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曉平, 來源:中國能源網 數據來源: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 對於美國,最核心的利益是什麽?毫無疑問是保持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繼續維持美元作為全球性貿易貨幣和儲備貨幣。基辛格曾坦言美國的國家戰略核心,他認為:如果控製了石油,就控製了所有國家;如果控製了糧食,就控製了所有的人;如果控製了貨幣,就控製了世界。美國自第一次石油危機以來將其對全球石油及交易和價格的控製權變為對美元貨幣支撐的本位,從而也實現了對全球糧食交易和價格的控製權,達到控製全世界的目的,並使美國可以不勞而獲地靠印鈔票來獨享全球的貢品一般的廉價商品、無盡的財富和資源,主宰全人類的意誌,將自己的價值觀作為普世的標準。
挑戰不期而至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越來越多的的科學家和研究團體經過無數次的調查研究和討論分析,發現全球氣候正在變暖,而原因極可能是因為人類過度燃燒化石燃料產生大量溫室氣體所致。控製溫室氣體排放的呼聲從此起彼伏,減排逐步變為人類的普遍共識。在這一氛圍之下,將石油這種造成全球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繼續擔當全球性主導貨幣的本位,似乎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了。
由於有人不斷通過操控全球石油供需和價格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戰略目的,使飽經磨難的石油消費國家不斷努力進行各種替代石油的探索,在經過數十年前赴後繼的努力,人類似乎即將獲得打開新的能源寶藏的鑰匙,“石油不可替代”的魔咒或將失效。各種新技術的突破,對於石油依賴的降低,將使石油可能喪失預期的價值。特別是蓄電池和插電式電動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些技術並不高深,代價不算昂貴,性能可以接受的電力替代燃油的低門檻技術,將捅破最後的這層窗戶紙。
人類很快將會使用各種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燃料成本更低和溫室氣體排放更小的替代技術解決相當一部分的交通油耗,使石油需求強度大幅度被削弱。就排放和經濟性而言,如果使用燃油發電,可以輕易獲得50%以上的電能轉換效率,輸入汽車電池可保留90%的再輸出效率,電力轉換動能的效率是90%,這樣至少可以將40%的燃油能量用於汽車動力,而直接用燃油驅動汽車的效率遠低於20%,相比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一倍,排放減少一半。而使用的電力可以來自燃煤火電廠、天然氣聯合循環電站、水電站、核電站、風力或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可以完全不依賴石油。而電驅動成本僅為油的1/5,建立社會充電體係投資不大,電動汽車因沒有變速箱而變得更簡單廉價。
直到世紀之交,各主要經濟發達國家都認為,不能再做“釜中蛙”,必須立即有所行動,他們簽署了《京都議定書》,決定建立“清潔發展機製”,通過市場化的積極減排和碳交易模式。但是,美國人選舉了代表美國石油和金融利益集團的小布什當總統,否定了全球變暖的科學結論,並和美國國會拒絕了減排承諾。美國隨後為控製石油資源,利用“911”事件出兵阿富汗實現在中亞的軍事存在,再以欲加之罪發動對薩達姆的戰爭控製了伊拉克,並以玉米替代石油的所謂“新能源替代戰略”推升了全球糧價,意圖繼續以共和黨人傳統的意識維持美元的戰略位置。美國為了基辛格即將過時的控製論,付出了巨額的經濟代價,為一場難有最終勝利的戰爭花去無數金錢,失去了數以千計美國士兵年輕的生命,而深陷人肉炸彈、路邊炸彈、恐怖襲擊的四麵楚歌。
正當美國人在石油戰爭的泥潭中奮力搏鬥時,歐洲人已經主導開展了一種新的全球性環境交易模式的嚐試,使交易標準更有利於自己,並使歐元成為全球的主導碳交易貨幣,確定了其全球性貨幣的戰略地位,並實現了歐元區的擴大和歐元在全球的普及。在歐洲碳交易機製的支撐下,發展中國家為了獲取那些減排交易的蠅頭之利,越來越接受歐元的支配地位,儲備歐元,在國際貿易中使用歐元。這為美國敲起了警鍾,對美元構成了實實在在的戰略威脅。
