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的軍事經濟(沃茲涅先斯基著) :3
(2009-06-23 20:04:19)
下一個
ZT: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的軍事經濟(沃茲涅先斯基著):3
八、工業與軍事生產
蘇聯利用社會主義工業的全部生產力製造頭等的軍事技術裝備,用以武裝蘇聯軍隊。盡管內遷了大批軍事企業,盡管蘇聯軍事經濟平衡表中暫時失去一些高度發展的工業地區,但是,衛國戰爭期間僅僅蘇聯東部和中部各區的軍事生產,與1940年全蘇的生產水平相比就增加了一倍半。
蘇聯人民為社會主義工業感到自豪。蘇聯工人階級和知識分子遵照列寧與斯大林的計劃創建了社會主義工業。我們必須永遠銘記那些保障了蘇聯獨立和軍事經濟威力的蘇聯社會主義工業發展的成就。
第一、工業的高速度發展。1940年蘇聯大工業中生產資料的生產額比革命前的1913年增長了16倍。消費品的生產額增長了6.6倍。同1920年比較,在1940年生產資料的生產額增長了90倍,而消費品的生產額增長了58倍。
第二、高速發展的國產生產資料工業尤其是機器製造工業與金屬加工工業的建立。1913年俄國的生產資料的生產額僅占整個工業生產量的33.6%,而機器製造與金屬加工工業隻占8.9%。革命前俄國的工業依賴於工業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設備大多依靠進口。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國依靠國產品不能保障軍隊所需的裝備。到1940年,蘇聯的生產資料生產已占整個工業生產的61.2%,而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占36.3%。蘇聯社會主義工業是獨立自主的工業,它不依賴於資本主義國家,並且有能力充分保障國民經濟部門所需的設備和蘇聯軍隊所需的軍事技術裝備。
第三、工業的地理布局的變更和蘇聯東部地區新工業基地的建立。列寧和斯大林製定的蘇聯生產力配置計劃改變了蘇聯國土的經濟麵貌。衛國戰爭期間這個計劃的實現使東部地區工業品產量迅速增長。僅在蘇聯東部各區的工業總產值從1940年的394億盧布增加到1941年的481億盧布。1942年為749億盧布,1943年為856億盧布,1944年為912億盧布。
第四、實行了工業的技術革命。工業生產的電氣化與自動化把社會主義工業變為一個最先進的和現代化的物質生產部門。機器製造工業與冶金工業的頭等技術設備能製造最現代化的和最完善的火炮,飛機與坦克,用來供應蘇聯軍隊。
第五、蘇聯工人階級的成長。它已經不再是沒有生產資料的無產階級了。蘇聯工人階級已成為生產力的主人,他們的物質、政治、文化水平都提高了。由於蘇聯工人階級已經由無產階級變為生產資料的主人,所以在衛國戰爭期間,這個變化使蘇聯工人的愛國主義具有不可摧毀的力量和堅定性。這一切使蘇聯在生產軍事技術裝備去武裝其軍隊方麵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在衛國戰爭期間,軍事技術裝備的主要部分是在蘇聯東部各區生產的。1942年與1940年比較,在烏拉爾軍用產品產量增長了4倍多,1943年5 倍,在西西伯利亞1942年與1940年比較軍用產品增長了26倍,1943年33倍。在伏爾加流域軍用產品1942年與1940年相比較增長了8 倍,1943年11倍。蘇聯後方以上述行動響應了偉大領袖斯大林同誌這樣的號召:用先進的軍事技術裝備武裝蘇聯軍隊。
根據斯大林製定的用新的先進的軍事技術裝備改裝蘇聯軍隊的計劃,改組了蘇聯軍事生產體係。航空工業造出新式高速殲擊機、強擊機和轟炸機,這些飛機裝備了大口徑機槍、航空炮和火箭彈。坦克工業開始製造世界聞名的新式T-34型坦克和現代的“斯大林號”重型坦克。武器製造工業加速生產了大量的自動武器、迫擊炮、現代火炮,並開始製造火箭。
衛國戰爭的爆發正趕上蘇聯軍事工業還在掌握新技術的過程中,當時大量生產現代化軍事技術裝備還未組織好。衛國戰爭前夕愈益覺察到希特勒德國對蘇聯的威脅,蘇聯政府批準了1941年下半年和1942年彈藥“動員計劃”,把它作為一項預防措施,這個計劃設想戰時在對工業結構進行軍事改組的基礎上加以實現。動員計劃包括了當法西斯侵略者進攻蘇聯時、蘇聯生產彈藥的規劃以及改組工業特別是機器製造工業的規劃。
蘇聯政府采取了措施,使工廠做好準備,能在戰時按動員計劃進行生產。為此,給有關企業下達了這樣一些任務:按照各工廠受領的動員計劃和根據現有的設備製定生產彈藥的工藝過程以及製造生產彈藥所需的工具與附件,企業應補充為軍事生產所需要的材料與半成品,即建立動員儲備。
衛國戰爭一開始,彈藥生產的動員計劃便成為企業規定生產任務的依據,彈藥生產企業便成為軍事工業中的最重要和最大量的生產部門。機器製造工業、冶金工業和化學工業開始迅速由和平軌道轉到軍事軌道上來。根據衛國戰爭的需要蘇聯整個工業的根本改組保障了軍事生產的增長。依靠國家所有的生產企業,軍事工業迅速掌握了現代化戰鬥兵器的生產技術,並且改變了飛機、坦克、武器與彈藥的生產工藝過程,實行了大批量流水生產線作業法。
根據衛國戰爭的需要,蘇聯工業改組的措施是;改變工業產品的品種,廣泛地從生產平時產品轉產軍用產品,建立新的生產協作,全力發展重工業。上述措施使蘇聯工業結構在衛國戰爭期間有了很大變化。軍事生產和同軍事企業協作的一些工業部門的生產的比重增加了。機器製造與金屬加工工業在蘇聯整個工業中的比重由1940年的36%增加到1942年的57%,同一期間輕工業與食品工業的比重從34%降到20%。
為了保障軍事生產的需要,工業中最大的改組是在黑色冶金工業中進行的。黑色冶金工業能夠製造許多費工極多的高級合金鋼,用於生產軍事技術裝備。在衛國戰爭期間優質軋鋼在全部軋鋼中的比重增加了1.6倍。
在軍事經濟的最困難時期,1941年11月,斯大林同誌指示要堅決實現新冶金工廠的建設計劃。1943年與戰前的1940年比較,在烏拉爾和西伯利亞生鐵(換算成煉鋼生鐵)增產160萬噸,鋼(換算成普通鋼)增產230萬噸,軋鋼換算成普通軋鋼增產180萬噸。1944年與1940年相比蘇聯東部各區生鐵產量增長46%,鋼44%,軋鋼42%。
衛國戰爭期間,供軍事生產需要的金屬消耗量劇增。為生產彈藥提供的黑色金屬材料,1940年為83萬噸,1942年183萬8千噸,1943年達到 243萬7千噸。雖然蘇聯軍事經濟平衡表暫時失掉南部地區冶金工業部分,但是1943年生產彈藥耗用的黑色金屬與1940年相比還是增加了2倍。1943 年對侵入蘇聯並活動在蘇德戰爭第一線上的每一個德國強盜,蘇聯軍隊和蘇聯工人階級用裝有火藥和炸藥的半噸以上的彈藥給予痛擊。
