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可憐中國模式難實踐 美國中亞大打消耗戰

(2009-06-27 01:09:55) 下一個
ZT:可憐中國模式難實踐 美國中亞大打消耗戰

09-06-26


對於中國和俄羅斯來說,

美國繼續駐留吉爾吉斯斯坦的馬納斯機場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外界普遍認為美國人這次是花了大價錢,事實也應該正是如此。

稍稍有點意外,吉爾吉斯斯坦又或者是俄羅斯確實沒有扛住,

雙方顯然與美國對比起來都是“少金”。一文錢難死英雄漢,

在金錢麵前低頭和失敗都是可以理解的。



相比起來,中國似乎在這一問題上顯得更為超然。

仿佛一直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來看待這一切。然而,由於中亞的特殊戰略意義,

中國無法做到真正的超然。姿態並不決定地緣政治背後真實的國家利益。

恐怕此刻中國也不得不為這一結果感到失望和擔憂。



和阿富汗比起來,馬納斯機場的問題又顯得並不是那麽重要了

。馬納斯機場對於美軍來說最大的意義也就是支撐阿富汗這個相對孤立的戰略島。

少量金錢的付出比之美國人在阿富汗數以十萬計的軍隊也同樣是微不足道的。



從美軍明顯戰略轉移的態勢來看,奧巴馬政權對於阿富汗關注度在上升,

對於伊拉克的關注度則在下降。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伊朗在美國戰略目標隊列裏靠邊站

了。原本作為壓製甚至摧毀伊朗戰略基地的伊拉克自然就不會繼續以同樣的高強度消耗

下去。



在伊拉克撤軍的同時,阿富汗戰場卻從來都是提增兵。

在最近一個階段裏,阿富汗的美軍數量已經增加了數萬之多,

甚至還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性。顯然,美國是要力保阿富汗了。

甚至為此,美軍還軟硬兼施要求巴基斯坦清剿塔利班。那些援助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從布什政府的作為來看,原本美國的計劃確實是打通伊拉克-伊朗-阿富汗戰略線

跨越中東中亞兩大戰略要地建立起強大的地緣政治軸心,又或者說是戰略線。

計劃趕不上變化,這一設想很宏偉,可是美國的力量最終不足以支撐這一計劃完成。

在占領伊拉克之後,美軍就很勉強了。

巨大的消耗甚至是金融危機提前到來的一個催化劑。

因此,在正常的情況下,再進一步拿下伊朗的想法,

在近期也隻能作為一個想法存在。


在上述情況下,美國大力維持阿富汗這樣一個戰略孤島,意義何在?

所謂的軍事包圍中國隻是一個誇張的臆想。

以現在這種維持對塔利班作戰都舉步維艱的補給狀態,

以之為據點和中國進行軍事上的衝突隻能成為一個笑話。

或者美國是給未來再次實現布什的宏大戰略線計劃留下一點機會。

隻不過,如果認為美國僅僅是為了這麽一點機會就在阿富汗進行著

日複一日的大規模消耗顯然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更重要的還是美軍在阿富汗的存在仍然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往大了說,美國確實可以通過阿富汗真正深層次地影響到整個中亞地區。

也許對於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來說,

補給線不完善的戰略孤島並沒有太多的直接威脅。

可是,對於中亞地區的中小型國家來說,

美軍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確實可以實現很多事情。這

也成為中亞國家三心二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畢竟,對於中小型國家來說,美國的駐軍既可以是威脅,

