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筆會

這是立足於加拿大溫哥華的文學社團“大華筆會”的文學創作園地,將定期發表來自加拿大本土、歐、美和中國大陸的會員及其他作者的原創文章
正文

《作家文苑》總第一百三十四期

(2012-01-31 14:48:50) 下一個

移民朋友們,請拿起筆來
                                  
---在加拿大華人文學學會新書發布及書籍聯展會上的發言


微言(大華筆會會長)
/ 溫哥華

與會的部分會員(左起:李德生,林楠,文野長弓,微言)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首先,我要代表大華筆會感謝主辦單位殫精竭慮、不辭辛勞組織了這樣一個新書發表會,為本地華人文學寫作愛好者---這其中既包括了我自己,也包括了我們筆會的全體會員---提供這樣一個機會來展示自己的成果,交流各自的心得,這必將對大家的創作積極性產生一個非常正麵的影響。所以我要表示衷心的感謝。

其次,我要祝賀這樣一個新書發表會的成功舉行。今天我們看到---不論作為文學團體也好、或者作為寫作者個人也好---擺放在這裏林林總總百幾十本新書,可謂蔚為大觀。在我的認知裏,這種規模,這樣隆重的新書發表會在本地的華人社區應該是頭一次。這說明我們華人社區的文學寫作事業正在蓬勃發展,潛力無限,因此可喜可賀。

作為華人移民,我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土地上求生存,當然要學習和吸收本地的文化習俗、典章製度。但是,作為一個炎黃子孫,卻不能因此而斷了本民族的文化之根。這就像一棵大樹,你要把它從一個地方移植到另一個地方,必須要帶著它的本生之根,才能在新的土地上迅速吸收營養,成長壯大。有人可能會反駁說:你說的不確切。我就可以不要本生之根,而完全“洋(西)化”,照樣可以活得很好、甚至更好。不錯,作為個人,這可以做到。但是作為一個民族,卻不行。

我記得國學大師胡小石先生有一首詩,是作於八年抗戰最艱難困苦的時期。詩是這樣寫的:龍顛虎倒茫茫劫,鳳薄鸞淪個個身。紙上孤根燒不盡,蠻山留對夜吟人。這裏所說的“紙上孤根”,就是我們的中華文化---這也是我們海外華人的“孤根”。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讀出這樣的一種感悟,那就是我們的前輩哲人們有這樣一種信念:他們把民族文化視為民族生存的基礎,並要世代傳承下去。杜甫說:國破山河在。那是因為相信隻要我們的民族文化之根仍在,就遲早可以收複失地、重整山河。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是在說,我們寧可流血犧牲,也要讓民族精神傳承下去,永留史冊。汗青就是史冊。而史冊又是什麽?史冊就是我們源遠流長、綿延五千年而不絕的民族文化曆史傳承的載體。所以胡小石先生才把我們的民族文化稱之為“紙上孤根”。這個“孤根”如果斷絕了,“燒盡了”,她的人民,作為個人也許還會繼續存活著,但這個民族,作為獨立的民族,便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這是任何一個希望我們的民族興旺發達的華人都不願意看到的。這也突顯出我們身處異域的海外華人文學創作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看到這許多用中文書寫和發表的著作,都是從我們民族文化之根上生長發育出的一片片綠葉,一根根枝條。這一片片綠葉、一根根枝條---像自然界的樹木一樣---從它們的文化之根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發展壯大,製造出有機營養又回饋給文化之根,使之更加深植廣布於土壤之中,更加穩固地支撐起中華文化這棵參天大樹。因此,這樣的綠葉和枝條越多,我們的民族文化之樹就越健壯、越茂盛。

也許,有的朋友又會質疑說:這些海外寫作是在“異文化”的環境中產生,應該已不是你所說的傳統意義上的、“純粹”的中華文化了吧?很可能是這樣。但這並沒有什麽不好。著名詩人和學者聞一多先生曾經說過:我們的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夠曆久不衰,並不是因為善於保存古的(東西),而恰恰是因為善於接受新的。從這個角度看問題,我們這些“非傳統意義上的”海外華文創作,不正可以成為我們民族文化除舊布新的新的生長點嗎?! 這是何等有意義的事情啊!因此,願我們每一位有願望、有能力的移民朋友都拿起筆來,培植出自己的“綠葉”,伸展開自己的“枝條”,為繁榮海外華文文學創作,弘揚中華民族文化而盡一份心力吧。

謝謝大家! 

 

往事如潮---憶我的童年和懷念石主任

 

秋楓(大華筆會會員)/ 溫哥華

 

(八)

 

聽著關於石主任的撕人肺腑的故事,看著他遺孀當年曾憨態可掬,豔若桃花,而如今已經刻滿了苦難、又皺又老,宛若幹薑的臉,我不禁想起幕幕往事。我確曾經怕過石主任,我也不感到他親切、溫暖,他也許還有別的毛病。可是難道他就該為此而死嗎?他的長處,他幾十年的貢獻,他非凡的才華,就可以一筆勾銷了嗎?我忍不住熱淚直流。為了怕傷害家屬,我隻好悄悄跑到一個不被注意的角落去偷偷擦拭我欲停難止的淚水。想不到我們上下級相處一場,別後竟是這般,一陰一陽隔界“再逢”。人生也太不可預料了。

 

