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6-17:朝核危機中 的 美國戰略 意圖 分析 

(2009-06-17 11:17:58) 下一個
ZT:6-17:朝核危機中 的 美國戰略 意圖 分析 

原作者導言:

朝核危機後,世界各國主流觀點對朝鮮核試分析得很多,但是,中國學者在緊跟世

界主流觀點時,卻忽略了一個對於中國來說生死攸關的問題:在朝核危機中,美國的戰

略意圖是什麽?我以為,這個問題搞清楚了,我們才能對朝核危機中的美國意圖作出正

確的判斷,而不是跟著美國思維,把自己推進美國戰略的陷阱。  

(1) 美國戰略應該從《十條誡令》和《戰後國際關係原則》說起  

有人認為美國是個以商人眼光看待國際關係的國家,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因為,

美國一直是個由財團控製的國家。現在的美國是這樣,一百多年前的大英帝國也是如

此,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也就是說,財團控製上層建築是資本自由機製

的必然結果。但是,商人的戰略眼光,也是可以置對手於死地,而且,一個“卓越”商

人的戰略眼光,往往在談笑中讓對手安樂死。

這是一種更為高超的戰略手段,對於這種手段,人們通常稱之為意識形態的戰爭。

我們常說意識形態的戰爭,但什麽是意識形態的戰爭呢?

以某種價值觀、思維方式,解構另一個國家的主體價值觀、主體精神和思維方式,

從而摧毀一個國家的事非分辨能力、價值判斷能力和國家利益捍衛意識,

進而摧毀一個國家的行為,我稱之為意識形態的戰爭。  


從美國的《十條誡令》和《戰後國際關係原則》中,我們完全可以讀出美國

的戰略意圖,並且,從中國兩方麵的事實上看,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經濟掌控上看,

美國的戰略目標基本上達到了。這從主流學者價值觀和思維的美國化得到了證明,另一

方麵,中國的互聯網、主權經濟被美國掌控,這說明我國的兩大主權已經喪失,

即,價值觀、思維方式和經濟主權。

下一步就是對中國實施空間壓縮戰略了。
  

(2)放棄冷戰思維是美國加快推行世界霸權的精神麻醉劑  

批評或攻擊我的網友常常說我的東東是冷戰思維,但問題是,在美國的冷戰戰略、

不斷包圍中國、蠶食中國生存空間麵前,美國所謂的放棄冷戰思維,其實就是美國推行

世界霸權的精神麻醉劑。一位網友在我“中國崛起應該以戰爭開路”一文後留言:

“中國和美國是敵人,還是朋友,或者是盟友,再或者中美互綁的關係?”

我是這樣回複的:“中美如果是朋友,美國就不會對中國實施戰略包圍了,打個比方

說,你我如果是朋友,我就不會找幾個人包圍你,並隨時準備打你一頓,

你說對吧先生?我想這個道理並不太複雜。如果我找人包圍了你,並準備隨時打你一

頓,你說我們是朋友還是敵人呢?先生乃一代學者,我想比我更有判斷能力。”

但問題是,中國的學者,特別是那些主流學者,偏偏把“隨時準備打你”

說成友好(美國人也是這樣說的),把向美國輸送利益說成是為中國發展,

但令人費解的是,全國人民拚死拚活創造的東西給了人家就叫“發展”,

這樣的“發展”怎麽能不讓美國財長對我國官員大加表揚呢?