針對軍事生產的需要而進行的機器製造工業的改組采用了限製與壓縮民用機器生產的辦法。機器製造工廠的鑄鋼車間與鑄鐵車間轉而生產彈體和雷體。生產摩托車的設備改產輕武器,生產拖拉機的工廠改產坦克,生產鍾表的設備改產炮彈引信。重新研究了機器製造工廠的專業化和提供鑄件、鍛件與半成品的企業的生產協作。
化學工業也根據軍事生產的需要對所屬工廠進行了改組。製氮工業得到了最大的發展。氮和金屬是現代戰爭的主要原料。生產火藥和炸藥非用含有氮的氨和硝酸不可。雖然暫時失去頓巴斯及其發達的化學工業,又疏散了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的化學工廠,但是,1942年在東部各區生產了強硝酸25萬2千噸,1943年 34萬2千噸,而1940年全蘇才生產了23萬2千噸。
軍事技術對整個工業技術的發展起了很大影響。航空工業促進了電機製造中一個新的部門——雷達製造業之產生,雷達能幫助我們在遠距離上看到、聽到和遙控。坦克製造工業把高級冶金工藝問題和改進鑄造工藝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彈藥與武器製造工業創建了新的火箭技術,火箭具有巨大的爆炸力和速度。
在激烈的戰鬥中,蘇聯軍事技術裝備不斷得到完善,、並且把德軍自誇為先進的技術裝備拋在後麵。希特勒軍隊統帥部妄想依靠坦克和迫擊炮擊敗蘇聯軍隊,他們顯然對野戰炮兵這個在現代戰爭中的主要突擊力量估計不足。蘇聯軍隊在炮兵裝備和戰鬥使用上的優勢是明顯的。蘇聯軍隊在使用航空兵特別是強大的攻擊航空兵——軍隊的巨大的突擊力量方麵也是占有明顯的優勢。蘇聯坦克的質量,尤其是在戰場上機動的能力,也就是它的突擊力超過了德國坦克。
蘇聯工人階級的艱苦奮鬥和蘇聯軍隊的英勇奮戰使蘇聯的軍事技術裝備不僅在質量上而且在數量上超過了希特勒德國。1941年戰爭開始後四個半月,斯大林指出蘇軍暫時失利原因之一是我們缺少坦克和飛機。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消除德國軍隊的優勢。衛國戰爭第一階段提出的這個艱巨的任務被勝利地完成了。
由於工人階級、聯共(布)和蘇聯政府的奮發努力,由於斯大林同誌的及時領導和軍事生產部門的周密組織,戰鬥技術裝備的迅速增產成為發展蘇聯軍事經濟的規律。在蘇聯軍隊和蘇聯人民的領袖的號召之後,隻有一年的時間,即1942年12月與1941年12月比較,飛機的產量增長了2.3倍。同一時期航空發動機——飛機製造的主要基礎得到飛躍的發展,航空發動機產量增長了4.4倍。
1942年12月同1941年12月相比,雖然由於疏散的原因,哈爾科夫工廠停產坦克了,還有斯大林格勒坦克製造廠也停產了,但是坦克產量仍增長了1倍。同一時期坦克柴油發動機產量增長了3.6倍。
1942年12月火炮產量與1941年12月比較增長了80%。同一時期,機槍產量增長了90%。雖然疏散了圖拉一些生產輕武器的工廠,但是步槍產量仍增加了55%。120毫米迫擊炮幾乎是新投產的項目,1942年12月它的產量比1941年12月增長4倍。
1942年12月與1941年12月相比,即僅在一年的時間內蘇聯軍隊使用的炮彈的產量幾乎增長了一倍。同一時期航空炮彈增長5.3倍,迫擊炮彈增加2.3倍,其中120毫米迫擊炮彈增長15倍,火箭彈增加了90%,航空炸彈增加了1.l倍,手榴彈增加了80%,標準口徑和大口徑槍彈增加了80%。
從此軍事工業繼續得到不斷的發展。把蘇聯在衛國戰爭期間生產軍事技術裝備的速度與水平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國生產軍事技術裝備的速度與水平(見A·A·馬尼科夫斯基的著作《世界大戰中俄國軍隊的戰鬥補給》)相比較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為把1914—1917年的帝國主義戰爭期間的武器生產同蘇聯在衛國戰爭期間(1941—1945)生產武器的水平相比較,隻須舉出一點,就是在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生產的火炮比革命前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官辦和私辦工廠生產的火炮多28倍。同一時期,蘇聯生產的迫擊炮比革命前的俄國多88倍。
在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生產的各種機槍比革命前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的多77倍,同一時期蘇聯生產的步槍比俄國多5.4倍。
蘇聯在衛國戰爭期間生產的各種炮彈比革命前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供應其軍隊的炮彈多7.2倍。同一時期,蘇聯生產的各種槍彈比革命前俄國多5.9倍。
除了上述的武器與彈藥在數量上的增長以外,還要看到同革命前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的軍事技術裝備相比,在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的軍事技術裝備有了無比的質量變化。例如蘇聯生產的火箭彈與火箭炮,頭等的重炮與高射炮,現代化大威力坦克,高速飛機,強擊機,大口徑迫擊炮,高速機槍,衝鋒槍,半自動步槍,這些都是蘇聯軍隊可以自豪的軍事技術裝備。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革命前的俄國並沒有這些裝備。
在1914—1917的戰爭年代中曾擔任過俄軍總軍械部部長的A·A·馬尼科夫斯基在其著作中富有教益地論述了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軍事生產的教訓,他寫道:“上述一係列文件都說明,在戰爭過程中生產彈藥的必要性,而這隻在宣戰後才認識到,這是我們主要的錯誤和主要的不幸。我們曾認為依靠和平時期預製的儲備就能進行現代戰爭,因此,我們沒有重視發展官辦工廠與私人工廠,沒有製定技術(工廠)動員計劃。結果是戰時,我們被迫采取一些匆忙的與經濟效率不高的應急措施”。
應當看到,在偉大衛國戰爭期間,蘇聯政府避免了重犯這個錯誤。當然革命前俄國所犯的這個錯誤的根源在於私有製和落後的工業。
