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粟裕戰爭回憶錄:第三章 激流歸大海(1)

(2009-05-24 00:45:23) 下一個
第三章 激流歸大海(1)http://www.my285.com/zj/zgxd/syzz/007.htm

  一九七八年五月,我有機會重新登上井岡山,回到闊別五十年的革命聖地,一一重訪了當年戰鬥過的舊址、遺跡。特別是在礱市(今寧岡)的會師橋頭,在召開慶祝會師大會的建軍廣場,在毛澤東同誌和朱德同誌第一次見麵的龍江書院,故地情景,勾起我對多少往事的回憶。毛澤東同誌、朱德同誌和陳毅同誌,他們高大的革命形象,在我腦海裏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使我永遠不能忘懷。從潮汕失敗到井岡山會師這段曆程中,我是在朱德同誌和陳毅同誌領導的部隊中工作。這兩位令人崇敬的傑出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一九二七年蔣介石國民黨叛變革命,南昌起義部隊進軍廣東又遭失敗之後,以非凡的英雄氣概和革命膽略,衝破千難萬險,為保留革命火種,繼續高舉南昌起義所開創的我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旗幟;為改造舊式軍隊和建設無產階級的新軍隊;為實現從城市到農村、從正規戰到遊擊戰的戰略轉變;為率領我們登上井岡山與毛澤東同誌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時間過去了半個世紀,經過曆史的檢驗,這兩位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所立下的不朽功績,已經成為矗立在人們心目中的豐碑。

  正確的決策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在周恩來同誌和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同誌領導下,勝利地舉行了南昌起義。當時我在起義軍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的警衛隊當班長。八月三日起義軍開始向廣東進軍。九月二十三、二十四日占領潮州、汕頭以後,我們這個排奉命留在潮州,擔負後勤部門和物資倉庫的警衛任務。

  正當後勤人員在潮州城內忙於籌糧、籌款和收集軍用物資的時候,大約是九月二十七、八日,從前方傳來了隆隆炮聲,我們知道,這是起義軍向揭陽、湯坑(今豐順)地區的敵人發起進攻了。當時廣東境內的主要敵人是國民黨第八路軍。我們滿懷信心地期待著:隻要戰鬥進展順利,把廣東境內的反動部隊打垮,就可以重整旗鼓,以廣東為基地,組織第二次北伐了。

  九月三十日早晨,炮聲突然由遠而近,並且愈響愈烈。接著,我們的一些零散部隊撤下來了。從他們的口中得知,我軍進攻敵陳濟棠師和薛嶽師,起初節節勝利,後在湯坑附近受挫,傷亡很大,部隊正在後撤。就在當天的上午,潮州城郊也響起了激烈的槍聲,敵第八路軍副總指揮黃紹竤親率三個師,正沿韓江西岸向潮州撲來。我留守潮州的戰鬥部隊,僅有第二十軍第三師的第六團一部分和教導團一個總隊,倉卒應戰,堅持到黃昏,不得不撤出潮州城。因為事先完全沒有估計到要撤退,後勤部門已經籌集到的大批冬衣、物資和幾十萬元軍餉,絕大部分都丟掉了。我們撤出潮州時,得知敵人在帝國主義軍艦配合下,已經攻入汕頭,到汕頭去找革命委員會是不行了。於是我們在後勤部長帶領下,找到了幾隻船,東渡韓江,向饒平(今三饒)前進,打算經饒平去三河壩,同第十一軍二十五師和第九軍教育團會合。從潮州到饒平多是山道,我們每人負重七八十斤,走得非常吃力。途中,又傳來一個更加不利的消息:革命委員會撤出汕頭西進至烏石一帶,與從湯坑轉移來的主力部隊會合後,被敵人重兵圍攻,遭到覆滅性的失敗。這一連串不幸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使我們感到意外地震驚。

