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文武雙全的將軍彭雪楓

(2009-08-01 15:24:57) 下一個
zt:文武雙全的將軍彭雪楓 中國新四軍網
作者:未知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12247 更新時間:2005-4-1

彭雪楓(1907—1944),原名彭修道,乳名興隆,出生在今河南省鎮平縣七裏莊一個貧苦農民家裏。雪楓自幼聰明好學,見義勇為,4歲即跟祖父讀書認字,稍長,先後就讀於本村私塾和縣倉房小學及察院高等小學。1920年小學畢業。第二年他14歲,隻身投奔在天津教書的伯父,考進天津南開中學。翌年,經在馮玉祥將軍部下任書記官的五叔推薦,進入西北軍十一師軍官子弟學校(原名陸軍第十六混成旅軍官子弟學校)就讀。不久,學校遷到京郊南苑團河,易名為“育德中學”。他在馮玉祥辦的這個“真愛民,不擾人,誓死救國”的學校裏,先後閱讀了《新青年》、《共產黨宣言》、《獨秀文存》、《革命軍》等進步書刊,追求真理,接受馬列主義,探求光明道路。1925年5月,他投身“五卅”運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反帝示威遊行,在學校裏被同學們推選為學生自治會會長。同年6 月,經唐縱舟介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翌年10月在北京匯文中學由團轉黨,成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並擔任支部書記。1927年3月,彭雪楓參加北京南苑農民起義。起義失敗後,輾轉往來於天津、開封之間,從事革命工作。1928年9月,由天津返回北京,以優異成績考上民國大學文學係,但終因經濟無援而輟學。為了黨的秘密工作需要,他取唐朝詩人杜牧《山行》一詩中的名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之意,改名為雪楓。爾後,因身份暴露,奉命赴滬,在中央軍委工作。?
1930年5月,彭雪楓由上海黨組織介紹被派往湘鄂贛蘇區工作,任駐湖北的紅五軍五縱隊三大隊政治委員。6月,紅五軍在平江擴編,成立紅三軍團,彭雪楓任紅三軍團八軍一縱隊三大隊政治委員。7月,紅三軍團第一次進攻長沙,他率領三大隊指戰員首先登上長沙城,表現出色。8月,三軍團至永和與一軍團會師,成立紅一方麵軍,他先後任紅八軍第八師、第二師政委。1931年彭雪楓部進入中央蘇區,參加第三次反“圍剿”。1932年8月在廣昌之戰中,當部隊在江西宜黃、樂安地區駐紮時,第二師師長郭炳生懼敵動搖,私自率紅五團去撫州附近,企圖投敵。彭雪楓得悉後,立即率通訊員等15人,日夜兼程,不避艱險,終於趕上紅五團,將部隊帶回蘇區,使郭誘引部隊投敵企圖未能得逞。雪楓同誌在這次樂安事變中,有膽有識,機智果敢,在以後中央蘇區第一次全蘇大會上,榮獲軍委授予的一枚紅星獎章。1933年第四次反“圍剿”時,擔任四師政委的彭雪楓在江西撫州八角亭戰鬥中,光榮負傷。其時,他僅率一個通訊排,以反衝鋒擊退敵四師的進攻,從而挽回了全戰場的危局。他率紅四師東征,在福建南平一帶與國民黨十九路軍交戰,2小時內殲滅敵第三三六團,又追擊一晝夜,占領沙縣和羊口。不久,黨組織調彭雪楓到江西紅軍大學高級科學習,結業後,任中央軍委第一局局長。

1934年6月,他任江西軍區政治委員,率部參加第五次反“圍剿”作戰。10 月,任紅三軍團第五師師長、政委,參加了二萬五千裏長征。1935年初,他率部組織土成嶺戰役,掩護大軍北上。2月,部隊縮編後,任紅三軍團十三團團長,兩次率部攻占婁山關,直取遵義城。自遵義會議後,紅軍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進軍天全城,通過大草原。戰鬥中,他身先士卒,披堅執銳,他所指揮的部隊屢為前鋒,戰績卓著。其時,彭雪楓已成為紅軍著名的青年將領之一。

