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文苑》總第九十九期
大暑
郭梅(大華筆會會員)/ 杭州
“小暑大暑,有米懶煮”——大暑,顧名思義就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日子到了,人倒了胃口,連一日三餐都懶得做了。不過,熱,是正常的,要不熱就麻煩了。豈不聞“伏天穿棉襖,收成好不了”“六月蓋棉被,新米倒比陳米貴”?!亦正所謂禾到大暑日夜黃,這個時節就該是稻在田裏熱得笑,而人呢,也隻能在屋裏熱得跳了——不過,自古以來人們消暑有道,更何況現在還有空調這殺手鐧呢。
暑氣逼人,須防中暑、疰夏[1]和瘟疫流行。據傳在清同治年間,每逢大暑,浙江椒江一帶就有病疫流行,於是就有了送大暑船的習俗——船長約15米,寬約3米,船內設有神龕和香案,放上雞、魚蝦、米酒與桌椅、床榻、枕頭、被子等。大暑前數日得請和尚做過法事,然後在大暑日將船駛到椒江口,讓它趁落潮飄向大海深處,意謂送走瘟疫,祈求平安。船越是無影無蹤,越表示大吉大利。當然,防病的同時也需適當進補,童子雞、老鴨、鴿子和柔膩的粥品都是民間看重的暑日補食,俗話說大暑老鴨勝補藥嘛,上海則有“伏羊一碗湯,不用開藥方”之說。另外,必須強調的是還得提防情緒中暑。竊以為,心靜自然涼是最好的藥方。
眾所周知,大暑前後是雷雨高發期,晴空麗日下可以霎時間風狂雨驟、黑如夜晚,不多時則又彩虹高掛舒適清涼,於是,唐代詩豪劉禹錫有了他最著名的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顯然,它的諺語版就是“夏雨隔牛背”。南宋某年的大暑,羈旅行役的詩人範成大正在舟中,突遇暴雨,關心民瘼的他馬上想到了靠天吃飯的農夫,吟道:“扁舟風露熟,半世江湖遍。不知憂稼穡,但解加餐飯。遙憐老農苦,敢厭遊子倦?”(《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驟至,霆奔龍掛可駭》)而1924年 的大暑節,遠在美國求學的聞一多思鄉念家,寫下了清新質樸的《大暑》:
我要回家了,今天是大暑;
我們園裏的絲瓜爬上了樹,
幾多銀絲的小葫蘆,
吊在藤須上巍巍顫,
初結實的黃瓜兒小得像橄欖,……
嗬!今年不回家,更待哪一年?
今天是大暑,我要回家了!
燕兒坐在桁梁上頭講話了;
斜頭赤腳的村家女,
門前叫道賣蓮蓬:
青蛙鬧在畫堂西,鬧在畫堂東,……
今天不回家辜負了稻香風。
……
[1]疰夏:苦夏或中醫稱夏季長期發燒的疾病。
短信時代
楊光(大華筆會會員)/ 銀川
(五十九)
不知為什麽,文G淚過之後,晚上的心情就再無起伏,竟如幽林中的一汪水潭,裏麵除了綠樹還映著白雲和藍天。她也想著今天早點休息,可是苟齊又發來一個短信。看?還是不看?她猶豫了一下,仍決定不去理它。沒味道!她咕囔說,然後關了手機。又一想,三D還沒信息過來,她又打開了手機。
她猜想苟齊可能會說些什麽,又猜想三D可能晚上在上班?她關掉收放機,關掉台燈,黑暗中睜著大大的眼睛,耳朵牽係著手機,略顯焦躁地期待著。
等的有了睡意了,還是不見三D的消息。她把後麵聽到的那首歌詞發過去,又想要關機時,鳳鳴有同學發短信問候她,她回了短信過去,順手又將收到的短信發給了三D:
送去陽光,替你把疲憊蒸發;
送去細雨,替你把勞累衝刷;
送去流星,替你把好夢留下;
送去彩霞,為我捎個祝福的話兒:
心想事成,
天天好心情!
手機短信就是這樣,每人都是中轉站,每人都是創作員,有可用的就轉發,沒可用的就自己創作,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往往是自己創作的“段子”,不多久,又會傳遞到自己手上,有的照搬原樣抄來,有的變動了字句,你自己看了,又是別樣的一種快樂!
(文學青年們,寫詩吧,寫短信一樣的詩吧!你不用愁發表不了。隻要你寫了,就不愁沒人看到。隻是這樣發表,你收不到稿費,反而還要自己掏自己的腰包!不用遺憾,隻要你才華橫溢,隻要你兜裏有錢!讓我們共勉,一起來做電信公司的投資員!不過請你相信,我決不是為電信公司作宣傳!)
