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和劉建超的交集

(2025-08-12 04:12:20) 下一個

幾年前,我曾和劉建超有過一次短暫的交集。那次碰麵是在一個外交係統的例行活動上,他一上台就氣勢如虹,揮斥方遒,講話時配合手勢,語調高低起伏,似乎想展示極強的氣場和潛力。英語也算流利。但說實話,他講的內容很不清晰,缺乏條理。印象最深的是他突然提到“我兒子一米八,中國年輕人個頭高了, 出去也體麵”,下一句又跳轉到“中國現在政治強大了”,這中間的邏輯跳躍讓我一頭霧水,完全想不明白這兩者如何關聯。 而且讓我這一米七八高的也覺得不夠"體麵", 更不用說聽眾裏個矮居多. 又是一個東北幹部, 敢說敢做

更讓我難忘的是飯桌上的一幕。劉建超吃飯的樣子像打仗一樣,動作迅猛,筷子快得像衝鋒槍。那一刻,我甚至懷疑,他更適合代表食堂拚飯量,而非代表國家出席國際場合。

直到最近看到他“落網”的消息,我才想起,這種說話無邏輯、行為粗糙的狀態,並非個別現象,而是反映了中國外交係統的普遍問題。

看看近些年外交官的典型失語和失態案例:

  • 有人在推特上無憑無據甩鍋美國軍方帶來新冠病毒;
  • 有人公開說“前蘇聯國家沒有主權”,惹得中亞多國和歐盟齊聲抗議;
  • 有人談台灣問題時說“台灣人民需要重新教育”,被國際輿論解讀成威權宣言;
  • 有人用挑釁漫畫諷刺澳大利亞軍人,引發外交風波;
  • 在意大利疫情最嚴重時,還有官員暗示病毒是意大利先出現的,把鍋甩過去;對別國防疫政策錯失進行諷刺. 有沒有考慮因疫情去世的人的家屬的感受?
  • 還有一次,在雙邊交流場合直接說“中國是大國,你們是小國”。這句話單看可能是事實——話糙理不糙——但在外交語境裏就是典型的“tone deaf”,既失了分寸,又送了對方一把現成的輿論武器。

作為外交官,本職之一就是圓場、和稀泥,化解矛盾,爭取緩衝和談判的空間,而不是惹事生非、火上澆油,把問題擴大化。看看印度的蘇傑生(Jaishankar)、沙特的朱拜爾(Adel Al-Jubeir),他們上電視,不是機械背套話,而是能夠靈活轉換話題、巧妙回應,改變對方的視角,讓觀眾對本國立場產生理解甚至認同。他們經常拿到的都是“一手爛牌”,卻能打得有聲有色,為國家爭取到輿論和利益。相比之下,我們的很多外交官,手裏本是好牌——強大的經濟實力、國際地位和平台,和平發展的道德高地, 卻打得零零散散,甚至幫對方加分、給自己減分。 他們一張嘴 我就擔心。水平之外,他們說活不是給他們的外交對象說的, 而隻是對他們的領導說的. 那開個內部會不就行了, 為何要在國外媒體上現呢?

中國外交官的培養背景值得反思。很多人來自學外語的文科生,成績中等,不學哲學、不學法律,更缺乏理科訓練。這樣的教育導致邏輯薄弱、思維不嚴謹,對事實和數據缺乏尊重。結果是,雖然英語能說,實則外交能力不足,邏輯混亂,辯證思維缺失。他們往往是翻譯出身的“八哥型”官員,隻會模仿和重複套話,卻缺乏真正的談判技巧和戰略眼光。

