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美國人 TN杜普伊的武器和戰爭的演變:第三部分:技術變革的時代 24,25

(2009-06-05 07:44:24) 下一個
24.從建立新軍種到閃擊戰(公元1919-1945年)

T·N·杜普伊 [美國]
[出自《武器和戰爭的演變》]
協約國一方的估量和軍事行動
德國人的估計和軍事行動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的敵手
采用閃擊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新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20年間,各國軍隊都乘機將戰爭中出現的武器方麵的進步加以吸收,尤其注重坦克和軍用飛機。吸收的方式就是以1918年德國人的戰術革新為基礎的那種原則,我們稱之為20世紀戰鬥隊。這原則就是火力隊和實施機動的突擊群相結合,每個戰鬥群相互之間和總的作戰計劃之間互有關聯。1939年的裝甲師、空中突擊隊、英美登陸隊都是火力隊和實施機動的突擊群相結合的例子。這是充分發揮空運、戰鬥航空兵、裝甲車輛、登陸艇、海軍火炮等各種軍事裝備和軍事手段作用的一種方式。聯合勤務特混部隊的組成就是企圖將海、陸、空部隊的進攻能力和支援能力相結合,以執行單一的任務。

協約國一方的估量和軍事行動
  兩次大戰之間,西方各國關於裝甲兵的軍事指導思想存在著矛盾心理。象英國著名的J·F·C富勒少將及其信徒巴茲爾·利德爾·哈特和法國的J·B·埃斯蒂安納少將等熱情支持者都明確預言裝甲兵將有巨大作用,雖然他們的理論有些言過其實(富勒承認這一點,但並未將這一點報告關鍵的領導人)。上述三位軍人作風細致,但脾氣急躁,在坦克方麵所提主張,往往過於輕率而容易引起爭議。這種種情況可能影響了他們的上級,從而低估了裝甲兵的潛在能力。還有一點很重要,軍事領導人往往並不願意將尚在試驗中的東西,貿然取代成熟的武器及其理論,這是可以理解的。協約國在革新方麵存在著程度不同的冷漠情緒,這點不可否認。例如在法國,當國防部長保羅·雷諾想在1935年組建裝甲兵部隊時,遭到了軍、政界人物的反對而未能實現。他們認為在現代戰爭中,勝利的關鍵是防禦而不是進攻。
  作這樣一般的回顧就像一般的概括,往往把問題簡單化了。其實反對裝甲兵的觀點含有多種因素,有些是基本因素,有些是從一國國情和政治衍生而來的。法國依重防禦工事,認為防禦火力效果可靠。英國相信,依靠其海空軍力量能夠避免卷入未來的歐洲大戰,保證其島國安全。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慘重,人們厭戰情緒遍及四方,形成了強烈的和平主義潮流。尤其在英國和美國,許多人直截了當地主張國際間交往應排除與戰爭的任何關係。在美國,和平主義與孤立主義情緒有關。孤立主義的基礎是該國與世界各大國隔著廣闊的大洋,具有安全感,讓別人打他們自己的仗去,美國自己資源豐富,再也不必介入戰爭。
  西方國家並不是要放棄坦克,隻是把坦克僅僅看作是突破的工具,起到輔助步兵的作用。這個觀點不僅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所證實,而且還留下數以千計的剩餘坦克可資證明。當時坦克速度慢(每小時4-8英裏),限製了行程(12-25英裏),機械性能不可靠,裝甲防護力弱,武器不足,這樣就把裝甲兵的發展局限於與步兵同步,並接受了步兵的戰術思想。這種狀況延續到所有老坦克都磨損報廢才停止。
  坦克在設計和性能上的改進,成果豐碩。30年代製造的新式坦克就是這些成果的體現,其中坦克懸掛裝置、裝甲、發電和傳動裝置以及車輛自身之間的通訊聯絡最為重要。此外還有液壓氣動裝置,可增大火炮威力而不增加後坐力。陀螺穩定儀,在理論上講可使坦克在行進中進行穩定射擊。斯溫頓所預見的裝甲車輛無線電通訊係統也是成果之一。雖然上述成果在理論上還未達到預想的要求,30年代的坦克也遠非富勒所想像的那樣理想,但與1918年笨拙的裝甲車相比較,是一種很大的改進。就像1906年的無畏號戰艦是1862年班長號的改進型一樣,進步很大。坦克改進後,車速、行程增大,在通行性能,機件的堅牢度,單車和集體的機動性等方麵都日益提高。
  但是,從理論上人們仍然把坦克歸結為步兵支援武器,把坦克武器限製在與殺傷人員的自動武器和小口徑炮的同樣水平上。雖然研究裝甲兵理論的人讚成坦克發展不可避免的結果將引起坦克對坦克的作戰,但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陸軍中具有反坦克能力的坦克卻很少。從法國加厚坦克裝甲,英國提高坦克機動能力的情況看,各國已經從一般意義上模糊地預見到坦克戰的可能性。對此,美國決策人員卻並無多少印象,美國步兵、騎兵之間內部爭吵不休,法律限製坦克隻能作為步兵武器使用。
  英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保留了坦克部隊,但實力大為減少。他們沿著兩個獨特的方向發展坦克:一是發展歸屬坦克部隊並在其中作戰的“巡洋坦克”,二是發展在步兵控製之下直接作戰的“配屬坦克”。美國在1928、1930年的演習中試驗了機械化諸兵種合成部隊,1932年在肯塔基州諾克斯堡組建了第七騎兵旅 (機械化部隊)。為完成組建任務,美國陸軍把機械化部隊的坦克稱作“輕型裝甲車”,這權宜之計雖然荒謬,但也必要,因為這樣可以巧妙應付把坦克作為步兵武器使用的法律限製。法國保留坦克營的唯一目的是支援步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才開始組建裝甲師。組建之後,也很難抵製要把坦克分往各步兵部隊的要求。