美元地位的由來 英國最著名物理學家牛頓1899年出任英國皇家鑄幣局局長,並擔任此職長達30年。1717年,牛頓提出將英鎊按黃金固定價格,成為貨幣最早的金本位製。99年後,英國通過了《金本位製度法案》,從法律上確認黃金作為貨幣本位來發行紙鈔。1821年,英國正式啟用金本位製,英鎊成為英國標準貨幣單位,每1英鎊含7.32238克純金。因與黃金的直接掛鉤,英鎊很快代取黃金成為世界貿易和儲備的貨幣,開始主導全球的金融和貿易,也使英國成為全球擁有殖民地最多、財富最雄厚、國力最強盛的 “日不落帝國”。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英鎊的地位不容挑戰。但一戰的爆發使英國的實力被嚴重削弱,傷亡了80萬士兵,消耗了100億英鎊。戰爭使英政府債台高築,戰前美國欠英國國債約30億美元,戰後英國倒欠美國47億美元,美國成為英國的第一債權人,這一轉變也使美國人開始垂涎英鎊的全球主導地位。
美國利用一戰和戰後重建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政治利益,到1929年,美國工業產能占全球總量的42.2%,相當所有歐洲國家的產量總和。稱霸百年的大英帝國不願意看到英鎊金本位的崩潰,不斷亡羊補牢,時任英國財政大臣的丘吉爾1925年曾力圖恢複英鎊的金本位製,但英國已是力不從心了。1929年從美國爆發,波及世界的“大蕭條”徹底粉碎了英國人最後的努力。1931年的9月21號,英鎊不得不脫離金本位製,英國就此一蹶不振。
1929年的“大蕭條”最終在10年後演變成為一場世界大戰,在戰爭中美國成為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戰略大後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受益者,戰爭幾乎毀滅了德國、日本和意大利,極大地削弱了英國和法國,蘇聯也是滿目瘡痍一片廢墟。全須全尾的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近一半,貿易量占全球的40%。世界各國為了應付戰爭不得不拿出大量的黃金向美國購買武器和戰爭物資,猶太人積累的財富也流向了華爾街,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最強盛的經濟體,黃金儲備占全球59%,美元取代英鎊已經時不我待。
英國通過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創建世界銀行,發行一種超主權貨幣的構想。羅斯福對此已經不屑一顧了,美國為此在一戰中犧牲了5萬於軍人,在二戰中犧牲了29.2萬軍人,現在是該收獲的季節了。美國經濟學家懷特提出,必須把美元確立為最主要的世界貨幣。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爾什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了由44國參與的關於戰後重建的國際貨幣體係的《聯合國和盟國貨幣金融會議》,這些國家象嗷嗷待哺的嬰兒一樣,等著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援助,誰也不願與美國作對,很快就確立了美元取代英鎊成為國際貨幣體係的核心,美元和黃金掛鉤,一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形成了著名的“布雷頓森林體係”。
從金本位到石油本位 美國就此靠印鈔票享盡無限財富,過上了揮霍無度的幸福生活。財大氣粗的美國四處進行軍事幹預,打完了朝鮮打越南,在熱帶雨林中投入50萬軍隊,數千架飛機,2500億美元的軍費和6.5萬美國軍人的生命。而越南的背後是中國傾國之力的支持和蘇聯的巨額軍事援助,美國為了獲得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勝利”,不得不為越戰向盟國大量舉債。從戰後最富足的債權國,變成世界最大的債務國,財政赤字累計高達1500億美元,美國開始濫發美元,其他國家的債權遭到了稀釋。
