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抗日戰爭中著名的滇西戰役的主戰場在鬆山

(2009-06-11 14:57:33) 下一個


  鬆山大捷打破了滇西戰役的僵局,隨即,大批的增援部隊和後勤輜重源源不斷地通過惠通橋經滇緬公路開往龍陵前線.

  1942年5月,日軍由緬甸侵入中國滇西, 占領怒江以西大片土地達兩年之久。1943年10月底,國民堂駐印軍隊和英、印軍隊對緬北日軍發起反攻,打通國際交通線,收複怒江以西失地,以求從陸路上獲得外援,決定於5月發起滇西反功戰役。 參戰部隊多達16萬人。遠征軍先後經曆了鬆山、騰衝、龍陵、芒市、遮放、畹町戰鬥,最終將日軍逐出了國門,收複了失地。滇西戰役是整個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戰役,而鬆山之戰則是滇西戰役中的一場關鍵性大戰。

   鬆山南有滾弄坡,北有黃土坡,前臨深穀,北依深淵,山上叢林茂密,山勢險峻,易守難攻。加之日軍兩年來在鬆山大小山頭構築鋼筋水泥工事,使整個鬆山成為一個堅固的堡壘。日軍吹噓鬆山是東方的“馬基諾防線”。1944年6月4日,遠征軍第七十一軍的新二十八師開始攻擊鬆山日軍,至6月24日, 因傷亡過重調第八軍接替攻擊。第八軍在美軍飛機的配合下,采用波浪式推進戰術緩慢推進,日軍憑借鬆山和堅固的工事負隅頑抗,遠征軍將士前撲後繼,英勇殺敵,付出了沉重代價。經過幾十次激烈戰鬥,遠征軍相繼占領了鬆山前沿的大埡口、滾弄坡、溝頭坡等地,最後向鬆山高峰推進。鬆山高峰敵堡堅固,火力配備嚴密,遠征軍多次進攻受挫。 8月初,遠征軍使用坑道作戰方式,從150米外開鑿兩條直通山頂的遂道,在敵堡下安放TNT炸藥120箱將鬆山山頂炸翻,占領了鬆山最高地。 至9月7日,全殲鬆山守敵,鬆山戰役取得了勝利。鬆山戰役共殲滅日軍3000多人。而遠征軍傷亡達6000多人。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