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筆會

這是立足於加拿大溫哥華的文學社團“大華筆會”的文學創作園地,將定期發表來自加拿大本土、歐、美和中國大陸的會員及其他作者的原創文章
正文

《作家文苑》總第九十四期

(2010-08-08 17:31:23) 下一個

《作家文苑》總第九十四期

 

編者的話:本月16日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我們華人稱之為端午,也稱端陽。按傳統習俗,這一天要插艾草、喝雄黃酒以驅邪避祟,更要吃粽子、賽龍舟以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詩人屈原。所以有人說這一天是詩人的節日。但也有人說這一天其實應該是祭日。不管是節日還是祭日,端午,都是一個流傳了兩千餘年、充滿了中華文化底蘊的紀念日,所以我們特意組織這一期以詩詞為主的專刊,以饗讀者,紀念先賢。

因篇幅所限,原連載的文章暫停一期,希讀者見諒。

 

水調歌頭·題友人國殤圖*

 

葉嘉瑩(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溫哥華

 

死有泰山重,亦有羽毛輕。開緘對子圖畫,百感一時並。幾筆線條勾勒,繪出英魂毅魄,悲憤透雙睛。楚鬼國殤厲,氣壯動蒼冥。

挾秦弓,帶長劍,意縱橫。槍林彈雨經遍,血染戰袍腥。自古無人能免,偏是江淹留賦**,寫暗恨吞聲。何日再相見,重與話平生。

 

編者注:* 國殤,屈原《九歌》中之一首,內容是追悼和禮讚為國捐軀的將士。

** 江淹賦:江淹,南朝宋齊間人,有才名,有四篇賦傳世,即《恨賦》、《別賦》、《泣賦》和《水上神女賦》。此處指《恨賦》,其主旨謂古人不稱其情,皆飲恨而死。

 

端午詩詞

蔣玉昌(大華筆會會員)/ 常州


一、七律
    端午節緬懷屈原

汨羅江岸榴花豔,青艾懸門香味幽。

端午年年懷屈子,神州處處賽龍舟。

雄黃美酒驅邪惡,遺韻楚風傳各洲。

千載詩魂千載祭,明堂正氣盼長留。

 

 

二、詞二首

南歌子·端午讚白娘子

 

西子橋偶遇,山盟便定情。雄黃杯酒顯原形。隻怨許郞妄信,薄情生。 

仙草昆侖盜,金山水滿驚。一腔怒火戰僧營。冤鎮雷峰塔下,永忠貞。

 

 

玉樓春·端午中華文化情

 

屈原溺江懷王咎。民眾劃舟江上救。包粽喂魚往江投,五毒偕能驅趕走。   

手纏五彩絲線佑,艾草插門香氣嗅。雄黃杯酒去災憂,千載中華文化厚。

 

 

落梅風·屈原歎


寧川(大華筆會會員)
/ 溫哥華


靈均誌
*,毀太癡。

奉昏君盡心無異。

愚忠換來流放罪。

問詩魂殉身何意?

* 靈均:屈原字靈均

 

   浣溪沙
            農曆庚寅端午  懷念詩人屈原
 
  卉(大華筆會會員)/ 溫哥華
         
朝飲木蘭夕撫琴,仲秋落葉菊繽紛。楚天暮暮日色昏。
   披發行吟《漁父》曲,雲橫嶽麓怨何深?瀟瀟湘水伴詩魂。
 1屈原代表作《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2
《漁父》、《九歌》、《九章》、《天問》等均為屈原詩作。

 

 

 

采桑子·端午有感

 

微言(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

 

喧天鑼鼓彩旗舞,競渡龍舟。魂係神州。難忘汨羅萬古憂。

故國回首踟躕意,誌也難酬,思也難休  寂寞江幹橘千頭。

 

    

     幹(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北京

除去附庸風雅者之外

真詩人

沒有一個不與苦難相伴的

 是一粒枯鬆子

除了岩縫

一概沒有安身之處

詩人還奢望什麽節日呢

祭日 倒是有

在我們中國

叫做

  端午

 

端午  屈原 
**司馬策風 (大華筆會會員)/ 溫哥華

何需粽子和菖蒲
年年熏香我們的記憶
從來都不用想起
因為 永遠都不曾忘記

江邊 你亂發淩風
思君憂民 愁白了長發
你仰天長嘯向天問
生死聚散可有期
愛恨忠奸有誰明
可是 那隻是永無回聲的空穀
你想招魂納魄吧
魂已隨風 被小人的口袋收走
魄也霜冷 被鐵手監禁啞口不語

