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筆會

這是立足於加拿大溫哥華的文學社團“大華筆會”的文學創作園地,將定期發表來自加拿大本土、歐、美和中國大陸的會員及其他作者的原創文章
正文

《作家文苑》總第一百零七期

(2010-11-21 11:49:05) 下一個

病中手記之十八                                 

 

永遠的榜樣


                                      王振義
/ 溫哥華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移居溫哥華後,在暮年回憶的屏幕上,經常浮現出這位因積勞成疾而英年早逝的故友王小健,尤其在病中常常懷念他,因為他是我永遠的榜樣。

在新生入學的那一天,年僅14歲的他,脖子上掛著鼓鼓的錢袋,興高采烈地跨進夢寐以求的中學校門,擠進了交學費的長蛇陣中。輪到了他便滿心歡喜地打開錢袋,“嘩啦啦”地把數百枚亮晃晃的硬幣傾倒而出。硬幣頓時撒滿了整個桌麵,有的還叮當地滾到地上。收費員怒不可遏,瞪目拍案地訓斥著:“你頑劣至極,專門換來一、二分的硬幣,故意作弄人,滾!”頓時,他木雕泥塑般地呆立在那裏,眼裏噙著委屈的淚水。

在那“瓜菜代”的年月裏,他考入海邊的一所名校。他家三餐難以為繼,那有辦法供他上學?但是,窮困艱難並沒有擋住他的求學之路。沒有錢交學費,他穿街過巷地叫賣到河溝裏摸的田螺、河蚌,到海裏撈的海苔、長釘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手腳凍得裂開條條小口子,也沒有停止過。就這樣一分、二分、五分地積累著,等待到交學費的時候才傾袋倒出。三年來,他以堅忍不拔的意誌,讀完了初中學業。

回鄉務農,恰遇大旱。為了解救旱情所帶來的危難,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膽大包天地帶領二十多個男女青年日夜苦戰,開挖個自古以來所沒有的3 丈寬的大井。當挖到近三丈深的時候,泉眼四溢,個個擊節歡呼 。但他卻急呼:“快,抽水機上!讓泉水漫高井壁,會引起塌方的。”於是,三台抽水機伏在井邊,“突突突”地拚命地吸著井中的泥水。夜間,人停機不停,他自告奮勇與兩個年輕人露宿井邊。有一天夜裏,忽覺抽水機的吼聲變小了,他一躍而起,見二台已變成了啞巴。他不忍心叫醒正在打鼾的夥伴,自個兒跳進齊腰深的泥水中,沒入水底奮力排除水泵被泥沙堵塞住的故障。突然一聲巨響,井壁塌方。夥伴被驚醒,往井中一望,隻見在泥水中飄浮著一縷頭發。他們急忙躍進井中,拚命地挖出了昏死過去的他……

他帶領的“青年軍”,成功地開出了第一個大井以後,全村各生產隊紛紛仿效,繼而在全縣、市掀起一個開大井的熱潮,使得大旱沒減產反而得豐收。小健立頭功,但許多榮譽他卻沒有丁點兒的份。心底無私天地闊,對此他一笑置之,繼續帶領他的青年軍,轉戰新開的大井。

有一次,他看到了一則“沼氣廣告”,忽而靈光一閃,心裏盤算著:這玩藝兒三鄉五裏很少見到,也許能從這裏殺出一條農村新能源的血路來。於是,他入迷般地鑽研起沼氣來了,不僅研讀眾多的沼氣書籍,還傾盡家資在門口左邊角上開個沼氣池。他又是村中敢於吃螃蟹的第一人!然而他妻子卻不理解他,放下三個幼小的兒女離他而去,巨大的精神創傷沒有使他放棄所追求的理想。他一邊當爹又當娘,一邊堅持刻苦用心鑽研學習,義務當沼氣技術員的幫手,久而久之,建沼氣池的技術了然於胸,在縣沼氣站招聘技術員的理論與現場操作的測試中無懈可擊。

從此,十多年來的日日夜夜,他與沼氣結下了不解之縁。群眾眼見使用沼氣有那麽多好處,又見他技術過關及創建了便利用戶的“一條龍”服務措施,便爭先恐後找他建池,從而掀起一個建沼氣池的熱潮。但他並沒有以此為滿足,繼續開動腦筋,解決了許多難題,尤其發明“簡易破殼機”,得以在全國推廣。他以執著追求的精神與毅力,從一條充滿荊棘的羊腸小道出發,走出了一片廣闊的天地。他不僅榮獲國務院能源部授給的“全國農村能源先進工作者”的稱號,還經常被市、省級沼氣會議邀請作經驗介紹。每當他的講話不斷地被暴風雨般的掌聲所打斷時,他的心裏充滿著幸福與快樂……

他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卻活得流光溢彩。在人生的旅途中,特別在與病魔的搏鬥中,我常常引他為心靈的夥伴,精神的激勵和啟迪者。他使我悟到:戰勝苦難,首先要戰勝自己。要有一個執著的信念,為此而自強不息,鍥而不舍,人生就會在追求中永駐春天!

 

短信時代                                    

楊光(大華筆會會員)
/ 銀川

(六十八)

 

EK逼著三D與他倆繼續進行短信遊戲。

D說:小E的“停水停電”好像有點太政治了?“對牆撒尿”倒是隨處可見,我們說物質文明不了,文化就無法文明,現在偏偏是有錢人最不文明。

K說:管他呢,我們隻管高興。現在我也發布一條,拋磚引玉,三D最後給我們來個精彩總結!