法國總統戴高樂首先發出警告,他認為美元將隨時貶值,法國沒有必要再保留這麽多美元,他要求美國將法國的美元兌換成黃金,甚至威脅要“用軍艦運一堆美鈔到紐約換黃金”。戴高樂的要求很快變為西歐國家的集體兌換行動,美國再也無力向世界履行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承諾。1971年8月15日,尼克鬆終於宣布放棄履行美元與黃金掛鉤的承諾。至此,美元進入的貶值的快速通道,美國經濟也陷入了滯脹。
由美歐的銀行家、政治家、商界領袖、媒體巨擎和著名學者所組成的彼爾德伯格俱樂部(BilderbergGroup)為阻止資本主義世界的金融陷入危局,重新挽救對美元的信心,1973年5月秘密召集了由大財團、大石油公司等84名成員參加的俱樂部年會,美國金融戰略家沃特.雷維(WalterLevy)提出了一項驚人計劃,放手讓世界石油價格暴漲四倍,並規劃了如何達到目標的步驟,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成員們的目的是為美元找到一個新的支撐,形成一個新的國際金融秩序,以防因西方金融崩潰造成蘇聯斯大林式的“共產主義的擴張”。
曆史就是如此蹊蹺,1973年10月6日,埃及、敘利亞在與蘇聯人決裂後,經過周密準備,向以色列發動突然襲擊,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隨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高調支持以色列的反擊,使以軍迅速轉敗為勝,並奪取了埃及的西奈半島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戰爭的結局徹底激怒了穆斯林世界,他們自然而然地決定用石油禁運報複西方。石油禁運造成全球的經濟衰退,使西方陣營重新團結回美國的旗下。而既不會種糧、也不會製造工業品,甚至不會煉油的產油國很快陷入經濟社會的混亂,石油禁運僅維持了5個月就再也撐不下去了,1974年3月禁運不得不草草收場。禁運期間油價最高達到11.65美元/桶,與禁運前的不到3美元/桶正好漲了近4倍。全球終於接受美元作為石油的唯一結算貨幣,就此美國依靠其對全球石油產地和石油通道的軍事存在,維持石油生產、轉運和消費秩序的控製力,對石油交易和價格的影響力,實現了美元從金本位到石油本位的曆史性過渡。涅槃重生的美國,不僅保持了全球主導貨幣的地位,而且淘汰了大批二戰以來建設的落後產能,低效的能源係統和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並從戰後的管製經濟走向了市場經濟,最終實現了世界經濟向市場化和全球化的轉軌。
這一轉軌為美國帶來了近40年的主導優勢,讓美國繼續主導世界。這一期間,中國和前蘇聯陣營先後放棄的斯大林式的管製經濟——計劃經濟體製,結束了冷戰,基本實現了全球一體化的全球總體戰略目標。 但是,失去實物支持的美元向脫韁野馬,從1971年放棄“金本位”到2008年3月,國際金價已將超過1032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美元貶值了29.5倍。到2009年1月,美國國債總額達到12.333萬億美元,而美國2008年GDP也不過13萬億美元,財政收入2.66萬億美元,根本就不可能再還清它的國債。但是美元依然還是全球石油的唯一計價貨幣,依然還是各國的主要儲備貨幣和國際貿易貨幣,不過這座摩天大廈已經搖搖欲墜,製度設計的弊病越來越暴露。
碳本位的抉擇 白宮的主人,不過是一些更高層決策者的傀儡。小布什總統放任華爾街金融寡頭和石油寡頭們利用對全球石油價格的投機炒作,從全球的石油美元中榨取超額利潤,結果也加速了美元的泡沫化。2008年6月的147美元一桶的油價,最終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靠油價遏製新興國家的挑戰,但最終引發了次債危機導致華爾街的金融危機,使美元的地位再遭質疑。但是盡管如此,時至今日仍有許多經濟學家都在懷疑這次危機來的蹊蹺,似乎冥冥之中是被安排的一盤棋局。與美國新興的IT產業關係密切的民主黨總統奧巴馬的能源環境新政難道真的是奧巴馬自己想法?美國“石油獨立”是否是一個幕後的“既定方針”?會不會是上次石油危機美元本位置換的曆史重演?
