,搞宣傳、分化,支持敵對國家反對派的街頭暴亂等行動。

  不過,奧巴馬政府摒棄“先發製人”戰略,並不意味著讓美軍刀槍入庫,而是按照民主黨的戰爭法則去打仗。美國國防部部長蓋茨已經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他計劃不再將美軍的發展重心置於研發應對常規戰爭的高科技武器裝備上,而是要進行“軍隊事務改革”,以尋求一個能同時兼顧常規戰爭和非常規戰爭的更加平衡的戰略方針。

  ■調整三 重點發展信息作戰武器

  美國《紐約時報》曾發表文章,題目是“軍事預算體現美國戰略轉變”,指出奧巴馬政府計劃把更多資金投入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行動,同時削減在針對中國和俄羅斯等大國的傳統戰爭備戰方麵的投入。

  蓋茨提交的2010年國防預算總額仍將達到5340億美元,高於2009年的5190億美元。今年美國的國防預算,減少或停止目前不需要的、部分造價高昂的軍備生產和研發項目。盡管他取消了購買部分陸軍戰車的計劃,以便進行更多研究並重新競標,但他表示還會為部隊加緊研發造價不菲的軍用電子傳感設備。而且,削減了一些武器采購項目,並未因此削減研究項目,總體軍費投入仍然持續增長,用於軍事戰略部署的費用大幅度增加。奧巴馬政府擔心,戰時網絡攻擊可能會對民眾和民用基礎設施產生意料不到的危害。因此,首次提升網絡安全等級,意在保護美國計算機網絡的同時攻擊敵人。


  ■調整四 重整軍事力量

  美軍大規模進行軍事戰略調整和國防轉型,實際上從冷戰結束就已經開始。布什政府所提出的軍事轉型目標及其構想,應當說在許多方麵反映了信息化時代戰爭的要求,但其中也有不少脫離實際的成分。美軍今天陷入伊拉克戰爭泥潭,從軍事上總結教訓,其錯誤轉型理論的指導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原因。。。

  隨著新的國家安全戰略的出台,美國軍事戰略調整的中期目標也將逐漸清晰。首先,恢複作戰能力與戰備水平。經過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美國陸軍作戰能力嚴重透支。美國新任參聯會主席馬倫上將曾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軍事戰略調整更重要的是挽救處於崩潰狀態的美國陸軍,而這個時間至少需要5至7年。

  其次,需要大幅度擴編地麵作戰部隊。為適應未來任務的需要,今後幾年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將擴編近10萬人,此項計劃已獲國會批準。伊拉克戰爭也表明,美軍最大優勢是遠距離精確打擊能力,最突出的弱點是戰後穩定與重建理論及能力嚴重不足。為此,美軍加強了對這一問題的研究。現任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烏斯將軍親自主持編寫了新的“平叛作戰手冊”,將戰後穩定能力提到與作戰打擊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為應對多種安全威脅,打贏各種樣式的戰爭,美軍今後將重點提高常規作戰、戰略打擊、不對稱作戰和戰後穩定等四種能力。

  調整有深意 如何來應對

  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的軍事戰略調整牽動了整個世界,甚至國內外開始充斥著“美國無力再當世界警察”、“美國崩潰”等觀點。麵對現實,我們不能簡單、冒進行事,因為,美國這次軍事戰略調整的內容,很有深意,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研究。

  目前來看,美國的軍事戰略調整,特別是決定削減導彈防禦係統開支,停產F-22戰機這兩個主要用於威懾中俄的項目的調整是值得歡迎的,它符合時代發展的主流,有助於緩和大國關係,特別是有助於減少大國之間的戰略猜疑。

  美國國防改革的軍事思路還是外交和軍事。。”,美國不會放棄軍事手段,這不會有根本性變化。從大的背景看,目前的大國關係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大國之間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美國在全球安全格局中的主導作用,也必將與現在不同。即使沒有金融危機,美國與中國或俄羅斯打一場戰爭也隻是停留在美國的一種臆想或狂想階段。中俄不可能主動與美國發生大規模戰略對撞。

  從直觀而言,這種軍事調整,對中俄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寬鬆空間,。。也可以說,美國的國家戰略沒有變,目前的一切動作都是因國情的戰術調整而已。無論如何,美國的重點還是關注中美俄的三角關係,其中任何變動都會引起連鎖反應。如果美國通過與中俄一定程度上的非敵視表麵友好,分化了中俄戰略夥伴關係和兩國共同利益的一致性,擴大了中俄分歧,這對中俄而言將是非常不利的。(國防大學 李大光)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