也可以是保護。其間的轉換,僅僅是看政治態度。

美軍的的確確在他們身邊獲得了一個重要的戰略據點,

足以對力量不雄厚的中小國家施加影響和壓力。



包括馬納斯機場的較量,實際上也是美國在吉爾吉斯斯坦軍事存在與否的鬥爭

。規模不算大,用途很單一,政治意義卻不一般。通過馬納斯機場問題,

對於吉爾吉斯斯坦與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都可以造成負麵的影響。

正是因為有了阿富汗這個戰略孤島的存在,美國才有機會拿馬納斯基地說事。



中亞絕大多數國家都是上合組織成員。

上合組織眼看是不可能成為類似北約華約的軍事同盟組織。

上合組織內部的交流與合作更多集中與政治和經濟層麵。

因此,中國在上合組織框架內對中亞進行影響的有效手段是政治和經濟的。



世界經常談到中國模式。中國模式的內涵不僅僅是一種國內發展模式,

同時也應該是一種國際性質的地緣政治分配模式。

這一模式的優勢在於掠奪程度上要遠遠低於現行的美國分配體係。

畢竟,中國模式的特征就是溫和內斂的,以自我協調發展為主體的。

這一模式的理論基礎便是把蛋糕做大,以追求共贏。

雖然不可能是絕對意義上的“公平”,但卻遠要比現存的美國分配體係更為溫和。

而中國追求的,也是相對公平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

中國要想在地緣政治上獲得足夠空間,

當然不可能僅僅靠自己的力量去對抗整個美國的分配體係。

中國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分配體係並將之推廣應用,

從而形成一個以中國為核心的利益集團。在利益的支撐下,

才會形成穩固而強有力的利益集團,以求在區域範圍內甚至全球抗衡以

美國為核心的利益集團。



部分人喜歡一提中國模式,就說各種各樣的代價。代價是客觀存在。

所謂中國模式的核心隻是走自己的道路。因此,

中國模式並不是一套需要複製的社會發展模式。或者在中國國內,

這種模式確實帶來了這樣那樣的弊端。

然而,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應該選擇適合在自己發展的道路,

並對利弊進行衡量。事實已經證明,盲目複製西方或者前蘇聯發展模式的結果都很不樂

觀。代價一點沒有少付出,還並沒有獲得理想的結果。

這一點,東歐、拉美和亞洲部分地區已經用慘重的代價來證明了。

金融危機到來之後的狀況,更進一步說明了西方或者說美國模式不是萬能的。

從利益層麵來說,中國模式倡導的應該是雙方自願的交換,

追逐的是正當的國家利益。顯然,美國分配體係內的很多國家,

其追逐方向都在美國的逼迫或者說指導下扭曲了。

這樣一種狀況,顯然是不利於各國國家利益的實現。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實力不足的所謂民主國家,

其大選往往很大程度上受美國人態度的影響。於是,這種所謂民主製度之下,

政黨之間的競爭往往成為了比誰賣得更多的遊戲。

如果其國家部分政治家發現了這一點,想走另一條道路,

馬上就會變成所謂的獨裁複辟。美國人會動用手上的資源,經濟的,政治的,

甚至軍事的來恢複其所需要的“自由”和“ 民主”。

在國家內政受到無情的強力幹涉之後,往往隻剩下為西方或者說美國服務這一條道路,

連選擇的餘地也不會有。



別說其他國家了,西方世界的霸道在中國稀有金屬出口問題上可見一斑。

東西是中國的,中國不賣給他們,他們還不滿了。

這是一種什麽樣的強盜邏輯。連三歲小孩怕也知道,強買強賣是不對的。



在美國分配體係之下,資源幾乎是無條件的首先歸美國使用。

因此,在美國主導世界的狀況下,中國失去了公平競爭的機會。

貿易往來不再依照正常的經濟規律,而首先考慮的是美國的態度。

為了政治而犧牲正常的經濟利益的現象屢見不鮮。

中國不需要強迫別人為我們做什麽,隻需要能夠受到更為公平的對待。

這也是中國模式對於中國利益的理論基礎和競爭本錢。



中國模式本身的架構與合理化是一方麵的。

更重要的一方麵則是模式的推廣。對於世界來說,

中國模式還僅僅是一種中國的國內發展模式。

除了中國自身以這樣一種發展模式取得極大的成功之外,

並沒有更多的可供參考的例子。更不要說打造一個分配體係的模板供參考。

因而,就當前情況來說,世界範圍內對中國模式的稱讚僅止與口頭。

並沒有誰敢於冒巨大的風險來進行嚐試。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除非中國準備永遠龜縮,