你絕望的縱身一躍 最後欲抓
楚懷王甩手離去的背影
可惜 抓不住他左右搖擺的衣袖
淒風嗚咽 緊緊揪住旋渦的心

輕如白雲 你飄進了
中華民族的血管裏
無論曆史清濁沉浮
你的名字 長在人心的脈動中
撞響華夏的胸腔

今天 仿佛又見到你
高立青藏昆侖
你登高 思遠 撫劍
水袖輕拋 仰天長歎
去國懷鄉 悲憤蕩胸
眼中澎湃出兩道飛瀉的激流
離騷和天問 衝出了
一條長江 一條黃河
滋養了千年中華詩歌的土壤

你滿頭的木蘭墜露
千年閃光
根根都敲響山顛的旭日
你縈懷的秋菊落英
萬裏流芳
縷縷都飄逸月下的香雲

            端午                

郭梅(大華筆會會員)/ 杭州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橈……”,這是唐人張建封的《競渡歌》,活脫脫畫出在端午的麗日晴空下龍舟健兒競渡奪標的熱鬧場麵,據說,在那一片喧天鼓聲中,“錦標”一詞也流傳了下來——因為,競渡所爭搶之“標”,為實用兼美觀計,往往被纏上了鮮豔奪目的錦緞。《聊齋誌異》裏有《晚霞》篇,其主人公蔣阿端就是個擅長賽龍舟的小夥子——以“端”字名之,該是出於蒲翁鬆齡的慧黠吧,頗有味。

賽龍舟、吃粽子,照例是端午的招牌菜。這一天也因此在端陽、重五、重午之外,又別稱龍舟節、詩人節和粽子節。在門上插艾草,在孩子身上和帳門等處掛上五彩的香囊以驅邪,也是保存至今的端午古俗。現在很多人在節前看到街頭巷尾兜售自製香囊的村姑,也往往會興興頭頭地選上幾個帶回家去逗孩子、哄老人。記得小時候過端午,外公總會想辦法抓幾個蟾蜍清蒸,然後哄著我和弟弟吃下去,說是這樣皮膚不會生瘡毒癤子。不記得那時候是不是真的吃了那醜陋可怕的癩蛤蟆的肉,但卻清楚地記得班裏同學也說爺爺奶奶讓吃這個,想來此乃江南一帶的舊俗吧。

不過,古人還有端午射粽、擊毬、鬥草的習慣,今人知道的就不太多了——射粽盛行於唐代宮廷,即拿小角弓射小圓粽,射中者得食此粽;擊毬又名擊鞠、打毬,類似於今天的馬球,曆史悠久,早在三國時就見於記載,到金代則成為端午節的娛樂活動;鬥草則屬於不少人溫馨的童年記憶,曹公雪芹在《紅樓夢》第六十二回裏安排幾個小女子鬥草——寶玉等四人過生日,主仆們盡興撒歡,“外麵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四五個人,都滿園中頑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來兜著,坐在花草堆中鬥草。這一個說:‘我有觀音柳。’那一個說:‘我有羅漢鬆。’那一個又說:‘我有君子竹。’這一個又說:‘我有美人蕉。’這個又說:‘我有星星翠。’那個又說:‘我有月月紅。’這個又說:‘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個又說:‘我有《琵琶記》裏的枇杷果。’荳官便說:‘我有姐妹花。’眾人沒了,香菱便說:‘我有夫妻蕙。’……”,她們鬥著鬥著,一言不合鬧將起來,髒汙了香菱新上身的石榴裙,於是便引出癡寶玉憐香且惜玉、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的小插曲,甚為趣致生動。

當然,古人過端午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習慣:吃五黃,即吃黃鱔、黃魚、黃瓜、鹹鴨蛋黃及雄黃酒——《白蛇傳》裏那個溫柔美麗的蛇仙就是在端午飲了雄黃酒才不得已露了原形的——雄黃是一種礦物質,有解毒殺蟲的功效,故古人認為“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而法海教唆許仙用雄黃酒誘使白娘子露出破綻,也就順理成章了。

新年、端午和中秋是古人最重視的“三節”,所以,《鍘美案》裏的包公有“端午日朝賀天子”的唱詞,而戲中那個拖兒帶女的薄命棄婦秦香蓮自然絕對不會想到許多年之後有個出生在端午節的才女比她更運乖命蹇——兩度帶孕被棄,一生坎坷流離,早早含恨離世。她,是蕭紅

如今,端午又成了國定假日,許多的講究沒變,許多的熱鬧也依舊。隻不過,很少有人飲雄黃酒了——不是為了紀念白娘子,而是因為現在我們知道雄黃含有砷、汞等毒性物質,進入人體後會損害肝髒。

 

 

注①:關於蕭紅的生日,由於她身世淒涼,故沒有非常確切的記載,隻知道在端午或端午前後,說法有四五種。其中,以五月初五和初六兩種說法居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