總的來看,這些問題不僅是個人表現,更是中國外交理論和實踐的係統性短板。少數有能力的外交官能扭轉局麵,但更多時候是無能或失誤,給國家帶來損失和代價。

理想狀態下,外交官應更多從理科或法律背景的高素質大學生中選拔培養 (Victor Gao!!)。理科或法律訓練不僅鍛煉嚴謹的邏輯和數據思維,也讓他們更能尊重事實和推理,在國際談判中占據主動,而非隻靠英語和官腔應付場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oldpp 回複 悄悄話 [更讓我難忘的是飯桌上的一幕。劉建超吃飯的樣子像打仗一樣,動作迅猛,筷子快得像衝鋒槍。]
光從這點就看出老劉就是缺乏修養,不完全是為了討好上司。估計農民出身。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玩政治的,最終被政治所玩,這恐怕是一部份人的宿命。從狹義上看,劉與王的爭鬥,劉為敗將,正如秦王鬥秦為敗將一樣。
無名2024 回複 悄悄話 問題根子不在於專科本科或文科理科。而是有皇帝指令他們說話。不這麽說,別說丟了烏紗可能命都要丟了。王毅以前不這麽說話,繼承的是前朝皇帝的指令。現在皇帝指令變了,他能不跟著變?!腦袋不要了?!還要保住退休金呢。
sce 回複 悄悄話 這些人雖然是文科出身,但並非傻妞。邏輯思維能力再差,有些話該不該說還是有數的。其實這些人還是很雞賊的:包帝既然已經說過選人必須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對政治上不過關的“一票否決”...骨頭不硬、見風使舵、愛惜羽毛、當所謂“開明紳士”、不敢擔當的,一票否決…… ,所以外交係統爭當幹狼、大老粗就是以包帝看得懂的方式爭相表現,而且不少人確實也得到了回報:春淫已經是副部長了,禽肛也曾半年內從副部到了副國級。但給包帝幹也有風險,除非是和他一起發跡的,他確實照顧;這些新貼上來的一旦發現有什麽原來沒發現的問題,立馬一擼到底,沒有人可以為他們說話。
百萬莊大俠 回複 悄悄話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從上麵就對世界牛逼哄哄的宣稱:中國人惹不得,惹翻了不好辦,於是善於察言觀色的老太監外長王毅--就在加拿大訓斥起了女記者,緊接著有著(驢撒野)之稱的大使--蘆沙野,立即就在法國撒潑打滾罵大街,這樣的政府隻能與俄羅斯為伍、、、、
友梨江莉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教育出來的人,骨子裏就完全沒有平等的意識,赤裸裸的拳頭大就是爺的思維。

您的文章讓我想起了N年前的一個日本電視節目,那是一個嚴肅討論國際政治的節目,那天討論的是關於中國的外交政策。
來賓分兩撥,中國人、日本人,都是學者和退休的外交官。

一個中國學者滔滔不絕的用教訓的口吻對眾人說:中國是一個大國,大國就該有大國的尊嚴,小國應該尊重大國、服從大國,更不應該去挑釁大國的利益。
日本現在在中國麵前也是個小國了,應該知道自己的份量,更尊重中國,而不是處處挑戰中國。

演播室裏的人們,當時都出現了短暫的沉默。
這樣直白的“我大你小”的說法,在日本的電視文化裏,很少出現,因為會讓人出生尷尬和不愉快。

一個經常在電視上出現,從來發言都謙遜有禮、溫文爾雅、態度柔軟、大家對他印象都非常好的退休外交官終於出來說話了:
“XX桑,對不起,我覺得大國也應該尊重小國,不應該欺負小國,不應該強製要求小國服從。你們中國不是也有類似的古訓嗎 --- 大國有大國的風度和擔當的話,小國自然會尊重大國並服從大國。
而且,我作外交官幾十年了,我看到的那些真正令人尊敬的大國也並不總是把我們是大國掛在嘴上。
比如,你看美國非常強大,也確實夠大,但我和他們的學者或官員打交道時,從未聽過他們總把自己是大國掛在嘴上。
這世界上美國不受尊重嗎?我覺得尊重美國的國家並不少。”。

這退休外交官也是個學者,退休後在某研究機構作研究工作。
他說完那番話後微笑著對那位中國學者說,對不起,XX桑,請原諒我實話實說。

那位中國學者,一時間語塞,看上去,臉色微紅並很尷尬。

記憶裏,那時美國好像還是奧巴馬的時代。川普還沒有出現。

我現在的感覺就是,連外交官都那麽赤裸裸的扮演戰狼,一般人的狂妄就可想而知了。

什麽是外交官?無論多麽強硬的語言或豪橫的道理,都應該柔軟優雅文明的講出來。那是你的職業。
現在倒好,演都不演了。
那位王毅,現在在日本人的眼裏,已經臭了街。過去,有太多的日本人尊敬他、喜愛他。
想不開1 回複 悄悄話 在那樣的環境裏,不論是真傻假傻,都得是傻才能生存下去。
yhr 回複 悄悄話 同意,普遍缺乏文化涵養,就學了一點外文。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隻有外語專科畢業文憑的外交官是不合格的——這個觀點成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