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力拓“過河拆橋”背後的地緣政治
(2009-06-10 07:50:38)
下一個
如果要用一句成語來描述力拓的行為,“過河拆橋”再合適不過。當初力拓董事長甚至是急於求得中鋁注資的,因為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鐵礦石價格暴跌,力拓股價也一落千丈,力拓急需資金償還今年10月到期的89億美元債務,其到2010年到期的債務高達387億美元,籌集這麽多的償債資金,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國資金對力拓來說幾乎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但力拓股東自己也沒想到,金融市場反轉得如此之快,短短幾個月力拓股價升幅70%,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市場也大幅回暖,用力拓董事會主席的話來說就是“金融市場已顯著改善……使得與中鋁交易條款的價值顯著下降 ”。然而,正是中鋁注資195億的交易,在危機中給了力拓相關各方信心,無疑對力拓走出危機起了重大支撐作用。但 “危機的河流”既然已經渡過,現在就有了拆除中鋁這座橋的“利益誘惑”了。
在澳大利亞政府眼裏,正是力拓股東的利益導致其毀約,因而是“商業行為”,而朝野上下圍繞中鋁注資力拓的反對聲,尚未走到政治程序層麵,沒有導致政府幹預,因而不算“政治行為”。我們相信,澳大利亞政府這次沒有幹預力拓董事會,然而這並不表明力拓單方麵中止交易就不是“政治行為”。如果不是來自中國的中鋁,而是美國鋁業,或來自英、德、法等地區的歐洲鋁業,即使同樣有市場回暖的利益誘惑,力拓董事會恐怕也不會冒著觸犯市場誠信的風險中止交易。因此筆者認為,力拓“過河拆橋”不是簡單的商業行為,其背後有深刻的地緣政治!
按歐美的“正統”觀點,歐美始終是世界的核心。麥金德於1904年發表有關“心髒地帶”的陸心學說,就明明白白指出歐洲大陸的心髒地帶是最重要的戰略地區,之後經過“一戰”和“二戰”,世界軸心從英法德核心地帶跨越大西洋,拓展到北美,在布雷頓森林體係之下建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聯合國建立起來之後,歐美國家通過這些國際機構操縱了世界事務。之後,又將大洋洲以及北歐國家都囊括進來,並經過其內部的北約、經合組織等機構協調,構成堅不可摧的所謂世界軸心。在歐美軸心之內,通過家族和跨國公司的跨國發展,形成了緊密的利益紐帶,雖然他們在內部也有激烈的利益之爭,但一旦對外,就是堅固的利益堡壘。這次力拓毀約,不過是利益軸心地緣政治的再次顯形而已。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歐美利益軸心通過生產、貿易和投資的國際化獲取最大的利益,他們通過控製技術和營銷網絡,將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體壓製在“微笑曲線”低端,又通過國際貨幣體係和發達的金融市場,將中東資源國和亞洲加工經濟體的盈餘美元回流購買其債券和金融衍生品,但就是不允許這些盈餘美元收購他們的跨國公司和戰略資源。邁克爾·赫德森在《超級帝國主義》中說 “美國外交官已經清楚地說明,用美元收購或控股美國公司甚至兌回黃金都被視為敵對行為”。其實不光是美國,整個歐美利益軸心,他們的家族和公司股東,在遇到軸心之外的機構收購其戰略資產時,都會自覺地反對,他們此時的團結空前一致,甚至無須政府去協調,這正是地緣政治的深層影響。
無怪乎中國企業這幾年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荊棘遍地,先有中海油收購優尼科被美國否決,現在是中鋁危機中幫助力拓終遭“過河拆橋”。聯想能夠成功收購IBM的計算機部門,不過是該部門被視為製造低端無關宏旨,而五礦等企業能在澳大利亞收購一些礦,也不過是這些礦屬細枝末節,一旦涉及戰略資源就可能寸步難行,而他們以所謂中國國有企業為理由來反對,不過是個幌子而已。比如,德國政府歡迎加拿大的麥格納收購通用在德國的子公司歐寶,但對中國北京汽車的收購意向則從一開始就予以排除。
當然,他們也並非隻針對中國企業,還有巴西、俄羅斯等“金磚四國”的新興市場經濟體,甚至連日、韓這樣已被視為盟友的國家,歐美利益軸心也是排斥的。我們經常看到歐美國家收購韓國的銀行、日本的汽車企業,而很少看到日、韓企業能成功收購歐美戰略企業和資源。
我們該在戰略上深思了:歐美軸心的地緣政治對我們的繼續發展究竟會構成怎樣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