德國人的估計和軍事行動
  在德國,需要坦克的理由很多,上層也有發展坦克的眼力和膽識,但情況與其他各國完全不同。凡爾賽和約限製德國軍隊不超過10萬人,特別禁止德國擁有裝甲車和戰鬥機。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大半由於工業條件限製,德國很少使用坦克。戰後,在漢斯·馮·澤克特將軍領導下,偷偷地加強了軍事訓練,重點放在裝甲兵及其理論的訓練和學習。德國起先注重機械化以代替被凡爾賽和約所嚴加限製的兵力。德國總參謀部認真研究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教訓,結合裝甲車輛在野戰訓練試驗應用中的經驗,終於找到了一種方法來滿足替代人力不足的需求,這在軍事上震撼了全世界。
  德國隱蔽試驗計劃需在協約國控製委員會監督之下進行,這個委員會負責執行凡爾賽和約的限製條款。德國人竟然和俄國進行秘密合作,以欺騙控製委員會。德國陸軍部隊以其建製的摩托化步兵和工兵發展為裝甲師。自行火炮的發展較慢,近程步兵突擊炮的發展較快。訓練開始用的是卡車車身製作的假坦克,以代替凡爾賽條約禁止的真坦克。德國人在突然襲擊和裝甲部隊快速作戰理論方麵的發展比協約國原來想象的都要先進。
  德國裝甲兵得到發展,並不是因為大家已經認可,也不是出於軍事統治集團的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裝甲兵的熱情支持者也遇到了許多類似的阻力,如隋性、狹隘觀念以及職業軍人團體的公開反對等。但在德國具有其他西方國家所沒有的某些有力因素,起到了推動作用。
  德國並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繼承過有關坦克的特殊理論,也沒有如協約國那樣擁有過剩的舊坦克那種累贅。德國以其參謀總部研究分析軍事問題的傳統習慣,比較易於接受改良的新坦克及其使用的戰術理論。當德國能夠購買或製造坦克時,他要求坦克設計先進,操作運用的理論也要先進。當德國坦克出現時,無線電報話已經發展,司令部門已經能夠借以對裝甲部隊進行控製和指揮。
  和協約國相比,雖然德國在戰術理論和編製方麵具有遠見,但仍然把裝甲兵僅僅看作是突破的工具。協約國傾向於把這個工具作為步兵的助手,德國卻認為,要圓滿貫徹坦克使用原則,必須把裝甲兵集中,組成裝甲兵師、裝甲兵軍,並與摩托化步兵師一起作戰。摩托化步兵師是為擴大快速行進坦克的戰果而專門組建的。由於缺乏建製的自行火炮,德國空軍考慮用俯衝轟炸機能否提供與機動火炮相等的火力以支援快速行進坦克。
   1935年德國空軍亮相,開始試飛容克Ju-87俯衝轟炸機樣機,試飛成功,駁回了許多德國軍官的反對意見。1937年出現了首批實戰的容克Ju-87,這些飛機列入編隊,在有關空軍大隊長指揮下,以代替機動火炮。後來,這些飛機安裝了叫嘯裝置,最大限度地發揮富勒所強調的鼓勵或瓦解士氣的作用。飛機與坦克協同並不始於德國,斯溫頓在他的1916年裝甲兵概則草稿中就已提到過飛機的使用問題。1918年8月英國進攻亞眠時,就把雙座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型飛機一個中隊配屬坦克部隊,進行緊密火力支援,使用一個中隊的索普威思駱駝型飛機,試驗能否起到反坦克火炮的作用。富勒在《野戰條令(三)》講義 (1932年)中寫道:“坦克和飛機是互為補充的,從長遠看,隻有其一,而無其二,則不可能安全地進行作戰……在未來戰爭中,坦克和飛機的協同將遠比坦克和步兵的協同重要。”然而在作戰需要,又要進行野戰試驗的雙重壓力下,真正發展了“坦克-飛機協同作戰”的是德國人。
   30年代早期,德國陸軍秘密發布命令製造裝有37毫米口徑火炮的輕型坦克和裝有75毫米口徑的中型坦克,並要求以低碳鋼製造,而不用裝甲鋼板。在總部參謀官海因茨·古德裏安中校的鼓勵之下,於1931年,一支坦克部隊逐漸組建完成。1932年德國又把從英國購買的卡登-勞埃德履帶高射炮架為底盤製造了一些訓練坦克。這就是1939-1940年間實際參加作戰的一型坦克。
  希特勒當總理後,他不僅讚成和支持年輕的裝甲部隊的宗旨,而且在1934年下令,公開製造裝甲完善的、設計方麵符合新戰術要求的坦克。這次任務十分緊迫,終於在1935年10月15日德國首批建立了三個坦克師。坦克師的編製如下:
  一個坦克旅,包括二個坦克團,每團二個營,每營四個連,每連十五輛坦克,全師共有240輛坦克。
  一個摩托化步兵旅,包括一個步兵團和一個摩托車營,步兵總數約3000名。
  一個反坦克營,包括三個連,起先裝備了37毫米炮。
  一個裝甲偵察營,每營有二個裝甲車連,一個摩托車連,一個混合連。裝甲車總數約有50輛。
  一個炮兵團,每團二個營(每營六個炮兵連),裝備有牽引輕型榴炮,每師72門。
  一個摩托化通信營。
  一個摩托化輕裝工兵連。
  在西班牙內戰(1936-1939年)中,對於裝甲兵及其學術理論的考驗,一般較為失望,得失並無定論。德國人卻把裝甲兵的失敗歸因於缺乏經驗,坦克乘員不全,指揮失當和友鄰部隊的缺點等等,這是正確的。他們對於空中偵察的結果和利用俯衝轟炸機對付炮兵表示滿意。總的來說,德國人相信他們的編製和學術理論的正確性已為西班牙內戰的經驗所證實。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的敵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除有將近一百個步兵師之外,還集中了六個裝甲師和四個摩托化步兵師,意在擴張戰果。在騎兵的堅決要求之下,還組建了三個輕型師遂行傳統的偵察和搜索警戒任務。波蘭戰役中,裝甲師被用作突破的工具。從戰役的性質來看,裝甲部隊擴張戰果的潛力並未充分發揮。
   1939年波蘭戰役之後,裝甲師有了加強,計增編了一個高炮營,一個航空偵察中隊,一個供給營,原有工兵連擴編為營。發現輕型師戰鬥力不強,機動力不足,不宜繼續存在,所以三個輕型師在波蘭戰役之後,全部改編為裝甲師,第二年冬天又新組建一個裝甲師,所以在1940年入侵法國時,德國已有十個裝甲師。
  這十個裝甲師裝備2574輛坦克,其中135輛用作指揮車。2349輛作戰坦克有四種是德國型號,兩種是捷克型號。其中裝備20毫米火炮的德國馬克II型數量最大(40%)。
   1939-1940年秋天之際,當時指揮19軍的古德裏安將軍強烈要求使用裝甲部隊開辟突破口並擴張戰果。雖然他的意見與總參謀部計劃局長埃裏希·馮·曼斯坦因完全相同,但對於他們的建議,陸軍高級司令部感到懷疑。在1940年2月7日和14日的兩次重要的圖上演習中,古德裏安應用他的部隊擴大戰果,獲得明顯效果,他和曼斯坦因戰勝了昔日的懷疑論者參謀總長弗朗茲·哈爾德將軍。曼斯坦因在阿登地區的閃擊突破計劃和古德裏安的突破的觀點都被采納了。1940 年5月古德裏安實施進攻時,勢如破竹,15天內就打到了英吉利海峽。
  德國在準備坦克戰中,將物質因素和原則理論和諧地結合在一起,自拿破侖全盛時代以來,還未見到這樣完美的結合。法國和英國在30年代後期才遲遲開始組建裝甲部隊。法國認為裝甲兵僅僅是支援步兵的,這一觀念根深蒂固,所以直到1938年9月法國才成立了第一個裝甲師。這個師包括四個重型坦克營和二個配有初級支援分隊的摩托步兵營。每二個坦克營又組成一個團。1940年1月組建了第二個裝甲師,同年5月又組建了第三、第四個師。此時每個團又重新改編,編有一個重型坦克營,配備34輛坦克,一個輕型坦克營,配備45輛坦克。全師共有坦克158輛。摩托化步兵分遣隊減少到一個營。炮兵減為二個群,每炮兵群配屬12 門牽引炮。1940年5月投入戰鬥時,這些師裝備不全,訓練不足。而且,大部分裝甲兵部隊隻進行逐次突擊,收益甚微。英國是激進而精明的坦克戰倡導者的故鄉,但在發展坦克師方麵竟然比法國還落後。盡管英國已對各種類型的機械化部隊進行了相當規模的試驗,直到1938年才組織了裝甲試驗師,作為機械化騎兵師使用。英國在1939年4月才開始組建現代意義上的裝甲師,這種師包括輕重型坦克旅各一,每旅三個坦克營,全師共有坦克321輛,一個摩托化步營,一個“ 支援大隊”。這個支援大隊由一個摩托化炮兵團和一個工兵連組成,炮兵團擁有16門炮。戰爭爆發時,這個師裝備不充分,所以當德國人首戰獲勝以後,才調到法國,且未接戰。

采用閃擊戰
  德國關於裝甲兵編製和戰術的觀念,對於積極大膽使用裝甲兵及其與支援飛機密切協同的觀念,大家從1939年的閃擊戰就已看清楚了。這一點集中體現在 1940年歐洲西部的戰役,這是戰爭史上一次勢如破竹的勝利。馮·龍得施泰特的A集團軍的裝甲兵先頭部隊盡力通過阿登地區,15天內到達了海峽地區,然後北向比利時,與馮·伯克的B集團軍會師,把盟國部隊困在兩個集團軍和海峽之間。在皇家空軍和皇家海軍的全力支援下,大部分英國遠征軍進行了“奇跡般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英軍的重裝備被悉數拋棄。6月5日英軍從敦刻爾克完全撤退之後,重新集結的德國陸軍南下越過索姆地區,迫使法國在三星期內投降。就這樣,閃擊戰的型式形成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新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嚴峻考驗中,技術上出現了驚人的發明和改進。例如無線電引信、“錐形裝藥”、火箭筒(反坦克火箭的原型)、無後坐力炮、火箭(消失了一個世紀,又回來了)以及伴隨出現的炮火瞄準和控製方麵的改良。機動軍用器材、快速坦克、自行反坦克火炮和其他越野車輛的廣泛改進,結合在一起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強了機動作戰的能力。
  從古斯塔夫·阿道夫時代以來,美國陸軍在加強炮兵火力方麵的發展,意義最為重大。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美國在俄克拉何馬州西爾堡的野戰炮兵學校發展了集火射擊技術。單一的射擊指揮所能夠在寬闊的陣地上迅速而準確地指揮許多炮兵連,或許多炮兵營的火力進行轉移,因而炮兵火力效果增強了許多倍。火力集體轉移的能力和對單一目標的多炮同時彈著集火射擊技術,形成了瓦解士氣的強大摧毀力。美國在戰場上的火力優勢確非其他國家可比,不過蘇聯同樣重視火力,他們以數量充質量,即以炮的數量代替技術改進的不足。
  德國人偶爾發現其高初速88毫米高射炮用以反坦克非常有效。事實上,那是當時世界上最優良的炮,在平地或起伏地形上亦可用於常規的火炮支援,在那種地形上,低伸的彈道不構成障礙。埃爾溫·隆美爾將軍在北非沙漠中使用88毫米火炮的效果最好,他積極調遣88毫米炮與裝甲兵一同前進,形成威脅性極大的火力基地,基地周圍的坦克迅速向前機動,使英軍驚恐萬狀。
   1941年美國、英國同意在兩國分工生產當時還在設計之中的新武器。美國負責發展英國首先設計的無線電引信。英國科學家曾致力於設計測試大氣電場變化的設施,但美國科學家斷定這種靜電設施不如雷達引信有前途,所以在最後發展中,用的是雷達引信。這種引信是裝置於普通炮彈頂端的小型雷達。當小型雷達感知附近導電體時,炮彈即行爆炸,臨近固體目標時,如樹林、地麵或飛機時,就觸發引信,一般在離目標20英尺到50英尺時在空中爆炸,形成數百片具有殺傷力的散射彈片。
  無線電引信第一次用於布爾基戰的地麵戰鬥中,不久之後就在英國用以抗擊V-1火箭,效果很好,在太平洋戰場上曾用於高射炮彈。使用這種引信,不再需要調整空中爆炸的高度(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國曾研究過炮彈空中爆炸問題,遇到很多困難),瞄準飛機,也不必如定點射擊時那樣精確。但是據《布爾基戰鬥》作者休·M·科爾說,那種作用“被嚴重誇大了。”
  戰前,英國、美國和日本各自獨立地設計武器、裝備,研究技術以改進突擊登陸戰。三國都發展了淺水艇和斜板卸載登陸艇,使登陸部隊能夠靠近灘頭,卸載迅速。在戰爭期間,英、美製造了如坦克登陸艇、步兵登陸艇等遠洋艦船,把突擊部隊運送過海洋,把作好戰鬥準備的部隊運往敵方灘頭。
   19世紀在陸戰和海戰中都用過火箭,但是從效果看,壯觀有餘,殺傷力則不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火箭型導彈才真正成為有效的軍用武器。從1945年以來這類武器都有迅速改進(見第27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美國羅伯特·H·戈達德博士在實驗室進行試驗和計算表明,燃燒液體化學混合劑所獲推力和末速要大於以前使用的固體推進劑。戈達德博士發明的火箭是具有簡單高壓推進係統的自由飛翔器,他除了在美國提供了描述其試驗和成果的技術文獻之外,在與其他國家的科學家通信時,也對此進行了廣泛討論。
  這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歐洲尤其在德國是得到了承認的。德國火箭學會成立於1927年。在奧地利、英國和俄國也進行了液體推進火箭的實驗。希特勒很重視火箭式導彈的潛力,他建立了工程師、科學家專門小組來加以研究發展。他為此花了無數金錢,並深信如用以攻擊英國,會摧垮英國人的戰鬥意誌,因為這種火箭會導致嚴重破壞和巨大傷亡。
   1944年諾曼底登陸戰後,德國亞音速脈動噴氣式V-1火箭第一次發射,它精度很差,易被偵察發現,也易於被飛機或高炮所擊落。更大型的超音速V-2火箭是戰爭中首次使用的彈道導彈,其彈道計算的基礎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巴黎炮”是一樣的。火箭發動機燃燒酒精或液氧所產生的巨大能量,使V-2火箭能運載半噸重的高爆炸藥彈頭,射程達200英裏以上。1944年初,雖然希特勒已擁有數千枚V-1彈道火箭,但直到六月他才下令使用。從九月初到1945年初,對英國和海峽港口發射了大量V-2火箭彈,造成了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希特勒把這種火箭看作複仇武器,用以摧毀非軍事目標,作為向盟國對德國實施戰略轟炸的報複。
  德國V-2火箭大約燃燒二噸液氧和酒精,產生20000磅推力,持續62秒或一分鍾多一點時間,起飛重量約8噸。在燃料燃燒時所產生的能量可將火箭推到約80英裏的高度。在“燃料燃盡”時,火箭的初速可達每小時3000英裏,或四倍音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及以後陸上、海上使用的戰術火箭,當然比V-1和V-2火箭小得多,並且用的幾乎全是固體推進劑。第一枚“火箭筒”和防衛倫敦的防空火箭,是用無煙火藥作為推進劑的,改良的速燃硝化纖維推進劑,具有足夠推力以發射無後坐力炮炮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比賽機動力、人力和後勤支援能力的戰爭。這次戰爭中作為機動出發點的工事——不論是永久的或是臨時的,再次證明還是有價值的。至於包圍戰,除了心理作用之外,並無明顯效果。空軍作為戰鬥力量與陸軍、海軍已處於同等重要地位。


