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八路軍編製全介紹
(2009-05-26 14:29:54)
下一個
文章提交者:putongyibing
加貼在 中國曆史 鐵血論壇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八路軍編製全介紹
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軍隊實行領導的最高組織機構。1937年8月洛川會議決定正式成立。主席***,副主席朱德、周恩來、王稼祥(1938年任)、劉少奇(1943年3月任)、彭德懷(1943年9月任),參謀長前為肖勁光,1938年由滕代遠任,1940年由王若飛任,1941年由葉劍英任。***、朱德、周恩來、彭德懷、任弼時、林彪、賀龍、劉伯承、張浩、徐向前、葉劍英等11人為委員。軍委組成機構為:總參謀部,部長聶鶴亭,下設一、二、三、四局,分別由郭天民、曾希聖、王錚、黃春甫(江華)任局長;總政治部,主任先後由任弼時、*** (代)、王稼祥任,下設組織部、宣傳部、鋤奸部、敵工部、聯絡部,分別由胡耀邦、肖向榮、吳溉之、王學文、譚政任部長;後勤部,部長葉季壯,下設供給部、衛生部、兵站部,分別由張永勵、饒正錫、張令彬任部長。
八路軍總部(集總):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決定,將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任弼時任政治部主任,***任副主任。八路軍指揮機關的組成是:司令部秘書長舒同,下設參謀處,處長彭雪楓(後為閻揆要),副處長邊章伍;副官處,處長唐延傑,副處長餘忠良;炮兵主任武亭;政治處主任李文楷。政治部設有宣傳教育部,部長陸定一,副部長黃鎮;組織部,部長譚甫仁;敵工部,部長蔡乾;保衛部,部長楊奇清;地方工作部,部長傅鍾。供給部,部長趙爾陸,副部長謝今古(後改名黃達);兵種部,部長葉季壯,副部長周玉成;衛生部,部長姬鵬飛。隨營學校,校長韋國清,政委張平凱。特務團,團長朱水秋,政委邱創成。9月11日,根據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總部,簡稱集總(習慣仍稱八路軍)。由八路軍司令部、政治部和供給部組成。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參謀長葉劍英,副參謀長左權,政治部主任任弼時,副主任***,供給部長楊立三。1937年9月15日,總部機關由韓城縣芝川鎮東渡黃河,轉戰華北,指揮作戰,年底進入太行山區,之後一直駐紮於此,直至抗戰勝利。1938年1月5日,中央軍委任命***為八路軍一二九師政委,不再任總政副主任。2月28日,為統一對外名義,軍委總政治部以八路軍政治部出現,主任任弼時,副主任傅鍾、譚政。1938年8月4日,中央和軍委發布通知,王稼祥從蘇聯回國,擔任軍委總政治部主任,並兼八路軍政治部主任。1938年12月,中央軍委決定成立八路軍前方指揮部,簡稱"前指",設立於晉東南。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參謀長左權,野戰政治部主任傅鍾,副主任陸定一。後勤部部長楊立三,供給部部長周玉成,"前指"秘書長申伯純。總部所屬特務團(團長尹先炳,政委李誌民)、炮兵團(團長武亭,政委邱創成)、隨營學校(校長韋國清,政委陳卜明)。1940年5月朱總司令返回延安,1940年5月25日,中央軍委任命羅瑞卿為野戰政治部主任,接替傅鍾職務(1943年9月10日,張際春任副主任)。任命王若飛為八路軍副參謀長,駐軍委辦事。鑒於葉劍英已回延安,1941年2月14日,中共中央決定葉劍英仍兼八路軍參謀長,駐延安辦公,王若飛調任中共中央秘書長。1942年5月25日,八路軍總部副參謀長左權在戰鬥中犧牲。8月25日,中央軍委任命滕代遠為八路軍副參謀長兼前指參謀長。
1942年秋,八路軍總直機關的編成情況是:司令部,秘書長韓進;機要科長段連紹,參謀處一科科長王政柱,二科科長魏國運,三科科長吳子雲,四科科長朱早觀;情報處,處長滕代遠兼,一科科長林一,二科科長錢江,三科科長項本立。野戰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周恒;宣傳部長,部長陸定一兼,副部長王東明;敵工部,部長漆克昌;秘書處,處長陳誌斌。後勤部,部長兼政委楊立三,下轄供給部,部長周玉成,政委周文龍;衛生部,部長錢信忠;軍工部,部長劉鼎,副部長劉鵬;冀南銀行行長兼政委高捷成,副行長熊光炳。特務團,團長歐致富,政委武開勝。
1943年9月8日,彭德懷離開麻田總部,同劉伯承一起回延安。10日,又任命楊立三為前指副參謀長。10月 6日,中共中央決定一二九師於總部合並(保留一二九師番號);中共太行分局合並於北方局,***任北方局代理書記,主持八路軍前方總部工作。1945年8 月,成立晉冀魯豫中央局和晉冀魯豫軍區,同時撤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前方總部。
八路軍政治部:
