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進攻阿拉斯加戰略失策

(2009-06-11 09:23:16) 下一個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進攻阿拉斯加戰略失策
2008年10月21日 09:28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選稿:黃駿

  日本決定進攻阿拉斯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是包括空中作戰、海上作戰和登陸作戰的海陸空聯合作戰。在戰爭中,日軍登上美國領土作戰的是阿拉斯加阿圖島和基斯卡島登陸作戰。

  日本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以後在3個多月的時間裏便占領了東自威克島、馬紹爾群島,西至馬來半島,南至俾斯麥群島,幾乎完全控製了整個西太平洋。隨著太平洋戰爭初期的勝利,日本感到要控製那麽廣大的占領區,兵力越來越不夠用,尤其擔心美國會很快從初戰失利中恢複起來。為此,日軍準備進攻夏威夷,步驟是:從1942年6月開始行動,首先奪取中途島、約翰斯頓島和巴爾米拉環礁,一旦把足夠的航空兵力調到這些前進基地,立即對夏威夷發動兩棲作戰。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還認為,占領中途島乃至進一步占領阿留申群島,可以將其改造為日本空軍基地,這樣就能使日本的空中和海上的防衛範圍向東擴展2000海裏,以確保日本的本土不再受敵方中程轟炸機的威脅。

  阿留申群島是太平洋北部的弧形島鏈,位於阿拉斯加西南,屬美國阿拉斯加州。群島居白令海前哨,扼白令海出口,戰略地位重要。阿留申群島原屬俄國,1867年連同阿拉斯加一起賣給美國。1940年美軍將荷蘭港擴建為海空軍基地。日本海軍的戰略家們認為,永久占領這些島嶼並無必要,因為在一年大部分時間裏這些北方島嶼都不適於作空中巡邏基地使用。不過,山本認為,暫時占領這些島嶼除了可將島上敵軍事設施摧毀外,還可保護日軍主攻的北翼,並可牽製美軍,使其首尾難以兼顧,戰略意義重大。

  日美雙方調兵遣將

  為了實施這個巨大的兩路攻勢,日本聯合艦隊決定投入它所能調集的最大兵力。按聯合艦隊的作戰計劃,這次作戰出動的艦隻包括運輸艦和輔助艦船在內共達200多艘,其中有戰列艦11艘、航空母艦8艘、巡洋艦22艘、驅逐艦65艘、潛艇21艘及700架飛機。參戰艦艇消耗的燃油和航行裏程都將超過和平時期日本海軍全年耗油量和航行裏程。

  盡管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知道日軍對於阿留申群島的攻擊是佯攻,手上兵力也嚴重不足,但是他不能將這些美國領土拱手讓給日本,所以仍派出一支部隊去加強阿拉斯加的防禦。1942年5月22日,美軍組建北太平洋部隊,擁有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3艘,驅逐艦14艘,潛艇6艘以及岸基航空兵陸軍第11航空隊一部,由西奧博爾德海軍少將統一指揮,負責阿留申群島的防禦。尼米茲還從珍珠港抽調2艘重巡洋艦去加強北太平洋部隊,並向北太平洋部隊司令西奧博爾德通報了敵情。西奧博爾德認為這是日軍的詭計,目的是為了吸引美軍注意而在荷蘭港或阿拉斯加登陸,所以他將部隊部署在科迪亞克島以南400海裏海域,靜候日軍的進犯。

  轟炸荷蘭港一波三折

  1942年5月27日,這一天是日本的海軍節。早晨6時整,日本航空母艦艦隊徐徐開出瀨戶內海,它們是這次中途島之戰的主力。然後,其他各艦隊分別逐次地從各自的錨地起航。山本五十六把這次聯合艦隊的出征陣容大致分成北、中、南3個集團。其中由第5艦隊司令細萱戊子郎中將率領的北方部隊,負責在主力進攻中途島之前,攻占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以阻止美軍由北方南下,起到牽製對方的作用。北方部隊又稱阿留申登陸攻擊部隊,其具體任務與編成是:大森海軍少將率領的阿圖島登陸部隊,兵力有巡洋艦1艘、驅逐艦4艘、掃雷艦1艘、運輸艦2艘(載陸軍登陸部隊1200人),任務是在6月6日進攻阿留申群島的埃達克島,破壞島上的軍事設施,然後於12日在阿圖島登陸並予以占領;大野海軍大佐率領的基斯卡島登島部隊,由2艘巡洋艦、1艘輔助巡洋艦、3艘驅逐艦、3艘掃雷艦、2艘運輸艦(載海軍陸戰隊1200人)組成,任務是在6月6目占領基斯卡島;角田海軍少將率領的第2機動部隊,轄航空母艦2艘(載有戰鬥機40架,魚雷機21架,俯衝轟炸機21架)、重巡洋艦2艘和驅逐艦3艘,任務是6月4日轟炸阿留申群島的荷蘭港進行牽製攻擊;此外還有細萱中將所轄的1艘重巡洋艦、2艘驅逐艦、2艘油船和3艘貨船。在戰略上,北方部隊是一支佯攻兵力,山本的設想是希望在主作戰發起之前由它們進行佯攻,以便把美國航空母艦引誘到錯誤的方向。