紅軍到達陝北後,彭雪楓任陝甘支隊第二縱隊司令員。一、三軍團合編後,任紅一軍團第四師政委。1936年2月,黨中央為了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進一步形成和發展,組織抗日先鋒軍,采取迅雷不及掩耳的戰略行動,以紅軍主力強渡黃河,縱橫馳騁於軍閥閻錫山所轄的山西西部廣大地區,予閻軍以閃電式的打擊,重創堅持反共、與日寇秘密勾結、實行不抵抗主義的白軍。閻錫山受到重創後不久,為了自身的利益和安全,秘密地同共產黨中央進行聯係,主動要求共產黨派遣全權代表長期秘密地駐在太原。1936年10月,黨中央派遣彭雪楓為全權代表,秘密前往太原,進行統一戰線工作,爭取閻錫山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彭雪楓在太原化名為彭雨峰。他在太原堅定地執行黨中央關於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正確方針,對閻錫山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說服、爭取、團結工作。這對於“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逼蔣抗日,起到了積極的配合作用。1937年“七·七”事變後,我黨與國民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8月將陝甘寧邊區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其時原為地下工作的“彭公館”變為公開的“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駐晉辦事處”,彭雪楓擔任八路軍總部參謀處少將處長兼八路軍駐晉辦事處主任。他在周恩來與北方局直接領導下,開展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對推動華北特別是山西和魯西北的抗戰工作作出了貢獻。

1938年2月,在駐晉辦事處任務基本完成後,彭雪楓奉命由山西臨汾轉赴武漢,接受中共中央軍委賦予的任務:在河南省確山縣竹溝鎮積蓄力量,訓練幹部,組建部隊,發動與領導魯、豫、皖、蘇廣大敵後區域的遊擊戰爭,積極開展統戰工作,廣泛聯係友黨友軍及地方實力派,爭取共同抗日。黨還決定彭雪楓在黨內擔任河南省委軍事部長,對外以八路軍參謀處少將處長名義開展統戰工作。隨後,彭雪楓赴竹溝鎮,將竹溝鎮教導隊擴編為軍政教導大隊,並與省委負責人親自授課,講解黨的各項抗日政策和遊擊戰術。至8月,共辦兩期,培訓黨政軍幹部800餘人,為擴大抗日武裝和發展敵後遊擊戰爭準備了幹部。與此同時,彭雪楓將豫南人民抗日獨立團整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並將第八團擴大到1300餘人。1938年9月27日,新四軍遊擊隊在竹溝鎮成立,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委,張震任參謀長。兩天以後,由彭雪楓同誌親自創辦的《拂曉報》在河南竹溝創刊問世。彭雪楓在發刊詞中寫道:“‘拂曉’代表著朝氣、希望、革命、勇敢、進取、邁進有為、勝利就要來臨的意思。拂曉催我們鬥爭,拂曉引來了光明。”《拂曉報》在團結教育人民、打擊敵人、反映和指導實際工作方麵發揮了重大作用,是深受廣大幹部和軍民喜愛的精神食糧,受到中央和國內外人士的讚揚與高度評價。?

1938年9月30日,彭雪楓根據毛澤東、周恩來、葉劍英電令,率兩個新兵連和一批幹部共373人,輕機槍4挺、長短槍190枝,從竹溝出發,踏上進軍豫東敵後的征途。10月12日,彭雪楓率遊擊支隊進駐西華區杜崗,與吳芝圃領導的豫東農民自衛軍第三支隊以及蕭望東率領的先遣大隊合編,仍稱新四軍遊擊支隊,下轄三個大隊,計1020人,彭雪楓擔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吳芝圃任副司令,張震任參謀長,蕭望東任政治部主任。遊擊支隊深入敵後,活動於睢縣、杞縣、太康一帶,連戰皆捷,聲威大振,人民歡欣鼓舞,當地抗日武裝紛紛要求新四軍遊擊支隊對他們進行指導與改編,廣大愛國知識青年踴躍參軍,遂在杞南、傅集創辦支隊隨營學校,彭雪楓兼校長。12月,遊擊支隊進駐鹿邑縣的白馬驛地區進行整編和軍政訓練。通過這次整訓,健全了部隊各級組織機構,形成了支隊主力,為部隊繼續東進和爾後創建豫皖蘇抗日根據地奠定了基礎。1939年1月,彭雪楓率部向徐州方麵挺進,以永城為中心,在永城、亳州、渦陽一帶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時值青黃不接之際,部隊生活極為困難。為減輕人民負擔,彭雪楓決定賣馬買糧以解決部隊最低標準的生活供應。當地人民為遊擊支隊這種秋毫無犯、紀律嚴明的行為所感動,稱讚遊擊支隊為“天下文明第一軍”。同年夏為打擊日偽,擴大抗日根據地,解決財經困難,彭雪楓又率部向淮上進軍,直指蚌埠、鳳台、懷遠、宿南、蒙北地區,開展遊擊戰爭。?

