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江的博客

寫點兒小東西,既存下生活點滴,又抒發人生感悟,還為讀者提供娛樂和啟示。
個人資料
正文

教子方法點滴(完)

(2009-02-16 14:03:31) 下一個

其實,在這壇子裏,教育子女的方法,真的是“各莊都有各莊的高招”。不管是具體方法,還是教育理念;是正麵實例,還是反麵教材;是提出的問題,還是解決的問題;是新潮前衛,還是引經據典;是嚴肅認真,還是搞笑調侃;是磚頭瓦塊的狠砸,還是溫馨誠摯的悄悄話;是對胃口的,還是倒胃口的。隻要是能得到啟發,就有意義。如何教育自家的孩子,您盡管撿您喜歡的,各取所需。覺得有用的,去粗取精。對孩子因人施教,不斷地積累經驗,總結教訓。教育子女的過程,也是父母學習的過程。我在子女壇也是以潛水為主,收獲的多,付出的少。因此十分感激那些積極灌水的樓主們。

除了學習書本和他人的經驗,多數父母都會自然地比照自己的成長經曆,從中找出育子的良方。我自己也是這樣。在這最後一貼,想提出一個問題,並給出我的答案。目的在於拋磚引玉。 

問題:在父母自己的一生所學當中,哪一樣知識始終影響著你的人生軌跡?

我的答案是:唯物辯證法。

任何人的成長和所學,都與他/她所處的時代和環境有關。我是那一撥生長在毛澤東時代的50後。幾十年的人生經曆就不說了。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有幸趕上第一屆恢複高中),不能說沒有學習文化知識,但主要是學工、學農、學軍,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在高中的政治課中,以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為主,係統地學習了唯物辯證法,對自己人生觀的形成,影響巨大。它不僅影響了自己的一生,現在又影響到我對子女的教育。


上一次我提到,我一直相信客觀決定意識。這裏包涵幾個概念。

1、人們對社會和周圍事物的觀察、分析、結論和采取的行動,之所以不同,是因為他所受到的教育和人生的經曆不同。因此我最看重給子女創造一個好的生長環境。隨時關注周圍的人與事對子女的影響。說話、辦事和處理矛盾、問題,都會顧及對子女的教育意義。

2、人們的主觀想象、意願和努力,在很多情況下得不到實現,是因為客觀環境的製約。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也是我為什麽說要“重過程而輕結果”。上藤校,或上哪一個藤校,決定因素太多了。達不到,也用不著鬱悶。要教會孩子承認現實,在麵對失敗的同時還能肯定自己的努力。

3、實踐出真知,少說多做。旅遊、音樂、體育、各種俱樂部、夏令營、誌願者、打工等,隻要有機會,條件容許,都支持鼓勵。經曆過,才能真明白。人的本事都是練出來的。我不在乎名次和成就,也不在乎所謂結果或值不值得。當年我們學工、學農、學軍,一插隊就是幾年,值得嗎?你在實踐中得到了你應得的。

4、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不管聽上去,看上去有多好,不實踐你也不知道。怎樣教育子女才是正確的,要由實踐來說話,要看效果。效果不好就要調整,走不下去就要改道。實踐證明你的主觀意願行不通時,就須放棄。我們一生中所犯的錯誤和失敗還少嗎?聰明人不是不犯錯,而是不重複錯誤。不是不失敗,而是不永遠失敗。教育子女是摸著石頭過河,子女也是摸著石頭成長起來的。


在不同的時期,對不同的事物,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麵和次要方麵,是內因還是外因。

教育子女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特別是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如學習下降,性格變壞,不願上學,在學校惹禍,與老師和同學關係緊張等,或同時出現不同的問題。絕不能簡單地就事論事或感情用事。要做調查研究,認真找出問題的症結,找出主要矛盾去解決。在解決矛盾時,還要分清誰是矛盾的主要方麵,是自己的孩子?是同伴?還是學校和老師?甚至是父母自己。不管是誰,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環境?在原因不清,情況不明時冒然下手,往往適得其反。