  1942年6月3日,日軍到達了攻擊位置,23時許,天空依然是濃霧彌漫,但日軍還是按計劃,從“龍驤”號航母起飛了11架轟炸機和6架戰鬥機,從“隼鷹”號起飛12架轟炸機和6架戰鬥機。因氣候惡劣,攻擊機群未能到達荷蘭港,無功而返,但在返航途中發現烏納拉斯卡島北岸的馬庫欣灣裏停著五艘美軍驅逐艦。角田立即下令起飛全部飛機前去攻擊,他不但派出了“龍驤”號和“隼鷹”號兩艘航母上的飛機,還出動了“高雄”號和“摩耶”號重巡洋艦所攜帶的水上飛機,但由於天氣惡劣,大部飛機再次被迫中途折返。

  所有飛機著艦後,角田率部駛至距海岸約100海裏的海域。

  按照預定計劃,角田的航母戰隊在對荷蘭港實施兩輪空襲之後應繼續西進,於5日空襲阿達克島,6日空襲基斯卡島,但是鑒於對荷蘭港的空襲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加之又發現荷蘭港擁有機場、現代化倉庫、營房、碼頭、油庫和完善的公路網,無疑是美軍在該地區的戰略基地,因此日軍北方編隊司令細萱決定於次日對荷蘭港實施第三次空襲。

  6月5日,當角田完成第三次空襲準備,出擊機群即將起飛之際,卻接到山本越過細萱直接下達給他的電令,命他立即率部南下與機動編隊會合。角田不清楚中途島方向發生了什麽變故,但他認為荷蘭港還沒有遭到有效的壓製,對於北方編隊的下一步作戰行動十分不利,既然已經完成了出擊準備,那就完成空襲之後再行南下,於是他在11時40分派出9架攻擊機、11架轟炸機和11架戰鬥機對荷蘭港發動空襲,待飛機返回航母後,角田才率部南下。途中又接到山本命令,暫停中途島作戰,繼續阿留申作戰,角田所部因此又轉而北上,支援在基斯卡島和阿圖島的登陸作戰。

  日軍登陸未遇抵抗

  在經過前期對美國島嶼的數日空襲轟炸後,1942年6月7日深夜,向井一二三海軍少佐指揮的舞鶴鎮守府第三特別陸戰隊約600人在基斯卡島登陸;6月8日淩晨,穗積鬆年陸軍少佐指揮的陸軍北海支隊約1200人在阿圖島登陸。兩島的登陸均未遭到美軍抵抗,因為美軍根本沒有在這兩個島嶼上部署守備部隊,因此直到6月10日,美軍巡邏飛機才發現日軍占領了基斯卡島和阿圖島。

  阿留申群島作戰至此結束。美軍荷蘭港隻遭到輕微損失,基斯卡島和阿圖島的失守無論在戰略上還是戰術上都無多大意義。由於美軍已經清楚地掌握日軍主要攻擊目標是中途島,所以日軍此次佯攻作戰完全沒有達到目的,反而分散了大量兵力,這也是導致至關重要的中途島海戰(1942年6月4日—6日)日軍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中途島海戰後,美軍從此掌握了太平洋戰場作戰的主動權。此後,日美雙方在太平洋中部島嶼展開激烈海空戰。由於喪失了太平洋戰場的製海權、製空權,日軍不斷收縮在被占島嶼上的兵力,1943年7月,美軍在未遇到日本抵抗的情況下順利收複阿拉斯加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