八路軍的政治工作機關。其前身為紅軍總政治部。1937年8月25日成立,9月11日,八路軍改稱第十八集團軍,政治部改稱十八集團軍政治部,主任任弻時,副主任***,下設宣傳教育部、組織部、敵工部、保衛部、地方工作部。1938年1月,***調一二九師任政治委員,任命傅鍾、譚政為副主任。為統一對外名義,2月28日,中共中央決定中央軍委總政治部以八路軍政治部名義出現,同時決定將華北前線的八路軍政治部改為野戰政治部。8月4日,中央軍委決定軍委副主席、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兼八路軍政治部主任,機關設在延安。王稼祥赴蘇後,***兼代主任,主持工作。王稼祥回國後,繼續任政治部主任,1943年1月恢複軍委總政治部。
八路軍野戰政治部:
1938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決定中央軍委總政治部以八路軍政治部名義出現,同時決定將華北前線的八路軍政治部改稱八路軍野戰政治部,傅鍾任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兼野政主任,1940年5月傅鍾調中央軍委工作,羅瑞卿為野政主任,陸定一為副主任。1942年,野政成立黨務委員會,羅瑞卿為書記,彭德懷、羅瑞卿、陸定一、周恒、滕代遠、楊立三等六人為委員。1943年9月,中央軍委又任命張際春為野政副主任。 1945年8月,成立晉冀魯豫軍區,八路軍野戰政治部改為晉冀魯豫軍區政治部
八路軍後勤部:
八路軍總部成立後,開始設供給部,部長趙爾陸;衛生部,部長薑齊賢;兵站部,部長楊立三。1940年設立後勤部,部長兼政委楊立三,政治部主任謝翰文。下屬供給部,部長周玉成;衛生部,部長孫儀之;軍工部,部長劉鼎;兵運部,部長劉頌;財政經濟部,部長張慕光;冀南銀行,行長高捷成。1945年8月編為晉冀魯豫軍區後勤部。
軍政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在其軍隊中設立的黨的集體領導機關,負責部隊的軍事、政治和黨的工作。一一五師軍政委員會由林彪、聶榮臻、周昆、肖華組成,林彪為書記;一二○師軍政委員會由賀龍、關向應、肖克、甘泗淇、王震組成,賀龍為書記;一二九師軍政委員會由劉伯承、張浩、徐向前、陳賡、王宏坤組成,劉伯承為書記。1941年2月7日,中央軍委頒布《軍政委員會條例》,規定在軍、師、旅、團及縱隊、支隊、軍區、軍分區成立軍政委員會,作為黨的領導機關,集體討論決定軍隊重大問題,領導部隊的軍事、政治和黨的工作。1947年,隨著軍隊黨委製的恢複(軍隊黨委製在王明"左"傾錯誤的影響下於1931年11月取消),軍政委員會被撤消。
華北軍分會:
中國共產黨在華北敵後的軍事領導機構,是根據中共中央1937年8月29日的決定成立的,當時稱前方軍委會分會(簡稱為前方軍分會)。1941年4月16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命令,前方軍分會改稱華北軍委分會,簡稱華北軍分會,朱德任主席。
八路軍:
七七事變以後,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逐步形成。7月15日,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發表宣言,決定"取消紅軍的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8月中共中央軍委命令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稱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轄一一五師、一二○師、一二九師。8月25日,中央軍委任命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葉劍英為參謀長,左權為副參謀長。原紅軍總政治部改為八路軍政治部,以任弼時為主任,***為副主任。同日,第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通電就職,決心"效命疆場,誓驅日寇,收複失地,為中國之獨立自由幸福而奮鬥到底!"9月 6日,八路軍總部由朱德、彭德懷、任弼時、左權、***諸同誌率領從陝西三原縣雲陽鎮東進。所屬各師先後東渡黃河,向華北抗日前線進軍。9月11日,第八路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習慣仍稱八路軍),第八路軍總指揮部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簡稱集總),朱德為總司令,彭德懷為副總司令。1938 年12月,中央軍委決定成立八路軍前方指揮部,簡稱"前指",設立於晉東南。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參謀長左權,野戰政治部主任傅鍾,副主任陸定一。1943年9月8日,彭德懷離開麻田總部,同劉伯承一起回延安。10日,又任命楊立三為前指副參謀長。10月6日,中共中央決定一二九師與總部合並(保留一二九師番號),仍沿用"前方總部"名義。前方總部總指揮彭德懷,參謀長滕代遠,政治部主任羅瑞卿,副參謀長楊立三,供給部部長周玉成,政委周文龍。八路軍前總工作由***同誌主持。