危機是從美國始發的,但是歐洲、日本、中國、印度,以及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那些以油挾持世界的國家都遭受了更嚴重的波及。美國經濟盡管遭受了沉重打擊,但是類似“三大汽車公司”和“華爾街金融投機”這樣的長期痼疾正在得到治療,如果不是危機誰敢撼動這些曾是美國象征的超級企業和機構?產能過剩的包袱和引發的銀行信貸危機、失業壓力、社會動蕩不在美國,而是留在中國、韓國、印度等亞洲和東歐等國家,相比之下美國似乎更容易輕裝實現經濟轉軌和製度改革?美國要實現一次脫胎換骨的革命,就必須通過一次危機實現全民共識,今天的危機難道是為形成某種“共識”設計好的步驟?
如果美國的核心利益是美元的主導地位,那麽對於美元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中國、俄羅斯這樣的國家,而是歐元區。歐元從1999年誕生至今僅有10歲,但它已經迅速成為僅次於美元的第二大國際貨幣體係,目前已有16個國家加入到了歐元區,還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歐元作為儲備貨幣和國際貿易貨幣之一,並通過碳交易受到發展中國家的普遍接納,歐元的崛起對於美元的霸權地位將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戰。
對於美國,繼續選擇石油作為貨幣的基礎,代價太過沉重,美國似乎別無選擇地為全球的石油需求,無論是盟友還是對手,支付巨額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代價。在全球主要產油區、石油通道保持軍事幹預能力,還要為軍事存在的合理性製造各種事端和借口,並保持一隻強大而又日益昂貴的全球部署的武裝力量。它的代價是種族、宗教和國家之間的仇恨,是越來越多的人不擇手段的反美報複。
但是,民主黨人似乎先發現了一個新的契機——二氧化碳。美國擁有59億噸二氧化碳,占全球的21%,3億美國人每人擁有19.5噸的排放量,而3.5億人的歐盟僅僅隻有33億噸排放量,每人還不到1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盡管是美國的一個巨大包袱,但是如果充分發揮美國的優勢,它將可能通過新交易機製的變為一筆無限的財富和資本。
世界各國排放量(億噸CO2) 國家 | 中國 | 美國 | 印度 | 歐盟 | 俄羅斯 | 日本 | 其他 | 世界 | 15國 | 1990 | 23.1 | 48.9 | 11.1 | 32.2 | 22.5 | 11 | 57.2 | 206 | 2000 | 33.3 | 57.5 | 15.7 | 32.6 | 15.4 | 12.1 | 56.4 | 223 | 2005 | 55.7 | 58.7 | 18.6 | 33.8 | 15.9 | 12.5 | 63.8 | 259 | 2007 | 67.2 | 59 | 20.7 | 33.2 | 16.7 | 12.5 | 66.7 | 276 |
數據來源: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 美國的優勢並不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上,而是在信息技術和資本運營上,全球最好的信息技術公司全部聚集在美國,最好的投資管理機構,特別是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也主要集中在美國。而依靠這兩個優勢,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借助發展智慧能源,及智能公用設施,包括:智能電網、智能燃氣、智能給排水、智能交通、智能氣象、智能金融等,通過智能化提高係統效率,實現大幅度的節能減排和資源優化配置。特別是智能電網將解決各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自由接入,解決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普及應用,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使節能成為全新的能源供應方式,使綠色經濟成為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使美國的“石油獨立”成為現實。