戰前蘇聯就建立了軍事工業,它包括航空、坦克、艦船、武器與彈藥各種專業化的製造工廠。在其基礎上在偉大衛國戰爭期間蘇聯軍事工業的生產能力不斷增長。雖然戰爭初期在戰前建立的軍事技術裝備儲備品受到了嚴重損失,但是因有上述的基礎,就使蘇聯軍隊最高統帥部能夠保障前方所需的軍事技術裝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和土耳其在俄國麵前部署了127個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羅馬尼亞、芬蘭、意大利、匈牙利在其進攻蘇聯的東部前線部署了257個師,其中德軍有207個師,這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多1.4倍。但是德國師和德國仆從軍都被蘇聯軍隊擊敗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沙皇俄國得到的各種口徑炮彈與迫擊炮彈一共有5,560萬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軍隊從社會主義工業部門得到炮彈和迫擊炮彈共計7億7,560萬發,這等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國軍隊所得彈藥的14倍。在這個鋼鐵巨流和烈火中蘊藏著蘇聯人民對敵人的無比仇恨和在戰勝希特勒帝國主義強盜中蘇聯人民的不可摧毀的力量。
由於蘇聯工人階級英勇奮鬥和社會主義工業部門的努力,蘇聯軍隊獲得了頭等的戰鬥技術裝備。到衛國戰爭結束時,蘇聯軍隊的編成中擁有比和平時期更多的兵力和兵器:師多了3倍,火炮多4倍,坦克多14倍,飛機多4倍。
1945年4月的柏林戰役是一次結束戰爭的交戰,在這次戰役中蘇聯軍隊突擊力量的威力得到充分顯示。蘇軍一方在這次戰役中使用了火炮與迫擊炮4萬1,000門,從空中掩護炮兵突擊的飛機8,400架,擔任突破任務的現代化坦克6,300輛。
為戰勝敵人而使用的這些武器都是蘇聯人民用雙手、智慧和勞動創造出來的。蘇聯軍隊使用了國產的武器和國產的軍事技術裝備打敗了希特勒德國。
總而言之,在衛國戰爭期間蘇聯軍隊使用的是我國企業生產的頭等質量的軍事技術裝備。在衛國戰爭期間軍事工業的巨大發展和在衛國戰爭以前蘇聯工業基礎牢固的建立保證了軍事生產的增長,從而也保證了蘇聯軍隊能獲得所需的軍事技術裝備。
九、農業與給養
蘇聯的工業向軍隊供應了戰鬥技術裝備,而農業則保障了前方與後方所需的給養,保障了工業所需的原料。革命前俄國在1914—1917年和蘇維埃俄國在1918—1921年以及蘇聯在1941—1945年(在現代的衛國戰爭中)所實行的軍事經濟體製期間,解決給養問題的基礎是完全不同的。
革命前,72%的商品糧食都掌握在地主和富農手中,而在蘇聯糧食生產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蘇聯的商品糧的生產主要集中在社會主義企業——國營農場與集體農莊。
商品糧的生產水平在三個時期的差別特別突出。1914-1917年在革命前俄國采購的糧食為13億9,900萬普特。1918—1921年在蘇維埃俄國的初期為9億2,000萬普特,1941—1944年雖然蘇聯的最富饒的糧倉烏克蘭與北高加索被德國侵占,但采購的糧食卻達到42億6,400萬普特,農業商品率這樣的增長隻是在廣泛機械化了的社會主義農業基礎之上才能實現。
第一次世界帝國主義大戰嚴重地影響了俄國的農業。糧食的播種麵積從1913年的9,490萬公頃減少到1917年的8,500萬公頃。在這一期間糧食產量減少了近15億普特。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前。俄國的糧食總產量中,烏克蘭的占25%,北高加索——12.6%,伏爾加流域——12%,西伯利亞、烏拉爾和哈薩克斯坦隻占18%。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過程中,當烏克蘭成為前方地帶,爾後又成為戰場時,俄國的糧食情況陷入了嚴重困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國內戰爭年代。蘇維埃俄國麵臨著真正的糧食危機。社會主義政權竭盡全力克服了這一危機。1917年蘇維埃俄國采購了糧食僅 7,340萬普特,而1918年采購到1億790萬普特,1919年——2億1,250萬普特,1920年則增加到3億6,700萬普特。但是由於第一衣世界大戰和外國武裝幹涉的結果,到1921年,農村中的播種麵積與糧食收獲量大幅度減少了。
在1941—1945年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蘇聯的商品糧需要量劇增。城市用糧和軍隊用糧也增多了。盡管如此,但蘇聯在暫時失去富饒的烏克蘭和北高加索情況下、還是順利地解決了糧食問題。在衛國戰爭期間,蘇聯之所以能夠解決糧食問題是因為:
第一、有了集體農業製度。它能保障獲得糧食的高商品率和高收獲量;
第二、大部分商品糧掌握在國家手中,國家對糧食進行了正確的核算與分配;
第三、對國家糧食生產的配置進行了新的部署,這增加了東部地區糧食產量在全國產量中的比重。
從下列數據可看出與革命前的1913年相比,在蘇聯國土上糧食生產地域的變化。在糧食總產量中,烏克蘭的比重從1913年的25%下降到1940年 23%。北高加索的比重在同一時期從12.6%降到10.6%。伏爾加流域保持在12%的水平上。烏拉爾在這一時期卻從8.4%增加到9.7%。西伯利亞的比重從7%增加到11.7%,哈薩克斯坦從2.8%增加到3.4%。
由於社會主義農業的發展,蘇聯東部各區1940年生產的糧食增加到18億3,800萬普特,而革命前俄國東部各區在1913年隻生產了10億3,400萬普特。這表明蘇聯在東部地區創建的巨大糧食基地保障了我國在衛國戰爭期間所需的糧食。
社會主義農業取得的成就使蘇聯在戰前積累了大量的國家糧食儲備。雖然1942年和1943年由於一些地區被敵暫時侵占,糧食收購量比1940年減少了,戰時的困難十分嚴重,但上述國家儲備卻保障了蘇聯軍民用糧的穩定供應。同1940年相比盡管在1942年對糧食實行了嚴格核算與分配,糧食消耗縮減了一半以上,但對蘇聯軍民仍然進行了不間斷的供應。
在祖國經曆嚴重考驗的年代,集體農業保障了我國居民和軍隊所需的糧食與食品。衛國戰爭是對集體農業製度的一次曆史性考驗。在蘇聯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集體農莊實行了嚴格的社會主義紀律,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培養出集體農業的新知識分子幹部以代替因應召參加了蘇聯軍隊的農莊幹部。在幹部交替中蘇聯婦女起了決定性作用。
