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 油管後麵有“炮管”撐腰 中國南海危矣

(2009-08-21 07:21:02) 下一個
 
被菲律賓占領的費信島上的高腳屋及舢板,在平靜的南海上有點紮眼。趙葉蘋/攝

油管後麵有“炮管”撐腰 中國未產一桶南沙油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於冬發自北京 中國南海自古就是一個神秘而富饒的地方。據中國國家海洋局統計,南海能源儲備可與波斯灣媲美,至少蘊藏有367.8億噸石油, 7.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

正是垂涎於此,南海周邊國家夥同西方石油公司,正不斷蠶食我南海油氣資源,並且呈現愈演愈烈之勢。

《菲律賓商報》8月15日透露,菲律賓政府已批準與英國Forum Energy公司合作勘探中國南沙禮樂灘附近的油氣田。對此,中國駐菲律賓大使劉建超警告稱,“這將被視為侵犯中國主權,將會導致地區關係再度緊張”。

不過,西方公司近期計劃參與的和南海有關的項目,還不僅僅是菲律賓這一個。據《國際先驅導報》近日得到的一份西方某知名石油公司的內部調研報告顯示,目前西方各大石油公司正加緊公關活動,目標是南海地區27處正在勘探或待建的開采項目。

200多家西方公司染指南海

深夜的南海海域,鑽井林立,燈火通明。

“20多年前,那裏還是漆黑一片,是漁民打漁的好地方。”麵對本報記者的采訪,海南省三沙市一家漁業公司的經理崔思義滿腹苦水,他氣憤的是,中國漁民的傳統漁業海域如今布滿了外國公司的鑽井平台,如果靠近,則會遭遇外國軍艦的強力驅逐。

崔思義的所見所聞,在那家西方知名石油公司提供的報告裏得到印證,該報告顯示,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尼等南海周邊國家,已經與埃克森-美孚、英荷殼牌等200多家西方公司在南海海域合作鑽探了約1380口鑽井,其中大約八九成位於爭議海域(即中國南海海域)。

而中國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國際戰略室副主任薛力在其為媒體撰寫的一篇文章中也指出,其他國家已經從許多國家招來200多家公司,在南海鑽探了1000多口井,年石油產量達5000萬噸,這遠遠超過了中國大慶油田4000萬噸的年產量。

被崔思義視為南海“吸血鬼”的這些外國鑽井平台,外界難以窺其全貌,因為南海周邊國家以及介入的西方石油公司對此諱莫如深。但本報記者獲得的如下信息,足以說明南海周邊國家掠奪我油氣資源的嚴重程度。

越南是較早掠奪我南海資源的國家。上世紀70年代,越南就與蘇聯合作開采了頭頓地區東南150公裏處的白虎油田,最高年產量足有540萬噸,但由於蘇聯技術落後,導致海水侵入了貯油層,油田被毀壞。隨後,越南改與美英等西方石油公司合作。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2008年的報告表明,自1978年以來,越南先後與日本、蘇聯、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印度等國的數十家石油公司簽訂了勘探和開發合同,招標區域有120多處,幾乎覆蓋了中國整個南沙和西沙海域。其中,越南在我南沙海域的青龍、白虎和大熊是最主要的3個油田,年產量都在500萬噸以上。

馬來西亞則是在我南海開采油氣資源最多的國家。目前,該國在南海的石油年產量超過3000萬噸,天然氣近1.5億立方米。南海其他國家則緊隨其後,在南海油氣開發上毫不遜色。

油管後麵有“炮管”撐腰

崔思義不止一次目睹這些矗立於海上的“吸血鬼”,他向本報記者描述說,“周圍海域有軍艦巡航,空中不停有直升機飛過。但是他們的鑽井平台本身倒不張揚,上麵幾乎沒有任何國家或公司的標識。”

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李金明教授把這種做法稱為“油管子連著炮管子”,他說,先是武力占領,然後在軍艦的保護下進行油氣開采,“這是南海周邊國家侵犯中國南海主權的套路。”自1988年3月14日中越“赤瓜礁衝突”以來,除文萊外,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國都直接派軍艦保障其海上油氣田的安全。

