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筆會

這是立足於加拿大溫哥華的文學社團“大華筆會”的文學創作園地,將定期發表來自加拿大本土、歐、美和中國大陸的會員及其他作者的原創文章
正文

《作家文苑》總第七十八期

(2010-04-04 16:48:34) 下一個

 

短信時代

楊光(大華筆會會員)/ 銀川                                     
(二十七)

 

D與同伴一起到了市場,收拾好音響設施,擺好產品,重新分工上崗,各就各位,一切就緒。
??八月的陽光火辣辣照在身上,趕集的人流不斷從宣傳台前湧過。播放廣告、分發資料、產品介紹、優惠出售,大家忙得身裏身外熱氣騰騰。
??這時,村書記從人群中走來,他說,鎮領導對新品化肥很感興趣,要他先拿20袋回去作推廣使用前的前期宣傳,以表示配合、支持的誠意,建立長久朋友關係。村書記說著,指著不遠處停著的一輛藍色小貨車,說:車我都帶來了,現在就拉!
??三D不知如何應對,心裏一緊張,呼啦冒出一身冷汗。
??村書記急於要拉化肥,三D難於作主,隻好歉意地說:書記,你稍微等等,我向公司請示一下。
??說來也巧,常列主任的電話來了。他交代三D要掌握火候,連續作戰,要最後一個走出集市。對三D請示的問題,常列主任的回答是:靈活決斷,到什麽山唱什麽歌。三D再要問時,電話掛斷了。
??三D一頭霧水,請示變成了猜測,村書記又在一旁催促,說車是雇的,耽誤不起。三D想,興許在大馬鎮一炮打響,新品化肥洛陽紙貴呢!他和其他幾個商量,小KE說,你有權“全權”決定,再說你的想法也很有道理。
??村書記把20袋化肥無償拉走了。
??以前做這樣的宣傳,常常都是以送為契機,然後打開局麵的。三D的做法僅僅是公司慣例的延續而已,廣告可以計入成本,前期工作就是無利或賠本投入,他也沒太認真放在心上。
??不料,就這20袋化肥給他惹出了麻煩!

 

(二十八)

 

一天忙完,三D已是筋疲力盡、口幹舌燥。他就近走進一家飯館,要了一大碗麵條。在等飯的間隙,他打開手機,見上麵已有兩條短信。他斷定是文G發的。集市太吵,他一條都沒聽到。
??頭一條短信,發自上午10點:

 

真誠的心靈勝過鑽石的光澤,

情意萬千重卻不知何時再相逢!??

 

第二條,發自下午4點:

 

有一種默契叫心照不宣,

有一種感覺叫情不盡言,

有一種幸福叫望眼欲穿,

有一種疾病叫孤枕難眠。
??

D看完,顧不得吃飯,手指如飛,輸入了這樣一段文字:

 

天空的白雲,

是我投給你避暑的蔭涼;

溫婉的月光,

是我對你靜靜的凝望;

和風,是我對你真誠的問候;

綠葉,是我對你誠摯的祈想;

短信,是我對你愛戀的衷腸。

閑暇時看一眼遠方,

那是我對你純真的愛的祝福。

 

輸字時,手機就已提醒缺電,三D來不及修改,按一下發送鍵,但還是缺電關機,發送失敗了。他想,還是回到住處,舒舒服服躺在床上,好好想一想再發吧,這急手忙腳的還真是欲速不達呢。可他也知道,文G發了短信,見不到他回複,該不知急成什麽樣子了。
??他風卷殘雲,一碗麵一會兒功夫,麵淨湯幹。

 

他就是Max老先生(二)                                      

李浦群/溫哥華

 

我要求上《亞洲哲學》課的學生每周都用email發給我一頁左右的讀後感,Max先生的第一篇讀後感是這樣開始的:“我父親是個醫生,我覺得他是個有智慧的人。他曾告訴我,如果你有什麽重要的意見要說,先把舌頭在嘴裏繞七圈,然後再開口。你瞧,我現在把你要求的《奧義書》的一些章節讀了三遍,才敢寫出下麵的評論。。。。”

 

記得一次在課上講時間觀念與人生態度,我向同學們推薦Eckhart Tolle 的暢銷書《當下的力量》 (The Power of Now)。周末,沒想到我收到了Max先生如下的email:

 

