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史上最慘的人為災難:1975年河南水災(圖)

(2009-05-30 11:32:24) 下一個
 

1975年河南水災

2005年5月28日,美國《Discovery》欄目播放一期名為《世界曆史上人為技術錯誤造成的災害TOP
10》的專題節目。它們包括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件、印度化工廠泄毒事件等。而TOP.1,世界曆史上最慘絕人寰的人為災難,居然就是中國河南省駐馬店板橋水庫潰堤。

據《Discovery》節目報導,9縣1鎮東西150公裏、南北75公裏範圍內一片汪洋。現場打撈起屍體10多萬具,他們是垮壩當晚熟睡中的直接受難者,也包括幾天後爆破泄洪、分洪的受難者;後期因缺糧、感染、瘟疫又致14萬人死亡。24萬餘的死亡人數直逼次年發生的唐山大地震。

1975年河南水災,八億立方米的大洪水,以雷霆萬鈞之勢洶湧而出,在黑夜中咆哮
嘶叫,吞噬村莊、橋梁、工廠。骨牌效應下,造成下遊十餘座水庫同時崩潰。與此同時,另一座大型水庫石漫灘水庫,竹溝、田崗兩座中型水庫,58座小型水庫在短短數小時內相繼垮壩潰決。滔天洪水淹沒了有30個縣市、1780萬畝農田被淹,1015萬人受災,六百八十萬間房屋倒塌,一百公裏的京廣鐵路被毀,鐵軌變成麻花狀,其威力絕不下於南亞大海嘯。

此次災情一直諱莫如深,直到一九九九年由前水利部長錢正英作序的《中國大洪水》,才披露部份災情:死亡人數為二萬九千人,但這個數字似乎並不準確,還有其它多種說法。全國政協委員和政協常委喬培新、孫越崎、林華、千家駒、王興讓、雷天覺、徐馳和陸欽侃揭露,死亡人數達23萬人。

水庫由來

為什麽要修建板橋等水庫?目的隻有一個--治淮,而且是毛澤東禦筆親批。

淮河流域曆史上一直是水災多發地帶,1950年夏,淮河流域再次發生百年不遇的嚴重水災,27個縣受災,受災人口990萬,受災麵積31000萬畝,死亡人數489人。1950年中國中央治淮委員會成立,1951年毛澤東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之後,淮河流域上的一大批水庫工程開始興建。至五十年代末,在淮河上遊建造了包括板橋水庫和石漫灘水庫的九座大型水庫和無數的中小型水庫,其目的就是蓄水,當時把這個水利策略叫作滿天星和葡萄串。直至再找不到適合建水庫的壩址了。當時人們遺憾的隻是在淮河流域上找不到一個象三峽水庫一樣的,能稱雄世界的工程,一個能把淮河洪水卡住的工程,一個能一勞永逸的工程。

台風強降雨,水庫崩堤

1975年7月31日,3號台風在太平洋上空形成。
8月7日,台風進入駐馬店地區。在台風尚未到達時,駐馬店地區就已經普降暴雨。8月5日至7日3天的最大降雨量為1605毫米,相當於駐馬店地區年平均雨量的1.8倍。4日至8日,超過400毫米的降雨麵積達
19410平方公裏,大於1000毫米的降水區集中在京廣鐵路以西板橋水庫、石漫灘水庫到方城一帶。

8月5日晨,板橋水庫水位開始上漲。17時,水庫上遊猛降暴雨,板橋水庫管理局院內積水已逾1米,庫區內電話中斷。管理局與水庫上遊龍王廟、桃花店等雨量站全部失去聯係。

垮壩危險!
8月7日19時30分和8日零時20分,水庫管理局用當地駐軍的軍用通訊設備兩次向上級部門發出特特急電,請求用飛機炸掉副溢洪道,確保大壩安全。可是,這兩封急電均如泥牛入海,沒有半點回應。40分鍾後,高漲的洪水漫壩而過。水庫管理局第三次向上級部門發出特特告急電,並緊急開啟尚能移動的五扇閘門,但此時水庫已經開始決口。