在機器拖拉機站的拖拉機手、聯合收割機手、機械員與隊長以及農莊領導幹部中,婦女所占的比重可用下列數字說明。在機器拖拉機站的拖拉機手中婦女的比重從1940年初的4%提高到1942年的45%,在聯合收割機手中從6%提高到43%,在機器拖拉機站的駕駛員中婦女的比重從5%提高到36%,在拖拉機隊長中婦女的比重從1%增加到10%。
集體農莊的勞動紀律不斷鞏固。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蘇聯政府建議集體農莊提高必需完成的最低勞動日限額,每個有勞動能力的男女莊員一年之內一定要完成它,還規定春播、除草、耕耘與收割季節必須完成的勞動日數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莊員年勞動日總額從1940年的254天增加到戰時1942年的352 天。當時出現了不是個別的集體農莊而是整個地區,在那裏凡是有勞動能力的集體農莊莊員都完成了規定的最低勞動日限額。
同時,提高了集體農業勞動生產率。這表現在按每一個集體農莊、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莊員以及每一個牽引力單位計算的播種麵積上。戰爭期間,每一個集體農戶的播種麵積(在可比的土地上)從1940年的6.3公頃增加到7公頃,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莊員的播種麵積從1940年的3.3公頃增加到1942年的 4.3公頃,集體農莊和機器拖拉機站每一個牽引力單位的播種麵積從7.3公頃增加到8.8公頃。
但是,由於拖拉機、聯合收割機、農業機器和汽車數量的減少(這種情況在收複區尤其嚴重),所以,勞動生產率和勞動紀律的提高並未能全部抵銷技術設備不足的缺陷,這就使農業麵臨著嚴重的困難。為了克服這些困難采取了如下的辦法:限製農村勞動力的動員(譯注:調離農村),大力生產備用零件,恢複拖拉機與農業機器的生產(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初期曾停產)。
盡管農業的技術設備和勞動力減少很多,但是,蘇聯未被敵占領的一些地區,如中部地區,伏爾加流域、烏拉爾、西伯利亞、外高加索、中亞細亞、哈薩克斯坦、遠東與北部各區,集體農莊的總播種麵積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上述地區集體農莊播種麵積從1940年的6,260萬公頃增加到1942年的 6,630萬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麵積從5,160萬公頃增加到5,390萬公頃。但是,由於烏克蘭和北高加索這樣的最富饒的農業區被敵暫時占領,所以東部各區播種麵積的擴大未能彌補受到的損失。
蘇聯衛國戰爭初期軍事經濟的特點和困難,促使了國家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糧食生產。與1940年相比,蘇聯東部各區集體農莊的糧食播種麵積在1942年增加了230萬公頃。雖然中部地區和伏爾加流域糧食播種麵積有些減少,但是,西伯利亞、中亞細亞、哈薩克斯坦、外高加索和遠東卻大有增加。遠東各區增加最多,增加了30%,中亞細亞增加了20%。從絕對數量來看,中亞細亞、哈薩克斯坦和西伯利亞的糧食播種麵積增加最多。
在糧食的播種麵積中秋播作物的麵積增加很多,與1940年相比,1942年增加了18%,在下列地區秋播作物增加最多,西伯利亞增加了64%,哈薩克斯坦和中亞細亞44%。擴大秋播作物的麵積有助於克服因缺少勞動力、拖拉機和機器所麵臨的困難。從糧食品種來看,在衛國戰爭期間擴大播種麵積的是秫子,這是伏爾加流域、哈薩克斯坦和西伯利亞雨量不足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它具有抗旱性,比較保險,還能減輕集體農莊在春播和收割期間勞動力與牽引工具的緊張程度。
在戰爭年代,蘇聯對經濟作物播種麵積的布局作了很大的變更。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和中亞細亞都擴大了油料作物和甜菜的播種麵積。經濟作物的播種麵積擴展到蘇聯東部地區。與1940年比較在1942年經濟作物增加速度最高的是以下地區:遠東——增加37%,西伯利亞27%。戰時,在中部各區、伏爾加流域、西伯利亞、中亞細亞與哈薩克斯坦擴大了甜菜播種麵積。但是由於過去種植甜菜的地區如烏克蘭、北高加索、庫爾斯克州和沃羅涅日州部分地區被敵暫時侵占。因而1942年與1941年比較全蘇的甜菜總播種麵積減少了。
同1940年相比,在戰爭的1942年蘇聯東部各區蔬菜和土豆的播種麵積增加了37%。蔬菜與土豆的播種向東擴展到烏拉爾、西伯利亞、中亞細亞和哈薩克斯坦地區。在大城市和工業中心的周圍地區增加了蔬菜與土豆種植麵積的比重。與1940年相比,1942年蔬菜和土豆種植麵積增加最多的是以下地區:西伯利亞增加了44%,烏拉爾37%,遠東30%,中亞細亞與哈薩克斯坦32%。
可以看出,播種麵積的結構發生最大變化的是西伯利亞和中亞細亞地區。中亞細亞的這一變化多是暫時性的,而在西伯利亞則是長久性的。西伯利亞采取的措施,如增加小麥播種麵積、恢複休閑地和擴大秋耕。這樣做能從根本上改善西伯利亞的農業經濟。首要的任務是全力以赴地采用先進的農藝技術,恢複與增加農業拖拉機與機器的數量。
在戰時的農業發展中,在許多方麵1943和1944年是轉折的年份。從1943年下半年起收複區的農業迅速恢複了。在糧食播種麵積和收獲率提高情況下,1944年蘇聯收獲的糧食比1943年多11億普特。在提出恢複和發展農業的同時,又提出了恢複牲畜頭數與發展畜牧業的任務。
在戰爭年代,牲畜的數量和飼養地區發生了很大變化。因一些農業區被敵暫時侵占,與1941年比較,1942年和1943年牲畜頭數減少了,其中包括馬、牛、羊與豬。同一時期,在戰時的困難條件下,蘇聯東部各區集體農莊增加了肉畜的頭數,其中牛從1941年初的1,140萬頭增加到1943年初的 1,250萬頭,羊從2,810萬隻增加到3,420萬隻,僅豬的頭數沒有變化,這首先是由於精飼料不足造成的。
在發展畜牧業中,1944也是一個轉折年。牲畜頭數停止下降。最低的水平已成過去。1945年初與1943年比較,即在兩年之中蘇聯的牲畜頭數增加的數字如下:牛增加1,580萬頭,羊——840萬隻,豬——280萬頭,馬——170萬匹。不僅在收複區,而且在後方,在集體農莊和農戶私養的牲畜也增加了。但是1944年牲畜頭數沒有達到戰前水平,其中馬匹和豬的飼養業恢複得最差。