25.空軍(公元1935年迄今)
T·N·杜普伊 [美國]
[出自《武器和戰爭的演變》]
空戰起源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空戰
空軍的熱心倡導者
技術和飛機的發展
德國空軍和閃擊戰
英國和美國空中支援的基本原則
防禦空襲
航空武器與地麵目標
空軍和後勤
空降作戰

空戰起源
  從神話和民間的傳說中證明,自人類進行有組織的戰爭之後,從空中進行攻擊一直是人們渴望的夢想。騎上飛馬的勇士,訓練有素的天鷹運載著部隊,這樣的故事難以數計,更不必說騎著炮彈飛越敵人陣線的那些過於誇大其詞的神話了。
  自從1782年熱空氣球首次飛行成功以後,專業軍人和軍事學的初步涉獵者夢想把部隊或彈藥從空中運往敵後方敏感地區,就有了實現的可能。1794年在莫伯日的法國革命戰爭中,氣球首次用於軍事。美國內戰中,氣球廣泛應用,但成效不大。當1870-1871年普法戰爭中,巴黎被圍四個月,共有65個氣球在巴黎煤氣廠充氣後,執行向城外單程空運任務,共運輸了23485磅急件,164名人員和381隻信鴿。
  正是這次任務表明戰爭中不能用氣球進攻,因為這樣做幾乎肯定要失敗。許多巴黎氣球降落在德國陣地之內,有些飄落出海,至少有一個氣球已飄到挪威。很清楚,氣球必須有了更加容易控製上升和推進的方法之後,才能夢想飛到敵人後方去。
   1903年萊特兄弟的發明找到了更好的路子。從第一次動力飛行到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才間隔11年時間,飛機已發展成為戰鬥武器。第一架飛機意在補充信鴿進行通信和加強騎兵偵察。1907年美國陸軍為此目的建立了陸軍通信兵所屬航空小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空戰
  從一開始,美國軍人和軍事航空人員就在考慮使用飛機遂行直接作戰任務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有參戰軍隊都想使用飛機。從僅能進行觀察的偵察機演進到戰鬥機,是在飛機上裝置機槍之後不久的事。機槍可以由駕駛員或觀察員射擊。這樣,雖然軍用飛機的主要用途仍是偵察,但飛機已具備了積極作戰的能力,從此在戰場上獲得製空權就成為機載武器的任務了。
  飛機裏安裝機槍的想法在戰爭中雙方早有醞釀,但當時的飛機和武器有許多缺點,機槍需裝置在螺旋槳翼旋轉的半徑之外,如裝置在機翼上下,但這樣很難進行有效地射擊。解決的辦法是把機槍安裝在駕駛艙飛行員的旁邊,這樣飛機頭部和武器可同時瞄向地麵或空中的敵人。但是麻煩在於機槍子彈碰擊螺旋槳,會很快把槳翼打壞。
  法國人臨時想出了一個原始的解決辦法,即在螺旋槳翼上包一層鋼板,這樣本來要穿透槳翼的子彈就可彈跳出去。德國人從繳獲的法國飛機上看到了這粗糙的防彈裝置,進而在福克爾型單翼機上安裝了性能良好的固定機槍,在這方麵的研究很快就處於領先地位。德國機槍射擊時與螺旋槳旋轉同步,子彈可在旋轉的螺旋槳翼之間射出。後來在此基礎上,法國人在紐波爾特飛機上安裝機槍時,又作了改進。機槍裝在機翼上的做法,當時還很少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有三種不同的軍用飛機:即偵察機、戰鬥機和更為笨重的轟炸機,轟炸機通常裝置多個發動機。大多數是雙翼機,也有三翼機和少數單翼機。
  英國皇家陸軍航空隊隊長休·特倫查德將軍於1917年發展了合成戰鬥轟炸機,這是最重要的進步。把戰鬥機稍作改動,攜帶四顆輕型(25磅)炸彈,用以支援地麵戰鬥,而戰鬥機的性質未變。這樣,戰鬥機奪取空中優勢的主要目的達到之後,就可以單獨使用機槍,也可投擲輕型炸彈以支援地麵部隊。1918年使用戰鬥轟炸機,對於德國大規模進攻獲得初勝是有貢獻的。英國的戰鬥轟炸機在抑製德方進攻方麵,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英國的索姆河反攻(1918年8月)和美國的聖米耶爾進攻中(1918年9月),首次大規模使用轟炸機和戰鬥轟炸機,進行航空火力準備。
  空軍領導人員,尤其特倫查德將軍強烈要求組建獨立的空戰軍種,就象陸戰有陸軍,海戰有海軍一樣。1918年初,特倫查德將軍獲得如願,英國皇家陸軍航空隊改編成了獨立的皇家空軍。當然,應否獨立這個問題還是可以爭論的,但采取空軍獨立方針的英國和別的國家,總的看來,更加有利於靈活而大膽地使用空軍。

空軍的熱心倡導者
   20年代、30年代關於空軍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軍事理論家當中曾進行過激烈的爭論。有一些國家,如意大利、德國等學英國的樣子,建立了獨立的空軍,使空軍與陸、海軍平起平坐。但大多數國家還是把軍事航空部隊作為陸軍的組成單位,在多數情況下,如像在美國,把軍事航空部隊分別編入陸軍、海軍。
  雖然英國在世界上率先創建了獨立的空軍,皇家海軍卻堅持要繼續控製海上的飛機,尤其是艦載機。所以海軍航空兵隸屬於皇家海軍,而不是皇家空軍的組成部份。美國海軍同樣堅決要求控製海上空中力量,因美國的其他軍事航空部隊仍然置於陸軍控製之下,這個問題爭議不大。
  最著名的空軍倡導者是意大利飛行員朱利奧·杜黑。他在1921年出版了一本書叫做《空中指揮》。有些人把他比擬為偉大的美國海軍倡導者——稱他為“空中的馬漢”。世界上的空軍人員,尤其是美國和英國的空軍人員是同意杜黑下述論點的:即在未來戰爭中,將依靠空軍取勝,空軍需要襲擊敵國後方地區和地麵戰線。早在嚴陣以待的敵方地麵部隊作出反應之前,敵方工業國家的作戰能力已被破壞,人民受到恐嚇,繼續作戰的意誌已被摧毀,杜黑認為在一個國家的武裝部隊中,空軍占據第一位,而陸、海軍已淪為空軍的支援部隊。無怪乎大多數將帥不同意這種觀點。當然許多(如果不是大多數的話)空軍人員和一些軍事戰略方麵的文職著述家是同意這種觀點的。
  有趣的是,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來之際,美國空軍雖然還在陸軍控製之下,卻像英國皇家空軍人員一樣,熱情地采納了杜黑的主張,同樣有意思的是,德國空軍雖然是個獨立的軍種,但隻作為陸軍和海軍(一定程度上)的助手在使用,從未真正試驗過杜黑的論點。許多英國人把特倫查德的理論,許多美國人把米切爾的理論和杜黑的論點是等量齊觀的。
  事實上,誠如我們所見,空軍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指揮和結局的影響,比大多數將帥在戰前的估計要大,但還達不到杜黑、特倫查德和米切爾所預料的那種程度。事實很顯然,如果武器的殺傷力能夠達到極大數量級,戰略空軍理論才能成立。高爆炸藥可以造成驚人的破壞,但炸藥本身還不能如杜黑所言,可以摧毀某個國家及其作戰能力。原子彈的使用(這一點杜黑並未估計到)才給他的理論賦予了真正的意義。

