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侵華日軍眼裏的抗日名將楊靖宇(老帖,好帖)

(2009-06-01 06:15:23) 下一個
  • 楊靖宇(1905-1940.2.23)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河南確山人。

      1905年2月26日(清光緒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於河南省確山縣(今駐馬店市驛城區)李灣村窮苦農民家庭。在東北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時,曾化名張貫一、乃超。1932年赴南滿領導抗日武裝鬥爭時,改名楊靖宇。楊靖宇父親馬錫齡是一窮苦農民。楊靖宇八歲時進私塾讀書。1918年入確山縣高等小學讀書。1923年進開封紡織染料工業學校,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3月,為迎接北伐軍勝利北進,領導了確山農民起義。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初調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陽、開封等地先後三次被捕入獄。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東北,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同年秋被捕,在獄中堅持鬥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出獄,任哈爾濱市委書記,滿洲省委委員、代軍委書記等職,積極領導東北人民的抗日鬥爭。1933年任中國工農紅軍三十二軍南滿遊擊隊政委、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獨立師師長兼政委。1934年任南滿抗日聯軍總指揮、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等職。1937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兼政委,基本隊伍有六千餘人,分布南滿一帶開展抗日鬥爭。盧溝橋事變後,楊靖宇發動西征,經常出擊日軍,支援關內的鬥爭。1938年5月,召集南滿黨和軍隊幹部開會,討論堅持遊擊戰爭策略。會後,在通化、臨江一帶開展抗日鬥爭,給敵偽軍以沉重打擊。同年冬,日寇實施慘無人道的歸屯並戶政策,並勾結日本武裝屯田移民,加強對南滿抗日根據地的摧殘,抗日聯軍的處境更加艱難。楊靖宇率第一路軍一部一千四百多人,進入長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縣境與敵人戰鬥中受重大損失,隊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為解決部隊給養問題,命部隊主力北上,自己帶領一支小部隊東進。到了最後,他身邊僅有7名戰士,4名負傷。於是楊靖宇下令4人轉移。後來,他派了剩下的兩名戰士去找村落些吃的,下山後,兩名戰士被日偽軍殺死。楊靖宇明白了一切。2月22日,在一間雪地中的小破屋裏度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夜。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縣(今靖宇縣)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個中國人,楊靖宇恪守黨的鐵的紀律,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於是給了錢,讓其中一人幫他買些食物和棉鞋。那個人回大屯泄密給日偽當局;關東軍討伐隊包圍了將軍,並緊急召集由抗聯叛徒組成的偽滿特工隊參戰;經過數小時激戰,將軍被叛徒機槍點射命中要害,壯烈殉國。經日軍解剖,發現他竟以軍大衣中的棉花、樹上的樹皮、雪下的草根為食。金井曾是侵華關東軍軍人,後被蘇聯紅軍捉到西伯利亞,在俘虜營服了8年苦役。他說:“在蘇聯饑餓難忍的時候就挖草根吃,嚼著嚼著就落淚了,不吃不知道草根的滋味兒呀!楊靖宇將軍、馬占山的士兵胃裏都是樹皮呀。”回憶錄這樣寫道:“當時我們強製配給中國東北人民的糧食叫‘共和麵’,裏麵還有鋸木呢。這種‘糧食’連我們的軍馬都不吃。“1944年,部隊在哈爾濱南大崗駐防。一個中國老太太撥開我們日本軍馬的馬糞,從裏麵拾出豆子來。我看了上前一腳就把她給踢翻了。我說:滾蛋!你他媽的不是人呀,吃馬糞。老太太一邊哭一邊拾散落在地上的豆子。我說:你他媽的再哭,我就在這兒刺死你。我舞著槍刺在她眼前吼著,可老太太不走,她舍不得那些糧食。為此,老太太跪在地上一個勁兒地給我磕頭說:皇軍!皇軍!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在蘇聯俘虜營饑餓難忍時,我嚼著草根,就想到這個中國老太太,我好後悔呀……”金井轉身打開保險櫃,小心取出一幅照片。他戴上老花鏡講解:“這是你們中國東北抗日聯軍司令楊靖宇將軍的遺照。邊上站的,都是我們關東軍士兵。他死後,我們用木頭紮成擔架把他從山上抬了下來。”