美國對於石油的需求將會隨著技術進步而逐漸下降,其他的國家也會快速跟進,那麽美國未來是否需要繼續控製全球的石油?未來的世界更有價值的是什麽?這不僅美國人,也是全世界的人都要有所考慮的問題。信息係統將是未來世界一切的神經中樞,一但控製標準、控製關鍵技術就可以無形間控製整個世界,以最低的代價獲取無限的財富,最好的例子就是微軟公司和它的視窗係統,以及互聯網技術優勢的思科公司。從戰略優勢上,微軟可以讓盜版視窗“藍屏”,也可以讓所有的中文簡體版,或阿拉伯文版、俄文版“藍屏”,讓另一個文明暫時消失。而沒有糧食帶來的人道問題,石油帶來的戰爭衝突,似乎更符合文明的時代準則。新能源革命可以加速信息文明的進程,而信息時代美國的技術優勢將更具有主導性、控製性和可持續性。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已經開始行動:奧巴馬的能源環境新政正在全麵展開,他已宣布將在2009年12月召開在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上承諾減排;選擇支持減排的新能源技術專家朱棣文出任能源部長,並在美國會無異議通過;美國放手讓通用和克萊斯勒破產重組,徹底轉軌為美國市場設計製造新型低油耗和電動汽車;奧巴馬還為美國汽車工業製定了一個極為苛刻的時間表,將原先美議會通過的汽車必須在2019年達到35.5英裏/加侖(6.625公升/百公裏)的目標,提早到2016年實現;奧巴馬在2009年6月4日訪問埃及表示,美國將重置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希望相互傾聽,相互學習,相互尊重,尋找共同點;他認為伊朗在遵守核不擴散條約的基礎上,有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
奧巴馬還宣布美國無意在伊拉克設立軍事基地,不謀求其資源,將在2012年之前撤軍。同時宣布,美國也無意在阿富汗保留駐軍或軍事基地;美國還放棄了建立非洲司令部,放棄在非洲地區的軍事存在;美國還放棄繼續製造價格昂貴的F22隱形戰鬥機,減少航空母艦戰鬥群等等┄┄;最近,美國又放棄了自冷戰之後建立的“打贏兩場戰爭”的軍事戰略目標,為什麽是兩場戰爭,一場在世界的任何地區,朝鮮半島、科索沃、或者是中美洲,而另一場戰爭在哪裏,毫無疑問是在不斷醞釀利益衝突、種族和宗教矛盾的中東地區,這是全球石油的寶庫,可是戰爭的策源地。美國不需要打贏兩場戰爭,哪麽它放棄的是哪一場戰爭?當然是與石油有關的中東地區,美國戒掉了“石油癮”,這場戰爭能否打贏將成為別人的事情。
奧巴馬必須抓住這一機會,這不僅是美國走向能源獨立的關口,也是美國繼續維持美元在全球統治地位的新基石。美國的轉變將使世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整個世界利益的格局,矛盾的焦點,國際秩序和地緣政治都將因此發生深刻變化,所有的國家都將受到巨大的衝擊。 對中國的壓力
2009年12月即將在哥本哈根召開的世界環境大會,在美國承諾減排後,作為世界第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的中國將麵臨空前的壓力。無論我們怎麽解釋,怎麽疏導,全世界都要問,中國排放的極限將是多少?天花板在哪裏?什麽時候將開始減排?
各主要國家CO2排放量 國家 | 單位 | 中國 | 美國 | 印度 | 歐盟 | 俄羅斯 | 日本 | 其他 | 世界 | 15國 | 人口 | 億人 | 13.22 | 3.05 | 11.8 | 3.5 | 1.42 | 1.28 | 28.73 | 63 | 排放量 | 億噸 | 70 | 59 | 22 | 33.1 | 16.7 | 12.4 | 67 | 280.2 | 人均 | 噸/人 | 5.30 | 19.34 | 1.86 | 9.46 | 11.76 | 9.69 | 2.33 | 4.45 |
2008年預期數據 160;對於中國既是一次嚴峻挑戰,也是一係列前所未有的契機。美國承諾減排需要美國社會和國會的支持,而國際社會一直認為全球的減排努力不及中國1年的增排量,所以中國的態度變的舉足輕重。為了逼中國承諾減排,美國除了正副總統外,幾乎所有主要內閣要員和國會兩黨的主要領袖都到中國來勸說,希望中國有所作為以幫助美國在國內達成一致。為了壓中國減排,不僅將排放問題“政治化“,甚至將其“道德化”,讓中國處於一個要麽承擔減排義務,要麽在全球充當一個“沒有道德”的國家典範。
