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墨脫公路凸現中印藏南邊防態勢 每日通車2000輛

(2009-09-07 21:28:02) 下一個
zt 墨脫公路凸現中印藏南邊防態勢 每日通車2000輛

2009年4月20日,中國最後一條通縣公路——波密紮木至墨脫公路(簡稱墨脫公路)在西藏開工,計劃2012年建成通車。墨脫縣轄的2/3——2.4萬平方公裏,正包含在中印邊界爭端東段的9萬平方公裏區域內。在這樣一個敏感區域內修建等級公路,涉及邊界政治、民族控製、經濟發展多重寓意,其間更凸顯軍事戰略要點。


1962年中國取得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勝利,戰後解放軍後撤,爭議中的東段9萬平方公裏土地仍交由印度政府掌控。中國將該地區劃入西藏自治區的錯那、隆子、朗縣、米林、墨脫、察隅6縣的管轄範圍之內。然而在印度的地圖上,這塊被注為“阿魯納恰爾邦”的地方,不僅設有地方議會、警察、法庭等機構,還開設了近百所中小學校。印度近年來向該地區至少移民30萬至45萬人。同時,這裏也是印軍重點經營的區段。

印度在藏南地區的交通戰略部署也領先中國一步,2009年1月17日,印度內政國務部長表示,該國政府已經批準在中印邊境地區修建73條公路。所有公路計劃將於2012年至2013年全部竣工,主要用於軍事物資運輸和部隊調動。

墨脫是藏南地區中印爭議不斷之地。作為大陸反分裂鬥爭的前沿陣地,打開墨脫的交通,就等於多一條往印控藏南的通道。日後爭取豐富自然資源、扼守戰略要地都是題中之義。分析人士稱,交通落後是中國出兵藏南麵臨的最大困難。青藏鐵路和進藏的4條公路的運力有限,無法滿足大規模戰爭的後勤補給。從西藏交通地圖上看,墨脫公路一旦建成,將與貫穿西藏的318國道連接。此次修建的墨脫公路,可以日均通行2000輛車,可以錯車,完全可滿足墨脫縣居民和邊防部隊的物資運輸要求。

(據《鳳凰周刊》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