他的悲劇也反映了一個時代。我們當時做青年工作的,還有一個人,也是以悲劇結束其一生的。這就是史某。在到他所在單位參觀時,我們發現一位相貌英俊,聲音洪亮,每出一言,往往語驚四座的青年。打聽之下才知道,原來人家還算“老革命”呢。他政治上早熟,在蘇軍占領的大連地區,政府表麵上還是承認南京政府,他就非常認同共產黨;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他毅然離家,繞過國民黨區經北朝鮮投奔到北滿解放區。後來他成了青年團的一個骨幹份子,成了一個有號召力的演說家。他不僅使同輩羨慕其進步之快,而且也使許多女孩子仰慕傾倒。1950年我離開牡丹江時,他仍然很紅;他表現突出卻不甚謙虛,已有若幹非議。過了幾年,我就聽說他好像為了曆史上的一個小小疑問,受到懷疑和審查。一向自負和高傲的他,把這看成是對自己的侮辱,橫眉以對。結果招來更大的壓力,而他卻寧肯玉碎不願瓦全,竟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生命。

 

我在天車站摔了一跤

王瑛 / 溫哥華

(續完)

所幸的是我隻是摔了一跤,並沒有造成任何嚴重後果。我提醒自己:以後千萬別跑那麽快趕車了,你以為你是劉翔啊?而且天車在下班高峰期間三兩分鍾就有一次,沒必要趕那麽急。人都是在吃虧以後才吸取教訓的,從那以後我不再追火車了。

       我到加拿大後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英語就是”Are you ok”。當我平時做工不順情緒不佳的時候,菲律賓同事會關切的問我”Are you ok這次我在車站摔倒了,和我同路的台灣同事乘車走了,沒再返回來。當我一個人倒在站台上的時候,這句來自老外的問候讓我感到親切無比。使我受傷的身心都感受到了溫暖。我第二天上班的時候,同路的菲律賓同事還在關切的問我“膝蓋沒事吧?”而作為同是國人的主管聽說後,噢了一聲表示知道了,除此沒有任何表情。天下人情冷暖自不必說了。

       我照常上班,每天在車上用目光尋找穿軍大衣的老外,想再次對他說聲謝謝。但是我始終沒再見過他的身影,也許是他的工作時間改換而換了車次(我們這一趟車每半小時發車一次)。

       每天有規律的上班下班,埋頭做工,半月發薪,感覺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冬天過去夏天到來。有一天早上我下車的時候,發現和我一同下車的老外長得有點像幫助過我的“軍大衣”。我努力回憶一下,避免認錯人。因為和老外分不清我們亞洲人誰是誰一樣,我們也分不清老外的麵孔,起碼我從每個老外的麵相上看不準他們的實際年齡。而且夏天和冬天的著裝不同,分辨起來也不容易。接連幾次碰到這個老外都是在早晨上班時間,下了車分別急匆匆趕去上班,根本沒時間說話。我還在想,他能不能認出我呢?因為冬裝捂得挺嚴,夏天穿著T恤,差別太大了。我也不敢確定他就是我要找的“雷鋒”。

       機會終於來了。這天下班後我發現“雷鋒”就走在我的前麵,我們都趕往車站等巴士車,我緊走幾步向他打招呼,他也熱情的和我說起今天天氣很好等客氣話。我用一般老外聽不太懂的詞拚成句子問他:你在剛過去的冬天,是不是穿著個黃色的、中國的軍大衣?他果然沒明白我的意思。回問我:“你喜歡黃色的大衣?”,我說不是,接下來我用我所會的有限的單詞,組成中國式的句子,向他描述了冬天在車站發生的事情,我說那個老外幫了我很大的忙,他當時穿的是黃大衣,我認為那個老外就是你。這次他聽明白了(也可能是根據我的表情猜的,因為我的英語實在太爛了)。他說:“我不是那個人,那是個很好的人,你很幸運”。我說你們長得很像,你也是個很好的人。他說謝謝我對他的誇獎。

       到今天為止,我還沒有找到曾經幫助過我的老外“雷鋒”。但我在感動之餘,已經學會了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問一句:“Are you ok?”我想,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來得更及時更實用。

       在感受國外不同的生活體驗的同時,我還會繼續在每天的乘車時用目光尋找——“軍大衣”,你在哪裏?

 

在童稚的心靈世界和清澈的目光裏尋覓靈感發現畫意

  ----------評畫家麽順利的國畫特色和繪畫語言

  齊鳳池(大華筆會會員)/ 唐山

(四)

他的人物畫《山是高昂的頭》我在他的畫室裏欣賞過。聽說這幅作品獲過國家級大獎,說獲獎其實不重要,關鍵是讓人們知道認識了這幅畫和麽順利的名字,我感覺這是最重要的。其實有的人一輩子也不見得畫很多畫,有人幾乎天天作畫,也不一定獲獎。也成為不了著名畫家。有的人用十年畫一幅畫,就載入中國畫史。

  20041210,全國第十屆美術展覽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著名油畫家陳堅創作的巨幅油畫《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南京》,榮獲本屆美展油畫金獎。陳堅以氣勢恢宏的整體構架、細膩嫻熟的藝術技巧和真實筆觸,將南京日軍投降儀式的曆史瞬間展現給世人,引發眾多觀眾對一個逝去時代的思考和關注。

  身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的陳堅,抵禦成名後的種種誘惑,潛心創作這幅油畫巨作長達10年之久。讀了此畫使人感受著一個中國畫家濃烈的民族情感和愛國之心。

  畫家陳逸飛1972年畫的《黃河頌》,描述一位紅軍站在黃河旁的山嶺,眺望天際。畫麵意境充滿革命的浪漫主義色彩。現在欣賞此畫仍然是經典之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