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時代
楊光(大華筆會會員)/ 銀川
(五十六)
文G從心裏不想搭理苟齊。
她有愛,也有愛她的人,重要的是他們互相愛慕並且都把自己交付給了對方。她不是那種朝秦暮楚的女孩子,更不是那種利用姿色攀龍附鳳達到某種目的小陰謀分子。她是透明的、心境是單純的,她生就了一種化複雜為純粹的清白性格,這種性格決不取自於後天,而是得之於娘胎的一種天然。
事實上,文G已經直白地告訴苟齊:你不是我的所愛,你沒有“豬頭豬腦”的憨厚相,你是賊打鬼,你“快把鼻涕擦了”玩去!可苟齊自我感覺良好,認為那是文G喜歡他的玩笑話,是繞著彎子誇他精明能幹的幽默語言,要不就是抱定了“好女怕纏夫”的信條,再不就是深諳當今年輕女子惟官是尊、惟錢就親的處世哲學,隻要緊追不舍,何愁靚嬌旁落!
文G對苟齊這種舉止,心生厭意,但卻又不能斷然惡之。因為苟齊現在畢竟是她的頂頭上司,退一步說也還是工作上的同事。她隻好發短信給他。言為心聲,字裏行間都是她做人的率真!
白雲從不向天空承諾去留,
卻朝夕相伴;
風景從不向眼睛說出永恒,
卻始終美麗;
星星從不向夜空許下光明,
卻努力閃爍;
真正的朋友從不說思念對方,
卻永遠牽掛!
電視劇《蝸居》給人們帶來什麽啟示?
俞徽(大華筆會會員)/ 溫哥華
一部反映房價高漲下,中國工薪階層和小市民生活寫照的電視劇,在國內外熱播後,引起社會很大的反響與共鳴。它反映了房價已成為公眾關注的民生焦點,也說明中國各地與民眾收入難成正比的奇高房價已經引起太多社會問題,如經濟泡沫、貪汙腐敗、貧富分化和差距懸殊,以及社會不安定因素似乎都與房地產行業有關。
該劇在國內有褒有貶,在國外雖有不同見解,但褒者較多。這是因為,貧富差距大和高房價的困擾是全世界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著,尤其是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以及東南亞國家。小市民高呼:“處處是豪宅,何處是我家?”。同時,東西方傳統文化、價值觀和消費觀念有差別,包括購置房產的需求和迫切性,反對或甘當“房奴”或“卡奴”甚至“墓奴”,以及對房產文學的評價迥異。社會上又盛傳,劇中的“江洲”是指“上海”,張市長是陳良宇的縮影,宋思明是陳的秘書。
依筆者的觀點,電視劇《蝸居》總的評價是積極的、正麵的。有啟迪意義的,但也含有不全麵和欠客觀之處和消極之麵。
(1)在揭露社會陰暗麵的同時,沒有如實和客觀地反映改革開放,尤其是“創建和諧社會”和“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來的進步和光明的一麵。這不是粉飾太平和美化生活。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民認同胡溫新政是中國近百年來,包括1949年新中國建國以來的“太平盛世”。對高房價的社會問題也作出不小的努力,但問題是尚未找到妙藥良方。胡溫是平民出身的國家領導人,沒有顯赫的強人家庭與社會背景,長期在基層和艱苦省份工作。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他們心係人民,同情弱者。用西方人的比喻是“From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誠然,於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而言,政治體製改革相對的緩慢些,沒有同步。有些好的政策沒有確切的落實和取得實效。這是曆史的、社會的、國內外和黨內外的多種複雜因素造成的,隨著胡溫的兩屆任期將滿,退行在即,公眾感慨地說“在中國,布衣領袖這曆史的一頁即將掀過去了”。
(2)劇中對工薪階層和小市民的描述也有聲有色。海萍雖有自強不息,倔強堅韌的個性,同時也有其貪婪的一麵。海萍的言行中帶有“自由主義”色彩,它反映了長期在“個人迷信”的壓抑下的一種反彈。
劇中的蘇淳是個老實、膽小的“上班族”,有技術專長的知識分子。他有心無力購置房產,長期與女兒分居兩地,屢遭海萍的冷落與白眼,連正常的夫妻性生活也被拒絕了。海萍譏諷地說:“吃著方便麵,還想著那事”。他差點被陷害入獄。在宋思明的大力介入和協調下,轉危為安,而且逢凶化吉晉升科長,被同事們奉為上賓。但又不甘心隨波逐流和同流合汙,最後選擇了在網上開公司購物,企圖以此來逃避現實生活中的煩惱和糾紛。
海藻本是個純情的大學畢業生,畢業後謀職不順心,工資低微,與小貝兩情相悅而同居,但在經濟上捉襟見肘,無力購置和享受高檔生活而喋喋不休。海藻抵擋不住豪華別墅,歐式家具,名貴轎車,時尚衣著和美味佳肴的誘惑,幾經掙紮還是投入宋思明的懷抱,以自己的下半身換取享樂的下半生。
關於海藻的坎坷人生和歸宿,劇作者安排她遠赴太平洋彼岸--美利堅共和國,根據海藻的本身條件,在短短的時間內獲得美國移民局的登陸簽證,最大的可能是嫁給美國人,包括麥克本人。海藻究竟是開向碧波甘泉抑或是落魄而去? 在國內是山窮水盡疑無路,到美國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海藻的最終選擇無疑是象征中國婦女的悲哀。在西方充滿著個人奮鬥,競爭的社會,要取得成功和長治久安是很不易的,何況每個國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海藻選擇投奔他鄉異國究竟是禍是福,讓人們拭目以待吧!
