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個房間裏的房客>

(2013-05-10 19:34:51) 下一個

 

回到鹽湖城的當天,從機場到住處感到非常冷清,非常冷清,怎麽會一個行人都看不到呢?也許當時時間是晚上八點也有關係吧;但最可能的是,相比之下,昨天晚上我還在深圳的‘老街’人擠人,在‘後海公園’看到遊人如織,騎自行車的居然川流不息!

當然,第二天就顯露出這‘冷清’的好處:晚上散步,鹽湖城整個街道的環境比中國的公園還要好,但是居然沒有遊人;到遊泳池去遊泳可以一個人占一個泳道--這在中國是難以想像的;看來在實際生活中還是人少一點好啊!

 

這次回中國見到的十個人中有十個想去美國(有的嘴巴上說‘無所謂’,其實非常向往),這是為什麽?

能否從宏觀上而不是從個案上來解釋一下這種現象呢?

對我這樣一個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人來說這不應該是個難題。

中國麵積是960萬平方公裏,美國是937萬平方公裏,差不多大小;但是中國有13億人口而美國隻有3億人口。美國除了阿拉斯加州以外是個已經全麵開發的國家,而中國的西藏,新疆,內蒙,青海等西部的廣大地區幾乎都是無人居住的荒地,中國人口絕大多數幾乎都集中在沿海一帶。

我們就比方,一批新生入學,分配為13個人一個房間與3個人一個房間(而房間大小幾乎一樣)。我想大家都喜歡到3個人一間房間去,因為那裏畢竟要寬得多,空氣,環境都要好得多,矛盾也要少得多--人擠人總是要擠出點事兒來的!

而在13個人一個房間裏,百分之幾的特權階層其實享有80%以上的資源與空間,但是他們仍然不滿意,想搬到3個人一個房間裏去,這是為什麽呢?我想這是因為他們畢竟屬於13個人一個房間的‘房籍’,聽起來級別與檔次要低得多,他們的水土環境畢竟還是局限在13個人一個房間裏。而且正由於在13個人一個房間裏他們霸占了80%以上的資源與空間,感到高處不勝寒,他們的日子就不好過,壓力大,老怕他們的位子不穩,一怕底層老百姓造反,二怕自家人換屆!

而擠在13個人一個房間裏卻占總人口98%以上但隻有不到20%以上的資源與空間可以‘分享’的老百姓,他們所具有的那種憋氣與窩囊的感覺是可想而知的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