8日淩晨,洪水像脫韁的野馬,衝出板橋水庫的決口,以每秒6米的速度鋪天蓋地向下遊衝去。據記載,潰決時最大出庫瞬間流量為7.81萬立方米每秒,在6小時內向下遊傾泄7.01億立方米洪水。至遂平縣境內時,水麵寬10公裏,水頭高3-7米。昔日人歡馬叫的遂平縣城,頃刻之間一片汪洋。沉睡在夢鄉中的人們,在渾然不覺中變成沉溺水底的冤魂。

潰壩洪水進入河道後,在大壩至京廣鐵路直線距離45公裏之間形成一股水頭高達5-9米、水流寬為12-15公裏的洪流。石漫灘水庫5日20時水位開始上漲,至8日0時30分漲至最高水位111.40米、防浪牆頂過水深0.4米時,大壩漫決。入庫洪水總量2.24億立方米,在5個半小時內全部泄完,最大垮壩流量3萬立方米每秒,下遊田崗水庫隨之漫決。沙河、洪河下遊泥河窪、老王坡兩座滯洪區,最大蓄洪量為8.86億立方米,此時超蓄4.50億立方米,蓄洪堤多處漫溢決口,失去控製作用。

駐馬店地區的主要河流全部潰堤漫溢。全區東西300公裏,南北150公裏,60億立方米洪水瘋狂漫流,汪洋一片。因老王坡滯洪區幹河河堤在8月8日漫決,約有10億立方米洪水串入汾泉河流域。9日晚,洪水進入安徽阜陽地區境內,泉河多處潰堤,臨泉縣城被淹。

在1
萬多平方公裏的土地上,近60億立方米的洪水肆意橫流。劫後餘生的人回憶,板橋水庫高24.5米的大壩潰決時,出庫洪峰聲如山崩地裂,形如倒海翻江。所到之處,建築、樹木一瞬間消失了蹤影。幹流水麵上,人頭攢動,拚命掙紮、呼救。遇難人的屍體和豬、羊、牛、馬、雞、鴨等動物屍體,順水漂流。石滾碾盤被衝下溝河,鏈軌拖拉機、重型機械車床等隨水翻滾。遂平火車站50噸的火車車廂被衝走5公裏,鐵軌被扭成麻花形......洪水過後,隻留下一片灰蒙蒙的大地。河溝裏、淤泥裏,人畜屍體,橫七豎八,慘不忍睹。板橋水庫東4公裏的大路陳村村民後來形容:遠看白茫茫,近看空蕩蕩,進村沒有路,隻剩一棵樹。

災後反思

據了解,板橋水庫管理局的三次特特急電均未能傳到上級部門領導手中。決口後,8日4時,水庫當地駐軍冒著被雷擊的危險,將步話機天線移上房頂,又將垮壩情況通知駐馬店軍分區轉報地委。同時,水庫駐軍用信號彈向下遊群眾報告險情並緊急轉移,但由於沒有事先約定而未能如願。

大麵積水庫的建立,在遇到小型洪水時還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由於淮河流域的地勢問題等原因,水庫蓄水量不夠,禁不起大的洪水的衝擊的危險,在60年代末就已經凸現出來。對此,中央始終沒有一個有效的防範措施。

此次災難,如果在得知颶風警報的時候就有所防範,能夠提前做好預備案,就可以避免後來的聯係中斷,致使無法及時炸掉副壩、無法通知下有群眾及時轉移。如果少一點人定勝天的自大,多一些對生命的慎重和悲憫,就會減少許多的疏忽,就會保全許多的生命。也許有人把它僅僅當作了自然災害,就像四川的汶川地震一樣。美國人把它視為人為的災難,的確,沒有滿天星的水庫,再有連年的水患,也不會一下子消失23萬人。這個教訓是不應該被遺忘和湮沒的。

在後來至今的淮河治理規劃和成就報告中,1975年的水災慘痛從來沒有見諸於文字。人們所看到和聽到的淮河,都是像錢敏(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主任)所概括的那樣:淮河是新中國第一條全麵係統治理的大河。55年的治淮,在我國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沿淮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艱苦奮鬥,萬眾一心,興水利、除水患,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治淮凱歌。流域內建成各類水庫5700多座,其中大中型水庫195座,......建設大型灌區81處,全流域有效灌溉麵積8900千公頃。......昔日的水害已逐漸轉變為水利......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