社會主義農業最困難的任務首先是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牲畜的恢複與擴大再生產。發展畜牧業的主要前提是解決糧食和飼料問題,否則就不能進行牲畜的擴大再生產。為加速牲畜的繁殖,要想方設法發展產品率最高的良種牲畜,這既能滿足國家需要又能符合農民的利益。根據農業勞動組合條例的規定,國家對集體農莊莊員恢複私養牲畜給予支援,這對發展畜牧業也起很大作用。
總而言之,雖然蘇聯的最富饒的農業地區暫時被敵侵占,但是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社會主義的農業保障了蘇聯軍隊和蘇聯居民所需的給養。由於農村實行集體農業的製度,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比較,蘇聯的農業商品資源有了極大的增加。
十、交通運輸及運輸的組織
沒有發達的不停運轉的交通運輸,就不可能實現國家軍事經濟的準備。在麵積為2,230萬平方公裏的蘇聯國土上,蘇聯經濟的協調性依賴於交通運輸發達的程度。在蘇聯的經濟生活中,交通運輸的意義尤其突出,這是因為生產類商品和消費類商品從生產地區到消費地區平均要運經700公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國內戰爭之後,蘇維埃俄國接收下來的是破舊和技術落後的交通運輸業。三個五年計劃使交通運輸業在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上變為蘇聯國民經濟的先進部門。與1920年相比,1940年的蘇聯鐵路運輸量增加了35倍,河運量增加了5倍,海運量10.6倍,汽車運輸量增長了88倍。
截至1940年止,蘇聯鐵路裏程增加到10萬5,300公裏,而革命前俄國隻有5萬8,500公裏。鐵路經過技術改造,提高了通過能力。鐵路平均日裝車量從1913年的2萬7,400輛增加到9萬7,900輛。在衛國戰爭期間,經過改造的交通運輸成為軍事經濟的鞏固基礎。
在衛國戰爭期間,由於德國人暫時侵占了我國許多經濟區,因而鐵路運行裏程在1943年年初比1941年減少了40%。雖然被占領的鐵路線上的大部分車輛疏散到了蘇聯東部各區,但同一時期機車數還是減少了15%,貨車減少了20%。由於許多河運設施被敵占領,所以,河輪在1942年與1940年相比減少了20%,拖輪25%,海輪50%。
在衛國戰爭期間,由於形成了生產力與貨物周轉的新布局,所以,蘇聯軍事經濟在這方麵的中心任務,是在發展交通運輸上,尤其是在發展鐵路運輸上要克服許多薄弱環節。為了克服蘇聯軍事經濟的這些特殊困難,首先在烏拉爾和西西西伯利亞的鐵路上采取了如下措施:提高鐵路最重要樞紐站和區間的通過能力,加強烏拉爾、伏爾加流域和西西伯利亞地區新建工業用的鐵路支線。
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幾乎完全不生產新機車和新的貨車了,在這種情況下要發展鐵路與水路運輸就麵臨一項重要任務,這就是要修理車輛與船舶,生產配件,修複被希特勒德國破壞的運輸工具,其中有機車與貨車,河運與海運船舶。
在衛國戰爭的困難條件下修複了被德國人破壞的鐵路。修複工程常常是在敵人射擊火力下進行的,蘇聯鐵路員工建樹了豐功偉績。僅舉下例事實即可說明這一點。1943年上半年,在蘇聯軍隊實行冬季攻勢期間,在從德國侵略者占領下收複的一些地區,蘇聯鐵路員工隻用了兩三個月就修複了長達6,600公裏的鐵路線,1943年在蘇聯收複了的地區修複並投人運行的鐵路線長達1萬9,000公裏。
在衛國戰爭條件下,組織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首先是軍事運輸與軍事經濟運輸的經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蘇聯交通運輸部門成功地完成了任務並保障了前方和軍事經濟運輸的需要。
在衛國戰爭初期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有很大的削弱。1942年鐵路裝車量同1940年全蘇鐵路線裝車量比較減少了57%。同一時期內河運輸量減少了 44%。鐵路和水路運輸量的減少是因為德國人暫時占領了大量鐵路線、許多河運係統、大部分波羅的海和黑海航線。貨運量的減少還因為鐵路車輛與河運船舶的減少以及因為德國侵略軍的破壞與搶劫。
1943年蘇聯交通運輸情況大有好轉。鐵路運行裏程在一年之內增加了1萬9,000公裏,機車增加了2,000台,貨車增加了5萬6,000輛。同1942年比較,1943年鐵路日平均裝車量增加了三千輛。內河航運量1943年一年增加了5億5,600萬噸公裏。
由於生產力配置地區的變化和貨流的變化,在鐵路通過能力上出現的薄弱環節被克服了,因而鐵路運輸量的增長得到保證。
為了提高現有鐵路的通過能力,采取了以下辦法:
第一、利用西西伯利亞通烏拉爾的鐵路線,使鐵路經過雷姆斯克車站的輸送能力增加40%,經過瓦蓋車站的輸送能力增加20%,經西納爾斯克車站的輸送能力增加40%;
第二、利用南烏拉爾到北烏拉爾的鐵路線,使經過吳克圖斯的鐵路通過能力增加50%;
第三、利用烏拉爾到中部各區和伏爾加流域的鐵路線,使經過克羅帕切沃和基洛夫的鐵路通過能力增加20%;
第四、利用中亞細亞到蘇聯歐洲部分的鐵路線,使從克拉斯諾沃茨克經過阿雷西的鐵路通過能力增加30%,經過艾堆爾利亞增加40%。
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為提高鐵路的通過能力,新建了一些鐵路線。在衛國戰爭期間,在蘇聯投入運營的新鐵路線共1萬公裏,其中有北部——伯朝拉斯克路,索羅斯克——奧博澤爾斯克路,斯維亞日斯克——烏裏揚諾夫斯克——沃利斯克——薩拉托夫——斯大林格勒路,莫斯科大環行鐵路,阿克莫林斯克——卡爾塔雷路,奧爾斯克——坎達加奇——古裏耶夫路,基滋利亞爾——阿斯特拉罕路,共青城——蘇維埃港路。
將革命前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鐵路運輸量問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鐵路運輸量作一對比就很能說明問題。在鐵路裏程相同的條件下,1943 年蘇聯的鐵路運輸量比1915年革命前俄國鐵路運輸量多1.8倍。在衛國戰爭期間鐵路運輸的順利工作中,可以看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在技術上和經濟上的優越性與組織性。