結尾:電視劇《蝸居》給人們帶來的最大啟示是中國的政治體製改革已經刻不容緩,它必須與經濟的迅速和持久發展同步。不然的話又會帶來一係列的後遺症,阻礙“和諧社會”,“以人為本”,也違背“科學發展觀”以及“與時俱進”和改革開放的順利進展。作為領導人,應該有“高價征求批評”和“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三寬(寬容,寬鬆,寬厚)的心態與胸懷。
最後:祝願《蝸居》開鏡重播或者續集或者其改版能早日問世,再度在海內外熱播。
最後的一頁
李愫生 / 鄭州
最後的一頁,是結局。不管故事如何曲折,如何燦爛,如何感人,如何平淡無奇,最後的一頁,都是結束。
最後的一頁,是酒酣暢離,宴席將散。不管情誼如何難以割舍,不論恩怨如何糾葛,不問杯中酒是苦是甜,最後的一頁,都是離席。
最後的一頁,是日子。不管這一天,這一月,這一年,是小有所獲,還是碌碌無為,日曆都要翻過去,最後的一頁,是時間。
最後,最後,最後的一頁,是四季的輪換,是愛的開始和結束,是生命的黃昏悠遠。一個故事,有多少個最後;一場宴席,有多少場離別;一段日子,有多少段盡頭。
春天是冬天的最後一頁,撫摸了冬天的冷冽和傷痕,喚醒了萬物沉睡的心;冬天是秋天的最後一頁,修補了大地的養分,肅殺了浮躁的心;秋天是夏天的最後一頁,清涼了萬物的燥熱,豐盈了收獲的喜悅;夏天是春天的最後一頁,茂盛地成長,成熟暴風驟雨的禮花。而春天,又將是冬天的最後一頁。
雪萊的詩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是最後的一頁,最好的寫照。
戀愛的最後一頁,是婚姻;上學的最後一頁,是工作;童年的最後一頁,是成長;挫折的最後一頁,是成熟;城市的最後一頁,是發展;生命的最後一頁,是老年。最後的一頁,是結束,也是開始;是積累,也是發展;是離別,也是再聚;是終點,也是起點。
最後的一頁,會反思從前的過失,讓自己不再犯同樣的錯;
最後的一頁,是收獲和沉澱,讓自己更自信和充盈地上路;
最後的一頁,有幸福,也會有遺憾,回憶從前的人和事,處世會更融合和淡然;
最後的一頁,是年少的悸動,年青的沉澱,年長的淡然,年老的悠遠。
沒有開始,又怎麽會有最後;沒有最後,又怎麽會有新的開始。開始,要有一個好的開頭;最後,也要有一個好的收尾。最後的一頁,是善始善終。從開始到最後,誰不遇坎坷,誰不曾落淚,誰會把磨難磨成金,不經曆風雨怎麽見彩虹。很喜歡劉若英,她在《後來》中唱到“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最後的一頁,也是“後來”,我們學會了如何去愛,愛家人,愛愛人,愛朋友,愛工作,愛生活,愛自己,愛生命,愛他人。
最後的一頁,是愛的一頁,明白愛,懂得愛,珍惜愛,出發愛。
慶加國慶暨中加建交四十年詩詞
蔣玉昌(大華筆會會員)/ 常州
一、 詩二首
中加建交四十年慶
海共一輪月,民聯彼此親。
楓林傳友誼,華夏結遐鄰。
貿易前三鼎,物流第一新。
四旬情共慶,攜手度長春。
注:加拿大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國
喜賀加拿大國慶
忽報友鄰迎國慶,詩詞歌賦越洋行。
楓旗起舞邀賓客,海港舒喉展熱情。
多元文化宜居地,環保楷模親善城。
廣納英才高科技,民豐物阜列強營。
二、 詞二首
浪淘沙·中加友誼萬古春
佳節又相逢,楓葉情濃。四旬攜手樂和融。應對危機求共識,努力登峰。 經濟日方中,萬紫千紅。宜居文化應推崇。低碳同舟謀發展,龍錦旗楓。
步蟾宮·“七一”國慶贈國會議員黃陳小萍女士
女人如水揚波浪。越洋去、奔流佳壌。八年坎坷曆艱辛。敗而勝、掌聲驟響。 全心參政聯邦上。為民眾、激揚潮漲。無華樸實性柔剛。亞裔女、凱歌高唱。
注: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