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國女婿
雪泉
賀捷是我的法國女婿,高高的個兒、白淨皮膚、金髮碧眼,除了年歲大了一些,實在也沒有什麽好挑剔的。再説,現在是什麽時代了,夫婿閨女自愛自挑,我老漢也就犯不著爭當二十一世紀國際型的祝員外了。
一個中國迷
我們與賀捷第一次見麵,是在巴黎戴高樂機場。那天,他和法妮早早地等候在機場行李發放處。法妮見到我們老遠就打招呼,免得我們像沒頭蒼蠅似的,到處尋覓打探。賀捷見了我們,二話不説,先來一個baisejoue(法國的親頰禮)。我老漢經風雨見世麵,任憑他擁抱親頰,我自巍然不動,倒也受得住。隻是謝莉窘得滿臉通紅——長這麽大,她還是第一次開洋葷哩。
賀捷用他的七座沃爾福,接我們到住處。一路上目不暇接:什麽埃佛爾鐵塔、凱旋門、香舍裏榭,協和廣場、新凱旋門….那些我老漢以前隻在畫報上欣賞的美景,如今都生蹦活跳地呈現在眼前。法妮在一旁如數家珍似的,不停地介紹。害得耳背的老兩口,如墮迷霧,好在車速很快,沒等我們緩過氣來,就到了坐落在拉德芳斯的目的地了。
那是座為千禧年新建的、五十七層金箔玻璃外墻的2000捍衛大廈,賀捷和法妮就住在向陽的第二十六層上。高速電梯隻用一眨眼的功夫,就把我們平穩地送到了。
一進門,我們就被房間裏的擺設給驚呆了:偌大的客廳裏,放置了一套明式傢俱;棕色的實木拚花地板上,鋪著一層綉花九龍絲織地毯;四壁整齊地懸掛各種中國的字畫和工藝品;向陽落地玻璃窗的欄杆扶手上,主人特地添了一層擱板,上麵參差地陳列著:縮尺的秦坑銅車馬和馬踏飛燕;花梨木的珍品櫥架裏,還擺放著幾件玲瓏剔透的薄胎瓷器…乍一看,還以為是,一腳踏進了一間古董店呢。
法妮對我們擠擠眼睛,笑著說:“怎樣?很中國吧?”我感歎道:“味太濃了,我們還以為又回到中國了!”賀捷在一旁聽到了,好象得到了最高的獎賞,得意地連聲說:“謝謝。謝謝。”並引我們到休息的房間說:“這裏就是你們的家,你們不要有任何的拘束。”我環顧四周:這間不大的臥室,是為小璐璐準備的。國內司空見慣的衣箱的邊飾、簷口的雕柱、社戲的麵具…在這裏都被看成是東方藝術品,珍愛地供奉著。這個家真是太熟悉又太陌生了。
燒得一手法國大菜
當晚,賀捷下廚,為我們烹製一套精致美味的法國大菜。法妮告訴我們,賀捷燒得一手好菜。家裏廚房的活,主要是由他包攬的。
說起法國大菜,我在上海有名的紅房子西菜館也曾品嘗過。但也許那已經是上海化的西菜了。除了燉爛的牛腩,夾在土豆番茄湯裏的洋蔥,好像再沒有什麽值得回憶的了。如今,在法國土地上,真正領教了法國人製作的法國大菜。去僞存真,不僅讓味蕾細胞恢復了功能——嚐到了美味,就連視覺神經,也幸叩孬@得了一次大飽眼福的機會。
法國大菜像粵菜那樣,很注意色調的搭配,譬如:第一道冷盤:番茄奶酪切片紅白相間,配上綠色的薰衣草,猶如綠葉托牡丹,零星點綴的欖豉黑色的碎粒,更襯出花卉的層次感。法國的主菜很注意火候,生煎牛排就是要肉中帶紅,撒上黑椒,美味柔嫩。凡能生吃的,就新鮮的切碎,拌上色拉醬、淋上檸檬汁、讓客人飽啖原汁原味:西蘭花、西芹、蘑菇和生開蠔——牡蠣,一同品嘗,似乎鄉村野味十足。但需要熟煮精製加工的決不含糊,一道蔬菜濃湯,就是把防風、土豆、扁豆、包菜等蔬菜剁碎,在高壓鍋裏煮爛了,再用果汁機製糊,密篩過濾,加入香料、奶酪上碗。濃香撲鼻、大快朵頤,但個中辛苦誰人知曉?