但是不能說,在蘇聯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鐵路運輸發揮了自己的全部潛力。如果把未利用的鐵路潛力全部動員起來,每晝夜就能增裝幾千輛貨車的軍用貨物和普通貨物。隻要對比一下衛國戰爭前和戰爭中鐵路車輛周轉時間即可看出這種潛力。1940年,蘇聯鐵路貨車周轉時間為7.4天,1942年增加到13.8 天,1943年稍有降低,但仍保持在12.6天的水平上。
工業上如能縮短生產周期,就能多生產產品,同一道理,如能縮短貨車周轉時間,就能增加鐵路運輸量。衛國戰爭期間造成貨車周轉緩慢的原因如下:
第一、經濟原因,由於生產力的東移而使貨物運輸裏程增加了;
第二、技術原因,車輛利用率降低。
在貨車周轉緩慢的情況下,要想在蘇聯東部與中部地區鐵路線上完成原來的運輸量,1943年必須將貨車數比1940年增加50%。改善車輛使用的技術指標,縮短貨車停留時間,提高貨車運行速度和消除超長途運輸與避免不合理的運輸,就能縮短發車周轉時間,而這是鐵路運輸的巨大潛力。
發揮這些潛力是蘇聯鐵路員工的任務。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必須恢複車輛應有的技術狀態並改進其使用情況。必須在蘇聯各經濟區恢複與發展為滿足當地需要而進行的商品生產,以避免從遙遠地區運輸這些商品,如果鐵路將貨車周轉時間縮短到7.4天,也就是至少恢複到戰前水平,那麽,與戰爭年代相比蘇聯國民經濟將能動員26萬節車箱(車廂?)用於運輸,即日平均裝車量可增加3萬5千節。
將交通運輸業轉入軍事體製是保證前方與蘇聯軍事經濟需要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條件之一。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轉入軍事體製的蘇聯交通運輸業職工紀律條令規定,交通運輸的軍事紀律是:職工自覺地執行自己的職責,準確地完成本部門首長的命令與指示,交通運輸業的工作人員自覺地對待勞動,把它看做是“對待忠誠、榮譽、忘我精神與英雄主義”的態度問題。
條令規定的軍事紀律要求蘇聯交通運輸部門的職工:準確完成所擔負的勤務職責;嚴格遵守有關交通運輸的法律、各項規定和規則,通曉自己的業務並不斷地在這方麵力求進步,愛護國家財產——交通運輸業的技術器材、設備與材料以及交通運輸業保管的資財,完成生產方麵的工作定額以及運輸工具的運行定額和標準,嚴格保守國家和軍事機密。
轉人軍事體製的蘇聯交通運輸業職工紀律條令規定,首長關於交通運輸的命令就是屬下人員應遵守和執行的法律。他們必須無條件地、準確地和按時執行這些命令。在交通運輸上對紀律的任何違背要受到紀律處分或者軍事法庭的製裁。交通運輸業職工在供職中犯有罪行時必須受到與蘇聯軍隊中供職軍人犯罪時同樣的懲罰。交通運輸業中的犯法案件須依據戰時法在軍事法庭審判。根據軍事法庭的裁決,撤銷交通運輸業中犯法職工的工作,如不需給以更嚴厲的處分時,則遣往前方編入懲戒連。
同時,蘇聯交通運輸部門的首長必須以身作則完成自己的職責,對所屬人員應明確下達命令和指示,堅定地監督他們嚴格執行,檢查執行情況並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實行獎勵或紀律處置。
總而言之,雖然戰時有巨大困難,但是,蘇聯交通運輸部門還是成功地保障了蘇聯軍隊和蘇聯軍事經濟的需要。為了保障整個鐵路網所需的車輛蘇聯鐵路員工竭力加速車輛周轉時間,以便騰出數萬輛貨車,去滿足蘇聯國民經濟不斷增長的需要。
十一、勞動組織與工資
社會主義社會固有的消除了剝削人的勞動組織與工資製度的基本法則在蘇聯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起著作用。這些法則是:
第一、根據工人在國營企業或者農民在集體農在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實行按勞分配產品的法則;
第二、上述法則要求對同等的勞動付給同等的工資,在這裏勞動的概念包括勞動時間和勞動質量;
第三、社會主義所有製的形式決定國營企業和集體農莊勞動報酬的差別;
第四、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和消除失業與貧窮的法則,提高國營企業中的實際工資和集體農莊中的勞動日價值的法則,
第五、在生產中實行勞動機械化與電氣化的同時,擴大工人階級隊伍和提高其文化技術水平;
第六、開展社會主義競賽,對完成計劃和超額完成計劃指標者實行獎勵製度。
社會主義勞動組織法則的徹底實現是增加生產的巨大源泉。在衛國戰爭期間,由於蘇聯軍事經濟體製具有的特點,國家各經濟區和國民經濟各部門企業的勞動組織、工資結構和勞動力平衡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由於蘇軍征集兵員和德軍暫時占領了許多工業地區,1943年與1940年比較蘇聯國民經濟部門的職工人數減少了38%,但是在國民經濟部門的職工總人數中,工業部門的職工人數由1940年的35%增加到1943年的39%。
蘇聯各經濟區職工人數互有差異。1943年與1940年相比,北部、西北部、中部、北高加索以及外高加索各區的職工人數都有所減少。同一時期,烏拉爾國民經濟部門職工人數增加了36%,其中工業部門職工人數增加了65%。伏爾加流域各區國民經濟部門職工人數增加了16%,而工業部門職工增加了 65%,西西伯利亞職工總數增加了23%,而工業部門職工增加了71%,哈薩克斯坦與中亞細亞職工總人數增加了7%,而工業部門職工增加了54%。
由於生產力的重新部署,蘇聯東部各區職工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了。伏爾加流域工業中的職工占蘇聯職工總人數的比重從1940年的3%增加到1943年的 7.5%,同一時期烏拉爾工業職工的比重從8.5%增加到20.5%。西西伯利亞工業職工從4%增加到9%。哈薩克斯坦和中亞細亞工業職工在蘇聯工業職工總人數中的比重從3.5%增加到8%。
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蘇聯國民經濟所需勞動力的補充來源是動員城鄉中沒有參加社會勞動但有勞動能力的居民,讓他們參加生產勞動。此項動員是根據衛國戰爭開始時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批準的法令實施的。隻是1943年對居民進行的勞動動員就征調了760萬9千人,其中參加工業生產和建築工程的有 132萬人,參加農業生產的有383萬人,參加采木業的有129萬5千人。