全球的科學家基本傾向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濃度一但超過450PPM,全球的氣候變化將不可逆轉,世界可能提前進入冰河期,絕大多數的人類將因此滅亡。因此將450作為一種政策情景。國際能源署長田中伸男認為,從2006到2030年,預計97%的排放量增長來自非OECD國家, 其中中國、印度和中東將占3/4。根據450政策情景,排放量在2020年達到最高點後開始下降。到2030年下降1/3 ,至260億噸。這將需要所有的國家無論是工業化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必須有所作為。
中國預期煤炭消耗和CO2排放量 項目 | 單位 | 美國 | 中國 | 中國達到 中等發達國家 | 人口 | 億 | 3.05 | 13.22 | 15 | GDP | 萬億美元 | 14.33 | 4.40 | 15 | 人均GDP | 美元 | 46984 | 3328 | 10000 | 能源消耗總量 | 百萬噸標準油當量 | 2361.4 | 1863.44 | 6000 | 人均能耗 | 噸標準油當量 | 7.74 | 1.41 | 4 | 電力消耗總量 | TWh | 4368 | 3278 | 11098 | 人均電耗 | kWh | 14321 | 2479 | 7399 | 發電設備裝機容量 | 萬kWh | 101578 | 79300 | 246631 | 人均裝機 | kW | 3.330 | 0.600 | 1.64 | 燃煤火電比例 | | 50% | 77.73% | 65% | 供電煤耗 | g/kWh | | 357 | 300 | 發電消耗標煤 | 億噸標煤 | | 9.1 | 21.6 | 折合原煤 | 億噸原煤 | | 12.73 | 30.30 | 預期原煤總產量 | 億噸原煤 | 10.39 | 25.37 | 46.61 | 對應CO2總排量 | 億噸 | 27.6 | 67.5 | 124 |
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世界工廠”的國際分工,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世界不可能允許中國無止境地排放下去,中國繼續大規模排放將難以得到得到全球的認可,承諾減排隻是一個時間問題。中國的碳排放量同樣是包袱,也是一個巨大的資源。中國支持美國主導的交易製度,中美的排放總量超過全球45%,美元將穩坐全球碳貨交易幣的新寶座;中國支持歐盟,歐元就能抗衡美元;而如果中國拒絕就減排義務與國際社會合作,將成為他們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的對象,反而可能促成一個完全將中國排斥在外的新機製。2009年6月26日,奧巴馬的《清潔能源安全法案》在眾議院激烈的爭吵中,以最終以219票讚成,212票反對的及其微弱優勢獲得通過。法案規定到2020年與2005年基礎上減排17%,2050年減排83%。這一法案能否在參議院通過雖然仍是懸案,但美國政府已經走出了這一關鍵步。
中國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也設計一個減排基準,比如中國可以將2008年的70億噸作為一個基準,采用和美國相近的比例,但是將實現減排的時間向後推延。此外,中國可以設置一個有條件的天花板,在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和歐盟在滿足某些條件下中國將不超過上限。中海油收購優尼科遭美國國會阻擾,本來是一個進行政治博弈的好機會,優尼科擁有亞太地區大量的天然氣資源,由於美國國會的幹預導致中國不得不更多地利用煤炭,造成不必要的溫室氣體排放。天然氣分子式中隻有1各碳原子,而煤炭多達135個碳原子,誰都知道天然氣利用的能源效率更高,排放CO2更少。中國可以要求中國的減排努力必須得到國際社會的配合,不得以政治原因幹預這種努力,否則這些承諾將難以落實。中國參與減排承諾,並支持普遍減排,對於中國壓製後來者的競爭也是一種戰略防範,特別是印度、越南這些對中國心存歹意的追逐者,若實現全球化的碳稅更是他們發展的阻礙。
美國發展一係列與智能電網和智慧公共設施係統的信息采集和控製技術,在全球化的今天,這些標準僅靠美國是不夠的,需要更大市場的附和。中國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還是一個製造業大國,中國對這些標準的共識是美國能否成功轉軌的重要基礎,中國應該參與這些標準的製定,並在其中討價還價,爭取分享這些標準資源,以及未來產生的價值。