技術和飛機的發展
  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技術進步,尤其在發動機和飛機結構上的進步,明顯增大了飛機的速度、航程和運載能力。這期間出現了現代高速戰鬥機和近程、遠程轟炸機樣機。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英國在殖民地邊界戰爭或種族戰爭中把飛機看作是一種效果極好的懲罰性武器,使用飛機不僅對地區暴亂能作出快速反應,而且常常因此而避免了代價高昂的地麵討伐戰。
  英國的颶風,尤其是噴火式戰鬥機是下單翼單發動機的典型機種,在德國,梅塞施密特Me109是典型機種。這些飛機在機翼上安裝了多達6挺或8挺機槍,改裝後並可運載輕型炸彈,起到轟炸機的作用。其飛行速度每小時達350到400英裏。
  雙發動機的下單翼轟炸機(道尼爾、海因克爾、布倫海姆等各型號)也出現在這個時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現代輕型、中型轟炸機的樣機。這些飛機的航程、速度、載荷量都有提高,可以裝載更多的殺傷武器,航程可達500英裏。這些飛機在當時已可大批量生產。
   1935年,美國生產了戰略轟炸機樣機,設計者意在實現杜黑、特倫查德和米切爾所預言的那種戰爭。B-17或“飛行堡壘”是第一種現代化的四發動機遠程轟炸機。B-17和基本相似的B-24“解放者”和更先進的出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B-29“超級空中堡壘”,在擊敗德國和日本時起了主要作用。
   1939年,英國雷達有了革命性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完善了戰鬥機的引導方法。無線電通訊和控製中心發展後,就能夠十分有效地使用戰鬥截擊機。新引導係統增大了英空軍單機或多機作戰的效果,為英國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此外,英國噴火式戰鬥機的質量稍優於Me-109,實際上在英國戰役中,噴火式戰鬥機尚未充分發揮潛力。大部分噴火式戰鬥機裝備有甚高頻無線電,但因有些噴火式戰鬥機中隊和大部分颶風戰鬥機中隊尚未裝備無線電,所以隻能以高頻通訊實施無線電指揮。

德國空軍和閃擊戰
  新型戰鬥機和輕、中型轟炸機性能日益提高,為創建第一支現代戰術空軍——德國空軍提供了手段。西班牙內戰為地麵武器及其原理的發展提供了試驗場地,同樣也為飛機和空戰提供了試驗場地。德國、意大利和蘇聯對於飛機的戰術運用都獲得了相當的經驗。當時德國和意大利支持佛朗哥將軍的西班牙“叛亂者”;蘇聯幫助“ 忠於共和政府者”部隊。後來,德國空軍與裝甲師、步兵師互相協同,才得以快速蹂躪波蘭、法國、巴爾幹半島各國和蘇聯西部。德國進行閃擊戰,幾乎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就能決勝。
  當然,閃擊戰大大得力於德國人有效而徹底地改革了戰術空中支援。他們從閃擊戰的原理出發,把戰鬥機、俯衝轟炸機和中型轟炸機組合成一個戰術武器係統進行作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和英國都試驗過戰鬥轟炸機空中戰術支援的原則。但實施這個原則最成功的第一個戰例還是德國入侵波蘭之戰。德國人在此次入侵中,飛機和裝甲車輛的協同也是成功的。這一點早在20年前就為某些英國人如斯溫頓和富勒所預見。
  在飛機(俯衝轟炸機和戰鬥轟炸機)支援之下,裝甲縱隊的包圍行動體現了戰術空軍的三個基本功用,就是:(1)擊敗空中之敵,摧毀和壓製敵空軍基地以取得空中優勢;(2)遮斷交通線以斷絕敵方增援和供應;(3)用航炮對地麵部隊提供近距火力支援,攻擊戰場目標。德國起先最強調第二方麵。因為德國第一個對手在空中隻能進行微弱抵抗,而德國空中武器對於暴露的靜止目標最為有效。經過西線八個月的“假”的戰爭僵持局麵之後,德國繼續對荷蘭、比利時、法國進行了同樣的閃擊戰。上述戰爭中斯圖卡和梅塞施密特飛機大力支援地麵部隊行動,尤其對於交通中心和車輛集中地區是個致命的威脅,這些飛機還承擔側翼掩護的任務。

英國和美國空中支援的基本原則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英國和美國也想要發揮空中支援的潛力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空中支援方麵最重大的發展是在中東戰場。1943年英空軍在阻止隆美爾向埃及進攻的戰鬥中發揮了主要作用。空中和地麵部隊之間靈活協同的程序由英國戰場司令官製定。司令們在這時候才能第一次搞清楚德國人早已實施的戰術空中支援三大任務。英國和德國在方法上的主要不同點是空、地指揮關係問題。按德國的體製,空軍指揮官隸屬於地麵指揮官,並按地麵指揮官的要求部署部隊。如無重大空戰,這樣也無多大問題。但英國人發現在與凶惡之敵較量中,若要奪取或阻止敵人取得空中優勢,空軍將顧不得地麵戰鬥如何,隻能把奪取空中優勢作為第一位目的。因此,空軍指揮官必須從最適宜於空戰的原則出發來部署和使用部隊,對地麵目標則顧及甚少或不予關照。
  美國參戰後,起先是按德國的體製行事的,但在突尼斯早期空戰和地麵戰鬥中遭受嚴重損失之後,美國采取了英國體製,成了美國認可的空戰原則。戰後,根據飛機的急劇變化,對於上述原則是否正確,又引起了許多爭論。不過從1942-1945年的飛機和武器情況看,當時采取這種原則,無疑是最好地發揮了現有能力。
  在對日本的戰爭中,確定戰鬥機的首要任務從未象在北非和歐洲作戰中那樣成為嚴重問題。部份原因是,經過幾個月的交鋒之後,日本在空中的抵抗不象德國在西線那樣激烈。因而在太平洋和亞洲大陸戰場上,陸軍飛機、海軍飛機和海軍陸戰隊飛機的作用與早期歐戰中德國空軍的戰術支援作用十分相像。太平洋地麵戰鬥中飛機的最佳使用是對敵灘頭防禦實施猛烈轟炸和支援兩棲登陸。在中太平洋作戰中,航空火力準備的任務以及隨後對地麵戰鬥的緊密火力支援,主要由艦載機執行。
  在西南太平洋,空中支援任務通常由第五航空隊的戰鬥機執行,其機場在離灘頭堡500英裏之內。隻在霍蘭迪亞和萊特灣登陸戰中,突擊部隊起初依靠艦載機支援。兩次登陸戰鬥空中支援效果都很好。隻是萊特灣海戰時,日本陸基飛機在灘頭與虛弱的美國艦載航空部隊較量中,一度短暫地占有空中優勢。由於美軍快速改建了岸上機場,陸基戰鬥機迅速到達,加上航空母艦的增援,形勢立即有了改變。在太平洋戰爭中,美國地麵部隊再未遇見嚴重的空中抵抗。
  在緬甸和中國作戰中,1941年底和1942年初,日本具有空中優勢,但到1943年,情況有變化,主要因為日本被迫把絕大部份空中力量部署在太平洋上以對抗美國,這樣盟國完全控製住了緬甸上空,盟國飛機在華南和華中上空也很少受到挑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兩類主要武器(空中格鬥武器除外)與對地戰術空中支援有關。第一類是防空武器,這是地麵部隊用以回擊進攻飛機,以限製其奪取空中優勢;第二類是飛機用以攻擊地麵目標的武器,這有助於奪取空中優勢。

防禦空襲
  首批防空武器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步兵的步槍和機槍,用以對抗掃射的戰鬥機。這些武器一般用處不大,僅僅對維護受到驚嚇的部隊士氣有所幫助。後來使用了特別裝配的0.3英寸和0.5英寸口徑的機槍,附有粗糙的瞄準裝置,可以使機槍對攻擊飛機作“前置瞄準”。也還使用了附有類似粗糙瞄準裝置的輕型火炮。這些火炮發射裝有瞬發引信和定時引信的高爆彈。可是這些防空武器效果仍不理想。
  兩次大戰之間,所有國家的高射炮都有極大改進。由於加強防空的需要,軍用電子技術大為發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已經有了較為精巧的計算裝置(與現代光學設備相結合),可以精確追蹤飛機,預測飛行路線,測算距離、高度和高爆彈到達攔截射向點的飛行時間。通過這種計算裝置可以電動調整火器的左右高低射向。這些改良,對於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飛機確是致命的威脅,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飛機性能已有提高,那些改進後的武器,精度相對又顯得差了。所以這次戰爭中飛機損失率雖極高,原因還不在於此。
  無線電引信或者延炸引信的發展(見第24節),大大增進了高射炮的殺傷力。由於雷達跟蹤設施和電子裝備的發展,高炮對於低空飛機的殺傷力進一步增大,然而為抵銷新技術效果的反措施又跟著出現。如1943年盟國轟炸機進攻時,撒布“金屬幹擾帶”或者無數金屬箔片以幹擾德國電子防禦設施。具有“機載導航雷達” 係統的飛機,高速、高空飛行能力日益提高,能夠用雷達發現並指示目標。這就大大抵銷了新的防空技術的優勢。
  防空武器的近期發展包括大型火箭發射的自動尋的導彈或電子製導導彈。