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大部分男性居民應征入伍。因而在生產中婦女勞動的比重大大增加了,青工勞動也增多了。在蘇聯國民經濟部門職工中婦女的比重從1940年的38%增加到1942年的53%,其中在工業部門從41%增加到52%,在鐵路運輸部門從25%增加到36%,在通信部門從48%增加到 67%,在公用事業部門從42%增加到64%,在商業部門從37%增至55%,在公共飲食業從67%增至83%,在教育機關婦女的比重從58%增至 73%,在保健機關從76%增至83%,在國家機關從35%增至55%。
工業部門熟練工人中婦女的比重也提高了。在蒸汽機機工中婦女的比重從1941年初的6%增至1942年底的33%,在空氣壓縮機機工中從27%增至 44%,在鍋爐工中從6%增至27%。同一時期在金屬切削車工中婦女比重從16%增至33%,焊工中從17%增加到31%,模型工中(手工操作)從12%增加到32%,機器操作模型工中從29%增加到39%,鉗工中婦女比重從3.9%增至12%,鍛工和衝壓工中從11%增加到50%,電站電工中從32%增加到50%。汽車司機中婦女比重同一時期從3.5%增加到19%以及裝卸工中從17%增加到40%。
為減輕婦女參加勞動以後的負擔,工廠恢複和發展了幼兒園、兒童之家以及其他保護母親與兒童的設施。蘇聯的未被侵占的國土上幼兒園中的兒童數由 1941年的68萬3千名增加到1944年的121萬名,而同一時期托兒所的兒童從50萬9千名增加到64萬5千名。蘇聯政府對兒童的關懷,既保障了女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又有助於組織婦女參加生產勞動。蘇聯實行的同工同酬的製度對此也有促進。
衛國戰爭期間,實行軍事經濟體製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消除了無人照管兒童的現象。在1914一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俄國孤兒的生活極其悲慘。年青的蘇維埃俄國費了數年之久來醫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以後國內戰爭給它帶來的創傷。在1941—1945衛國戰爭年代,蘇聯政府在全國采取了許多使失去父母的孤兒受到教育的措施。其中包括成立蘇沃洛夫學校,擴大技工學校,以及組織孤兒院,在這裏一切費用全由國家保障。兒童們經過國家學校教育成長為青年後便參加社會勞動。
在衛國戰爭期間,從職工的年齡上看,職工的構成也有很大變化。1939年,工業部門職工總人數中18歲以下的職工占6%,而1942年這個數字增加到15%。同一時期18一49歲的職工從1939年的85%下降到1942年的73%。工業部門中超過50歲的職工人數從1939年的9%增加到1942 年的12%。
有勞動能力的農業居民的構成發生了更大變化。婦女所占比重從1939年初的52%增加到1943年初的71%。在衛國戰爭期間,如同在工業部門一樣,在農業生產中,婦女和青年的作用大為增加。他們肩負了戰時大部分重擔。在農業和在工業上一樣實行同工同酬有助於吸引婦女參加生產勞動。
雖然生產部門吸收了大批新的未經足夠訓練的幹部,但是在蘇聯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還是加強了社會主義勞動紀律,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在衛國戰爭期間表現出忘我勞動精神已成為普遍的現象。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在1942年增加了19%,1943年比上一年又增加了7%。機器製造和軍事工業的勞動生產率增長最快。這些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在1942年增加了31%,1943年又比上一年增加了11%。
在煤炭工業、石油工業、紡織工業、輕工業、食品工業和采木工業部門,1942年與戰前比較,勞動生產率暫時有所降低。紡織工業、輕工業和食品工業工廠的勞動生產率暫時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電力、燃料和原料供應不足。1942年煤炭工業、采礦工業、石油工業與采木工業勞動生產率的暫時降低則是由於一些新工人不習慣於重工業中的體力勞動,而當時在燃料工業、采礦工業和采木工業中大部分勞動還是體力勞動。
在衛國戰爭時期,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辦法是:首先搞生產合理化,再是減少工休與曠工,實行加班,以延長工作時間。這樣做的結果,在衛國戰爭當中的兩年每名工人一個月的工作小時數平均增加了22%,此外,同一期間每一工人每小時的產品產量增加了7%。
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每件產品首先是軍工產品消耗的人工減少了。航空工業的一些工廠生產一架依爾一4型飛機的勞動消耗從1941年的2萬個工時減少到 1943年的1萬2,500個工時;製造一架依爾一2型飛機的勞動消耗從9,500個工時降到5,900個工時,製造一架彼一2型飛機,從2萬5,300 個工時減到l萬3,200個工時。在一些兵工廠,製造一門152毫米榴彈加農炮從1941年的4,500個工時減到1943年的2,400個工時,製造一門76毫米團炮的勞動消耗從1,200個工時降到800個工時,製造一門師炮的勞動消耗從1941年的2,200個工時降到1944年的600個工時。在一些輕武器工廠,製造一挺大口徑機槍的勞動消耗從642個工時降到329個工時,製造一支步槍的勞動消耗從12個工時降到9個工時,製造l千發“特特”槍彈的勞動消耗從13個工時降到10.8個工時。一些坦克製造工廠生產一輛T一34型坦克從1941年的8千個工時減到1943年的3,700個工時,製造一輛KB型坦克從1萬4,600個工時降到7,200個工時。