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部隊不斷發展壯大。1937年8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共4.5萬人,遵照中共中央的決定,八路軍3個師分別以晉東北之五台山、晉東太行山、晉西呂梁山以及晉南太嶽山一帶為活動地區,廣泛開展遊擊戰爭,打擊敵人,壯大抗日武裝。10月23 日,一一五師政委聶榮臻奉命率一一五師一部創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1月7日,建立了抗日戰爭時期的第一個軍區--晉察冀軍區(北嶽、冀中、平西、平北、冀東),此後,又創建了晉綏(晉西北、大青山)、晉冀豫(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冀魯豫、魯西、湖西)、山東(魯中、魯南、冀魯邊、清河、膠東、濱海)等軍區。到抗日戰爭結束的1945年8月,八路軍的3個師分別兼任山東軍區、晉綏軍區、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察冀軍區。
在8年抗戰中,各師擴大了編製,又一度組建了第一至第五縱隊以及冀察熱挺進軍等,總兵力由改編時的4.5萬人發展到102萬人。據不完全統計,我八路軍共與日偽作戰12萬次,斃傷、俘虜日偽125萬人,創造麵積達246萬平方公裏,人口近1億的抗日根據地,為中國人民民族解放戰爭作出了貢獻。1947年6月,八路軍全部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一一五師:
八路軍三大主力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及陝南紅七十四師合編而成,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政訓處主任羅榮桓,副主任肖華,參謀長周昆。下轄三四三旅、三四四旅及師直獨立團、騎兵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教導營,全師共15000 人。改編即日便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工兵、輜重營留守陝甘寧。9月25日,首戰平型關,殲敵1000餘人。10月,聶榮臻改任師政委,羅榮桓政治部主任。同月,聶榮臻率獨立團等部2000餘人留守五台地區,開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師部率三四三旅南下開辟呂梁抗日根據地。1938年春,林彪受傷,陳光代理師長。1939年,一一五師進入山東地區,1943年,一一五師與八路軍山東軍區合並,組成新的山東軍區,羅榮桓任司令員兼政委,黎玉任副政委,肖華任政治部主任。8年抗戰中,該師共與日作戰3800次,殲滅日偽軍18.2萬餘人。抗戰勝利後,一部分部隊調東北,另一部分編入新組建的新四軍兼山東軍區。
三四三旅:一一五師主力部隊之一,由紅一軍團改編而成,旅長陳光、副旅長周建屏,參謀長陳士榘,下轄六八五團,六八六團,由楊德誌、李天佑分任團長。1937年8月22日,從陝西三原出發,東進抗日,開赴山西抗日前線。1938年冬旅主力開赴山東,彭明治率六八五團抵微山湖地區,改稱蘇魯豫支隊,該旅於1940年改稱教導第三旅兼魯西軍區。後並入冀魯豫軍區。
三四四旅:一一五師主力部隊之一,由紅十五軍團而成,旅長徐海東、副旅長黃克誠,參謀長盧紹武,下轄六八七團,六八八團。1937年8月22日,從陝西三原出發,東進抗日,開赴山西抗日前線。1938年冬旅主力開赴山東,楊得誌、崔田民率該旅旅直一部與當地武裝合並為冀魯豫支櫻?⒊閃⒘?司磐擰⒍懶⑼擰⑼59273;?荻擁齲?938年2月曾歸一二九師指揮,1940年2月隸屬於八路軍第二縱隊。南下以後又編入八路軍第四縱隊,皖南事變後編者按入新四軍第三師。
一二O師:
八路軍三大主力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紅二方麵軍和陝北紅二十七軍、二十八軍、獨立第一師、第二師、總部特務團、赤水警衛營等合編而成,師長賀龍,副師長肖克,政訓處主任關向應,副主任甘泗淇,參謀長周士第。下轄三五八旅、三五九旅及教導團、騎兵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特務營,全師共14000人。9月3日,開赴山西抗日前線,七一八團留守陝甘寧。9月,一二○師進入晉西北地區,創建抗日根據地。 1938年,李井泉率大青山支隊開辟綏西、綏南和綏中創建大青山抗日根據地。1942年,組建陝甘寧晉綏聯防軍。8年抗戰中,該師共與日作戰2萬餘次,消滅日偽軍12萬餘人,部隊發展到8.5萬人。解放戰爭初期,改編為晉綏軍區及晉綏野戰軍。
三五八旅:一二O師主力部隊之一,由紅二軍團和紅二十八軍改編而成,旅長盧冬生(未到職)、張宗遜、副旅長李井泉,下轄七一五團,七一六團,團長分別為王尚榮、宋時輪。改編後於9月3日開赴山西抗日前線。當月由宋時輪組建宋支隊,後與鄧華支隊會合開辟冀東抗日根據地,1938年1月忻縣獨立團編為714團列入該旅序列,夏天李井泉帶部分部隊組成大青山支隊挺進大青山地區開辟抗日根據地,1939年由彭紹輝接任旅長,羅貴波任政委(也叫彭八旅)。9月將獨二旅也改稱三五八旅,張宗遜為旅長,張平化政委(稱張八旅)。1940年9月彭八旅改編為獨立第二旅,1945年9月,三五八旅及獨二旅均編入晉綏野戰軍。
