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文苑》總第三十期
[ 詩詞專欄 ] 編者的話
在中國璀璨的古典文學寶庫中,有一朵色彩豔麗的奇葩,那就是古典詩詞。千百年來,這些古典詩詞以其特有的音律美和意境美,為人們傳頌不已,在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啟迪人們的思想心智、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弘揚民族的精神氣節等方麵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我們雖然身居海外,遠離故土,仍然需要這種寶貴的文化滋養,並有責任將其傳承和光大。所以我們邀約了享譽中外的中國古典詩詞專家葉嘉瑩先生和南京大學趙慶慶副教授以及本地造詣深厚的詩人寧川、司馬策風等學者專家為《作家文苑》賜贈了多篇近體詩稿,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饗讀者。由於版麵原因,詩稿將分期陸續刊出,敬請留意。
四季題照 七絕四首
可仁 (大華筆會會員)
春 · 紅梅 夏 · 睡蓮
誰言風雨隻添愁?爭報紛紛論未休 [1] 。輕舒紅袖幽香遠,漫展綠裙臥碧漣。
雲散天開花更豔,盎然春色滿枝頭。 夢裏傷懷緣底事? 數滴清淚惹人憐。
秋 · 霜楓 冬 · 瑞雪
漫道多愁悵西風,春花秋葉韻不同。 飛灑便絹落九霄,瓊林玉樹競妖嬈。
碧空晴澈天心遠,一樣流丹兩樣紅。 田家不解東園賦 [2] ,且禱來年獲麥蕎。
附:關於這四首詩與友人的通信
關於詩的問題,有兩個地方如果加一點說明也許會有助於理解: 1 )紅梅那首的第二句,分別借用陸遊和毛主席的詠梅詞意,陸詞中說“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毛詞說“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是為“論未休”的“根據”,也借此點出此詩是在“詠梅”。不知是否太隱晦了? 2 )瑞雪那首第三句中的“東園賦”有個典故,是南朝宋時有個文學家謝惠連假借漢時大文學家司馬相如等在梁孝王的東園(兔園)賞雪作賦的口氣寫了一篇《雪賦》,所以“東園賦”就是《雪賦》,亦即是詠雪,而農民(田家)當然不會有這種閑情雅誌,他們應該是希望“瑞雪兆豐年”,明年有個好年景可以多獲“麥蕎”,這樣也就扣回“瑞雪”的主題了。
再多說一句,睡蓮那首第三句的“夢裏”扣個“睡”字,“清淚”則指葉麵、花瓣上的水珠,這也是有所本,不再羅嗦了。
搖落(古體)
趙慶慶 (大華筆會理事、南京大學副教授)
夜讀,思極,獨悲無慰,仿《古詩十九首》,自解。
忽忽秋風至,咽咽洪波聞,
低低桐葉轉,哀哀離草深。
煢煢濁醪盡,渺渺霜月昏,
淡淡榮枯事,殷殷聚散痕。
脈脈剖心語,寂寂埋雪塵。
( 08 年夏)
姑蘇記會
趙慶慶
9 月 20 、 21 日,赴蘇州參加 “ 江蘇省台港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年會 ” 和理事會工作。與會者 60 餘人,包括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監事長、複旦大學陸士清教授,南京大學台港澳文學研究所負責人劉俊教授、台港海外華文文學之前輩陳遼先生和湯淑敏老師、《世界華文文學論壇》主編劉紅林女士、詩人馮亦同,以及新加坡作家蓉子。會議選舉蘇大文學院曹惠民教授為新任會長。曹會長安排與陸教授、湯老師、蓉子等在李公堤晚宴,眾人逗飲茅台,數盅無恙,夜遊。 次日,在蘇大紅樓會議廳發言,吟詩一首:
東吳勝地欣相逢,小橋流水楊柳風,
紅樓高言細聆後,倍覺四海文脈通。
歸,贈詩二首:
赴會――贈
金陵姑蘇一箭間,千古興廢歸蠡船,
俊傑伴我複登臨,恍 然 世味故如鮮。
記逢--贈
千載姑蘇揖拜遲,風流儒雅亦吾師,
李公堤綠羽觴暖,天 涯 文夢共此時。
2008 . 9 . 22 .
七絕 溫哥華春望
** 司馬策風
(大華筆會會員)
彩雨沾衣花撲懷,
鳥垂草地霧香開。
撩心金發滔滔過,
入夢唐詩滾滾來。
七律 蝴蝶夢 [1]
** 司馬策風
柔情織網心成蛹,
蜜語熔金人變仙。
一笑吐香縈曉夢,
三生聯袂造福田。
鷹翔半世風難濟,
帆過重洋港未憐。
何苦佳人揮舊淚,
應歡駿馬係香船。
注解 :
[1] 曾經有過 " 暗戀 " 某個女孩的故事,半夢半醒的狀態 . 可能對方也有些是似而非的感覺 , 所以說 , 象莊子從蝴蝶夢中醒來 , 分不清是自己變成了蝴蝶 , 還是夢中的蝴蝶變成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