蘇聯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之所以能提高勞動生產率,是因為大量培訓出新的熟練的工人幹部。蘇聯政府成功地解決了軍事經濟麵臨的最困難的問題,即擴大勞動骨幹隊伍的問題。為了在生產部門培訓勞動骨幹,在各種訓練班和速成學校以及采取個別教練的辦法,在1941年培養了各類工人276萬5千名,1942年培養了377萬2千名,1943年又培養了513萬4千名。此外,通過工廠的學校、技工學校和鐵路學校在1941年培養了43萬9千名,1942年——56萬9千名,1943年——59萬8千名,使他們都成為熟練工人。
軍事經濟的增長,蘇聯國民經濟的恢複以及在戰後的發展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擴大高水平知識骨幹的培訓工作。盡管戰時有許多困難,蘇聯政府還是增加和擴大了高等院校的助學金和名額,改善了大學生的夥食並免除大部分學生的兵役義務。在衛國戰爭中這些措施使高等院校和中等技術學校的數量得到保持和增加。 1942年高等院校收生人數曾減到10萬8千人,而1943年收生人數又增加到16萬7千人。1942年中等技術學校收生人數曾減到17萬人,而1943 年收生人數又回升到25萬3幹人。
工廠大批地招收新的勞動骨幹,他們要迅速掌握和增加軍用產品的生產,這就必須改善勞動的組織。當時采取了如下的改善措施:
第一、對完成工作的工人徹底實行計件累進工資製和計時獎勵工資製;
第二、對完成和超額完成生產計劃的工程技術幹部實行勞動工資獎勵製;
第三、對完成和超額完成生產任務有突出表現的工人給以額外物質獎勵。
依靠物質獎勵製度的實施,為完成國家軍事經濟計劃而開展的社會主義競賽廣泛地發動起來。對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的獎金有很大的增加,在工程技術人員工資總額中獎金的比重從1940年的11%增加到1944年的28%,在工人工資總額中,獎金的比重從1940年的4.5%增加到1944年的8%。
對完成和超額完成生產計劃的單位廣泛地使用獎勵辦法是發展軍事經濟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輔助性刺激。軍事經濟工作中這一有益的經驗自然在戰後也被采用作為提高生產的一個補充源泉。
由於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對急要生產部門實行獎勵製度,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工資水平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在煤炭工業、石油工業、黑色與有色金屬冶金工業和軍事工業提高了工資水平,因而使重工業中的上述部門與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相比實行了更高的工資待遇。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煤炭工業、黑色金屬冶金工業和軍事工業的職工享受最高的工資待遇。
蘇聯工業部門的工人的平均月工資從1940年的375盧布增加到1944年的573盧布,即增加了53%,而在煤炭工業729盧布,在黑色金屬冶金工業697盧布。工業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平均月工資從1940年的768盧布增加到1944年的l,209盧布,而在煤炭工業1,502盧布,在黑色金屬冶金工業1,725盧布。
在衛國戰爭年代,蘇聯的伏爾加流域、烏拉爾和西西伯利亞地區的國民經濟,首先是工業部門肩負著供應前方所需軍事技術裝備的主要重擔,因此,這裏的工資待遇增長得最多。這裏的人們勞動強度大,勞動生產率高,所以,工資待遇也高。就整體而言,蘇聯工業部門的工人月平均工資1941年比1940年增加了 42%,而同一時期伏爾加流域各區卻增加了79%,烏拉爾各區65%,西西伯利亞各區79%。
與資本主義各國不同的是,蘇聯工人階級的實際收入,或者這一收入在產品的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並不能由工資完全代表。如果試圖用工資這個尺度把蘇聯工人階級生活水平同資本主義英國或美國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進行比較,那是無知甚至是別有用心的。
蘇聯除了付給工人工資以外,至少還由國家付出病假費、生育休假費、例行休假費、從廠長基金中支付的補助費、免費教育和助學金、業務進修費、免費醫療費、休養費、幼兒園費用、多子女補助費。所有這些使蘇聯工人的平均工資補充增加了38%,而這與資本主義國家是全然不同的。
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國和英國,其工人階級的工資很不穩定。在美國和英國經常的和在周期性的經濟危機中不斷擴大的失業情況,導致工人階級生活水平的降低和工資待遇的減少,這使他們處於窮困境地。如果對戰前美國失業者的數量加以考慮,那末,計算美國工人平均工資時,就要把美國公布的工資數降低32%。而且,在發生經濟危機時,工資水平還要進一步降低。
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蘇聯工人階級實際工資水平得以保持,這是由於給養和消費品價格穩定和低廉,還由於對公用設施和運輸服務規定了固定價格。此外,蘇聯工人工資中用在住宅和交通方麵的比重比美國工人用在同一目的方麵的花費要少五分之四。
在蘇聯,工資數量不僅取決於勞動熟練程度,而且還取決於勞動強度,這在國民經濟中的燃料工業與冶金工業部門尤其如此。這就是為什麽蘇聯政府在戰前和在衛國戰爭期間都把煤炭工業與冶金工業工人的工資提高到第一位,資本主義國家則相反,黑色金屬冶金工業與采礦工業工人的工資則居末位之一。這是長期失業帶來的後果,資本家隻以工人的熟練程度為標準支付工資,不管勞動強度如何之重,在失業的壓力下工人被迫同意賺取很低的工資並在勞動強度極大的條件下工作,即使在戰時,雖然失業人數減少了,但是資本主義國家雇主們在沉重勞動的工業部門也不改變工人的低工資待遇。
總之,戰時,在困難的條件下,蘇聯政府保障了具有高生產率的勞動組織,提高了職工的工資,並使重工業部門的工資保持了最高的水平。由於實行了並組織得很好的培訓與分配勞動力的體製,蘇聯的軍事經濟在缺少勞動力的情況下,沒有遇到嚴重的困難。
小河對岸 博客 200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