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節錄:二氧化碳戰爭

(2009-08-26 07:23:21) 下一個
zt 節錄:二氧化碳戰爭

你可能聽說過石油戰爭,也可能聽說過糧食戰爭,還可能說聽過貨幣戰爭,但今天我要告訴你的是二氧化碳(C2O)同樣可以引發一場戰爭——爭奪二氧化碳排放權的戰爭。

   

戰爭的起因  

高尚之所以稱之為高尚,其原因在於它不僅僅關乎某個人的利益,而是關乎大多數人的利益,更何況它將關乎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環保是一件高尚的事,它關係到居住在“地球村”裏的每一個人。如今威脅地球的頭等大事是什麽呢?——地球溫室效應。地球已越來越越熱,這將導致一係列災難——冰川融化、氣候異常、動植物滅絕……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二氧化碳。

   

所以我們要以人類最最高尚的名義消滅這個罪惡根源——二氧化碳!可悲的是,人類發現,我們根本沒法消滅它。為什麽?我們的生命延續,呼吸要產生二氧化碳,我們吃飯穿衣要產生二氧化碳,我們行路(坐車)娛樂(看電視)會產生二氧化碳。如果不產生二氧化碳我們簡直沒法生活,任何經濟生產無一例外地(燒煤、燒天然氣、石油)都要生成二氧化碳。怎麽辦?盡管沒辦法完全消滅,隻有想辦法減少!如果誰不能減少碳排量,它將是道德的罪人!人類的罪人!

   

建立至高的法律體係  

在這人類最高尚道德的環保旗幟下,於是有了我稱之為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不平等條約”——《京都議定書》。偉大就偉大在它是發達國家第一次主動地擔負起關乎全人類生死的曆史使命。不平等就不平等在,主要限製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製全球變暖。  

協議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具體說,各發達國家從2008年到2012年必須完成的削減目標是:與1990年相比,歐盟削減8%、美國削減7%、日本削減6%、加拿大削減6%、東歐各國削減5%至8%。新西蘭、俄羅斯和烏克蘭可將排放量穩定在1990年水平上。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這是人類曆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製溫室氣體排放。  

   

建立公平的的市場機製  

議定書中規定:一、兩個發達國家之間可以進行排放額度買賣的“排放權交易”,即難以完成削減任務的國家,可以花錢從超額完成任務的國家買進超出的額度。二、以“淨排放量 ”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即從本國實際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數量。三、可以采用綠色開發機製,促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減排溫室氣體。四、可以采用“集團方式”,即歐盟內部的許多國家可視為一個整體,采取有的國家削減、有的國家增加的方法,在總體上完成減排任務。由此建立了公平的市場機製。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都可以以價格來獲得所需的碳排放指標。現在各國都在建立“碳排量”交易市場,以及國際的統一市場,他將和黃金、石油、玉米一樣在交易所裏有每天的價格漲跌。  

   

誰最需要碳排量  

從產生二氧化碳的源頭來看,主要有兩個環節。第一是生活,人的生存(呼吸)必定會產生二氧化碳,因此人口數量將決定排放量。第二是生產,不論是生活資料的生產還是生產資料的生產,任何采用燃燒(煤、石油或是天然氣)能源的生產(除了太陽能、水能、風能、潮汐能、核能以外),都會產生二氧化碳。

從人口數量看,全球近17%的人生活在發達國家(美國3.05億,歐盟 5億,俄羅斯1.42億,日本1.27億,加拿大0.33億,新西蘭0.048億,烏克蘭0.046億),83%的人口生活在發展中國家(中國13.28億,印度11.86億等)。  

  

通常認為,越是發達國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也就越多,因此他們所產生的碳排量將越高。這個常識卻把我們引向了錯誤的結論。事實上,當今的產業結構使發達國家通過資本的形式並不直接參與到生活資料或生產資料的生產,而交由發展中國家去生產。像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中國以及拉美國家,由於勞動力價格便宜(也就是西方經濟學中講的在人力資源上擁有“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因此能夠成為“世界工廠”,能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生產訂單。憑借著“比較優勢”的勞動力為本國人民和世界其他國家(發達國家)的人民生產著各種產品,當然消耗的資源也就是從本地或者進口中得取。由此產生的碳排量當然會計算在這些發展中國家的賬上。  

  

從能源的使用量上看,煤炭還是增長最快的燃料。根據抑製碳排量活動的倡導先鋒BP最新公布的(2009年7月)報告顯示,2008年全球煤炭的需求增長達到3.1%,中國占到全球煤耗量的43%。從石油的儲量看,中東地區占60.9%,歐洲及歐亞大陸占11.3%,亞太以及非洲的總儲量僅有 13.8%。在經濟處於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需要有足夠的能源發展經濟,一方麵要使用高碳排放量的煤炭,另一方麵要依靠高進口成本的石油能源。要得到這些能源隻能從掌握了中東大部分油田資源的發達國家公司去購買,其中也包括了BP,洛克菲勒……  

   

由此看來,不論從人口數量還是生產環節,發展中國家都是現在和未來碳產排量的最大產生國。由於先期的“不限製”,不僅不用付出絲毫代價,而且還能從出售碳排量配額中受益。但收益的結果是,幫助發達國家降低排量,自己對排量更加依賴,這種依賴是通過對訂單的依賴而產生的。這將加劇生產的目的已不是為了滿足需求,而是純粹地為了消費而生產。  

   

誰將是眾矢之的

現在看來,協議對發展中國家沒有絲毫影響。但可以預計的是,在一個“恰當”的時候,協議的限製將由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這個“恰當”的時候一定是發達國家節能減排卓有成效的時候,也將是發展中國家對煤炭、石油、天然氣能源不得不依賴從發達國家的公司(如BP、洛克菲勒等)進口的時候。還可以預計的是,碳排放市場價格與石油、天然氣的市場價格將同時上漲,這是發展中國家不得不麵對的現實。這一切都是以一個至高的道德——環保和公平的市場機製的名義下進行的。

   

由此造成的後果將是發展中國家一方麵要以越來越高的價格購買能源產品,另一方麵,在使用這些能源的時候還要向發達國家每年支付一筆數額可觀的環境汙染費。生產的產品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這些發達國家供他們享用。財富繼續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將是財富與至高道德的天堂。而發展中國家的人民無論怎樣地吃苦耐勞、艱苦奮鬥,永遠在生命的邊緣掙紮,同時背負著汙染地球、破壞環境的罪名!

   

究竟是誰和誰的戰爭  

難道占人口絕大多數、一直在與貧窮和饑餓作鬥爭、一直從事著各種繁重的生產勞動的人們就沒有平等享受自己勞動成果的機會麽?自由、平等、博愛難道隻是一個永遠看得到但摸不著的空想社會麽?



我們不可能放棄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行動與努力,同樣我們也不能放棄平等地享用自己的勞動成果、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什麽才是追求平等幸福的出路呢?價格杠杆麽?價格杠杆隻能是資本家更富有,..人民更貧窮,..人民付出的便是資本家所得到的。無論價格如何昂貴,對資本家們不會有絲毫的影響,即使價格迅速地下跌,..人民的工資也不足以買到能滿足自己需求的產品。對碳排放置之不理麽?這顯然不符合每一個生活在地球上人的生存利益。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核能麽?核能無疑是清潔的能源,但核泄漏造成的危害將把人類從一個災難帶入另一個災難,最後的受害者絕大部分還是那些在核電站工作以及居住在附近的..人民。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