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印度知識分子學習
(2009-06-26 03:04:53)
下一個
向印度知識分子學習
朱蓬蓬
為什麽要提向印度知識分子學習呢?這是因為讀了原中國駐印度孟買總領事袁南生的《感受印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由於作者在印度和印度知識分子接觸很多,對中國知識分子也十分了解,於是就自然而然地對比起來,他認為中印兩國知識分子的差別很大。
什麽差別呢?在一次印度商會成立94周年的會議上,代表印度中央政府的一位事務部長在指導性的講話中說到:“中國為什麽比印度發展快?這是因為中國是全國一盤棋。而印度則是一盤散沙。”部長講話後,《印度時報》的一位編輯接著發言完全不同意部長的觀點:“中國發展比印度快是因為政策正確,印度落後是因為政策錯誤,如果印度全國還要一盤棋則會更加落後。”
兩個人的講話真的是針鋒相對,不留情麵,使人耳目一新,不能不對印度的知識分子刮目相看。記得我在上海童年生活的印象中,印度人就是“紅頭阿三”,大概是警察或保安的職務,成年後知道印度的瑜珈可以和中國的功夫媲美,而如今,我們已經知道印度的軟件比中國走到了前麵。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令世人注矚目,應該肯定,中國知識分子精英的貢獻是決定性的。
但有點遺憾的是,如美國女記者海倫·托馬斯,作為記者,在白宮的新聞發布會上,曾經對肯尼迪到小布什九任美國總統提出責問意見,中國有嗎?中國記者敢嗎?自從反腐敗以來,媒體所揭露的社會上貪贓枉法、沽名釣譽、勾心鬥角、吹牛拍馬、阿諛奉承、欺上瞞下、同行相嫉、互相攻奸、趨炎附勢、急功近利、爭名奪位、買官賣官、道德敗壞、品格低下……等等,在中國知識分子中,也比比皆是。中國古語雲:“倉廩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又雲,飽暖才思淫欲,饑寒才起盜心。如果說在上個世紀的階級鬥爭過左路線下,許多知識分子受到迫害,出現一些非常事件是可以理解的,那麽現在,已經揚眉吐氣的臭老九,反而在國泰民安、自由經濟的條件下,為什麽就露出了眾多的醜惡現象呢?(在這裏就不再一一舉例)2006年7月,天津大學校長單平被免職,人們提出,作為知識分子的單平,他算是大學校長呢還算是企業家?據稱,許多大學校長都有同樣的尷尬。更為有趣的是中國科學院,以宋正海為首,已經有150多位知名學者簽名上書,要求政府科技部明令取消“偽科學”的說法,而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麻卻指出:“宋正海等簽名學者,我們都比較了解,他們大多數都是支持偽科學的。”
應該說,中國知識分子搞原子彈氫彈的時候,他們是萬分艱苦的,萬分堅定的,萬分令人欽佩的,他們中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的確是中國的脊梁。
當今,曾經預言的中國“科學的春天”早就來到了。中國的知識分子精英,基本上集中在有7200萬黨員的中國共產黨內,而近年來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和諧世界、走和平發展道路等一係列戰略思想和決策,都是知識精英的傑作。為什麽仍有一些號稱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知識分子作家教授的行為竟然如此惡劣呢?
袁南生先生在他的《感受印度》一書中說,印度雖然是一個貧窮的發展中國家,10億人口中有5億是文盲,但是印度知識分子自尊、自重,不浮躁,不近利,甘坐冷板凳,潛心基礎科學研究,獨立以來三次獲得諾貝爾物理、醫學、經濟學獎。中國人熟知的柯棣華大夫,後人中有40多人行醫,和許多印度的知識分子醫生一樣,他們本來可以過富裕舒適的生活,但是印度的醫生,每周普遍在自己的診所裏不收分文,義務為窮人看病,我們的醫生知識分子為什麽不能做到呢?
古老的中國曆史實在是太豐富了。因為過於豐富,有幾個曆史學家能讀得透呢?最近,廖倫焰(筆名龍康)寫文章說:“諸葛亮雖然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完美形象,根源在於皇權的神聖,實際上他是破壞國家統一的罪魁。公元207年,曹操討烏桓取得勝利,基本上統一了中國北方,但諸葛亮在隆中提出三分天下的策略,使得戰爭更加頻繁,國家可以統一的形勢走向分裂,人民生活更加生靈塗炭。東漢末年,全國人口5600萬,三國結束時隻剩下767萬。”
另外還有文章認為,從尊孔、反孔,到再尊孔,其“是—否,否—是”的過程,都不是沒有道理,但對於中國的古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十分重要的。從報刊媒體和現代網絡文字看,相當多的份量對知識分子是蔑視的,甚至對於上帝賜給82歲楊振寧的28歲的翁帆,以及他們在清華園的定居,也不過是保持著一種冷然無奈而不宜多說且看下文的心態而已。為什麽是這樣呢?如此豐厚的中國人文精神,到底哪一位完美的知識分子是值得中國人學習的呢?司馬遷忍辱負重寫《史記》,屈原投身汨羅表怨情,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聲稱的“此恨綿綿無絕期”,李白在“黃河之水天上來”中宣泄的奔放,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歎息……能給我們現代人什麽,每個不同的讀者隻有自己去體會。
中國的知識分子是否可以虛心一點,向印度的知識分子學習一下呢?也許可能很難。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國家都要發展改革,而發展改革難免不破壞傳統。大致來說,印度和中國差不多,都有眾多的佛教徒,燒香拜佛,心靈向善。但從許多介紹的文字來看,其中有著某種區別。筆者有一個身居官、學、商三位一體的知識分子朋友,他並不信佛,卻在各大聖廟燒香拜佛,問其為何?答曰:“尋求菩薩保佑得到心靈安慰。”因為人總是要被“惡”所誘惑的,當“惡”被人們審問時,心神氣定,穩如泰山,決無破綻,有了心理優勢,就能逢凶化吉……哇!原來如此!記得去年6月,世界佛教論壇在上海舉行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佛家高僧參加,他們提出: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際和順社會和諧,人間和美世界和平。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
美極了的佛家教義是以和諧為主的,因此鄙人曾萬分讚賞甘地的非暴力主義。今天,鄙人也萬分關注中國和諧社會的建設,以及對知識分子“八榮八恥”的要求。如果知識分子做到了,普通的人民群眾也就認同了。
中國要和諧,世界也要和諧。據報道,從12月21日開始,歌劇《秦始皇》將登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連演九場,高達2500美元的票價,已經銷售一空。這是大都會120年曆史以來第一次上演中國題材的原創歌劇。為此,譚盾寫了10年,張藝謀花了300萬美元,而多明戈則是“收山之作”。
一篇有關秦始皇的故事,所有的殘暴、凶殺、討伐、悲情、成就,隨著音樂的展開,始皇帝發現,“天下可以用的統一人心的音樂,原來是建造長城的奴隸之歌。”到底應該怎樣評價《秦始皇》歌劇,將是見仁見智,但譚盾要把西方的歌劇和中國的京劇和諧地結合起來,帶著全世界所有的機構,把所有的文化體製拿弄到一起,當吳興國用中文敘述秦始皇的故事,當多明戈讓秦始皇用了英文的唱段,這個世界將會變個樣子的。你說呢?
世界要變,和諧萬歲!
200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