法國人吃宴席,還非常注意情調:如餐桌的佈置、餐具的安放,碗盞的配套都很有講究。菜必須一道一道上,不能一窩蜂,更不能盤碟堆積如山。有時吃完一道菜,就要收下盤碟,更換碗盞、餐具,以尊重烹調廚師的一番設想美意。至於吃魚時配白酒、吃肉時配紅酒、浪漫起來關燈熄火,已是司空見慣的小插曲了。
初來時,賀捷每天煮食烹調,碗盞總是端來收去。我和謝莉很不習慣,甚至覺得有些勞民傷財、小題大做。時日久了,也就漸漸習慣了。
初 登 廬 山(組詩:之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底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宋.蘇軾
查 幹
有時 詩的張力也不可小覷
唐江洲司馬白居易
隻寫了一句
匡廬奇秀甲天下
便使廬山名揚千秋
與之相依者
無數
而另一位宋詩人蘇軾發現
橫看成嶺側成峰 的
奧妙之後
關於嶺與峰的話題
再無人敢提起
我等來此
隻好棄筆不寫
長江和鄱陽
一北一東地浩淼著
此山占全了人間所有的風水
要想識得此山真麵目
的確有點難
除非你去請教於司馬遷
或精讀他點燃曆史的
那一本《史記》
此山中沒有雄似南朝的
四百八十寺
三百餘寺倒是有過
東林寺 西林寺 大林寺的
午夜鍾聲響過之後
香火
旺盛於整個匡廬
而當亞熱帶的季風
微微吹過白鹿洞書院飛簷的時候
你才真正意識到
文國詩山 這個雅號
是否名副其實
結廬為舍的周朝七兄弟
確有驚人的目光
占山為神 占山為王 其實都不重要
溶化在青山綠水之中
那才是別無選擇
的 選擇
舉目 一隻白鶴憑空而來
是七兄弟柴門外的
禮賓小童
特意前來
為老夫
引路?
作者簡介:查幹,著名蒙古族詩人,出版詩集、散文集多種。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秘書長,《民族文學》編委、編審。
一夜清風
陳少華
清明時節總是淫雨霏霏,雖然偶有放晴,但不久又淫雨襲人,人應節,天也應節,要為祭奠先人製造一份悲情傷感的氣氛。回鄉掃墓歸來翌日,到高山公園跑步,又見淫雨清風,頓然又有一種寒氣襲人的感覺。
日子雖然淡淡地過,但心卻似乎不曾淡下來。清明日那天,趕到鄉裏已經午後四點多鐘,急忙忙上山拜祭父母,墳塋依舊,枯枝四佈,墳前那道清溪依然乾涸不見涓滴。俊明弟說,墳前的子孫圍已填好,果然見一圍新土,把半彎本來受到雨水沖刷而顯露坑坑窪窪的子孫圍弄得齊齊整整。俊明弟帶我去看他母親新近落成的墳塋,就在父母墳塋的旁邊,不遠,隻翻過一個小土丘。問為甚麼不與他父親合葬在一起?說風水不宜亂動,不然影響子孫後代。俊明弟才五十多歲,卻是鄉中紅白喜事的參與和主持者。他鑲了滿口金牙,當然這金牙並不可能是真金,隻是擦得晶亮的銅套牙罷了,許是鄉人喜歡鑲這種張口便可見到的金顏色。
下山的時候,有霧。沿著那道後山的斜坡走,又經過大伯的墳塋,臣龍公的墳塋。到鄉裏買地下葬先人的外地人多了,鄉中先祖的墳塋都寫上幾個字以作識認。這樣倒令我有機會知道先人的藏身之所,不像以前一片荒蕪亂草,一塊斜插孤石,便代表著一位鄉人的陰宅厝居那麼難尋。
