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掰

隨便說說, 想那說那
正文

棍棒下麵出孝子

(2011-11-16 18:15:39) 下一個
有感於最近的“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 也說說“棍棒下麵出孝子”。

棍棒下麵出孝子, 這樣的的說法大概有上千年的曆史了吧。如果人們都這樣說,自然有它的存在的道理, 或者有其積極的統計意義。

在對其評論以前,首先要了解“棍棒下麵出孝子” 是在說什麽,是指的什麽。是教育的方法論,還是教育的理念。如果是教育的方法,那我認為是錯的,如果是理念,我認為很有道理。

如果要從方法論來理解“棍棒下麵出孝子”,那麽要用多長,多粗的棍棒?是非得要用棍棒,用皮帶行不行? 可見方法論是說不清的,或者是不精確的。

從教育理念來理解,就是說當孩子做錯什麽事,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如果理解為孩子沒錯也懲罰,那不整個一個神經病嗎。)。

而就懲罰本身來說, 不一定非得用棍棒,用其它方法也行(當然也不一定要用皮帶),隻要達到懲罰的目的就行了。 就是要讓孩子知道,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有自己的責任和業務。一旦作錯,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懲罰(或者痛苦的經曆),除了讓孩子明白社會責任外,還對開發孩子的心智大有益補。不苦其心誌,不勞其筋骨,怎麽能承擔天降之大任。 這兒的“懲罰”,更應廣義的理解為不僅僅是家庭的,也是學校的,社會的。 考試不及格就是學校的棍棒;酒後開車,警察就是社會的棍棒。當這些社會性的棍棒來臨時,千萬不要為孩子遮著擋著,要讓孩子勇敢的承擔和認真地反思。

為什麽會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就是有錢人的孩子會沒有社會責任感,可以亂花胡混,沒錢了,有老爸,出事了,有老爸花錢擺平。如果老爸在孩子第一次“出事”,不幫孩子擺平,讓孩子承擔相應的責任(痛苦),就有可能不會頻繁的再“出事”。 
隻有一些蠢人才會以為“棍棒下麵出孝子”,就一個字,“打”。 打才會成才, 於是就瞎打一氣, 結果很可能不打出一個仇人,就打一個變態的下一代 。 

但是也有人真的被打成才,其實也就是一種通過某些痛苦經曆來讓孩子了解責任和開發其心智的例子,那隻是眾多這種經曆的“之一” 而已,還有很多根好的途徑可循。

所以,棍棒下麵出孝子,從理念上來說,應該理解為,通過適當的痛苦經曆來讓孩子了解社會責任,自省,並開發其心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