三五九旅:一二O師主力部隊之一,由紅六軍團和紅三十二軍、總部特務團一營改編而成,旅長陳伯鈞、副旅長王震,下轄七一七團,七一八團,團長分別為劉轉連、文年生。除七一八團留守延安外,其餘全部於9月3 日開赴山西抗日前線,1938年1月平山獨立團改編為七一八團、崞縣獨立團改編為七一九團列入該旅序列,1939年在旅長王震率領下三五九旅主力調回陝甘寧邊區駐防,1940年冬該旅開赴南泥灣執行屯田任務。1944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三五九旅主力改編為八路軍第一支隊(也叫南下支隊)分別由王震、王首道任司令員、政委,南下湘粵邊,打通與廣東東江縱隊的聯係並開辟根據地,後該支隊開辟了湘鄂贛根據地,留駐陝甘寧的三五九旅一部由副旅長蘇進率領作為南下第二梯隊。
一二九師:
八路軍三大主力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紅四方麵軍和陝北紅二十九軍、三十軍、獨立一至四團合編而成,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政訓處主任張浩,副主任宋任窮,參謀長倪誌亮。下轄三八五旅、三八六旅及教導團、騎兵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教導營,全師共 13000人。9月30日,開赴山西抗日前線,三八五旅旅部及七七○團留守陝甘寧。10月,張浩任政委。年底,全師越過正太路創建晉冀豫抗日根據地。 1938年1月,張浩調延安,師政委由***接任。4月,陳再道、宋任窮等率部開辟冀南,抗戰時期,該師先後開創了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等抗日根據地,8年中,殲滅日偽42萬餘人,部隊發展到30萬人。解放戰爭初期,該師編為晉冀魯豫軍區及晉冀魯豫野戰軍。
三八五旅:一二九師主力部隊之一,由紅一軍團改編而成,旅長王宏坤、副旅長王維舟,參謀長耿飆,下轄七六九團,七七○團,由陳錫聯、張才千分任團長。旅部於七七○團留守陝甘寧邊區,之後將警備第三、七團編入該旅序列,並劃歸八路軍後方留守兵團指揮。1942年 6月,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成立後,又歸聯防軍司令部領導,抗戰勝利後編入陝甘寧邊(軍)區。該旅第七六九團跟隨一二九師開赴山西抗日前線,1938年新的三八五旅在太行根據地成立,由陳錫聯任旅長,謝富治任政委,轄769團、獨立團、汪乃貴支隊。該旅一直在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生活戰鬥,1945年8月,晉冀魯豫軍區成立,該旅編入晉冀魯豫軍區第三縱隊。
三八六旅:一二九師主力部隊之一,由紅十五軍團改編而成,旅長陳康、副旅長陳再道,參謀長李聚奎,下轄七七一團,七七二團,由徐深吉、葉成煥分任團長。9月30日,該旅隨一二九師出兵山西抗日前線。1938年1月成立獨立團,由韓東山任團長,7月,七七一團編入一二九師獨立旅,不久獨立旅與青年抗日遊擊縱隊合編為青年抗日縱隊。1940年改編為新四旅,1942年11月七七一團歸冀南第四軍分區,1944年春,該團又調往延安,編入新編第四旅。抗戰勝利後編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1940年5月該旅兼太嶽軍區,對外稱太嶽縱隊,1941年1月三八六旅改為機動兵團,一直在太嶽抗日根據地。1943年3月兼太嶽第二軍分區,抗戰勝利後該旅分別編入太嶽第十九軍分區和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
山東縱隊:
由山東地區的各抗日遊擊隊改編而成。1937年7月11日至1938年5月,中共山東黨組織在各地發動和領導了 10餘次抗日武裝起義,建立了10幾個抗日陣地,至1938年夏天,起義部隊達4萬餘人,為加強起義部隊的統一指揮,1938年12月,經中央批準,成立了八路軍山東縱隊,張經武任總指揮,黎玉任政治委員,王建安任副總指揮,羅舜初任參謀長,江華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一至第八支隊和挺進、南進支隊,總兵力 5萬餘人。1941年8月,中央軍委決定,山東縱隊歸一一五師指揮。1942年1月20日中央軍委指示將山東縱隊改為山東軍區,由一一五師統一指揮。 1943年3月12日,中央決定一一五師與山東軍區合並,成立新的山東軍區,羅榮桓任司令員兼政委,黎玉任副政委,肖華任政治部主任,下轄15個軍分區。
八路軍第一縱隊:
1939年7月初,徐向前、朱瑞奉中央之命率一部分幹部由冀南抵魯南沂水,與山東縱隊指揮部會合。8月1日正式成立八路軍第一縱隊,徐向前任司令員,朱瑞任政治委員,統一指揮黃河以北山東、蘇北的八路軍部隊,8月9日,山東軍政委員會組成,第一縱隊歸山東軍政委員會直接指揮。
八路軍第二縱隊:
