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了一圈一畝三分地、文學城、華人網、留園網、creaders(萬維網),再加上微信群裏的日常撕X,發現一條規律:大家其實都在談論“祖國”,但說的是完全不同的祖國。
有人愛國愛黨合一,有人愛文化不愛體製,有人隻愛學區房和綠卡,有人幹脆隻愛打折團購。
下麵整理了一份“八大派係”,順便扒一下他們的成分比例和來曆背景。
① 愛國護黨派(25–30%)
- 對中國:強烈正麵
- 對政府:大體支持
- 典型話術:“西媒帶節奏!穩定壓倒一切!這是抹黑中國的陰謀!”
- 常出沒地:微信群朋友圈、留園網新聞評論區。
- 背景:多來自北上廣深/體製內背景,或受益於中國發展紅利。還有對融入預期極高,但遭受極大融入困難的. 粉紅新留學生,新實力移民
這也包括傳說中的“五毛”派
- 特點:任何風吹草動都要護體製,常見台詞:“中國又贏麻了”
- 立場:對中國/政府雙100%正麵,連空氣質量差都能說成“免疫力提升”。
- 出沒地:留園網新聞評論區、微信群大群。
- 真實情況:並非人人真拿錢,更多是自帶民族主義情緒+信息繭房。但是如果自己不發帖,隻是在評論區張嘴就罵街,那多半是真的是拿錢五毛,那可真是中國政府最昂貴的的投資了
② 文化鄉愁派(15–20%)
- 對中國:強烈正麵
- 對政府:能躲則躲
- 典型話術:“想吃熱幹麵,想聽周傑倫。”
- 常出沒地:文學城、華人網生活/美食區、留園“文化沙龍”。
- 背景:多是家庭主婦、退休移民,生活主題>政治主題。
③ 務實算賬派(20–25%)
- 對中國:中到強正麵
- 對政府:搖擺
- 典型話術:“回國年薪50萬 vs. 留美拿H-1B,哪個劃算?”
- 常出沒地:一畝三分地、北美留學生論壇。
- 背景:F-1轉H-1B/EB移民,受裁員/簽證政策直接影響。灣區、波士頓集中。
④ 改良自由派(15–20%)
- 對中國:情感依舊 為中國發展高興,但也對習近平修憲非常失望, 恨鐵不成鋼 (本人也在這個範圍內) 也包括 - 反習不反共,或有些事情上對政府有意見, 但守住不反華的底線 。
- 對政府:支持+批評+改革期待
- 典型話術:“法治和透明。”
- 常出沒地:萬維網(creaders)、留園政壇、文學城熱點區。
- 背景:老留居多、高學曆知識分子、媒體/NGO相關從業者。
⑤ 反對派/民運派(5–8%)
- 對中國:情感複雜
- 對政府:明確反對
- 典型話術:“沒有製度改革,中國沒未來。”
- 常出沒地:creaders評論區、推特/YouTube鏈接、留園時政。
- 背景:庇護群體、宗教/人權經曆者,或直接受打壓
這也包括法輪功逢中必反派
- 特點:新聞一出,不管內容,先來一句“中共必亡”。
- 立場:對政府極端敵視, 反共延伸到反中國,反中國延伸到厭恨中國人民。支持台獨,港獨,疆獨,印度,日本,菲律賓,特朗普
- 出沒地:creaders(萬維網)、留園時政、推特/油管。
- 真實情況:宗教背景+長期媒體平台(大紀元、新唐人、神韻),聲音在海外高度可見,但比例其實小眾(<5%)。
這也包括專業政治異議人士
⑥ 犬儒冷感派(8–12%)
- 對中國:生活層麵正麵
- 對政府:冷漠
- 典型話術:“別聊政治了,Costco今天打折。”
- 常出沒地:華人網“閑話”、團購區;文學城“家居/育兒”。
- 背景:穩定移民家庭,重心在孩子教育、房子、團購。
⑦ 跑路貪官 & 詐騙“商人”
- 特點:他們是天然沒底線的惡棍,隻愛自己. 祖國是他們的提款機,同胞是他們的韭菜。(郭文貴)
- 立場:他們是政治黑幕的受益者甚至是製造者,確因為失去繼續在國內吸血的權利,由嫉而恨,或需要綠卡而產生反華的剛需也不在少數。
- 出沒地:早期溫哥華、洛杉磯、澳洲部分華人社區八卦新聞;論壇爆料帖。
- 真實情況:比例極低,但負麵影響極大。
⑧ 橋梁派
- 特點:想緩和中美撕裂,做“文化/信息雙語傳聲筒”。
- 出沒:社區公眾號、北美本地華人協會、文學城原創文章區。
- 背景:受教育程度高、願意參與本地公民事務。
百分比分布(粗略估算)
- 愛國護黨:25–30%
- 文化鄉愁:15–20%
- 務實算賬:20–25%
- 改良自由:15–20%
- 反對派:5–8%
- 犬儒冷感:8–12%
- (跑路貪官 & 詐騙“商人”、橋梁派橫跨以上幾類)
背景因素小結
- 地域差:一線出身→偏務實/改良;三線/下行地區→偏護黨。
- 經濟階層:STEM碼農→算賬派;小商戶/家庭主婦→生活派。
- 移民路徑:F-1轉H-1B→務實;投資/團聚→生活;庇護/宗教→反對。
- 居住地:灣區/波士頓→務實派密集;南加/紐約→混合派;中西部→校內群體更兩極。
- 組織宗教:CSSA→護黨;教會→改良/反對比例高;法輪功→強反對。
- 信息渠道:微信群→兩極放大(護黨 vs 反對);論壇→相對多元。
一句話總結:
同樣一句“祖國”,在愛國護黨派眼裏是“強國夢”,在文化鄉愁派眼裏是“家鄉味”,在務實算賬派眼裏是“offer選擇題”,在改良自由派眼裏是“法治的盼頭”,在反對派眼裏是“必須改變的體製”, 在跑路貪官 & 詐騙“商人”眼裏是失去的提款機。而在犬儒冷感派心裏——祖國也許隻是下一次Costco團購裏的老幹媽.
本人接觸若幹在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四個不同族裔的人,分別是朝蒙滿藏,毫不奇怪,無不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比漢人有著更加強烈的政治情緒。
如果按五毛五分劃分的話,2比2。
另外,本人接觸的信教的練功的幾乎無不是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