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在韓國南部的羅老宇航中心,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發射升空(拚版照片)。韓國羅老宇航中心當日宣布,“羅老”號運載火箭應於306公裏高度進行分離,但實際分離高度為342公裏,二級火箭未進入預定軌道,“屬於部分發射失敗”。 新華社/法新
韓國火箭“羅老號”發射衛星失敗的消息傳出後,中日兩國互聯網上一片挖苦之聲。在中國,許多論壇、博客上將“羅老號”諧音為“落了好”,諷刺得不亦樂乎。最近幾年,中日韓三國某一國出醜,另兩國民間喝倒彩的例子不勝枚舉。
平心而論,近年來韓國人在諸如爭奪傳統文化遺產發明權、爭搶曆史“名分”等方麵,的確幹過不少移花接木以拔高自己、貶低別人之事,中國人(還有日本人)對此看不慣、有怨氣實屬正常,但目睹別人太空探索活動失敗而幸災樂禍,就不足取了。
太空探索是一項風險很高的艱難事業。中國也好,日本也罷,當初走入航天俱樂部,都經曆過諸多挫折。日本曾連續發射多次才勉強成功;中國當年從俄羅斯引進短程探空火箭,第一次發射,火箭上天後無影無蹤。將心比心,嘲笑剛剛遇到我們早就有類似經曆的鄰居,算不得心胸開闊。
中日韓三國同屬東亞文化圈,曆史、文化和傳統習俗淵源深厚,一脈相承。當這三國和睦相處、交流密切時,彼此都能獲得更好發展,整個地區也呈現出繁榮和平的良好態勢。而當三國互相敵視、甚至兵戎相見時,最終隻能三敗俱傷。在曆史文化、科學與發展等領域,三國固然有矛盾、有競爭,但更多的是相互需要、彼此互補的關係。善意的提醒、有分寸的批評,都是正常的,但過分的嘲諷和調侃,就徒然傷害對方自尊心,傷害彼此間的感情。鄰裏和、萬事興,原則問題固然不可不爭,但閑氣、閑話卻沒有爭的必要,徒然傷和氣、壞感情,讓原本存在於彼此民間的怨氣、不滿更加鬱積,從長遠看,不利於地區的穩定和發展,而且這也不是一個文明國家應具備的良好國民心態。由此可見,“落了好”之類的玩笑話,還是少說幾句為妥。
當然,韓國此次發射失敗遭遇如此眾多口水,也有其自身原因。在客觀上,他們急功近利,不顧科學規律,在自身未掌握核心技術前提下盲目樂觀;在主觀上自大浮誇,不切實際地自吹“世界先進水平”,在已發現多處隱患的情況下仍不願正視現實,最終麵子裏子都丟光,惟自辱者,人乃辱之。不過對於我們這些鄰居而言,抓住別人的錯誤,往別人傷口上撒鹽,是不是也不夠厚道呢?
更重要的是,別人的錯誤是一麵最好的鏡子,應該從中更多地審視自己的影子。韓國的失誤和狼狽,應該給鄰居們一個警示,督促自我審查、自我反省,有沒有在某些領域,犯韓國人在火箭領域所犯的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五十步笑百步”,對自己對別人,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少喊幾聲“落了好”吧,調侃和挖苦既不足損人,更不能利己,多一份包容,多一點自省,才是一個文明大國公民應具備的素質。(苗克齋 作者是旅居加拿大的華人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