李先生你好:

 

說來也巧,昨晚我正在網上搜索關於Eckhart Tolle 和他的《當下的力量》一書的信息,突然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你猜是誰?是與我好多年斷絕關係的四十一歲大的女兒。這些年我們沒見過麵、沒通過話,我根本沒想到會是她打來電話。她說她最近看了Tolle的繼《當下的力量》後的一本新書《新地球》(New Earth, 受書中關於寬恕論述的啟發,才決定打電話給我,說要“原諒”我,還說(大意)“不知者不怪。”。。。。。我真想馬上找到《新地球》拜讀拜讀,看看它是怎麽讓我的女兒回心轉意的。也許應該向其他同學推薦這本書。。。。。。

 

我真為老先生高興!一個家庭的“疙瘩”(盡管我根本不知道那“疙瘩”是怎麽結的)解開了:女兒找回了父親,父親找回了女兒,皆大歡喜。我也為Tolle 的書有這樣的魔力叫好。我馬上回信向Max先生表示祝賀,並感謝他向全班學生推薦《新地球》一書。

 

Max先生是猶太人,信猶太教。在課上或課下,他經常談到猶太教的一些教義和禮節,豐富了課堂討論的內容。但他又是一個開明的教徒,並不固執己見。他說自己欣賞孔子的入世精神,喜歡道家的順應自然,擁護宗教多元論。當我向他表示想更多了解猶太教教義習俗時,第二天他就拿來上下冊兩本他剛剛研讀過的猶太教圖書給我看。兩周後還書時,我告訴他,我不僅看了一些主要的章節,而且複印了一些內容,以便今後講課使用,他非常高興,邀請我有機會去他的猶太教會堂做客, 還補充說,隻是了解, 無需信仰。可惜,我一拖再拖, 終未成行。

 

Max先生的葬禮上,Rabbi說,半年前,Max 曾私下跟他講,他的時間就要來了。我回想起來,當時,正是他上我《亞洲哲學》課的時候。我記得,課上我們討論了孔子“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現世精神,我還講到傳統上的中國老人,可能受孔子這種現實精神的影響,特別是看到子孫滿堂,都提倡並實踐“壽終正寢"的泰然。他發言說,他父親七十歲過世,而他已經七十一,他已經有‘進步’了,不擔心死亡。現在想來,他當時一定是已經被確診為肺癌,可他似乎根本沒有怨天尤人,垂頭喪氣。他不是見人就說自己的病情(我從來就沒有覺得他有癌在身),也不談希望再活多少年好實現這樣那樣的願望,更不是埋怨上帝-為什麽是這麽倒黴。在一個月前給我的最後一封email中,他說,“李博士你好,我希望你夏天過得愉快。我想告訴你,我已經注冊了你秋季的《古希臘中世紀哲學概論》課程。。。。。。同時想告訴你的是,我遇到了似乎超越我的豐富生動的想象能力的哲學的/神秘的東西,我將在秋季開學時或者在此之前我們能碰麵的話給你看(“I have run across something philosophical/mystical that seems even far fetched for my vivid imagination I will show to you in fall or if our paths cross over earlier.)到底他說的“哲學的/神秘的東西”是什麽,現在我隻有猜測了。我甚至有點後悔當時為什麽沒有在回信中問問,但又想,也許沒問是做對了。他對自己的癌症和逼近的死亡隻字不提的泰然,讓我震驚,讓我敬佩。

 

他能如此,也決不是偶然的,他在一封給我的email 上說,“我覺得哲學不隻是關於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也是我們在自身中的位置。”(Philosophy is not just about our place in the universe, but also about our place within ourselves.”)在同一個email他又說,“恐懼是所有情感中最強烈的,也是罪惡之門徑。”(“Fear is the greatest of all emotions and the gateway to Evil.”)現在重讀他的郵件中的句子,猛然間變得如此深刻、沉重,像是他在用隱晦的方式向我訴說他對人生、死亡的態度。

一封三月二十日發來的email中摘錄了一段某rabbi 的布道,可以完全代表他的心聲:

像大河入海一樣洶湧澎湃,任何堤壩也不能阻擋,任何生命也不能逆流而上。即使我們這些旅客也不能逆轉。我們隻能順水而去,隨它無情地‘升’入大海。

 

