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2009-6-7:中國學者稱微軟切斷5國MSN顯露網絡戰端倪

(2009-06-07 22:14:44) 下一個
 2009年6月7日 16:24

中國副教授稱微軟切斷5國MSN顯露網絡戰端倪

2009年6月7日 16:24
來源:東方網 作者:和靜鈞 選稿:黃駿

據東方早報報道,微軟公司5月30日在其網站上宣布,該公司依從美國政府禁令,切斷了古巴、伊朗、敘利亞、蘇丹和朝鮮五國的MSN即時通訊服務端口。這五個國家的公民發現,他們不能正常登錄MSN服務了。

  一個公司,即便是跨國公司,因控股人的民族性和公司人格的“國籍性”等約束,往往要服從公司所屬國的國家安全政策,調整其產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因而世界各地常發生貿易服務往來受阻之事。

  然而,傳統貿易製裁,雖給目標國造成了相當困難,但沒有造成災難性和毀滅性的結果。貿易產品的可替代性緩解了製裁的嚴重程度,高端產品缺位,總可以通過低端產品的跟進而填補漏洞。基於這一點,傳統貿易禁運,並沒有上升為國家間的貿易戰。

  即使上升為一類戰爭,近代發展起來的“有限戰爭理論”,總會框正這類戰爭的手段,並不會影響到非軍事戰爭人員的普通生存狀態,在人道精神影響下,貿易禁運並不會淪為不分青紅皂白的貿易全封鎖。傳統貿易關係中的“損益相等論”,也說明貿易禁運會給實施國和目標國造成相同的損失,區別隻在於承受損失的能力方麵。

  然而,所有以上的假說都基於傳統貿易的一般經驗,並不適用於網絡環境下的服務與技術貿易,更不適用於處於高度壟斷地位的IT巨頭微軟。

  初看,網絡具有“開放性、多元性、不受障礙性”,殊不知,這些“基本屬性”是建構在為數不多的幾個IT壟斷巨頭所提供的基本操作和服務平台上,隻要它們撤下通向這些平台的“梯子”,網絡頃刻就成為一個黑洞。一方的高度控製和壟斷,另一方的高度依賴和不可替代性,決定了發生在網絡的“貿易禁運”的災難程度將遠甚於基於實體平麵上的傳統貿易製裁。

  微軟此番出手,暴露了“自由網絡虛擬世界”中的巨頭公司的“民族性”,不論它如何高調,都不可能偏離於扮演某個特定國家“狹隘利益”維護者和追隨者的角色。

  微軟“小試牛刀”,從時機上看似乎很不合時宜。奧巴馬新政府上台伊始,就推行現實主義式的“新思維”,表示將向進一步消除對古巴長達數十年禁運的方向努力。在此之前,布什政府也把朝鮮從“支恐”黑名單中刪除。有如此“樂觀形勢”,微軟卻突然發力,直取五小國,以低微的代價取得了不對稱的顯著效果,直接影響了這五個國家普通用戶的“網絡生存狀態”,無怪乎古巴人稱人權受到侵犯。

  不妨放寬我們的視界。西方國家近年來加緊散布“黑客攻擊”論,聲稱其敏感部門被來自敵對國家的“黑客”侵犯。炒作“黑客”事件,誇大了來自網絡技術弱國的黑客的危險性,掩蓋了網絡技術強國因其技術上的壟斷而對整個世界構成的致命性危險。反複的輿論“轟炸”,給人以真的有什麽網絡奇兵“大軍壓境” 的印象,刺激本國公民支持國家發展網絡軍事設施。

  這麽分析,微軟此次出手並不簡單,更像是一次“網絡軍事演習”。微軟今天指向五小國的槍口,隨時可以轉向其他國家。顯然,微軟切斷五國MSN服務之舉,露出了網絡常規戰爭的端倪。

  (作者係西南政法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