到伯公廟前的時候,妹妮姐在那裏等候,麵對親人,總要問一些鄉中的舊事。她說,三嬸母走了之後,鄉中的上一輩人便完全離開塵世了。她說得很平靜,很自然,就像鄉前本來的那道清洌洌溪流一樣,要讓我覺得淡淡然似的。不知是年事漸長,也不知是傷感的事容易侵心,我倏忽覺得有一種寒氣迫上心頭:上一輩人都走了,跟著就是我們這一輩人與塵土靠近的時候。記得以前清明節回鄉,到伯公廟的時候,三嬸母就會拄著拐杖走出家門,來與我們談幾句別後閒話。近年她最愛說的是「我走了,鄉裏的老人便都走了,你們就算是鄉裏的最大輩份」的話。或許,歲月輪迴沒甚麼可以值得悲傷,不要套上甚麼害怕、惶恐的負麵形容,但麵對一代人走過的人生途程,失落的情思誰都無法避免。
我在一些文章中曾記下了對先人的憶拾,有時翻讀這些舊痕濃重的文章,心中不期然也泛起了一陣酸楚,麵對鍵盤的手似乎就顯得擊鍵乏力了一些。或許,鍵向我輩,是一種支撐生活的新活水源頭。但是,如今站在下一輩人的位置,卻不知怎麼產生不出一種依偎的親切感,鍵寄情思,莫非這就是眼前產生筆痕澀重的誘因。
本來,週前已換上了夏裝,清晨五點鐘,衣衫單薄拐過新柳街的時候,就覺得有點風涼氣寒。三月清明天,大概這樣的變化才是合理的。一路繞著公園跑圈子的時候,腦海裏便不斷倒映著鄉中上一輩人都走了的事,似乎心也有點漸跑漸涼的味道。
公園路邊的杜鵑花叢開過了的五彩繽紛花卉,紛紛落英初灑泥土,還顯得鮮豔欲滴,不過,翌日再見到它們的時候,便已經花瓣垂合,疲態畢現。再翌日,便糜爛與泥土混為一體了。一夜清風花凋謝,緣盡離技輾作塵。要再見杜鵑花潮,來年春風吹醒綠葉還有機會,隻是人,一輩一代走了,就尋不回往昔的親切言談。於是我想,還是盡早把這些舊情舊事,能寫能記的都留下一抹筆痕,不論日後解悶心緒,還是告訴後人前塵往事,都有一絲痕跡可尋。也或許,它可以像春風吹過,落英塵土的杜鵑花魂,給人一點悄悄的追憶韻味。
愛情的喉舌
> 文/李愫生
>
> 她談了無數場戀愛。大大小小。男人就是她的江湖。尋找真正的愛情,就是她的宿命。
> 她的第一個男人,是大學時的校園混混,無才有貌,風流倜儻。往那裏一站,立馬吸引眾多的目光。她是校花,他是校草,那時是極滿足了她的虛榮心的。況且,他還幫她順利的逃課,和畢業。
> 她的第二個男人,是進入社會後她的公司老板。雖然外貌普通了一些,個子矮了一些,但他有錢。可以給予她車接車送、鮮花美酒的生活,在適度的範圍內,她還可以在公司裏頤指氣使。
> 她的第三個男人,是在電視相親節目裏認識的大學老師,溫文爾雅,談吐淵博;書香門第,家境殷實。他對她是永遠地微笑和包容,給她講解天文地理,文學曆史,風花雪月的詩詞。盡管,她聽得瞌睡。
> 她的第四個男人,是個小公務員,也是她的老公。他沒有錢,沒有貌,也不懂浪漫,兢兢業業地上自己的班,回家會給她煲養身的湯,會熨平她衣服和眉目間的折皺。
> 其間,她也經曆過別的男人,但都不被她承認。三五天的愛情,來不及盛開,轉眼就謝。她一直困惑,愛情是什麽?她的第一個男人,給了她最激情和遊戲的青春也給了她第一次的流產;第二個男人,給了她物質的享受也給了她“情人”的棄言;第三個男人給了她風花雪月的浪漫也給了她“文不對題”的煩悶;隻有,第四個男人,給了她隨遇而安的暖心。不管她做什麽,他都在一旁默默地守護她。
> 閱盡男人,她終於明白:有一種愛情像指甲,剪掉可以再長,無論是健康的指甲還是灰指甲,都無關痛癢;有一種愛情像牙齒,失去後會落下傷口,即使補上,哪怕是金的,也是假的;有一種愛情像頭皮屑,毫無營養,衍生不盡,惹人心煩;還有一種愛情像舌頭,平時你不會留意到它,無論你怎麽咬到它,它都會柔軟地陪你到老。
>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