美國人一說話,中國主流精英就當聖經,可見推行世界霸權的精神麻醉劑,

在中國是多麽奏效。有人認為,中國的鸚鵡太多,美國利益捍衛者太多,所以很多事情

不好辦。我個人認為,關鍵問題不在於中國的鸚鵡多,也不在於美國利益捍衛者多,而

在於美國鸚鵡和美國利益捍衛者擁有太多的自由權,而人民群眾卻在美國鸚鵡

“依法治國”的過程中,剝奪了捍衛國家利益的鬥爭權利。

人們一說中國應該建構平等鬥爭、捍衛國家利益的社會機製,美國派馬上就說你是文革

餘孽,恨不得踏上一萬隻腳。  


(2)離間中朝關係,拆除中國北方安全屏障是美國的第一個戰略目標  

有人認為,包括某些“高級學者”,朝鮮核試
一是對中國不尊重,

二是對中國安全形成了實質性威脅,

所以,這些人主張,中國應對朝鮮實施嚴厲製裁。

如果說這是中國某些學者的觀點,到不如說這是美國的表麵觀點。

有人可能說,你又胡扯了,觀點還有表麵和內裏之分?

有,不僅有,而且自古就有,這就是兵法中常說的離間計。

也就是說,表麵觀點的深處,

隱藏著美國的戰略意圖:中朝分裂,並使朝鮮倒向美方,起碼要傾向美國。

這樣美國就在中國的北方,拆除了中國的安全屏障。為什麽這樣說呢?

大家知道,美國在韓國有駐軍,那個駐軍表麵是保護韓國的,

其實不是,那是保護美國在亞洲利益的戰略製勝點,專門對付中國的,

但是,美國軍隊要在空中打擊中國,有朝鮮,它就得繞著走,

但一旦中國失去與朝鮮的戰略同盟關係,美國駐韓軍隊就會直奔中國。  

由此可知,朝鮮是中國的北大門。  

中國高調製裁朝鮮,證明美國的離間計成功,中國的北大門芨芨可危。

有人擔心朝鮮半島會發生戰爭,除非美國誤判,認為朝鮮現在還沒有發射核彈的能力

(但是,朝方高調宣布核試,並宣布進入戰爭應對狀態,就已經證明朝方擁有了發射核

武的能力),它會讓日本或南韓發動對朝鮮的攻擊,自己當日韓攻擊的保護傘。但是事

實上,美國做出誤判的可能性極小。也就是說,當朝鮮半島真的要發生戰爭時,美國會

馬上換上一副友好的麵孔,把中國推向朝鮮的對立麵,從而達到拆除中國北方安全屏障

的戰略目標。  


(3)占居朝鮮、隔阻中俄之日,就是南海、東海鎖門之時  

但是,這還不是美國的全部目標,因為,達到這個目標隻會增加中國的生存壓力,

激起中國的警覺或自醒。也就是說,當美國拉過朝鮮後,從某種程度上說,除了達到拆

除中國北方戰略屏障的戰略目標外,還達到了阻斷中俄戰略聯盟線。

下一步,就是在中國的東海、南海鎖門了。

一旦美國把中國東海、南海的生存大門鎖住,中國的核潛艇發揮不了作用,或者說發揮

不了應該發揮的作用,中美之戰馬上就開始了。

如果不打,就證明中國已經客觀上接受了美國壓縮中國生存空間的事實。

所以,中國應該盡快在東海、南海同時建立海上機場和海下核設施,

保護好中國的生命通道。我之所以說東海、南海是中國的生命通道的原因,

就在於:一,不僅僅是東海、南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更重要的是,

東海、南海是中國飛向世界的起飛點。沒有東海、南海,就沒有中國的起飛點。

二,東海、南海也不僅僅是中國飛向世界的起飛點,

更是中國實現戰略製衡的重要通道。一個國家失去了戰略製衡通道,

就等於失去了戰略製衡能力,而一個國家失去了戰略製衡能力,

這個國家也就等於失去了生命。

因為,一個國家的戰略製衡能力問題,說到底是一個控製資源的能力問題,

而資源,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所以,在國家消亡前,一個國家的戰略製衡能力問題,

從來就不單單是個製約別國的問題,而是一個國家重大的生存問題。

如果美國堵住東海、南海,就是堵住中國的生存通道,中國不願作“中美國”也不

成。  

作者結束語 : 

正確的決策源於對客觀世界的正確判斷,所以,中國隻有分析清楚美國在朝核危機中的

戰略意圖,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這就是我寫本文的目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