1940年2月,根據八路軍總部決定,將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晉豫邊支隊、獨立遊擊支隊、決死第三縱隊和河北民軍第四團合編為八路軍第二縱隊。
八路軍第三縱隊:
1938年4月,由呂正操領導的冀中人民自衛軍和河北遊擊軍合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呂正操任司令員,王平任政治委員(7月由程子華接任),下轄第七、八、九、十支隊和獨立支隊、回民支隊,共二十一個團6萬餘人。第三縱隊兼冀中軍區,歸晉察冀軍區指揮。1939年1 月,一二○師主力抵達冀中,成立了八路軍冀中區總指揮部,賀龍任總指揮,呂正操任副總指揮,關向應任政治委員,統一領導冀中的遊擊戰爭,第三縱隊有很大發展。同年8月,一二○師離開冀中後,第三縱隊在極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抗日戰爭。1943年秋,呂正操奉中央之命,率部到達晉西北地區,第三縱隊建製隨即取消。
八路軍第四縱隊:
1938年5月,根據集總指示,一二O師宋時輪支隊與鄧華支隊回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歸晉察冀軍區指揮,宋時輪任司令員、鄧華任政治委員,同時組成黨的縱隊委員會,鄧華任書記。6月,第四縱隊經平北向冀東地區挺進,配合中共冀熱邊特委領導的冀東抗日武裝起義,部隊迅速擴大到7萬餘人。
八路軍第五縱隊:
1940年5月,第二縱隊政委黃克誠奉命率該縱隊三四四旅、新二旅主力共五個團1.2萬餘人及教導營500餘名幹部,由冀魯豫南下支援新四軍。6月,在永城以南新興集與新四軍第六支隊回合。中共中央指示,第二縱隊歸中共中原局直接指揮。新二旅及三四四旅六八七團與皖東北的蘇魯豫支隊、隴海南進支隊、第四總隊合編為八路軍第五縱隊,黃克誠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韓振紀任參謀長,吳法憲任政治部主任,轄三個支隊共九個團近2萬人,執行東進任務。皖南事變後,第五縱隊整體編為新四軍第三師,師長兼政委黃克誠,副師長張愛萍。
八路軍後方留守處:
八路軍主力開赴前線抗日後,中央軍委將一一五師炮兵營、輜重營;一二○師七一八團、特務營、工兵營、炮兵營、輜重營;一二九師之三八五旅(欠七六九團)、特務營、炮兵營、工兵營等共9000餘人組成八路軍後方留守處,由肖勁光任主任兼政委,轄八個警備團、七七零團及三八五旅旅部等部。10月12日成立了五縣警備司令部及兩延河防司令部。何長工任五縣警備司令員,郭洪濤任政治委員;陳奇涵任兩延河防司令部司令員,白誌文任副司令員。同年12月,中央軍委決定,將留守處改編為留守兵團。
八路軍後方留守兵團:
1937年12月,中央軍委決定,將八路軍後方留守處改編為留守兵團,肖勁光任司令員,莫文任政治部主任,留守兵團歸中央軍委直接指揮。1938年1月,中央軍委決定陝甘寧邊區各部隊由留守兵團指揮。此時留守兵團轄三八五旅、警備第一至八團、綏德警備司令部、保安司令部等部。至1940年,留守兵團直轄三八五旅、三五九旅、警備一旅、關中警備司令部、保安司令部等共13個團,31000餘人。1942年月13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成立,賀龍任司令員,關向應任政治委員(在關養病期間,由高崗代理),徐向前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肖勁光任副司令員,林楓任副政委。留守兵團歸聯防軍司令部統一指揮。
陝甘寧晉綏聯防軍:
1942年5月13日,中央軍委決定在延安建立陝甘寧晉綏聯防軍,並任命賀龍為司令員,關向應為政治委員(關休養期間,由高崗代政委),徐向前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林楓任副政治委員,下轄八路軍第一二○師、留守兵團、晉綏軍區部隊和陝甘寧邊區保安隊以及炮兵團等部。6月10日,聯防軍司令部正式成立。9月15日,中央軍委決定將聯防軍司令部與留守兵團司令部合並,增任肖勁光為副司令員,張經武接任參謀長,不久,又任命譚政為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但對外一律不用聯防軍司令部的名義。抗日戰爭進入反攻時,聯防軍領導人分赴山東、東北就任新職,中央機關任命王世泰為聯防軍司令員,習仲勳為政治委員,王維舟、閻揆要為副司令員,張仲良為副政治委員,張文舟為參謀長。此時,聯防軍僅指揮陝甘寧邊區部隊。
東進縱隊:
1937年12月17日,根據八路軍總部指示,一二九師以七六九團4個步兵連隊、1個機槍連隊、1個騎兵連隊組成東進縱隊,由三八六旅副旅長陳再道任司令員,東進冀南,開辟抗日根據地。1938年7月東縱兼冀南軍區,陳再道任司令員,宋任窮任政治委員,轄8個支隊和1個獨立團。1939年1月,冀南軍區與東進縱隊分開,宋任窮任軍區司令員,陳再道任縱隊司令員,劉誌堅任政治委員,卜盛光任參謀長,鍾漢華任政治部主任。1940年5、6月間,一二九師又新編了6個旅,其中東進縱隊被編為新七旅,旅長易良品,政委文建武。至此,東進縱隊番號撤銷。
大青山支隊:
1938年6月,中央軍委決定由一二O師派兵建立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師部決定以三五八旅第七一五團、師直綺兵營一個連組成大青山支隊,由該旅政委李井泉任司令員兼政委,姚吉吉任參謀長,彭德大任政治部主任。7月底大青山支隊正式出發開支赴綏中、綏西大青山地區。為加強綏遠地區武裝力量,1940年,賀龍、關向應決定將大青山支隊的3個營擴大為3個團,姚喆任司令員,1942年10月,中共晉綏分局根據中央決定,將綏遠(大青山)和雁北合並,成立塞北軍分區,以姚喆為司令員,高克林任政委,統一指揮塞北區的軍事行動,同時撤銷支隊番號。
冀熱察挺進軍:
1939年2月,在八路軍第四縱隊基礎上與冀東起義部隊合編而成,由肖克任司令員,程世才任參謀長,伍晉南任政治部主任,統一指揮平西、平北、冀東地區的抗日武裝鬥爭。挺進軍下轄2個支隊和1個抗日聯軍。1942年,晉察冀軍區精簡整編,挺進軍番號取消,平西、平北、冀東各成立軍分區,肖克任晉察冀軍區副司令員。
冀魯豫支隊:
1939年2月,三四四旅代旅長楊得誌、政治部主任崔田民奉八路軍總部命令,率旅直一部、一個警衛排、一個工兵排、一個迫擊炮排,挺進直南地區。4月初,將活動在該地區的八路軍特務團、獨立團、黃河支隊、冀魯豫第五支隊合編為冀魯豫支隊,楊得誌任司令員,下轄4個大隊,至年底發展到7000餘人。1940年4月底,奉總部命令,八路軍第二縱隊由黃克誠率領,從太南地區進入直南地區與楊得誌會合。隨即,冀魯豫支隊與第二縱隊合編,仍稱為第二縱隊,楊得誌任司令員,黃克誠任政治委員,下轄三四四旅、新二旅、新三旅、河北民軍第一旅。至此,冀魯豫支隊番號撤銷。
山西新軍:
山西新軍是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和推動下,由薄一波同誌負責的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簡稱犧盟會)組織起來的一支抗日武裝。包括"青年抗敵決死隊"(簡稱決死隊)、工衛旅、暫一師、政衛旅、二一二旅、二一三旅和在犧盟救國會領導下的各地遊擊隊等革命武裝。1937年8月1日,決死第一縱隊(第一總隊)在太原成立,政委薄一波,縱隊長魯應麟(舊軍官),政治部主任牛佩琮;10月下旬,決死二總隊成立,11月,改編為二縱隊,政委張文昂,縱隊長陳慶華(舊軍官),政治主任韓均;1938年2月,相繼成立了決死三、四縱隊。決死三縱隊,政委戎子和,縱隊長陳光鬥(舊軍官),政治部主任董天知;決死四縱隊,政委雷任民,縱隊長梁浩(舊軍官),政治部主任李力果。分別開赴晉東北、晉東南、晉西北、晉西南開展遊擊戰爭和建立抗日根據地。以後又相繼成立了政衛旅(旅長張韶芳,政治部主任廖魯言),工衛旅(旅長郭挺一,政治部主任侯俊言),二一二旅(旅長孫定國,政治部主任李成林),二一三旅(旅長郝玉璽,政委程國梁,政治部主任牛佩瑄),暫一師(師長續範亭,參謀長張希欽)。
簡稱邊縱。1938年底,根據集總命令,晉冀豫軍區改稱晉冀豫邊遊擊司令部,倪誌亮任司令員,王樹聲任副司令員,王新亭任政治委員,下轄第一支隊(支隊長桂幹生,政委張南生)、第二支隊(支隊長唐天際,政委方升普)、第三支隊(支隊長張賢約,政委楊樹根)、第四支隊(支隊長趙基梅,政委譚甫仁)。1939年秋,晉冀豫邊遊擊司令部改稱晉冀豫邊遊擊縱隊。邊縱在太行根據地的抗戰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1940年6 月,晉冀豫邊遊擊縱隊在整編中撤銷,成立太行軍區。
南下支隊:
1944 年,9月1日,中共中央決定組織八路軍南下支隊,挺進華南,隨即以三五九旅主力一部5000餘人,組成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獨立第一遊擊支隊(簡稱南下支隊),王震任司令員,王首道任政治委員,郭鵬任副司令員,王恩茂任副政委,挺進湘鄂贛邊,創建根據地,三五九旅留下的部隊約5000餘人,作為第二梯隊,待機南下。11月9日從延安出發,渡過黃河,越過隴海鐵路,於1945年1月29日到達鄂豫皖根據地的大悟山,與新四軍第五師會師。
冀中回民支隊: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戰鬥在河北中部地區的回族人民抗日武裝。1938年7月,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冀中回民教導隊,與回族共產黨員馬本齋領導的河北遊擊軍聯合組成回民教導隊。馬本齋任總隊長。1939年秋正式改編為八路軍冀中軍區回民支隊,馬本齋任支隊司令員。1940年發展到2000多人。支隊紀律嚴明,作戰勇敢,轉戰在冀中和冀魯豫的廣大地區,沉重打擊了日偽軍。後該支隊編入冀中軍區。
晉察冀軍區:
1937年平型關戰鬥後,八路軍一一五師主力南下開辟呂梁山抗日根據地。該師政委聶榮臻奉命率領獨立團、騎兵營等共2000餘人,留守五台山地區,開展遊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11月7日,中央決定成立晉察冀軍區,聶榮臻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唐延傑任參謀長,舒同任政治部主任,下轄4個軍分區。到1939年年底,全軍區部隊發展到127000餘人。1942年2月起,晉察冀軍區實行精兵簡政。2月,撤銷挺進軍,成立了1至13個軍分區,1945年 8月,根據中央編組野戰軍指示,軍區迅速擴編主力團,將區隊、支隊、區小隊編為團,發起戰略反攻,直至日本最後投降。8年抗戰中,晉察冀軍區部隊對敵作戰共65000餘次,斃傷敵偽230000餘人。軍區部隊由2000餘人發展到300000餘人。1945年9月,主力編為晉察冀野戰軍。