航空武器與地麵目標
  談到空對地武器,至少直到50年代,主要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用過的兩種,即機槍火力和小型殺傷高爆炸彈。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又增加了很重要的兩種,即凝固汽油燃燒彈和火箭。這兩種武器增強了空中支援的實際效果,亦有助於增長己方士氣和瓦解敵軍士氣。
  空中對地麵目標的襲擊效果,就摧毀殺傷力而言,不能盡如人意,而人們對一架較小的飛機能集中裝載數量驚人的武器彈藥,曾寄以更大的希望。飛機曆來在發現和攻擊遠距離目標時精度差,飛越目標時速度高,飛機作為射擊平台與地麵相比不太穩定。不過當炮兵支援有限,或火力不能有效打擊目標時,飛機常常在支援地麵部隊時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支援飛機對地麵部隊的士氣影響極大,對被攻者可使其士氣消沉,對被支援者可使其士氣振奮。

空軍和後勤
  飛機的後勤支援潛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初尚未被完全認識,但使用運輸機進行空降突擊,許多國家在戰前就認識到了,德國人和俄國人曾進一步發展了空降作戰原則。使用運輸機對地麵部隊進行大規模的後勤支援,大量地麵部隊的戰略性空中轉移,日常的和大規模的空中後送傷員等等,這些做法都是美國人在英國大力配合下首先實施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中、緬、印戰場上,最廣泛實施的是空中運輸。史迪威將軍在北緬的作戰部隊(最後戰鬥實力超過六個師)在將近兩年的時間裏,幾乎全由空運解決供應。能遠程突進溫蓋特的欽迪特旅全是依靠了空軍進行突擊、空中戰鬥支援和空中後勤支援。斯利姆將軍的第14軍在中緬進攻的勝利高潮中,主要依靠的也是空中供應。與此同時,在更靠北的地區,中國人和美國人也是靠空中供應進行作戰的。上述種種顯示了飛機驚人的空中後勤支援能力。

空降作戰
  空中突擊部隊如同裝甲師,是屬於20世紀型的部隊,它的特點、訓練、武器和技術等方麵都需從特定任務出發加以考慮。部隊的使用原則必須和其特點和所執行的任務相一致。不僅空降部隊內部要協同,還必須和執行共同任務的其他作戰部隊協同。例如在空降突擊的情況下,有一條主要原則是:空降部隊必須迅速和配備有重武器的常規部隊會合,這就是協同。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的機件不可靠,載荷能力有限,起飛性能不穩定,這樣,作戰中就不能用飛機運載部隊作戰術上的調度。而且,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接近結束時,普通的和駕駛員專用的降落傘才得以改進完善,這種降落傘能快速張開,便於攜帶,牢固結實。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部隊進行空運的必需條件已開始趨於成熟。假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不結束,美駐法勤務部隊的威廉·米切爾準將,已準備於1919年進行空降作戰。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蘇、德兩個政治上具有明顯侵略性的國家曾堅持不懈地試驗過空降作戰,或許這也是自然的。蘇聯在1930年就進行過試驗。德國自希特勒1933年上台後,也跟著進行試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蘇、德兩國已擁有師規模的傘降部隊和空運部隊。
  當時其他西方國家這方麵的進步不太顯著。美國在1928年的陸軍訓練中,曾用降落傘投降過少量人員和裝備,隨後,還偶爾進行傘降訓練,但直到1938年才將空降作戰列入陸軍條令,到1940年才開始整編和訓練空降部隊。英國雖然早在1927年已進行試驗,但也是到1940年才組建了空降部隊。法國和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還沒有空降部隊。
  俄國在空降部隊的發展方麵超過所有其他歐洲國家,雖然就空降作戰而言,他們是微不足道的。西班牙內戰的經驗並不令人滿意,接著1940年,空降部隊在芬蘭的作戰也令人失望。所以大家都不再重視空降作戰,直到1940年和1941年德國分別在荷蘭和克裏特島空降成功,情況才有所改觀。這也使蘇聯恢複了對空降作戰的興趣。德國對蘇侵略時(1941年6月)蘇聯有三個前出的軍,每軍配屬了一個空降旅,裝備齊全。以後幾次主要作戰中,蘇聯空降部隊屢遭挫折加上飛機缺乏,作戰又有緊急需要,所以就把空降部隊作為常規地麵部隊使用了。
   1940年以後,德國空降部隊的發展情況很少透露,但成效顯著。德國在大戰之初,空降戰獲得成功,不僅因為實事求是地估量了空降部隊的局限性,而且還能冷靜地對待任務和客觀地估計他們的能力。所以除一、二次例外德國人一般不給僅裝備輕武器的空降部隊分配不適當的任務。他們在條令上規定空降部隊應與裝備重武器的常規部隊迅速會合,條令中最後特別強調了要充分利用突然性的作戰原則。
   1940年春天,德國以經過訓練的空降兵4500人組成第七空降師。該師隸屬於空軍,而不歸陸軍領導。德國空降師下設三個步兵團,一個通信營、一個炮兵團、一個工兵營、一個反坦克營和一個高炮營。輔助部隊和其中的一個步兵團是由滑翔機運輸的。
  德國為增進空軍空降師的能力,將陸軍第22步兵師(12000多人)進行了機降訓練。用來進行空降作戰、投傘空運、滑翔機牽引和部隊運載的飛機都是容克52式運輸機,這是一種能裝載22名武裝士兵的三引擎單翼機。1940年時的滑翔機是DSF230式,能載9名士兵。
  從現代意義上說,上述兩個師中隻有一個才是空降師,另外的一個步兵師可以機降,這就是1940年5月10日德國發動西線進攻時所擁有的全部空降力量。考慮到德國空降部隊人數不多,其所獲戰績已很輝煌,主要原因是他們在作戰指導思想上富有膽識,戰術上足智多謀。例如德國人用了投降假傘兵的辦法把敵方注意力引離實際投降地域,並在這些地域造成增大實力的印象。另外一個辦法是對空降地域實施猛烈的航空火力準備,有可能時,也進行炮兵火力準備。1940年5月10 日德國實施空降戰,主要針對荷蘭,隻留下500名士兵的預備隊用於比利時。對荷蘭實施空降戰的主要目標是鹿特丹、多德雷赫特和莫爾地克的橋梁。海牙隻作為第二位目標。四個傘兵營、一個空降團進攻三個主要目標,獲得完全成功,損失極小。一個傘兵營、二個空降團進攻海牙,傷亡慘重而導致失敗。
  德國在比利時的空降作戰獲得險勝,但戰績出乎意外地輝煌。此次作戰的目標是“馬斯特裏赫特附屬地”以西阿爾貝河上的兩座橋梁和埃邦埃米爾堡,該地扼守空降地域翼側。攻占運河上的橋梁和要塞是場漂亮仗,並不費事。但荷蘭人成功地炸掉了馬斯特裏赫特的默茲橋,滯遲了自東而來的會師部隊,但並未影響最後結局。
  此外,德國人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進行了四次空降作戰,其中克裏特島是一次大規模的空降戰,是曆史上唯一僅由空降部隊進行的主要戰役。德國空降部隊和飛機的損失十分嚴重,從此再也無法進行重大的空降戰。
  進攻克裏特島是由第7空降師在希臘第五山地師支援下進行的。按計劃此次登陸戰可以立即得到艦載部隊的支援,但海上支援遭受英國海軍阻撓。該島英國戰鬥機的防禦十分微弱,空降第7師著陸是在德國空軍嚴密掩護下進行的。但空降部隊著陸後受阻,遭受嚴重傷亡,於是決定第5山地師著陸。若不是冒著英國人的炮火,在表列梅機場著陸成功,山地第5師的增援也要失敗。表列梅機場著陸成功為最後進攻獲勝奠定了基礎。
  德國空降戰雖有局限性,但對所有參戰者提供了有用的經驗,以後又為盟國的經驗所印證。空降作戰中突然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旦達成突然性,就必需迅速猛烈地擴大戰果,不給敵人以喘息和作出反應的機會。

  空降作戰中陸軍和空軍各自分開指揮會造成困難,因為傘兵和滑翔機降部隊不可能裝備齊全,以對付地麵的頑強防禦,尤其缺乏裝甲車輛和反坦克武器,使情形更為困難。所以,空降部隊著陸後,必須迅速在短時間與常規部隊會師,這一點對於取得勝利十分重要。最後要注意,空運要和地麵部隊的行動相適應。