 

長問最喜女人哪個部位?

政治老師說:一中心,兩個基本點。

師說:生我我的地方。

數學師說兩個圓錐體,一黑三角。

師說:我B

 

屋裏重又響起啪啪的掌聲。

D又說:你們今天說的段子咋都離不開政治,連“中心”“基本點”都上來了?

笑笑罷了,誰還當真呢,別的不說了,該你了!小KE一起催三D

D說:我腦子空空的,狗舔了一樣。哎這個你們聽過沒有?

 

最引人目的哥哥-

最年的奶奶-二奶

難設防的竊-

熱鬧的走廊-

暢銷-女秘

 

KE詭異地一笑:都老掉牙了,重說一個!

D拗不過,隻好再說一個:

 

對雙胞胎,在母肚子裏聊天,突然伸個腦

弟弟:哥,爸爸又進來咱們!

哥哥看了看:不是隔壁家王叔叔,爸爸一般進來

不戴帽子的!

 

三個人哈哈大笑。小KE問是否來自上海,三D說,想哪去了,文G咋能發這個!

KE又說,不對,這幾天你沉默幹活,除了受罰心情不好,是不是上海方麵戰事緊急,哥們,有事說說,不要一個人兜著!

 

                               白露                       

郭梅(大華筆會會員)/ 杭州

 

“清風吹枕席,白露濕衣裳。好是相親夜,漏遲天氣涼。”白居易這首清麗曉暢的《涼夜有懷》告訴我們白露節氣的兩個特點:天氣轉涼,夜間草木上出現露水——露是由於氣溫降低,水汽在地麵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透明水珠。清晨早起,人們可以看到凝在花瓣和樹葉上的露珠晶瑩剔透,花葉和水露相互映襯,美得讓人憐惜。

   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這時,炎夏已逝,暑氣漸消,討厭的蚊子也漸漸銷聲匿跡,我國大部分地區天高氣爽,雲淡風輕,氣候宜人。白露是收獲的季節,也是播種的季節——東北開始收獲穀子、大豆和高粱,華北也開始秋收,而大江南北的棉花正在吐絮,進入全麵分批采收的季節。西北、東北的冬小麥開始播種,華北也將秋播,而黃淮、江淮及以南地區的單季晚稻則已揚花灌漿,雙季雙晚稻即將抽穗。還有,產茶區正在采製秋茶。喜歡吃棗和核桃的人們正可以大快朵頤——農諺雲,“白露打棗,秋分卸梨”、“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新鮮的紅棗和核桃香甜了無數孩子的夢,也紅潤了許多姑娘的笑顏。

白露是新秋的消息樹,透著無限的清涼與收獲的豐美,正如杜甫詩雲:“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白露》)不過,自古逢秋悲寂寥,中國文人喜歡說“悲哉,秋之為氣也”、“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秋意漸濃,宋玉悲秋,古今文人留下了無數悲秋的佳句,如:“秋空雁度青天遠,疏樹蟬嘶白露寒。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唐·盧殷《悲秋》)、“紅衣落盡暗香殘,葉上秋光白露寒。越女含情已無限,莫教長袖倚闌幹”(唐·羊士諤《郡中即事》)。宋人王安石抱病客途,羈旅淒涼,有感而發,曾寫下了《葛溪驛》: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來照秋床。

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淒涼。

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詩人病中淒苦,又逢風露秋至,不由得心頭秋濃,歸思夢長,與杜工部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露珠很純很美很女性,惹人憐愛,於是“露”從《詩經》開始就常常出現在著名的愛情故事裏,“露”這個字也成了很常用的女性人名用字——在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裏,崔鶯鶯在紅娘護送下去西廂與張生幽期密約的途中,紅娘要唱一支[駐馬聽]:“不近喧嘩,嫩綠池溏藏睡鴨;自然幽雅,淡黃楊柳帶棲鴉。金蓮損牡丹芽,玉簪抓住荼蘼架。夜涼苔徑滑,露珠兒濕透了淩波襪。”矜持端莊的深閨小姐鼓足勇氣去赴高唐之約,在靜謐清幽的月色下她躡足潛行,竟顧不得露珠兒濕透了淩波襪,這情景,和李後主筆下“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的小周後,何其相似乃爾!

可惜,美麗的朝露轉瞬即逝,美麗的愛情也往往和圓滿無緣。鶯鶯在長亭送別張生之後,癡情的苦苦等待換來的隻是張生的始亂終棄,妹繼姐嫁的小周後在李煜降宋後受盡淩辱,曾經貴為國主的丈夫隻會寫“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卻無力保護自己心愛的女人。在曹禺先生的《日出》裏,美麗而薄命的女主人公原名“竹筠”,青翠秀美,有著蓬勃的生命力。但做了交際花的她改名“白露”,內心雖依然美麗純潔,但卻像露珠一樣,隨著黑夜沉淪,再也見不到旭日東升……

轉瞬即逝的朝露自古以來常常引起哲人的思考,成為哲學和文學中常見的意象。比如,佛家的《金剛經》中有著名的六如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而橫槊賦詩的曹操在人生的暮年回望所來之路,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悲慨:“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而最耳熟能詳的,大概是漢代無名氏的《長歌行》了:“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偶成二聯   

   (大華筆會會員)/ 溫哥華

(一) 
  團結和諧, 眾人協力終成曲;
  
四海一家,  晚景為霞尚滿天。
      (二) 
 新老移民港澳台,國語粵語都是中國話;
 
東西文化歐亞美,洋人華人同居地球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