除了軍事保護,南海周邊國家在油氣資源開采上還采取了打“擦邊球”的做法。李金明教授指出:“為了避免過度刺激中國,它們開采的油田通常會選擇在斷續線邊緣上。”例如,越南在南海的9大油田中,隻有位於萬安灘的青龍油田完全在中國斷續線內,大熊油田則稍微靠近斷續線。

區域內外聯手製衡中國

“南海國家與西方石油公司合作,如同草船借箭,既有經濟、技術上的原因,更有政治上的考慮。”李金明教授指出,海上石油開采是一項高風險、高技術和高投入的產業,越南、菲律賓等國家選擇與西方大石油公司合作開發油氣田是很現實的考慮。

英荷殼牌公司的一份市場評估報告為此提供了佐證。目前,在海底每鑽井1米需要1萬至2萬美元,海上鋼結構鑽井平台每平方米則需3萬美元以上。建設一個中型海上油氣田,就需要至少5億美元。無疑,南海周邊國家無力獨自承擔如此高昂的海上開采成本。

李金明同時指出,拉攏西方石油公司“入夥”,背後也有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將“南海問題國際化、複雜化”的政治考慮。西方國家在得到經濟利益的同時,必將在南海問題上起到製約中國的作用。

西方向中國打“南海牌”的企圖已經顯現。“美國之音”8月16日報道,美國參議院外交常設委員會8月15日舉行聽證會,探討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應當扮演積極的角色”、“反對任何恐嚇美國公司的舉動”。該議案的重要推動者吉姆·韋布曾是越戰大片《野戰排》的故事原型,他曾被曝與埃克森-美孚等石油公司聯係密切,而埃克森-美孚與越南、菲律賓合作開采了我南海多處油氣田。

中國未產一桶南沙油

南海爭議海域的“共同開發”正如火如荼。然而,中國至今卻沒有在該海域產出一桶油。

盡管1957年4月,南海鶯歌海上閃動的勘探火苗曾讓全中國為之一振,但1965年南海糾紛後,中國主動將海洋石油工業重心由南海轉到了渤海。

中國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國際戰略室副主任薛力向《國際先驅導報》指出,這是兩方麵原因造成的,一是中國海洋開發能力不夠,存在技術、資金和組織管理上的瓶頸;另一方麵,中國的海洋戰略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需要不斷調整。

據介紹,全球能夠在水深300米開采油氣的企業不足20家,在3000米海底開采石油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而南海平均水深達1200多米。直到2004年,中海油才掌握了部分深海勘探開發的技術。

薛力同時透露,中國國內石油產業的壟斷局麵也製約了南海開發。“中海油幾乎壟斷了海上油氣專營權,中石油是‘旱鴨子’,下海沒有海外開發權,現在頂多隻能在淺海區域搗鼓。”

其實,中國也曾有過與西方公司聯合開采南海爭議海域油氣資源的嚐試。

1992年5月,中海油與美國克裏斯頓能源公司簽署了“萬安北-21”合同。5年後,當克裏斯頓能源公司依照合同在南沙群島西部萬安灘附近海域進行勘探時,卻遭到了越南政府的抗議,電纜、管道等也遭到破壞。隨後,中越兩國陷入“口水戰”“外交戰”。1997年4月1日,中國政府主動把“勘探三號”船及拖船撤離了萬安北海域。然而,越南後來卻不顧中方的反對,執意與美國埃克森、英國BP石油公司等合作開采我南海油氣田。

對此,薛力指出,“中國之所以沒有做出針鋒相對的反應,主要是出於大局考慮,並不是沒有能力組織區塊招標聯合西方公司開采。”

多重因素增加南海維權難度

“我退他進”的局麵,令中國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形同虛設,南海周邊國家實際執行的是“擱置與中國爭議,共同與西方開發”。在既成事實的基礎上,南海國家才敢於跟中國叫板。李金明教授認為,相關國家在開發我南海資源的過程中獲得了大量外匯,再用這些外匯購買武器裝備,反過來再強化對我南海海域的侵占。這事實上已經成為南海國家掠奪我海域的具體思路。

李金明教授還指出,“越南、菲律賓等南海周邊國家通過與西方石油公司的合作,把美國的利益和軍艦都拉攏過來,以形成對中國外交和軍事上的掣肘。”

無疑,這些都增加了中國在南海維護主權的難度。甚至有悲觀者認為,中國已經不可能再拿回那些美麗的南海島礁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