  隨著戰爭的進展,美國、英國在進攻中經常實施空降。部隊經常由飛機空運,然後傘降到地麵,或者由滑翔機運載,進行“摔機”著陸。

  在海上,飛機對於水麵部隊的支援,其原理與陸上相似,雖然在某些重要細節方麵有不同之處。兩次大戰接近結束之際,專家們對於空軍能力及其局限性的看法,意見極為分歧,但空軍已成為戰鬥部隊不可分割的組成部份,在這一點上,大家是一致的。

26.從登陸隊到聯合特混艦隊(公元1940年迄今)
T·N·杜普伊 [美國]
[出自《武器和戰爭的演變》]
兩棲作戰的來曆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登陸作戰和加利波利失敗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兩棲登陸戰原則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兩棲作戰
艦炮火力和空中支援

兩棲作戰的來曆
  自從人類開始“上船下海”,不論他幹什麽“海上營生”,在航行中總是要牽涉到在外方陸地登岸的問題,而在陸上的人們又往往企圖阻止船上人員登岸,在這種情況下,一種傳統的對抗形勢就形成了,船上人員進行登岸的戰鬥,而岸上的人進行反登陸戰鬥,對於守在岸上的人來說,進行這種戰鬥沒有什麽異常之處,但對於登陸者,戰鬥就比較特殊。有關的水手就要從船上活動過渡到生疏的陸上戰鬥,這是很棘手的問題。但多半情況是水手留在船上,作為船上乘客的士兵就要承擔登岸的任務,並要求其登上岸後立穩腳跟。從乘客轉變為戰鬥員也是很麻煩的事情。
  處在這樣一個尷尬的轉變時期,使得登陸作戰——近來才稱為“兩棲作戰”,變得既複雜又危險。為減少危險,把麻煩減少到最低程度,規定操縱船隻,運載士兵 (或者也就是其他水手)上岸,是水手的責任,為了使士兵上岸後迅速方便地到達灘頭,登陸還應選擇在岸上人員抵抗較微弱之處。所以很顯然,作戰若要成功,船隻操縱人員和參戰人員之間需有相當的計劃和協同。
  縱觀曆史上無數登陸作戰,成功的固然很多,但失敗的也不在少數。水手負責船隻操縱和運載士兵上岸,士兵上岸後負責戰鬥。這兩種人員之間在計劃和準備階段,除少數情況外往往意見不一致。海上作戰和陸地作戰不同,水手、士兵之間觀點不同,在進行複雜的登陸作戰中,摩擦幾乎不可避免。
  水手們要保證船隻不擱淺,希望不要在無準備情況下被不意出現的敵方艦隊卷入海戰,士兵則希望不濕衣服就能上岸,希望在全部上岸擺開陣勢之前不要遇見敵人。這種希望也是不奇怪的,但對立的願望很少能夠完全得到調和。所以,很自然,士兵和水手隻要可能總是回避兩棲作戰或登陸作戰。曆史上,20世紀之前這是通常的情況,隻有少數重要例外:如古希臘人,由於地理上的原因,他們在愛琴海上和在岩石重壘的海岬之中幾乎感到同樣舒適而習慣。北歐海盜又以他們善於在海上、陸地以及海陸之間的灘頭上作戰而自豪。
  到17世紀末,士兵和水手之間的區別自然也常常轉化,有時甚至已經消除。例如在軍官和高級船員之間尤其如此。在古代和中世紀,艦隊入海,船上戰鬥人員及其指揮官都是軍人。那時大多數海軍將領往往是原來的陸軍將領。但火器改良完善之後,出現了海上作戰的帆船,海戰陸戰就各自向專門化發展而區別越來越大。隨著 17世紀後期英國著名軍艦“海上將軍”布萊克和蒙克號的出現,後甲板上、馬背上——即海上、陸上指揮官相等的時代就此結束。
  往後250年,海、陸軍事專業進一步分野並趨於專業化,當需要進行登陸作戰時,協同更加困難。也有例外:如1759年沃爾夫將軍和桑德斯海軍上將在魁北克,1801年海軍上將基思和艾伯克龍比將軍在阿布基爾都曾進行協同。盡管在協同過程中有些摩擦和誤會,甚至常常提出臨動議,但英國陸、海軍司令官們在上述兩次戰鬥中,至少是努力合作的,他們真正共同計劃,共同努力作戰。
  上述例子說明,大不列顛帝國的海上利益和殖民利益,迫使皇家海軍和陸軍在兩棲作戰中進行協同。這種被迫協同的因素多於自覺的因素。19世紀,英國作戰中勝敗參半。1814年打算占領華盛頓的登陸作戰,以及後來1815年新奧爾良之戰都失敗了。
  在該世紀,美國也吸取了一些教訓。美國早期最能幹的兩棲登陸戰實踐家是溫菲爾德·斯科特。由於他的1813年安大略湖喬治堡之戰和1847年墨西哥灣維拉克魯斯之戰獲勝而名聲卓著。(第一次作戰是和海軍準將奧利夫·哈澤德·佩裏合作,第二次作戰是和他的弟弟馬修·加爾布雷思·佩裏合作,這是很有意思的巧合)。美國內戰中,在北卡羅萊娜的開普菲爾河口的菲什爾堡是北軍發動數次兩棲作戰的戰場。1864年12月,在愚昧的本傑明·巴特勒將軍指揮下,打過一仗失敗了。一月之後,艾爾弗雷德·H·特裏將軍和戴維·D·波特海軍上將協同之下,共同計劃,共同指揮作戰,獲得成功。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登陸作戰和加利波利失敗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有兩次登陸戰失利,這表明英國和美國需要維持和發展海上力量。登陸戰原則應與當代武器技術的發展充分地保持同步。1914年11月在坦噶,德國將軍保羅·馮·萊特歐·沃爾貝克打退了英國登陸部隊。這是他連續四年在東非所獲一連串勝利中的首次勝利。然而那是1915年4月和8月,在加利波利的失敗才使英國最清楚地暴露了陸、海軍之間的差距。
  英國的經驗,事實上導致當局認為麵對現代精銳陸軍,兩棲登陸戰不可能獲勝。防者憑借野戰工事掩護,處於有利地位,使用具有巨大殺傷力的現代武器進行射擊,這對於蹣跚上岸、處於開闊灘頭上的攻者似乎是無法抗拒的。但其他軍事分析家對於加利波利的結局又有不同的看法。為了了解他們爭論的性質及其結果,理應回顧一下過去。
   1915年2月,協約國對達達尼爾海峽的海上進攻流產,這是個預先警告。土耳其在德國奧托·利蒙·馮·桑德斯指揮下,在達達尼爾海峽地區集結部隊,並在可能登陸地區建築了工事。1915年3月底,一支規模巨大的協約國艦隊,集合在靠近海峽出口的希臘群島上,防禦者也迅速作好了應戰準備。
  出乎意料,由於英軍措置失當,土耳其贏得了更多的戰備時間。當英國司令伊恩·漢密爾頓將軍命令部隊做好登陸準備時發現,部隊已上了運兵船,裝備和槍炮已裝在貨船上。如果平時行動,無疑人員和裝備分船裝運比較方便,但對於兩棲登陸,卻十分不利。於是船隻開回亞曆山大,按單位進行戰鬥裝載,人、槍、彈藥、裝備在同一船上運載。
  與此同時,利蒙·馮·桑德斯充分多利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他組織指揮大約6萬人進行彈性防禦,盡可能作好準備,以對付英國可能沿長達幾百英裏海岸線上任何地點進行登陸。
   4月23日,登陸戰開始,登陸部隊由各種不相匹配的小船裝載,形成雜亂的縱隊進行登陸,艦炮進行火力支援。盡管損失重大,英國人仍奪取了兩個主要據點,並很快就要占領兩個能夠鳥瞰整個半島和海岬的製高點。但由於動作十分遲緩,加上指揮無方,竟失去了取勝的機會。而迅速集中的土耳其人卻占領了高地,並在狹窄的灘頭四周挖壕據守。
  戰後,研究這次作戰的分析家認識到,英國沒有取勝,並非由於土耳其火力猛烈,雖然土耳其的火力也使英國付出了慘重代價。分析家注意到火力優勢是在英國一邊,英國能夠突然集中重型大炮火力射向選擇的登陸點。而土耳其人並不知道英國將在何處發動攻擊,所以把絕大多數人員和武器作為預備隊配置,直到英國人發起攻擊才投入使用。所以當英國部隊靠岸時,盡管據守若幹灘頭的土耳其部隊以戰壕為依托,重創了英軍,但開始時的火力對比,英國占優勢。並且,英國部隊登岸後,其增援部隊要快於土耳其預備隊的陸上增援。英國的失敗是由於缺乏原則,缺乏計劃,缺乏協同和缺乏果敢的指揮。
   1915年仲夏,已登陸英軍陷於半島一端的幾個令人煩惱的淺灘之中,英國人決心在新到的一個步兵軍共25000人的增援之下準備再戰。
   8月6日晚,新到的步兵軍在蘇夫拉灣上岸。目的是重新奪取全局的主動,解除來自築壘環形防禦的壓力。登陸時間預定22點30分,恰值下弦月亮上升之際,作戰由弗雷德裏克·斯托普福德指揮,他被選定擔當這個重任,並不是因為他英明果斷,而是因為資格老。他和他的部隊均無作戰經驗,他的下級指揮官沒有經過特別的訓練,對於此次作戰的特殊戰術問題一無所知。而海軍已把許多艦船,包括威力最強大的戰艦調遣回國,所以不能提供足夠的炮火支援。
  在夜暗中登陸成了組織指揮和沒有經驗的官兵的沉重負擔。單位建製互相混雜,官不能指揮,兵難於受命,因為誰也弄不清他在和誰對話。敵人火力又加劇了混亂,後果自然是一片驚慌,失去控製。
  其實,射向一片混亂的登陸人員的敵人火力是微弱的,但那麽微弱的火力也被證明它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登陸部隊經過一夜驚嚇,變得死氣沉沉,第二天天亮,也不能使士兵們有所振奮,要沿著海灘連接的鹽堿地直到遠處的高地,用靴子把士兵們踢醒過來。少數勇敢的士兵已向東邊攻打過去,大量的還在離水邊不遠處紋絲不動地耽著。斯托普福德將軍上了一艘英國戰艦,似乎也無法恢複對部隊的控製。他的師長們既無指揮也無引導,實在是等而下之。土耳其部隊卻向前靠攏,固守鳥瞰海灣的山瘠。這山瘠本來英國人早在7日就應搶占,哪怕沒有海軍炮火支援也必須搶占。加利波利的希望成了泡影。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場大規模登陸戰告吹,這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兩棲登陸戰原則