    “我也隻見過楊將軍一次,而且近在咫尺,那就是楊將軍的人頭。當時我們關東軍士兵用木杠子紮成擔架,把陣亡的楊將軍抬下山。遵照關東軍司令部的命令,我們日軍軍醫切開楊將軍的腹腔――嚴密封鎖了幾個月,冰天雪地,彈盡糧絕,東北抗日聯軍的將士們吃什麽呢?當我們的軍醫切開楊將軍的胃時不由得驚呆住了,裏麵全是沒消化的樹皮和草根。關東軍司令部感到楊將軍雖然死了,但是還有巨大的威脅,於是命令:把楊將軍的頭顱砍下來示眾,讓就近的關東軍部隊都來看,強迫附近的中國居民來看,押送監獄裏的中國人來看,告訴他們:抗日的話,這就是下場!告訴他們:抗日聯軍已經被消滅了,隻有服從日本軍當順民才是唯一出路!但我總感覺楊將軍的影響力反而更大了,他作為共產黨抗日軍人的形象已經植根於中國國民和我們日本土兵的心中。” 金井仔細看著照片說:“我開始不喜歡他,他畢竟是我們關東軍的敵人。他所領導的抗日聯軍一直堅決抵抗,我們連隊的許多軍人都在他們的抵抗中陣亡了。你當過軍人,你應該理解我的心情。當看到自己的朋友被打死,是一定要報複的。可我一直在想,那時楊將軍如果投降了,可以去新京做官。新京就是滿洲國的首都。中國的正規軍都撤了,關東軍一共有70萬部隊,日本是決心占領這片土地的,我不明白楊將軍的抵抗意義何在?不理解他的同時,我卻佩服他。他的軍隊一共3000人,沒有重武器,沒有任何援助,他卻沒有後退一步。到後來,也就是現在,我的想法全變了,我感到楊靖宇是個偉大的人物。一個到外國去征戰的軍士,表現得再英勇也隻是短暫的英勇;而一個為保衛自己祖國而戰的勇士,才具有永恒的意義。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張照片我保存了55年啊。在蘇聯俘虜營,有一次蘇聯軍隊官兵檢查我的背包時,不問青紅皂白先給我一個耳光,然後問:‘這是誰?是不是日本軍人?’我回答:‘這位是中國人,是中國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司令楊靖宇。’聽了這話蘇聯軍人又給我一個耳光,還給我照片。我不明白他怎麽總打人呀。 “當時關東軍發下這張照片的目的是為了慶祝勝利――終於消滅了楊靖宇的抗日聯軍,可我當時看著這張照片心裏一直很沉重。當時我們關東軍和滿洲國軍加上警察大隊共2萬5千人圍 楊靖宇的部隊,時間是1939年10月至1943年3月。我們在吉林、間島、通化,組成‘三省聯合討伐隊’圍 楊靖宇的抗日聯軍第一路軍3000人。當時,我們日軍和滿洲國軍為了‘治安維持’砍伐森林,把山地開出自動車道路,這樣我們關東軍就可以坐在卡車上機動遷回了。由於機動力的增強,抗日聯軍可以利用的自然屏障範圍越來越少,我認為這是東北抗日聯軍失利的主要原因。為了分清遊擊隊和一般居民,把可能幫助抗日聯軍的村民全部強製轉移,把村與村之間全部釘上柵欄,派軍警守備,讓彈盡糧絕的抗日聯軍第一路軍孤軍苦戰。我們關東軍還派人對楊靖宇軟硬兼施,可他硬不投降。1940年2月,我們關東軍終於把戰鬥到最後一刻而死的楊總司令從山上抬了下來。有這樣的將軍,有這樣不屈服的精神,我們要統治中國、建立大東亞共榮圈,談何容易!”   

    “半個世紀過去了,我一直崇敬楊將軍。他是真正的武士,他的軍銜應該和我們關東軍司令一樣高,可他和普通士兵吃一樣的飯,穿一樣的衣,睡一樣的床,實在是不可思議!作為原日本關東軍二等兵,我還活著,他卻早已離開了這個世界。我願意把最後的軍禮敬給這位堅強的中國軍人。”說完他也立正站好,給楊靖宇將軍遺像敬了一個原日本軍人的軍禮。http://bbs.tiexue.net/post_3601418_1.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