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上甘嶺戰役為我軍留下那些寶貴的作戰經驗

(2009-06-16 18:42:27) 下一個
Zt:上甘嶺戰役為我軍留下那些寶貴的作戰經驗

1952年10月14日淩晨3點半,抗美援朝戰役中,著名的上甘嶺戰役打響。

美軍方麵有一個重裝師美第七師、另有美第187空降團、南朝鮮第二師、九師、加拿

大步兵旅、菲律賓營、哥倫比亞營、阿比西尼亞營等部隊共計七萬餘人的龐大兵力。

重裝備有 320多門重炮,27輛坦克,其空中可以得到二十四小時的空中火力支

援。

阻擋美國人這次進攻的自願軍方麵是四十五師,其戰鬥力一直在自願軍中一直認為是

二流師團,約有一萬餘人,美軍與自願軍的人數比例約七比一。美國人曾經驕橫的認

為,隻須兩天的時間,傷亡兩百餘人的代價,便可以拿下上甘嶺的兩個主

峰,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從而完全控製住製高點,這樣美軍的下一

步進攻中,地理位置上將非常有利。

美國人的進攻中,僅僅第一天的時間裏就向上甘嶺發射了30餘萬發炮

彈,500餘枚航彈,上甘嶺主峰標高被削低整整兩米,寸草不剩。由於自願軍方麵由

於判斷美軍主攻方向地點失誤,在長達八個小時的時間裏,前沿部隊未能得到任何有力

的炮火支援。自願軍士兵的手中事實上隻有簡陋的步兵武器,但就憑這些簡陋的步兵武

器,竟然一次又一次的頑強的打退了美國人的衝鋒。

一直到11月下旬,一個多月的時間裏,美國人都沒有辦法徹底拿下上甘嶺的

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這些高地有時被美國人奪去,但又會很快又會

被自願軍奪了回來,由於美國人的傷亡太大了,一個多月的與自願軍的陣地搶奪戰中,

傷亡竟達兩萬餘人,於是美國人最終放棄了對上甘嶺的軍事進攻,事實上美國人這次是

被自願軍打敗了。


自願軍為什麽會勝利,美國人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但其仔細分析起來,其真正

的原因,應該有以下幾條,一直到今天,我認為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自願軍的對這一場戰役的物質準備非常充分。自願軍儲藏有大量的彈藥,並且修

有很深的大坑道,美國人的炮彈與航彈雖然非常厲害,但對很深坑道裏的人卻還是無可

奈何,由於彈藥充足,部隊上隻要人還活著,就可與美軍打到底,部隊最怕的是彈盡糧

絕,一旦彈盡糧絕,神仙也是沒有辦法的。


二、人英勇頑強,其自願軍的英勇頑強,是美軍與韓國軍隊完全做不到的,他們敢幹

刺刀見紅,敢於做到人在陣地在,當時的自願軍即使犧牲到最後一個人,也是絕不會投

降的,像黃繼光一類的英雄,當時在自願軍中很多,他們敢於與美軍血戰到底,對美軍

根本就不懼怕,敢打敢拚。 十五軍戰後編撰的《抗美援朝戰爭戰史》中說道:“上甘

嶺戰役中,危急時刻拉響手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舍身炸敵地

堡、堵敵槍眼等,成為普遍現象。”也隻有這樣一個民族的優秀兒女,才能這樣的把個

人生死置之度外。


三、後繼的人員補充與物質的補充非常有力,在戰役開展後的10月份下半旬,自願軍

調來了133門重炮,這些重炮對自願軍陣地戰的爭奪戰中起了大作用,美國對這些火炮

的火力非常懼怕,感覺不適應,因為美國人事實上在過去所有的戰鬥中,火力上一直占

有絕對的優勢,他們的心理上對對方突然占有火力優勢非常難以適應,他們不像中國解

放軍,解放軍的成長曆史,就是一部一直與優勢火力的對手作戰曆史,其心理上和經驗

上早就適應了對方火力的強大,自願軍一旦有了遠程的火力壓製,美國人就會覺得很恐

懼,士氣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美七師上尉尼基曾經驚恐地告訴隨軍記者:“中國軍隊的

炮火像下雨一樣,每秒鍾一發,可怕極了。我們根本沒有藏身之地。”


四、自願軍采取的一些新的戰術,自願軍不但有挖大坑道到躲避空中火力的方

法,更有放冷槍冷炮的一些新戰術,這些戰術,美國人一時無法適應,造成了一些不必

要的傷亡。


五、根上甘嶺地區的特殊的地理環境有關,上甘嶺地區的坡度的角度非常理想,坦克

當好衝不上去,其岩石又不十分堅硬,適合於打深坑道,其兩主峰相距不遠,可以形成

交叉火力,相互支援,其山勢實屬易守難攻,對於阻擊機械化的軍隊,那個地方實在太

理想了,那地方由於山不高,往往會給人容易攻打的錯覺,如果在平原上,不要說抵擋

七倍之敵,就是人數同樣多的美軍的進攻,自願軍也是常常抵擋不住的。


上甘嶺戰役是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以如此少的人,如此簡陋的裝備,抵擋住了

如此多的人如此現代化軍隊的進攻,它為我軍我軍留下非常多的寶貴的作戰經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