否則就應當主動推動中國模式的實踐。周邊隻有兩個方向具備基本的基礎。

一個東南亞,另一個就是中亞。這兩個地區都是國家數量比較多,

對比比較明顯的地區。同時也鄰近中國,便於中國施加影響力。

然而,當今的東南亞地區局勢十分複雜,美國的力量也很強大。

需要注意的是,東南亞地區臨海,是美國力量很容易達到的區域。

因而,在這一區域去實踐中國模式所可能遭遇的阻力必然是龐大的。

更何況東南亞的總體經濟規模比之中亞要龐大的多。

要引導這樣一個地區走某條道路的難度要比之中亞大得多。

一直以來,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所走的也是經濟層麵或者說貨幣層麵的滲透。

至於說模式的推廣本身就意味著必然的強大政治影響力。

包括分配體係作為一個利益集團的組織形式,其基礎也是政治性聯盟。

顯然,已經存在的上海合作組織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聯盟的性質。

雖然這一組織並不明確針對任何第三方,但是它的合作基礎在於利益的保全。

未來,這一組織可以針對一切危害組織利益的國家和國家集團。

問題的關鍵仍然在於中國又或者中俄能否對上合組織成員的政治、經濟、

軍事利益進行保障。



相對來說,中亞地區屬於美國力量薄弱的區域。

特別是它不臨海的這樣一個地理特征,就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美國力量的滲透。

無論是反應速度和力度,相信美國都不可能達到在東南亞的程度。

俄羅斯的話,相信隻要中國進行一定的利益交換,

中國模式的推廣並不至於受到惡意的阻礙。畢竟,中國模式僅僅是一個名字,

本質還是分配體係。這樣一個分配體係,對於俄羅斯來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可是,阿富汗的美軍存在,就很大程度上幹擾到了中國在中亞地區可能的政治雄心。

畢竟中國模式是一種新生事物,其實踐環境的要求理應比較高,

否則很容易受到扼殺。試想,如果一個有心實踐中國模式的國家天天受到美國的襲擾,

恐怕很難有堅定的決心把路走下去。所以,對於中國模式來說,

美國在阿富汗的駐軍還是非常致命的。



當前中國並不明確介入中亞地區的政治衝突倒是還算合理。

無論美國是否注意到中國模式,

通過阿富汗據點來遏製中國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是一定的。

中國不宜過早暴露自身的戰略意圖。

繼續觀察美國的動作以確定美國在阿富汗存在所認定的戰略收益從而對症下藥是應該

的。必要的時候,通過一定的利益交換讓俄羅斯出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過於超然也未必合乎正常的行為邏輯。

在中亞地區與美國碰一碰對中國沒有明顯的不利。

既然美國有打消耗戰的決心,中國不妨也加入進去。

畢竟作為相對內線一方的中國,在中亞地區與美軍進行一定的小規模消耗是合算的。

什麽時候美軍覺得消耗不合理,自然就會走了。



隨著中國內部力量的積累,相對消極的小規模消耗戰術也不會是唯一的選擇。

更進一步由小範圍消耗升級為大規模消耗也可以作為未來的保留手段。

對於中國來說,推廣中國模式的訴求必然會因為實力的增長而愈加強烈。

中國的可投入實力也將在現有基礎上獲得不小提升。



值得憂慮的是,如果美國確實注意到了中國模式推廣的前景,

並且也重視中亞地區的潛質,那麽中國需要等待的時間會更久。

中國模式能夠在可預見的未來等到合適的環境還得依賴於阻止

美國獲得一條真正意義上補給通道。無論是伊朗還是巴基斯坦方向,

這方麵都必須警惕。美國真正龐大的勢力正是其建立在分配體係之上的金字塔結構。

作為頂端的美國,能夠通過分配體係的利益基礎調動金字塔結構的其它各層實體。

因此,當挑戰到美國的分配體係之時,絕對不能小看其孤注一擲的可能性。



美國擁有完善的智庫體係。注意到中國模式在中亞的前景幾乎是必然的。

中國眼前可以爭取的就是美國在大前提下產生誤判,包括中國推廣中國模式的決心、

力量和時機等。最終,中亞這盤棋還是要回到實力角逐的舞台上。

我們最大的本錢無非兩點,一是內線優勢,二是握有發動時機的主動權。

如何把握好兩個方麵,是對中國謀略的一個重大考驗。

畢竟,內線優勢需要去使用,時機則也是靠創造而非等待。



一套分配體係的推廣過程之漫長是可以想象的。

美國用了超過100年的時間才建立起如今的龐大利益集團。

也正是利益集團成員構築成的金字塔支撐起了頂端的美國。

中國同樣也是在構築金字塔。不同的是,中國需要一個坡度更平和的金字塔。

這樣,同等規模支撐實力所可能達到的高度顯然不可能達到美國的大坡度金字塔。

不一樣的是,這樣的金字塔本身更穩固,更具有凝聚力。

同時,隻要能夠做大金字塔的總體支撐力量,頂端的高度,

未必就不能到達同樣的效果。這也是所謂合作共贏理論所要達到的效果。



馬納斯機場的角逐,可以說是俄羅斯輸了,也可以說是中國同樣輸了。

不過這並不重要。中國需要看到的是美國保全阿富汗這個戰略島的決心

和其在金融危機下仍然強悍的美元攻勢。從而也認識到,中亞的較量,

中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封立鶴/四代重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