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解放軍對比印軍占有明顯優勢 中印再戰印度將輸光老本

(2009-07-05 07:38:54) 下一個
ZT:;解放軍對比印軍占有明顯優勢 中印再戰印度將輸光老本

印軍現今又向我藏南地區增兵達六萬餘人,加上原來的駐軍,印軍在我藏南地區已駐兵十萬餘人,擺出要想與中國再戰的架勢,有人估計他們的目地是想報仇雪恥打中國,以報1962戰爭的慘敗之仇,或是者想在武力是威懾中國,嚇傻現今中國人,讓現今的中國政府在邊境談判中做出大的妥協,他們可以合法的占有更多的中國國土。

印度人如果太自信於他們的武力,如果他們無法達成自已的目地,而又由於後來的各種綜合因素而中印戰爭終於爆發。那麽的其戰爭的結果將是怎樣的呢?中印再戰的結局又如何呢?答案其實很簡單,中印再戰,印度必然是輸家,印度將輸光老本,因為,這一次中國不太可能再從藏南撤軍,解放軍對比印軍占有明顯優勢。

中印部隊對比,解放軍有那些優勢?

解放軍的優勢主要有

解放軍的士兵更有文化,解放軍的士兵最起碼都是高中生,至少都受過十二年的係統教育,而印軍,很多都是文盲,其差異之大,就如同當年的國軍士兵與當年的日軍士兵相比一樣。在印度,當兵隻是一種職業,一種無法賺大錢隻能糊口的職業,因此,印軍所能夠招到的士兵,都是一些為生活所迫的窮苦民眾,這些人多數出生在貧苦的家庭,無法接受係統的良好的教育。
在1962的中印戰爭之中,印度士兵中的文盲和隻有高小文化教育過的士兵,達印軍人數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並且達五分之一的士兵都是上了年紀的大胡子兵和爺爺兵,這部分人不但沒有文化,而且也沒有體能,這也是為什麽印度士兵與解放軍士兵一碰就垮掉的一個重要原因。現今,印軍士兵普遍沒有文化的現狀,雖然比1962之時有所改變,但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印軍士兵如今的文化程度,大多數是隻接受過高小教育,文化素質比起解放軍來說,相差了一大截。

解放軍士兵的體能方麵對印軍占有壓倒性的優勢,解放軍的士兵的體能訓練,在全世界的軍事大國中是最嚴格的,其中的許多體能訓練強度與方式,連美軍士兵都望而歎服。印度由於國家的地理位置在地球上太靠近於赤道,一年四季幾乎都很炎熱,在炎熱的環境中,人往往惰於體育緞練,其身體的素質遠遠無法與寒冷地區人相比,印度做為一個人口僅次於中國的人口大國,在奧運會的表現大家都是有目共睹,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如此,國民的身體素質也大抵如此。其士兵的體質,除了幾個專門訓練的山地師與藏人師之外,與解放軍相比相差了一大截,士兵體質差,對他們的戰鬥力有相當影響。因為,由於體質的原因,他們的運動速度,遠不及解放軍的部隊,特別是在車輛無法發揮作用的山區。

遠距離精確打擊能力方麵,印軍與解放軍相差甚遠。兩軍間產生很大差距的原因是,印軍與解放軍在成長發展過程中,戰略任務完全不同,國家要求他們的軍隊所據備的能力要求也不同,因而產生了巨大差異。印軍的戰略任務是,在於巴基斯坦的軍事衝突中,要求印軍對巴軍具有全麵性的壓倒性優勢,因而,印軍的發展方向,必是隨著巴方軍隊的發展而發展的,這與解放軍軍事能力的發展方向上完全不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過去二十年的歲月裏,解放軍其新時期的主要任務是用武力保障國家的完全統一,由於台灣與大陸隔著一道對陸軍來說是很寬的海峽,因些,解放軍的遠距離的精確打擊能力是必須的,也是緊迫的,況且,如何在相對遙遠的大海上,打擊美國人可能參戰的航母,也一直是解放軍多年來研究的課題。而印軍並沒有相類似的戰略任務,其遠距離精確打擊能力方麵遠不及解放軍,應該是符合邏輯的,也是應該容易理解的。

印軍火炮火力方麵遠弱於解放軍,解放軍中的火炮配置,是沿承於原蘇軍陸軍的配置傳統,原蘇軍火炮方麵的火力配置遠強於美軍,其主要原因是,由於美國有強大的空軍,通常於交其他軍隊交戰,都可以輕鬆的擁有製空權。其炮兵的許多戰術任務幾乎都可以交給空軍來完成,這樣,美軍的後勤給養壓力將大為減輕,部隊的機動性也變得更強。解放軍一直沿襲著前蘇軍陸軍的密集火炮配套傳統,1979年,中越戰爭爆發,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的火炮威力給所有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影響。越軍對解放軍凶猛的火炮火力現在仍然記憶猶新,越南人回憶道:“解放軍的火炮可怕極了,一旦打起來,那炮彈就如同雨點一樣,地動山搖,無處可躲,比美國人的B-52轟炸還要可怕。”