  我們到達饒平時,二十五師和教育團已先撤到饒平。原來,他們在三河壩和敵人激戰了三天三夜,在朱德同誌的卓越指揮下,仗雖然打得十分艱苦,但打得非常出色,給進攻之敵錢大鈞部兩個多師以很大殺傷。他們得知汕頭方麵的消息不好,便主動轉移到饒平。這時,師和團的建製還存在,約兩千人。加上從潮汕撤下來的零散部隊和人員,共有兩千五六百人。

  當時我們這支隊伍的處境極端險惡。敵人的大軍壓境,雲集於潮汕和三河壩地區的國民黨反動軍隊有五個多師,共約四萬人左右,其勢洶洶,企圖完全消滅我軍,撲滅革命火種。從內部來說,我們的部隊剛從各方麵會合起來,在突然遭到失敗的打擊之下,不論在組織上和思想上都相當混亂。這時與周恩來等同誌領導的起義軍總部已失去聯係,留下來的最高領導人就是第九軍副軍長朱德同誌。雖然下麵的部隊絕大部分都不是他的老部隊,領導起來有困難,但在此一發千鈞之際,他分析了當前的敵我情況,作出了正確的決策。

  朱德同誌認為,起義軍主力雖然失敗了,但“八一”起義這麵旗幟絕對不能丟,武裝鬥爭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現在的情況是,反革命軍閥部隊已經雲集在我們周圍,隨時都可能向我們撲來,我們必須盡快地離開這裏,甩開敵人重兵,擺脫險惡的處境,否則我們將有全軍覆滅的危險。在當時條件下,能脫離險境和保存力量就是勝利。於是,朱德同誌率領我們在饒平略事整頓後,立刻出發,經平和、永定、象洞向西北轉移。一路急行軍,排除沿途反動地方武裝的堵截,於十月十六日到達閩贛交界的武平。

  我們向西北轉移的行動,很快被敵人發覺了。他們立即派錢大鈞部的一個師,緊緊尾追,十月十七日追至武平城,逼著我們不得不在這裏打了一個退卻戰。朱德同誌指揮部隊打退了敵人兩個團的進攻,隨後命令我們這個排占領武平城西門外的山坡,掩護大隊轉移。敵人進入武平城後,追出西門,遭到我們的阻擊,又退回城裏去了。我們排在完成掩護任務後,立即緊跟大隊行進。由武平城向西北走十多華裏,進到石徑嶺附近,這裏都是懸岩峭壁,地形十分險要,隻有一個隘口可以通過,卻被反動民團占據了。這時,朱德同誌突然出現在隊前,他一麵鎮定地指揮部隊疏散蔭蔽,一麵親自帶領幾個警衛人員,從長滿灌木的懸崖陡壁攀登而上,出其不意地在敵人側後發起進攻,敵人驚恐萬狀,紛紛逃跑,給我們讓開了一條前進的道路。當大家懷著勝利的喜悅,通過由朱德同誌親自殺開的這條血路時,隻見他威武地站在一塊斷壁上,手裏掂著駁殼槍,正指揮後續部隊通過隘口。
  這次戰鬥,我親眼看到朱德同誌攀陡壁、登懸崖的英姿,內心裏油然產生了對他無限欽佩和信賴之情。記得我第一次見到朱德同誌,是在南昌起義開始發動的時候。八月一日晨二時前後,我所在的警衛隊,奉總指揮部的命令,去策應朱德同誌領導的軍官教育團起義。我們跑步進入陣地後,按照上級部署向營地上空打了一排槍,短時間的沉寂後,很快聽到教育團營地吹起了歡迎號聲,接著,看到一隊武裝士兵,護送著一位身材魁偉、儀表威武、蓄著胡須、年約四十歲左右的軍官走了出來。人們說,這就是軍官教育團團長兼南昌市公安局長朱德同誌。他態度和藹,滿麵笑容,頻頻向我們招著手快步走過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經過這次石徑嶺隘口的戰鬥,我才發覺,朱德同誌不僅是一位寬宏大度、慈祥和藹的長者,而且是一位英勇善戰、身先士卒的勇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