1940年2月,根據新四軍軍部命令,遊擊支隊正式改番號為新四軍第六支隊,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其活動地區東抵運河線、西依黃泛區、北靠隴海路、南跨渦河。司令部暫住渦陽縣北的新興集。同年6月,八路軍二縱隊政委黃克誠奉中共中央和第十八集團軍總部電令,率部南下,與彭雪楓部會合,編為八路軍四縱隊,彭雪楓任司令員,黃克誠任政委,下轄直屬隊、第四、第五、第六旅和保安司令部,共1700餘人。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八路軍第四縱隊奉命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彭雪楓任師長兼政委(後鄧子恢任政委),張震任參謀長,蕭望東任政治部主任。蔣介石製造“皖南事變”後不久,即令湯恩伯率9個師、李品仙率3個師,共15萬大軍,準備進攻豫皖蘇邊區,妄圖一舉殲滅彭雪楓部,切斷江南新四軍與陝北中共中央的通道。彭雪楓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堅持三個月的反頑鬥爭,阻止了國民黨軍的東進和北上,但我軍減員嚴重,人馬疲勞,又無彈藥接濟,急需休整補充。5月初,彭雪楓等奉命率部轉移到津浦路東,進入皖東北地區,與原在淮北路東地區活動的部隊會合。彭雪楓師長兼任淮北軍區司令員、淮北蘇皖邊區黨委委員等職。7月中旬,新四軍第四師召開師軍政委員會擴大會議,彭師長代表師軍政委員會作了專題報告,總結檢查了建軍、建政、根據地工作和路西三個月反頑鬥爭的經驗教訓。在部隊轉移皖東北後,彭雪楓師長即決定組建騎兵團,將師部騎兵連、特務團一個連、十一旅騎兵和十旅騎兵排合編為3個大隊。8月1日,宣布新四軍第四師騎兵團正式成立。從此,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開始有了一支機動性大、戰鬥力強的騎兵部隊。9月24日,彭雪楓在半城與林穎結為伴侶。?

1942年至1943年,彭雪楓與鄧子恢、張震、吳芝圃等一起,以洪澤湖為依托,堅持淮北敵後的抗日鬥爭,縱橫馳騁,浴血奮戰,取得了33天反“掃蕩”等大小數百次戰鬥的勝利。在黃克誠將軍三師七旅、羅炳輝將軍二師五旅的配合下,在山子頭地區,一舉全殲來犯頑軍,當場擊斃國民黨江蘇保安第三縱隊司令、淮泗專員王光夏,獨立第六旅旅長李仲寰,活捉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蘇魯戰區副司令韓德勤。?

1944年2月,彭雪楓在領導清理“淮中案件”及“泗陽案件”中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深入進行調查研究,排除幹擾,克服偏向,堅決糾正假案,從而穩定了軍心、民心,體現了卓越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作風和工作方法。

1944年春,湯恩伯、胡宗南的40萬大軍被日寇擊潰,37天丟失了38座城池,鄭州、洛陽、許昌、郾城等城市相繼淪陷。中共中央決定向河南敵後進軍,收複失地,拯救中原人民。彭雪楓奉命西征。8月15日,四師在泗南縣(今泗洪縣)半城鎮的廣場上召開西征誓師動員大會。會後,部隊冒著酷暑越過津浦鐵路,行至小朱莊,首戰頑軍王傳授部,取得殲敵千餘的勝利,為部隊西進打開了勝利的大門。9月11日,在夏邑東八裏莊圍殲土頑李光明的戰鬥中,彭雪楓親自指揮戰鬥。正當戰鬥勝利結束之時,不幸為流彈擊中,英勇犧牲,時年37歲。?

彭雪楓將軍短暫而光輝的一生,表現了一位共產黨員為民族、為人民的忠貞不渝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他光明磊落、不畏艱苦、克己為人、廉潔奉公、愛護軍隊、愛護人民,深受人民的愛戴;他刻苦好學、文武兼備、機智頑強,是我黨卓越的軍事家之一。他的不朽業績永垂青史,他的光輝形象永遠屹立在人民的心中。

□策劃/抗日先鋒羅炳輝網站□
責任編輯:admi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