我們可能會覺得轉錯了一個彎,錯失了一個機會但那隻是我們的迷惑,因為我們並沒有河流行進的地圖, 因而也無法知道它的去向。我們隻從我們自己內部觀察,但河流從“至上”知曉它的路。河流因此歸向 “至上”。

我們不是那河流的主人不是我們最終歸宿的主人,也不主宰沿路在何處歇腳,甚至也不掌握我們旅行的方向。我們沒有創造那條河流它的流動創造了我們。它是我們的世界的血液和靈魂它的脈搏和性格。

然而我們可以對一件事情做主:不是旅程本身,而是旅程中的角色。我們多快將達到(目的地)?是否半途而廢?旅途滿意不滿意?我們是不是做旁觀者,參化者,還是英雄呢?

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諦。這才是唯一要緊的。

 

            愛由心造          
惠遠飛/深圳


  人世間什麽都可以缺少,唯獨不能缺少愛,不能缺少的是那種至真至誠的由一顆顆滾燙的心所釀造的愛。

  很早以前,我就讀到了一篇文章,文章是一位生物學家寫的觀察文字。講的是一個小小的故事:一隻壁虎無意之間被釘在一堵木板壁中,而他的情侶,另外一隻壁虎卻堅持不懈地為他提供食物,直到最後被人們發現。

  這是一則翻譯過來的科普材料,其可信度還有待於考證,但是我還是毫無根據和任何理由地相信它了。當時,在閱讀的那一瞬間,我被深深地打動了,我的眼角有點潮濕。

  不是兩隻無關緊要的小東西就能那麽輕易地打動我,真正打動我的是愛,是那種患難相守不離不棄、濃的化不開的愛!

  愛,無論是最神聖的或者最庸俗的,最廣泛的或者最狹隘的,都與心有著密切的關係,與兩顆心、三顆心、四顆心……乃至是無數顆心有關,他是心的世界構築起來的人間最恢宏雄偉的建築。

  重新打開歐·亨利,我的眼睛不由得一亮。深秋,身患絕症的女孩兒正靜靜地躺在破敗的旅館的床上,她默默地用心細細地數著窗外那在蕭瑟秋風中搖擺的長青藤,長青藤的枝幹上還殘存著幾片頑強不屈的葉子,在同極其惡劣的大自然作著頑強地鬥爭。女孩想:自己不就是那長青藤上的葉子嗎?女孩在貧病交加之中幾乎完全喪失了繼續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了!她預感:到了秋天,一切都將結束。她甚至胡亂地猜想,當窗外長青藤的葉子落光了的時候,她脆弱而無力的生命也該走到了盡頭了。她默默地數呀數:九、八、七、六、五……葉子在秋風中一天天的少了!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女孩從睡夢中醒來,她連忙去看睡前那最後僅存的一片葉子。當她看到屬於自己的那片葉子正傲然挺立在風雨之中時,女孩決心戰勝病魔,要好好活下去!女孩不知道,就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夜晚,屬於她的那片葉子、最後的那片葉子其實落下去了!而她所看到的這一片葉子,卻是畫在畫布上的,是隔壁的那個流浪畫家為了挽救她那花朵般鮮豔的青春生命,而獻出了自己的一切。歐·亨利的故事讓我們懂得了什麽是真情,什麽是真愛!

  愛,是由真心營製起來的情感大廈,是心與心之間的碰撞。愛相隨,心也相隨。去愛,就是去給予,去寬容,去犧牲,去奉獻……,甚至在某個特定的時刻,你要能夠勇敢、坦然而幸福地對對方說:你存在,還是讓我為你而消失吧!大哲蘇格拉底也曾經說過:分手的時候到了,讓我死,而你們活著……”。愛,是一種由肉體內情感升華而來的驅動心靈的大行動,是感天地泣鬼神的舍己精神。

  從古典的梁祝化蝶到現代的《魂斷藍橋》《廊橋遺夢》,再到好萊塢的巨片《泰坦尼克號》,無一不體現了這種愛心相融,共生共存的精神。

  無論大愛小愛,超凡之愛還是凡俗之愛,都要用心去營造嗬護;無論是哀豔絕倫淒美破碎的悲劇之愛,還是順遂天意和諧共美的喜劇之愛,我們都要用真心真性真情去呼喚去尋找去澆灌去……

  執子之手,共子之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