  從加利波利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兩棲登陸戰變化劇烈,引人注目。曆史清楚地表明,不研究這個時期中兩棲登陸戰的曲折發展過程,就無法敘述同盟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勝利。在大戰的最關鍵時刻,歐洲軸心國控製了歐洲大陸的海岸線。日本則占據著包括西太平洋海岸的整個環形地帶,隻在美洲和澳大利亞、新西蘭之間留出了一條海上通道。這種情況下,沒有別的辦法可以取勝,隻有在一個戰場上從海上入侵歐洲大陸,在另一個戰場上一環一環地奪回日本人設防的群島和環礁島。日本人在這些島上嚴密設防,抵抗敵對力量以保衛本土。
  同盟國執行了上述任務。在恢複戰局過程中,同盟國的兩棲攻擊從未失敗,這看來似乎是個奇跡。因攻擊部隊人員易被殺傷這個固有特點仍然未變,防者往往具有強大的火力優勢。那麽登陸戰為何又能獲勝呢?這種現象隻能作如下解釋,即兩次大戰之間兩棲登陸戰理論已發展健全,火力支援包括航空火力支援有了改進,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製造了新的、專門設計的登陸車輛和艦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基本的兩棲登陸戰原則,大部分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在1922-1935年之間發展的。雖然大部隊實際投入兩棲攻擊戰時,這些原則要作大量修正,但基本上是正確的。這原則實際上就是一個世紀以前,歐洲軍事思想家約米尼的一個格言的修正而已。約米尼說:“在選定登陸點方麵要欺詐敵人,選擇灘頭時,在水形和地形條件上要有利於攻擊者,要使用海軍炮為部隊開路,要盡早將火炮搬運上岸,搶占能扼守登陸地區的高地,把攻擊推向前進。” [ 注:傑特·A·艾斯萊和菲利浦·A·克勞爾著《美國陸戰隊和兩棲登陸戰》(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1951年版)第4頁。 ]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登陸戰試行教範》(1934年)強調了海軍炮代替陸上火炮的支援作用。在步兵進攻時應當有陸上炮火的支援。教範重點強調了人員、供應品的戰鬥裝載規則,作出了先登陸、先卸載、在岸上先使用的安排。部隊各單位應靠攏,以維持統一指揮。需研製能在船首開門,使部隊和裝備能快速登岸的低吃水線的登陸艦,灘頭調整哨分隊應首先登陸,對灘頭進行標示,維護通向艦船的交通,指揮各部隊單位離開登陸地域,這樣可避免登陸地域的擁擠和混亂。教範認為,空中優勢要達到三比一的強度,這個比例是進行成功突擊所必須的。還需解決空對艦船、空對地麵的通訊聯絡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兩棲作戰
  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兩棲作戰的原則作了修正和改良,然後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首先運用。比較重要的最新改進有:(1)重點強調對登陸地域敵防禦設施、敵部隊集結地域、公路、鐵路,尤其對灘頭後方地域要進行火力準備。(2)大力改進支援火力的組織指揮,大力增加艦炮火力數量。(3)製造一批船身較低的中小型登陸艦,要求速度更快,防護力更強,性能高度可靠,以保證統一運載,是一種真正的、具有兩棲作戰特點的、更加新型的先進登陸艇。(4)發展另一類遠洋運輸艦,最有代表性的是坦克登陸艦。它具有緊閉的艦首翼門,可直接向海灘卸貨(人員、重武器和供應品),從而更便於在灘頭陣地集結力量,加強攻擊,船對岸的後勤供應大為簡化,火力支援大為增強。登陸部隊進攻,可以與航空火力和艦炮的火力的準備準確地同步進行。所有這些,都能震撼防禦部隊。無線電話通訊的發展對上述進步也是至關重要。
  英國人和美國人在30年代都曾試驗過平底登陸船,並各自發展過具有防彈性能前跳板的類似艦船,這種船在接近灘頭時有防護能力,一旦船首在水邊擱淺,放下跳板,船上人、貨、裝備可迅速登岸。日本也曾試驗類似艦船,在和中國作戰時,曾實際應用。日本人還建造過比英美更大的艦艇和駁船。最早在侵略馬來亞和爪哇戰爭中使用過這些艦船,這樣就引起了英美仿造的連鎖反應。1944年8月13日,羅斯福總統在提到這種艦隻時曾不無誇張地說:“這是一種我們在二年半以前還未夢想過的全新的登陸艦。”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曾大批量生產登陸艦船,生產登陸艦並不是由佛蘭德和敦刻爾克失敗的刺激而引起,而是發生在珍珠港災禍之後。
  另外,生產彈藥也十分重要。攻擊前的火力準備所需彈藥,往往比預計的要大得多。“賈法尼”作戰(1943年入侵吉爾伯特島)之後,裏奇蒙·凱利·特納海軍上將不得不電告海軍說,這短暫一戰竟耗盡了他60%的彈藥,這些彈藥本擬用以對付整個戰爭。
  兩棲攻擊部隊或登陸隊,在開始登陸時與空降作戰肯定有相似之處,在如下兩種情況下,卻與其他步兵進攻相反。突擊部隊最終到達戰場之後,易受防禦者火力殺傷,而自身武器因不能發揮作用而幾乎無能為力。這方麵單個空降兵比登陸隊士兵就更加孤立,在敵火下更加暴露。登陸隊士兵在登陸艇中對敵火還有所防護,也還有同伴。空降兵突然自天而降對敵士氣有更大的瓦解作用,而登陸艇公開向敵海岸靠近,缺乏突然性,對敵士氣瓦解的作用較小。空降兵具有突然性,這一點在一定程度上抵銷了它不利的一麵。然而,登陸部隊不僅有運載自己上岸的艦上固定機槍的掩護,也還受到支援艦火力的掩護,包括外海艦重炮和近距火箭炮火力的掩護,他們還能觀察到對敵防禦陣地摧毀性航空火力準備的情形。
  然而當第一突擊波到達海灘時,步兵此時是精神上最脆弱、肉體上最疲勞的時刻,登陸雖然亦可能達到突然襲擊的效果,在水上接敵時,一般不易遭受損失。但事實上,他們的體力疲勞和害怕緊張肯定要比岸上駐守部隊嚴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表明,不管火力準備的效果如何,防禦部隊憑借普通的土木工事,經受空中和艦炮的“飽和”火力襲擊,而仍能保持有效的戰鬥力。
  登陸部隊由於在船上擁擠、暈船,加上陸地進發過程中對於前程的長期憂懼,所以往往病員猛增,一旦遭受射擊,他們又無能為力,無法作出反應。美國聯合特混艦隊對歐洲、北非沿海和太平洋、地中海諸島的突擊差不多有數百次之多。其中許多次攻擊避開了嚴密設防的灘頭,但其他多次攻擊卻遭到了防者水線瞄準火力的致命射擊。其中較重要者至少有三例,即中太平洋的塔拉瓦之戰,意大利的薩萊諾之戰和諾曼底的奧馬哈灘頭之戰。這些戰鬥開始時,對於結局如何,攻方是極為焦慮的。往往戰鬥進行了好幾個小時,而結局仍然是成敗未定。這三次登陸若被擊退,對於美國是駭人的甚至是災難性的失敗。但每次都獲得了險勝,原因是在不同程度上攻者受到了四種援助:在盟國占空中優勢的背景下,空中支援得力;準確有效的艦炮火力支援;攻方越過灘頭的增援部隊比防者數量多、行動速度快;部隊按兩棲登陸戰的原則受過很好的訓練,指揮官又都信奉這些原則。
  兩棲登陸戰原則中的關鍵因素是作戰的目的,這點誰都能理解。就是說登陸部隊的作戰目的不僅要通過水線,而且要通過灘頭到海濱沙石地區,進而到達岸邊高地。行進時盡可能隊形嚴密,武器、主要供應品盡量齊全。加利波利戰鬥證明,登陸部隊如在灘頭被困住,就會徹底失敗,如能到達灘頭,並前出到道路出口,就能如其他野戰一樣,進一步以火力和運動相結合,來分割和攻擊敵軍。1933年,共同博德出版社出版的登陸戰舊教範中敘述兩棲登陸戰發展到上述階段後,和其他作戰的區別隻是“登陸戰事實上不過是對有組織的防禦之敵的陣地攻擊,隻是以艦炮火力支援代替師、軍和集團軍炮兵火力,以一般的海軍飛機的支援替代了陸軍飛機的支援。”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需要在北非、大西洋、地中海歐洲沿岸、東南亞沿岸和太平洋島嶼進行登陸戰,但小型兩棲登陸艦未能滿足這種需要。結果作戰原則普及了,但遇到某些具體問題卻拿不出真正的標準。如從艦到岸的車船一次載運量是多少;攻擊艦波中究竟應使用何種型號的艦艇,要多少;要多少非編製的支援火力和裝甲車輛,用以掩護靠岸中的營基本登陸隊。
  處理這些問題的規則是盡可能使用現有物資器材。在歐洲,直到最後一次登陸戰,營登陸隊都以希金斯艦船——即步兵登陸艇、車輛人員登陸艇、坦克登陸艇和水陸車輛來裝載登陸人員和裝備器材。這些艦船都很引人注目,卻無裝甲防護,因為實在拿不出別的艦艇來滿足需要。但是到進行太平洋戰爭時,除上述基本艦船之外,真正的兩棲登陸車輛的數量日益增多。如鱷魚式(履帶式,無裝甲防護),水牛式(履帶、有裝甲防護,炮塔上裝有一門37毫米炮和二挺機槍),還有普遍應用的 “鴨子”式水陸兩用運載車。這些目標小、防護能力強的登陸車輛,攻擊艦波能攜帶多少,每個戰役也大不一樣。其數量多少並不根據過去的經驗教訓,而要根據美國工廠能生產多少,並可以送過大洋供應戰場。