如果美國依靠先進技術汽車實現了“能源獨立”,美國將會降低對國外石油的依賴,會減少在產油地區和主要石油通道的軍事存在,美國將會要求其他國家承擔更多的義務,中國填補部分空缺將存在可能。如果中國加強與美國和西方的軍事合作互信,中國海軍艦隊在一些利益攸關地區的巡弋和存在將會減少驚恐和阻力,中國的國際地位將會加強,中國的國家利益也將會外延。
縱觀曆史,美國的轉軌不能一日之間實現,1929年的大危機開始,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元接手金本位大約用了10年的時間。在美元地位確定後通過一次全球性戰爭,倒掉德意日,建立新秩序,隨後這個秩序前後維持了40年,到1971年崩潰重建。從第一次石油危機,到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大約又過度了10年,在全球利益格局確定後,他們搞垮了蘇聯,這一石油本位的秩序也維持了大約40年。如果美國要領導全球的碳減排,大約也需要一個相當的過程,所以,美國給出了2020年和2050年的減排量化目標,這一過程也許還是40年的周期。
目前,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遠不能成為一種與美元抗衡的全球性貨幣,至少在未來10年中我們不得不依靠一個國際同盟軍搞定外部的利益,我們的領導人還很難從國內矛盾中騰出精力管理世界事物,國內關鍵環節的改革滯後和既得利益格局固化很可能使我們重陷1840年的境地,明知落後卻無力走出危局。我們應該清楚,這與國家的GDP沒有關係,而是內部製度對社會變革的適應能力。鴉片戰爭之前中國GDP已經居全球第一占世界總量的29%,結果我們此後整整又前赴後繼苦鬥了170年仍未重新奪回桂冠。
各國曆史GDP數據比較(單位:%)
時間 | 1700 | 1820 | 1890 | 2008 | 中國 | 23.1 | 32.4 | 13.2 | 7.13 | 印度 | 22.6 | 15.7 | 160;11 | 2.09 | 日本 | 4.5 | 3 | 2.5 | 8.19 | 歐洲 | 23.3 | 26.6 | 40.3 | 31.99 | 美國 | 0 | 1.8 | 13.8 | 24.22 | 俄羅斯 | 3.2 | 4.8 | 6.3 | 2.8 | 曆史資料引自:安格斯8226;麥迪森(Angrus Madison):《中國經濟的長遠未來》 2008年數據引自:百度知道
但是,未來十年是全球利益重構的關鍵機遇期,中國如果不能抓住全球重新洗牌的機會,從新構築的利益結構中占據有利區位優勢,10年以後要麽向“德意日”一樣戰敗;要麽向前蘇聯一樣被肢解;要麽重新書寫人類的曆史。
總而言之,中國如何抓住這一契機,如何適應新的國際關係格局,如何通過積極博弈獲得自己的長期利益,如何順應世界全新的發展模式,如何克服自身機製中阻礙新技術應用的阻力,對於我們的政府、企業和民眾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考驗。
後記 2009年6月26日,美國眾議院經過數小時激烈辯論後,《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最終以219票對212票涉險過關,它標誌了美國曆史上首個溫室氣體減排法案的出台邁出關鍵的一步。法案規定,在2020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17%,至2050年時減少百分之83%。美國民主黨在參議員已經擁有的60個席位,通過法案將沒有懸念。
新法案中設立“征收特別關稅”即“碳關稅”條款,這是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3月17日在眾議院科學小組會議建議的,如果其他國家(特別暗示針對中國)沒有實施溫室氣體強製減排措施,那麽美國將征收碳關稅(CarbonTariff),這將有助於公平競爭。一但美國設立碳關稅,歐洲和日本就會接踵跟進。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和製造業大國,一但全球實行碳關稅,將麵臨滅頂之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