文G邊想邊寫,擬成一首回複朋友的歌:
朋友是永遠的相思
思念就像一條流水不盡的河
朋友是彼此的牽掛
牽掛就像夜空裏星星和月亮互相輝華
朋友是精神的依戀
依戀就像心間的溫柔輕拂著白雲
朋友是濃濃的香茶淡淡的共鳴
就像幽香的花蕊嫋嫋的簫吹
朋友是彼此的鼓勵遙望中的眼神
不一定日日相見卻時時心存惦念
周老爺子的村莊 隨筆
齊鳳池 / 唐山
距城市三裏外有一個很大村莊,村子的名字叫九百戶村。很大很大的村莊完全被綠樹掩蓋著,根本看不見村子的影子。尤其是到了夏天,從城市的邊緣向村子望去,一片綠油油的樹林把天邊都擋住了,要不是有行人和車輛出沒,誰也不會想到,在樹林下藏著一個很大的九百戶村莊。
九百戶村莊很美,一條蜿蜒細長清澈的沙河,從村北繞著流到村南一直往西流去。沙河的南麵是沙土地,種著大麵積的花生。村東是一片水澆地,栽著優質水稻,隻有村北和村西種些大的農作物,像高粱、玉米、穀子、大豆什麽的。村子的東北角是一片墓地,墓地完全被綠樹掩蓋著,村子裏的老祖宗都埋在了這裏。有人說九百戶是塊風水寶地,土地肥沃,水繞村莊,就像《桃花源記》寫的那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據風水先生說,村子好,主要是祖宗的墳地位置好,是村子的老祖宗,在村子的東北角保佑著村子的人們,使村子興旺發達。
九百戶村裏沒有雜姓,全村人都姓周,從古到今,村裏出了許多當官的和有錢有勢的。民國時期這村出了個有名的周校長。當然,校長算不上什麽大官,村子裏比他官大的有的是。據說,張作霖部隊裏有個師長的老家也是這個村的。村裏在外邊當官的多了,為了他們回家方便,當地從大清開始就把公路修到了村頭。因此,一塊醒目的站牌就規規矩矩地站在了村頭。
周老爺子家在村裏也是個大戶,他家從前院到後院有十幾層房子,前門是個大車門,兩扇漆黑的大門有四米高,門板有三寸厚,大門上刻著四個大字,“福祿春秋”,字用紅漆油得,非常醒目。門前左右一邊一個石獅子,顯得特別威嚴。就像電影裏看到大地主劉文彩家的門口一樣。周老爺子的祖上是幹什麽的不清楚,但他家裏有錢那是真的。周老爺子是個頭發雪白,滿麵紅光,牙齒整齊,看上去就特別精神的小老頭。老爺子穿一身油綢發亮的黑衣裳,上衣兜裏裝著懷表,一條金鏈子從扣眼穿過去,金鏈子明光鋥亮。腳下蹬一雙家做的圓口布鞋,是兒媳婦們納的千層底布鞋,穿在腳上又舒服又輕便。
老爺子總也不在家吃飯,他每天早五點起床,步行六七十裏到城裏吃飯。民國時期的唐山小山街有一條街全是賣吃的,城裏有名的九美齋,萬裏香,左家肉餅,天津包子鋪,耳朵眼炸糕,開平麻花都在這裏。
周老爺子從九百戶村走到城裏的小山飯店正好到了吃午飯的時間。老爺子在掛著酒旗的飯館裏燙一壺酒,點兩個菜,吃飽了喝足了,就再往家走,到天黑就到家了。第二天,老爺子接著還去。老爺子就這樣一直吃到死。
聽說老爺子死的時候,喪事辦的很風光也很熱鬧,在城裏請了戲班子唱了三天三夜。周老爺子那口柏木棺材被大漆油得是紅的眨眼。糊棺材用的紙都是嶄新的,沒沾過手的,印著孫中山頭像的紙幣。麵值都是五十萬,五百萬一張的。從這點看,就知道老爺子從前是多麽的有錢哪!老爺子死後就埋在了村北的周家墳地裏了。老爺子的墳堆特別大,比左右的墳要大幾倍,老爺子的墳就像一座小山。墳前的墓碑上寫著:故先考周(諱)府玉大人之墓,生於公元一八五八年六月三日,歿於公元一九四八年五月六日。享年九十歲。
周老爺子死後,他的家人都搬到了城裏,有的在經商,有的當了官。村子裏隻剩下了周老爺子墳,孤單地矗立在村的東北角。
老爺子的墳已經塌陷了個大坑,如果不仔細看,根本就看不出是座墳墓。風光一世的周老爺子,隻能定格在大清和民國晚期的歲月了。
詞二首
---為加中友誼月而作
蘆 卉(大華筆會會員)/ 溫哥華
清平樂· 卑詩讚
亂紅飛度,
始覺春歸去。
蓊鬱茱萸花滿路,
著意喚回春住。
群芳如此多情,
引來百鳥齊嚶。
旖旎風光人愛,
四時氣爽風清。
憶江南 · 致大山
大山好,
名嘴眾人誇。
出自楓園靈傑地,
澆開友誼萬叢花。
美譽滿天涯。
注:1、茱萸,俗稱狗木花(dogwood)。是卑詩省省花。盛開於初夏。有白、紅、粉三色。
2、大山(Mark Rowswell) ,生於加拿大渥太華。1988年,作為訪問學者
遠赴中國,同時就讀北京大學中文係。20多年來,憑他一口流利的又京味兒十足的普通話和他非凡的才華,活躍在文藝界;在教育、經貿、公益事業和國際
交往方麵也顯示了出色的能力。為增進東西文化的交流和促進加中友誼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08年被加聯邦授予加拿大國家勳章。
絕句二首
詠酒杯
席間唱和戲作
(一)
司馬策風(大華筆會會員)/ 溫哥華
日月山河一手端,
嫦娥李白戲雲間。
杜康何料五糧液,
功罪人神天地翻。
(二)
步韻和司馬策風兄詠酒杯詩
微言(大華筆會會員)/ 溫哥華
玉液瓊漿賴汝端,
風雲變幻指掌間。
腹中天地銷今古,
流下蘭亭詩浪翻[1]。
[1] 蘭亭位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蘭渚山下),外有碧湖清流。東晉時王羲之、謝安等達官名流曾在此流觴(觴即酒杯)賦詩,並留下聞名於世的《蘭亭集序》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