艦炮火力和空中支援
  艦炮火力支援和戰術航空轟炸的樣式和數量,也是各不相同的。火力支援要看對於突然性的強調程度如何,參戰的戰艦有多少,基地和目標之間的距離遠近,以及司令部對周密炮火準備中的目標遞減律的估計如何等等而定。
  要提供火力準備的樣板是沒有的,但帶有啟迪性的戰例是有的。兩棲登陸戰中有兩個例子表明,火力支援固然重要,但火力支援再猛烈,其本身還不能保證對防者取得戰鬥優勢。
   1943年11月,“賈法尼”作戰的火力準備中,第七航空隊對吉爾伯特群島的塔拉瓦和馬金島二個目標反複地進行了轟炸,轟炸的時機是在發起直接攻擊之前的一個星期,當艦載部隊向目標進發之時。後來發現隻有敵表麵工事有所損毀,軍事人員傷亡甚少。1943年11月20日,海軍艦載轟炸機就先於艦波直接對馬金島進行了轟炸。對海岸炮兵陣地的重型高炮、發射點、倉庫和人員投擲了每枚重一噸或半噸炸彈,轟炸長達一個半小時。轟炸完畢,相對而言,工事破壞不大,隻在工事中間及其附近發現四個彈坑。
  與此同時,在塔拉瓦環狀珊瑚島主島貝蒂奧的兩次分階段登陸戰中,艦炮進行了大力支援。這兩次登陸戰,一次是在黎明時分,另一次則在上午稍晚的時候。火力計劃規定射擊14英寸口徑的炮彈1990發,8英寸炮彈1645發和5英寸炮彈7496發。這些炮彈是從四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和六艘驅逐艦上發射的。在首批突擊部隊到達海灘前的四個小時,差不多有3000噸艦炮炮彈傾瀉到敵人陣地上。(實際突擊前的炮火準備時間稍少於三小時。)
  這次大規模轟擊的目擊者,尤其在旗艦上和武裝運輸艦上的人員,比之擁擠在旋轉小艇裏的人員觀察得要清楚,他們確信敵抵抗能力已完全被摧毀。攻擊主島的火力支援大隊的指揮官霍華德·F·金曼少將說:“貝蒂奧島上還有人生還似乎已無可能。”但他的這種印象是一種錯覺。轟擊後的主要影響是通訊設施破壞,防禦體係解體,道路被毀,雷達設施和鐵絲網被破壞,日本人不能再進行有組織的抵抗,守衛分隊除大多數有地下工事掩護的以外,留下的已被炸死。表層工事結構已被破壞或顛覆,但戰壕工事和土木強固支撐點未被觸動。事實上對攻者而言,在有限時間裏,目標太多,炸不勝炸,而且許多炮彈都炸在空曠野地裏浪費了。
  攻占塔拉瓦一役,估計殲滅日本人達4690名,陸戰隊傷亡人員達3178名。馬金島戰鬥結束,斃俘敵550人,(除一名外,其餘俘虜全是朝鮮勞動部隊人員),美軍總傷亡218名。這樣,總共每亡三名士兵,就有二名美軍士兵或傷或亡。這數字表明,火力準備的殺傷能力並未嚴重影響防者的抵抗能力。在兩個島上剩下的警衛部隊,從數量和士氣看,還可以與同等規模的進攻部隊作戰,並能抵禦得住。這次攻擊所以獲勝,因為有得力的支援和攻方有預備隊的增援,而防者卻得不到增援。
  尼米茲上將的中太平洋部隊的下一個主要目標是馬紹爾群島中的誇賈林環狀珊瑚島。該島幾乎沒有地方可以躲避轟炸,也沒有自然地形可用來防禦海上火炮的轟擊。這裏除少數礁岩外,幾乎全是平地,土層很淺。此島平均高出海麵一人高。日本人在島上清除地麵、建造基地及修築道路網之後,植被亦不複茂盛。在島的一端,除了保護海岸炮兵的工事之外,沒有明顯的水泥建築。該島嶼長2.5英裏,大部分地區平均寬800碼。誇賈林島就是這樣一個僅有1.5平方英裏麵積的、沒有自然地形可資利用以限製高爆彈爆炸威力的小島。
  誇賈林島之戰的前一個“燧發槍”戰役,美國人有充分時間從吉爾伯特的新機場對目標進行係統的陸基轟炸,也用艦載機進行了轟炸。1943年12月21日,美第7航空隊首次轟炸誇賈林島時,4架B-24型飛機投擲了6噸炸彈,1月份又炸了9次。在這個環狀珊瑚島上,共投下了200噸炸彈。
   1944年1月29日開始,第59特混艦隊的海軍轟炸機對該島轟炸了2天,共有4批獨立的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及700架艦載飛機參加了這次攻擊。
   1月31日是大規模進攻之日,那天一早,近岸炮轟恢複,戰列艦開到了靠近本島1500碼距離之內。美官方陸軍史描述,當時所形成的火力“在數量和威力上是空前的”。每秒有2顆炮彈在誇賈林島上爆炸,共約7000顆艦炮炮彈(口徑分為14英寸、8英寸和5英寸),把該島從一端到另一端耙了一遍。從附近的卡爾森島有五個營的野戰炮兵,又對誇賈林島發射了29000發炮彈,這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炮擊最為密集的一天。6架解放者轟炸機,就在炮彈飛行軌跡上空飛行,對同一目標投擲了15顆1000-2000磅的炸彈,襲擊了島上的重型火炮設施,接著又有18架俯衝轟炸機和15架魚雷轟炸機攻擊島的一端,同等數目的戰鬥機以機槍和火箭掃射島的另一端。總計,此役共有96架次飛機從6艘航母上起飛參加作戰。

  一天過去,該島已成廢墟。即使見識過其他戰場的經驗豐富的人看來,誇賈林島上似乎所有有生命的東西已經消滅。這是一場難以想象的浩劫,是當時美軍火炮和炸彈造成的最混亂的慘景。當夜,在廢墟瓦礫堆中還燃燒著熊熊大火。

   2月1日,美軍第7步兵師兩個團從小船登上誇賈林島南端,越過沙灘,僅遇到微弱抵抗,幾乎是跑步進入有效防禦火力圈之內的,然後一步步打到北端。到此,已是2月7日,戰鬥結束,卡爾森島剛近的5個炮兵營,直接的全股支援火力跟著進攻線延伸,未曾懈怠。

  戰鬥第三天,對散布在大約六英畝麵積上的敵軍屍體進行力所能及的檢查,以確定死因。從傷口的性質、屍體附近的彈坑,加上一定限度的誤差率綜合考慮,以抽樣抽查為基礎,計算出大約70%以上的地表麵敵人死於陸軍野炮或迫擊炮的火力。從檢查的地表麵敵屍體看來,這些敵軍顯然是死於美軍登陸之後。

  這次戰役和其他戰役證明,估計隻有4%的日軍傷亡為海、空火力準備所造成。雖然傷亡不大,但生還者驚魂未定,足以影響防禦者的意誌,待攻者上岸之際,日軍已無力集體抵抗。隨後的抵抗比起塔瓦拉島的情形也大為不如了。對誇賈林島按計劃實施三天火力準備,規模大,火力猛,比起僅實施了三小時火力準備的塔瓦堡島戰鬥,在削弱日本的抵抗能力方麵,作用要大得多。

  對賈誇林島的野炮射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登陸戰中是最猛烈、最得法的一次。目標很適合於運用逐次彈幕射擊,以掩護步兵在戰場上向縱深前進。這是個較小的目標,總麵積大約為4,500,000平方碼。傾瀉在它上麵的105毫米、155毫米的炮彈共65000發,這意味著平均每69平方碼就爆炸一發炮彈。在攻擊發起前的火力準備期間,大約每100平方碼就有一發炮彈或一枚炸彈爆炸。但結果證明,就是這樣猛烈的火力還不是“飽和”轟炸,躲在戰壕、防空洞或水泥掩體裏的士兵,如不被直接命中,也還能生還,可能受點小傷或者被震昏過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