 

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的道理。在教育子女中可以從兩個方麵說明。 

1、我之所以從不要求子女be the best,而是try your best,並不是我不想讓他們作#1,是因為所謂的最好,都是相對的。在學校可以最好,在州裏就未必,還有全國,全世界。即使一件事做到最好,其它事呢?認清絕對和相對的道理,孩子才能勝不驕敗不餒,既能麵對勝利,也能麵對失敗。我兒這學期七門課的總平均成績都在97分以上,我問他有沒有比你成績更好的。他想都沒想就說:“當然會有,至少單科成績有比我高的。你不是說‘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嗎!”除了學業,做人也是一個道理。成功與失敗,貧與富,名與利,不管是什麽,都是相對而言。明白了這一點,就會處世坦然,不論在什麽境況下,都不會失去自我,都會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出國前,我給1500人當老板,出國後已十幾年,我給50多人打雜兒,也就是有50多個老板。可我仍然認為自己的人生價值還在漲。說了你不信,我這50多個老板都把我看成老板。個人認為,Try your best,就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比Try to be the best少了沒有必要的精神負擔,取得成就往往更容易、輕鬆。

2、我反對在教育子女上的互相攀比,也是基於相對和絕對的道理。對別人的孩子是真理,對自己的孩子就未必。別人的孩子能做到或做不到,你的孩子不一定。別人走不通的,到你這裏也許就走通了。你的孩子也許有比別人差的方麵,但一定有比別人好的地方!

 

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為二,既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事物是可以轉化的,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正所謂“有一利必有一弊”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再撇一個我兒子的事兒吧。很早就計劃全家回京看奧運。但08年初,麵臨工作調動。一想到搬家,轉學等都在一個時間段,就想放棄這個計劃。可兒女們堅決不同意。本來就反對搬家、轉學,結果還不讓看奧運,兩個真的要造反了。為兒女不被傷害,我們隻好讓步。搬家公司卸完車的第三天就飛到北京,開學前五天才回來。兒子又自己去了紐約三天。結果,除了回北京前把課程選定了之外,所有入新學校的準備都誤了。第一天上學,自己去辦入學登記,根本找不著北,在學校裏轉大磨,誤了兩節課的時間才弄完。這還不算,小提琴的audition,球隊的tryout,都因回國看奧運給耽誤了,都得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也使得他在新學校的第一個星期更加miserable。我跟他說,這就叫“有得就有失”,好事情不可能都讓你占著。看了奧運,了卻了您的心願,過足了您的玩兒癮,犒勞了您的讒嘴,您也要付出代價。你的代價,就是自己解決因回國而耽誤的事情。這才有了我前麵關於性格那一篇裏提到的,新朋友們幫忙提供信息,出謀劃策。經過他自己的努力,在新學校裏已經如魚得水,感覺比在老學校還好。值得一提的還有,由於他在年級裏年齡最小,一直擔心別人都能開車時,他開不了。現在到了密州,法定年齡提前了,也可以自己開車了,心裏特高興。我又跟他說,這就叫“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塞翁失馬,安知非福也”。我想說明的是,教育子女正確看待和麵對現實,培養正確的思想方法,更為重要。這也是為什麽我一直反對各種“極端”的想法。

 

唯物辯證法的內容還很多,就不在這裏耽誤太多大家的時間。有人也許會說,你的腦袋已被赤化了。其實不然。哲學的門類很多,除了國外的各類宗教和哲學門派不說,僅咱們中國,就有儒、道、佛等各種學說,都有自己的哲學思想體係。看得多了,就會發現,雖然名目不同,其實有許多內容都是疏路同歸。門派之爭留給哲學家們好了。作為老百姓,我們隻需要各取所需,活學活用。不管信仰如何,父母們的責任,就是幫助子女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或者叫人生哲學。也有網友曾說我的觀點是“中庸之道”。不管怎麽說,父母認為是正確的人生觀,就應該傳授給孩子,這比學什麽都重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r80 回複 悄悄話 thanks for shar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