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中國緣何實施民族區域自治製度?

(2009-09-08 14:25:47) 下一個
  中新社北京九月八日電 題:中國緣何實施民族區域自治製度?

  ——國家民委主任楊晶解讀中國的民族政策

  中新社記者 邢利宇

  截至目前,中國共建立各級民族自治地方一百五十五個,民族自治地方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少數民族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民族自治地方的麵積占全國國土總麵積的百分之六十四左右。中國為何實施民族區域自治製度?中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楊晶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就此作了重點解讀。

  楊晶說,中國是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采取民族區域自治製度,而沒有采取別的辦法來解決中國的民族問題,這是基於中國基本國情所作的正確選擇。

  對於此選擇,楊晶給出三個原因: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的長期存在,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曆史根源;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日益鞏固,在反抗外來侵略鬥爭中各民族普遍形成的愛國主義精神及相互結成的牢不可破的血肉聯係,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基礎;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資源條件的差異性、互補性,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現實條件。

  究竟什麽是民族區域自治?民族區域自治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前提是國家的集中統一,目的是實現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楊晶說。

  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為各民族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提供了切實保障。依據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機關主要領導,包括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全部由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公民擔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會中都有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公民擔任主任或副主任。五十五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參與國家事務管理,參與國家大政方針決策的協商討論,各級黨委政府都把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作為管長遠管根本的大事來對待。全國少數民族幹部人才已由建國初的一萬名增加到二百九十萬。

  民族區域自治把國家的發展與少數民族及民族地區的發展有機結合。由於曆史、自然等原因,中國民族地區與內地、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存在一定差距。新中國成立後,曆屆政府都深切關注並努力解決這一問題,實施了一係列特殊扶持照顧的政策措施。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地區發展取得了舉世公認的顯著成就,各少數民族從中得到了巨大實惠。

  二OO八年民族地區GDP總量由一九七八年的三百二十四億元人民幣增加到三萬零六百二十六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一九七八年的三百零七元增加到一萬三千一百七十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一九七八年的一百三十八元增加到三千三百八十九元。最近幾年,民族地區GDP和財政收入增速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不讓任何一個兄弟民族在發展進程中掉隊的施政理念得到了充分體現。

  民族區域自治在法律上賦予民族自治地方各級政府在發展民族教育、民族語文、科學技術和保護民族文化資源等領域的自主權,保證少數民族群眾在本民族文化發展中的主體地位。目前,民族地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達三百六十處,布達拉宮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務院公布的兩批一千零二十八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少數民族項目有四百一十三項。文化部公布的三批一千四百八十八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少數民族傳承人有三百三十九名,從二OO八年起享受中央財政每人每年八千元的傳習活動補助。

  楊晶說,六十年的實踐證明,中國的民族政策是正確的,是成功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中國在長期高速發展過程中能夠長期保持民族和睦團結、社會和諧穩定,中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不斷增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我們有一整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民族政策。

  “著眼於國家發展和民族團結的大局,對這些政策我們應當充滿信心,義無反顧地保持其連續性、穩定性,堅定不移地貫徹好、落實好。”

  據悉,截至目前中國建立的一百五十五個民族自治地方,包括五個自治區、三十個自治州、一百二十個自治縣(旗)。在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中,有四十四個建立了自治地方。至此,中國適合於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基本上都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