在防空火力方麵,印軍遠不及解放軍。解放軍是這個世界上少數幾個能有效對抗美空軍空襲的國家之一,其空防力量與俄軍相比幾乎相當。這種能力,是對美國要揚言武裝幹涉台海之戰後的一種防衛反應,如今的解放軍的防空網,除美軍F-22之外的飛機可能能夠穿透外,其它類型的任何飛機,在解放軍的防空網中,十有八九都會被擊落,這種能力是印軍所不能具備的,因為印軍從來沒有麵對過解放軍所遇到的相類似的威脅。

解放軍還占有地理上的優勢,解放軍所處於的位置是在高地,印軍所處的位置是在低地,戰爭一旦爆發,解放軍從高地衝向低地進攻將勢如剖竹,而印軍仰著頭從低地衝向高地將會變得很吃力,印軍一旦從山區潰敗其身後就是大平原,無險可守,而解放軍就是進攻不利,最多不過是退回青藏高原,其青藏高原也是易守難攻,並且部隊的給養會出現大問題,印軍要越過青藏高原,從而進入我人口密集內地地區,何其難也。青藏高原離印度首都新德裏最近地方直線距離僅有三百公裏,不要說飛機導彈瞬間便可到達,就是,我國為打台灣而專門研究超級火箭炮,也可以輕易的打到新德裏城區。

印軍的空軍,其性能據其國外有關軍事權威機構估計,其戰鬥力從質量上來看與解放軍空軍戰鬥力相當,但其戰機的數量卻遠不及解放軍,可以用於與解放軍對抗的戰鬥機的數量大約隻是解放軍的三分一,由於中國能夠自己生產大量地第三機,其後續作戰能力遠勝印度,畢竟兩個國家的工業基礎存在巨大的差異,中國的軍工企業不但全麵而且龐大,這是印度無法相比的。

核武器方麵雖然兩個國家都擁有,但其中印之戰兩國都不可能應用,中國與印度,這兩個國家擁有核武器之後不久,兩國都有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宣言,並且兩方不可以能使用核武器是由戰爭本身的條件所決定的,解放軍由於本身在常規部隊就擁有優勢,沒有使用核武器的必要性,而印度現今的核武庫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都處於下風,據可靠的估計認為,中國所擁有的核彈頭數量是印度的5至8倍,並且從當量與性能上遠勝印度。

海軍方麵,由於,解放軍的海軍沒有航母,與擁有航母的印海軍遠洋對抗應該處於下風,印度海軍非常可能在戰時截斷中國的海上石油通道,但是,印度人非常難以下決心這樣做。這是因為,其一、即使完全截斷中國的海上石油運輸通道,對藏南的中印之戰的勝負的影響也是非常有限的,這是因為中國本身就有油田,並與俄羅斯簽有購油協議,與俄羅斯的石油管道連美國人都截斷不了,不要說是印度人,中國完全可以短期內不買海灣地區的石油,也不對經濟造成大的影響。其二,中國海軍也有報複的能力,中國海軍有大量的潛水艇,這些潛水艇同樣可以輕而易舉截斷印度人的海上運輸線。

印軍在爭取國際上的軍事物資外援中,遠強於解放軍。

中印一旦交戰,印軍會得到大量的軍事外援,解放軍卻隻能完全依靠自身力量,這主要的原因是,中印兩國之間,印度屬於弱的一方,中國如果完全擊敗印度,中國會變得更強,由於中國本身就是一個強國,如果變得更強,會嚴重損害其它強國的戰略利益,隻有中印兩敗俱傷才最符合其他強國的戰略利益,因此,扶持印度,削弱中國,是各強國必然的戰略選擇。但是,雖然如此,對藏南之戰的進程,對印度取得勝利的幫助仍然的限的。這是因為,其他強國即使幫助印度人,也不可能是無償的,也是要錢的。

其二、由於當心泄密,其他國家不太可能把最先進的武器賣給印度,例如,美國人就不太可能把F-22也賣給印度人,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用錢是買不到現代化的。並且,大國之間交戰,其物質損耗驚人,完全靠買武器來作戰,後斷供給斷難維持。

綜合上述,
我們便可清楚的看到,中印之間如果再次爆發戰爭,印度隻可能是一個大輸家。
中國一再強調通過和談來解決兩國國土爭端,並非因為沒有實力在軍事上害怕印度的緣故。真正的原因,是中國人本身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曆史上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自古都不崇尚武力,他們更喜好通過和親,和談來解決問題。
中華民族講道理,重道義、重禮節。當年鄭和七下西洋,有比當時西方任何國家更強的武裝力量與海軍,但卻從來就沒有掠奪過與奴役過他們所到過地方的當地原住土民,中國在曆史上從來就沒有過領土擴張與侵略他國的曆史。印度人應該能認清形式,他們應該明白,對中國人的武力恐嚇是不會有任何效果的,如果,兩國因此而爆發戰爭,印度必然是輸家,而且連老本都會輸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