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也來試試看說說馬克思主義裏的階級鬥爭
(2009-05-29 17:30:35)
下一個
記得在網上查看近代西歐曆史的時候看見過這一樣,(說不定有誤記,往得到指正:))
馬克思是黑格爾的學生,黑格爾的曆史哲學觀裏有一點是說凡曆史都有大起(climax)之後的大落(anti-climax),
後者說有正必有負,也就是所謂的thesis和anti-thesis
所以曆史裏必有高峰和低穀,就像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盛和衰,如果我沒弄錯的話,這種
觀點延續到現代,就變成了這樣一種政治理念:既然大亂和大治是互相衍生的,那麽為
”
了達到“大治”就先把局麵弄得“大亂”,天下越亂越好,因為實在“亂得不行了,“
大治”必然出現了,這也是很多善良的老百姓把希望寄托在政客身上的一部分的緣由,
為什麽這種政治理念產生於現代德國,那要和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說起,那一場在西歐
心髒發生的革命把許多以前禁止的思想放了出來,比如羅馬教會不再是唯一的精神領導
了,至少在德法的國民可以不再為不是蒂屬羅馬天主教而“苦”,哲學係在德國十九世
紀是西歐的中心,馬克思是屬於反叛的青年,當時德國還未統一,各個城邦大公國彼此
還未在普魯士的旗下何為德意誌帝國,但貴族們的實權是還是和金融財團接在一起,形
成了空前的“鐵血帝國”德意誌,1815年維也納和會到1848年巴黎公社失敗,是讓許許
多多的有理想的年輕人幻想破滅的年代,強調階級鬥爭是出於共產主義思想形成的過程
中必要的一個“手段”,其實也是人類為了追求公平社會,每一代人都在努力的事業
敵人不是一個人的出身,是信仰的堅定,每個人對追求公平美好社會有多堅定,馬克思
恩格斯的曆史觀裏裏強調階級鬥爭,也是因為曆代社會的極度不公平,
到最後都是以改朝換代,也就革命來結束不公平的製度的。中國自古就有大同社會之
說,所以共產主義所追求的理想社會實在是每一個民族的代代追求,商湯王代夏,
周武王取代商紂王,都是應天的“革命”(見尚書,春秋等),三國後的晉朝,再虛偽
的晉武帝用的也就是“革命”這個兩個字,所以“革命”不是共產主義的專利,
是全世界人共同的思想。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如何達到理想社會的理論是不斷發展的,到了馬克思晚年還是沒有完
善,所以有各家各派的,我記得幼時聽大人說過,在馬克思的晚年,連他自己也說
要是照社會上流行的共產主義觀點,他本人也不能算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
我沒有正式學過哲學曆史,還望各位多多包涵!:)
附:
1.在古代,現代德國和法國是同一個帝國之下的東法蘭(德區)和
西法蘭西(法區)east francia,和west francia,同屬羅馬教皇管轄區
近代史上“德法分道”是在公元1500左右,因為威尼斯政貿貴族集團的'"穿針引線"
德國的大公們(princes.)和英國的貴族結成新精神聯盟,共同反羅馬抗稅
2.共產黨人上台後是致力重建社會的,列寧在上台後一邊平內亂的同時,
其中第一件建立新社會的就是事就是重啟經濟係統,穩定物價;
建立穩定的社會,立婚姻法,保護家庭的成長;
後來的五年計劃也是共產黨人建設社會的理念延伸,說共產黨是要天下大亂的是站不住
腳的
3.共產主義從來是有各家各派的,但不是每個打出共產主義旗幟的就是共產黨,
特別在三十年年代,和共產主義社會競爭的納s主義大行其道,後來有打出共產主義的
在實際上實行納s主義,也是二十世紀的一個政治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