冀熱遼軍區:
晉察冀軍區所轄的1個二級軍區。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944年7月指示,9月至11月,晉察冀軍區先後成立了冀晉、冀中、冀熱遼4個二級軍區,並以各區部隊為基礎,組織了野戰軍。冀熱遼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李運昌,副司令員詹才芳,副政委李楚離,參謀長彭壽生,政治部主任李中權。
轄5個軍分區:第十四軍分區,司令員何能彬(兼),政委李子光;第十五軍分區,司令員李雪瑞,政委傅西河;第十六軍分區,司令員曾克林,政委王延春;第十七軍分區,司令員王耀南,政委王世煜;第十八軍分區,司令員趙文進,政委焦若愚。新編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第十九團。
冀晉軍區:
晉察冀軍區所轄的1個二級軍區。為便於指揮作戰並為大反攻作好組織準備,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944年7月指示,9月至11月,晉察冀軍區先後成立了冀晉、冀察、冀中、冀熱遼4個二級軍區,並以各區部隊為基礎,組織了野戰軍。冀晉軍區司令員唐延傑,政委王平,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張連奎,參謀長張開荊。
轄4個軍分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曾美,政委張連奎(兼);第三軍分區,司令員李湘,政委黃文明;第四軍分區,司令員馬龍,政委丁萊夫;第五軍分區,司令員陳坊仁,政委劉達。新編第四十六、第四十七、第四十八、第四十九團。
冀察軍區:
晉察冀軍區所轄的1個二級軍區。為便於指揮作戰並為大反攻作好組織準備,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944年7月指示,9月至11月,晉察冀軍區先後成立了冀察、冀晉、冀中、冀熱遼4個二級軍區,並以各區部隊為基礎,組織了野戰軍。冀察軍區司令員郭天民,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劉道生,參謀長易耀彩。
轄4個軍分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肖應棠,政委楊士傑;第十一軍分區,司令員肖文玖,政委杜存;第十二軍分區,司令員覃國翰,政委段蘇權;第十三軍分區,司令員何能彬,政委吳光。新編第四十四、第四十五團。
冀中軍區:
晉察冀軍區所轄的1個二級軍區。1938年4月,與八路軍第三縱隊同時成立,第三縱隊機關兼軍區機關,呂正操任司令員,王平任政治委員(後由程子華繼任),孟慶山任副司令員,孫毅任參謀長,孫誌遠任政治部主任。
轄4個軍分區
晉西北軍區:
1940年11月7日成立,一二O師兼軍區機關,賀龍兼任司令員,關向應兼任政治委員,續範亭任副司令員,周士第兼任參謀長,士泗淇兼政治部主任。
晉綏軍區:
1942年10月,晉西北軍區改稱晉綏軍區,統一領導晉西北和綏遠地區的軍事工作,屬聯防司令部建製。司令員賀龍,政治委員關向應,副司令員續範亭,副政治委員林楓,參謀長周士第,政治部主任甘泗淇。
晉冀魯豫軍區:
1945年8月20日成立,劉伯承任司令員,***任政治委員,滕代遠、王宏坤任副司令員,薄一波、張際春任副政治委員,張際春兼政治部主任,王新亭任政治部副主任,李達任參謀長,下轄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4個軍區。冀魯豫軍區,司令員王秉璋,政委張璽,副司令員劉誌遠,副政委趙健民、潘複生,參謀長潘焱,政治部主任王幼平。
下轄第一、二、三、四、五、六軍分區。冀南軍區,司令員杜義德,政委李菁玉,副司令員王光華,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劉誌堅,副政委馬國瑞,參謀長陳明義,下轄第七、八、九、十、十一軍分區和獨立四旅。太行軍區,司令員秦基偉,政委李雪峰,副司令員黃新友、趙輝樓,副政委黃鎮,參謀長何正文,政治部主任袁子欽,下轄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軍分區。太嶽軍區,司令員王新亭,政委王鶴峰,副司令員孫定國,副政委裴孟飛,參謀長鄧仕俊,政治部主任桂紹彬,下轄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軍分區和一個獨立旅。
冀魯豫軍區:
1940年4月,黃克誠率八路軍第二縱隊主力從太(行山)南進入冀魯豫抗日根據地之直南(今河南北部的濮陽、清豐、南樂、長垣等地)地區,與冀魯豫支隊會合,並根據八路軍總部的命令,兩部合編,仍稱第二縱隊,楊得誌任司令員,黃克誠任政治委員,轄三四四旅、新二旅、新三旅、河北民軍第一旅等部;同時成立了冀魯豫軍區,第二縱隊兼冀魯山豫軍區,黃克誠任軍區司令員,崔田民任政治委員,轄第一、二、三軍分區。6月,軍區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和國民黨頑固派石友三部的進攻。至此,包括豫北、直南、魯西南地區的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已初步形成。1941年春,冀魯豫軍區部隊粉碎了日偽的多次"掃蕩",鞏固了根據地。7月7日,為加強魯西和冀魯豫邊區的軍事指揮,魯西軍區與冀魯豫軍區合並,仍由第二縱隊兼軍區機關,軍區司令員崔田民,政治委員蘇振華(兼),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軍分區。
晉冀豫軍區:
1938年4月下旬成立,對外稱八路軍一二九師後方司令部。司令員由一二九師參謀長倪誌亮兼任,黃鎮任政治委員。
下轄5個軍分區。
冀南軍區:
1938 年4月成立,宋任窮任司令員,文建武任參謀長,王光華任政治部主任。下轄5個軍分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徐紹恩,政委李林;第二軍分區司令員周光策,政委餘品軒;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宋樹權,政委周發田;第四軍分區司令員餘倫勝,政委王心高;第五軍分區司令員葛桂齋。1939年1月16日,集總又任命王宏坤為冀南軍區副司令員。
太行軍區:
1940年6月成立,一二九師兼太行軍區,師領導兼軍區領導。下轄5個軍分區,幾經調整,第一軍分區司令員秦基偉,政委高楊;第二軍分區司令員張國傅,政委賴若愚;第三軍分區司令員郭國言,政委王一倫;第四軍分區司令員石誌本,政委王孝慈;第五軍分區司令員皮定鈞,政委魯瑞林。1942年1月15日,一二九師頒布整編令及新編製表。按新編製,一二九師仍兼太行軍區,師領導為軍區領導。
太嶽軍區:
1940年6月成立,由三八六旅兼該軍區,旅長兼司令員陳賡,政治委員王新亭,參謀長周希漢,政治部主任蘇精誠。下轄3個軍分區,幾經調整後,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楊之;第二軍分區司令員張淇涵,政委史健;第三軍分區司令員王清川,政委王儲。
山東軍區:
1942 年1月20日,中共中央軍委指示山東縱隊改為山東軍區,歸一一五師指揮,陳光任司令員,黎玉任政治委員,王建安任副司令員,袁也烈任參謀長,江華任政治部主任。山東縱隊所司令員部隊除一部拔歸一一五師建製外,大部改為軍區和軍分區的基幹武裝。同時,山東縱隊機關一部組建為魯中軍區,第二旅機關改為濱海獨立軍分區,一一五師教導第六旅機關改建為冀魯邊軍區。1943年3月,一一五師和山東軍區合並為新的山東軍區(仍保留一一五師番號),羅榮桓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並為一一五師政治委員、代師長,黎玉任副政治委員,肖華任政治部主任。統轄魯南、魯中、膠東、清河、冀魯邊、濱海等6個軍區。一一五師和原山東軍區所屬部隊番號撤銷,統編為13個主力團,分屬各軍區和軍分區,堅持所在地區的鬥爭;一部充實地方武裝。
魯西軍區:
1940年4月成立,軍區機關由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兼,肖華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楊勇任副司令員。同年冬,一一五師教導第三旅兼魯西軍區,楊勇任司令員,蘇振華任政委。1941年6月,根據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指示,魯西軍區與冀魯豫軍區合並為新的冀魯豫軍區。
魯南軍區:
1940年10月成立,鄺任農任司令員兼政委,不久,張光中任司令員,鄺任農政委。
膠東軍區:
1942年7月由山東第五支隊機關改稱,司令員許世友,政委林浩,副司令員王彬。1943年3月以後,吳克華任副司令員。
魯中軍區:
1942年8月由山東縱隊機關一部組建,王建安任司令員(兼),羅舜初任政委,周赤萍任政治部主任,轄3個軍分區。
濱海軍區:
1942年8月,山東縱隊第二旅機關改為濱海獨立軍分區,何以祥任司令員,王敘坤任政委,轄第五、第六團。
冀魯邊軍區:
1942年8月,由一一五師教導第六旅機關改稱,司令員周貫五,政委王卓如。1944年1月,與清河軍區合並為渤海軍區。
清河軍區:
1942年3月由山東縱隊第三旅機關改稱,司令員楊國夫,政委景曉村,副政委劉其人,參謀長袁也烈,政治部主任徐斌洲。下轄第一、二、三、四軍分區。統一領導清河區的八路軍部隊。1944年1月,根據中共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的決定,該軍區與冀魯邊軍區合並為渤海軍區。
渤海軍區:
1944年1月,由冀魯邊和清河軍區合並而成,楊國夫任司令員,景曉村任政委。五
河南軍區:
為加強豫西八路軍的力量,王樹聲等奉中共中央軍委之命,率領由留守陝甘寧邊區的三八五旅七七○團和警備一旅二團組織的豫西抗日遊擊第三、四支隊共2000餘人,於1944年11月初由延安出發,經晉西北、晉東南向豫西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