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回響

這兩種社會你更喜歡哪一個: 一個社會由自私而寬容的自由交換者組成, 另一個由相互幫助的鬥士組成. 如果你認為利他主義和寬容更有價值, 那麽它們都不完美. 在Choi 和 Bowles用計算機模擬的世界裏, 寬容且利他的社會是少見的 (1). 相反, 利他主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千年趕考

(2009-12-09 20:33:12) 下一個


上個月回國的時候去拜訪了曾經工作過的醫院。 交談中, 聽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的醫生早些時候去參加了公務員的考試, 後被錄用到什麽機關作了個小的職員。 據說他是個很有前途的醫生, 院長也勸說他留下。 雖然工資要減少許多, 他還是去從政了。 這幾天, 又看到新一輪”進京趕考”的報道, 百萬人去競爭一萬多個公務員的職位, 國人從政的熱度可見一斑。 中國人進京趕考應該是有很久曆史了, 從隋朝開始科舉製度, 到清朝末年已有一千三百年的時間了, 這一製度不曾使中國進步富強。 在它被廢除了一百年後, 這又一輪的科舉是否能給中國帶來新的生機呢?

從曆史的角度來看, 科舉製度是不得以而產生的, 它是社會信任的缺失的權且之計。 在一個誠實和信任的社會裏, 舉薦應該是最快捷, 最經濟地得到人才的方法。 比如我有一個同事告訴我, 他招博士後向來是靠他以前在意大利的同僚推薦, 免去了不少打廣告, 麵試, 挑選的費用和麻煩, 而且推薦來的人都是很好的。 中國古代的舉薦應當的很盛行的, 堯舜帝王讓賢應是很好的例子。 寫到這裏, 從網上查得曹丕逼漢獻帝讓位後, 曾以己度人懷疑堯舜的誠意。 有個中了<<三國>>之毒的人讀到這裏猛然大悟了, 相信傳說的美德之後有那麽一出醜戲。 而我願意把堯舜之事作為我們美德的根源。 到了戰國, 也還有毛遂自薦而建功。 漢代雇用官員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察舉”, 即由人(多為現任官員) 推舉,經過考核,任以官職。 東漢末年, 政治腐敗,權貴豪門請托舞弊,曾經造成嚴重的舉薦不實, 考核逐漸變成正規的考試。 到了唐朝舉薦已不在需要, 自己可以報名參加考試, 科舉成了新官的主要來源。 當今科舉的新生是不是出於同樣的原因呢? 各位看官可以自己去判斷。 下麵來看科舉的利害。

科舉製度一方麵給中國社會帶來了相對的穩定。 在以農業為主的封建社會裏, 科舉給了下層人一個改變社會地位的機會。 特別是給了那些有能力的人一個求官的方法。 在明清時代, 科舉成功的人即使不作官, 其社會地位也有很大的提高。 聰明的人的地位提高了, 去勞心製人, 他們不會去鬧事了。 下層的人不滿, 去鬧事也成不了大氣候。 改朝換代的大時節總要製人的人去呼風喚雨。

另一方麵, 科舉給中國帶來的是高度的腐敗和持續較高的社會張力。 這是因為科舉選出的人是聰明人而不一定是能作好官的人。 作一個好官或者清官不能笨, 但是肯定不需要絕頂地聰明。 作一個好官絕對需要的是好的品德。 而一個人的品德是考試無論如何也測不出來的。 相對而言, 誠實的舉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較好的品性, 但不一定是最聰明的。 這樣一來, 科舉產生的是品德上良莠不齊的聰明人, 聰明而品性不好的人能成為什麽樣的官, 可想而知。 這就是為什麽中國人盼清官而不得的原因。 上層的聰明人以各種隱晦手段愚弄百姓, 從中漁利。 而下層的人愚昧無知, 反抗無力。 這導致有些朝代雖然可以相對穩定, 持續數百年, 但期間的大小動亂不斷。

從以上可以看出, 考試不是選拔公務員的好辦法。 相反, 在當代這一作法會給社會帶來更多的不利。 其中之一就是政府在與其他各行各業競爭人才, 更多的聰明人成了離開了科研, 教育, 企業。 而這些行業需要很多的人才去解決複雜的問題。 當然考試隻是保證了政府得到了聰明人, 不科舉也不能阻止聰明人從政。 關鍵是政府與太多的利益結合在了一起。 這正如肉臭了怎麽能阻止蒼蠅來呢? 說到這些可能離這個題目遠了些。 總之, 現代科舉隻是曆史的重現, 似乎不能給中國帶來太多的進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