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葉的博客

學習與探索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事。
正文

“中美雙程票”感懷 (1)

(2009-11-24 08:07:02) 下一個
在美國,外出旅行大都買雙程票,除非搬家,無論到哪裏,總是要回來的。而我在這裏要說的“雙程”,不僅指機票和旅程,是想談談在美就業的中國留學生近年來的工作變化和我們的再適應過程。

我就職於美國一家大型綜合化工公司。近幾年來, 與絕大多數製造業一樣, 我們公司在能源價格上漲和發展中國家低價進口產品的多重壓力下, 終於順應全球化這一不可抗拒的曆史潮流, 在中國一內陸城市建立了一個合資企業, 於是, 我們這幾位華人工程師, 便成了技術轉讓過程中各個團隊搶手的人才. 能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 雙語優勢和對母國文化背景的了解, 積極參與到這一曆史性的技術革命中, 我們自然是歡欣鼓舞的, 但同時, 當我們在美國已經生活工作了多年之後, 再回到中國內地非發達地區, 利用當地有限的條件, 幫助合資廠生產出符合美國標準的高質產品, 對我們也是一種挑戰和再適應的過程, 這便是我要談的”雙程票”.

近一年來, 我多次去合資廠短期工作, 經曆不少新鮮奇特的事情. 若是你目前也在做這類項目, 也許你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小G是合資廠給我和同事們留下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人物. 小G, 二十幾歲, 本地人, 剛從大學畢業一年, 會說英文, 是合資廠中少數懂英文的人才. 我們開始向合資廠轉移技術時, 美國同事與合資廠各部門的溝通常常通過小G. 在我第一次去合資廠前,我自認為去搞這一項目可以說是胸有成竹, 篤篤定定, 沒想到就是這個小家夥卻給我帶來不少麻煩和困擾. 小G一口本地話, 我開始根本聽不懂, 瞪著眼睛幹著急, 而他的英文老美聽不懂, 還是要通過我去和廠方溝通. 小G被派遣來跟著我們,我們要求廠方在現場生產技術方麵的配合由小G去調停. 但是他剛到廠不久,人屬於老實又有些呆氣的,說話沒人聽,連女工們都嘲笑他,一點都調不動人. 小G是小地方人,不懂外事禮節,與老美說話湊得太近,而且不停地說,老美說,太煩人了,我都無法集中思想幹活. 中國 午休時間長,有兩小時, 小G一直陪在旁邊, 看不出此時我們並不需要他,老美問我幾次,他為什麽老是跟著我們? 中國午休時間正是美東的半夜,時差一上來大家都提不起精神,老美可以不理他,反正也聽不懂,苦了我要應付他,很是勞心勞神. 小G是個努力想上進的青年,但不得要領,給我們帶來不少煩惱. 這樣忍了兩天,我想還是該指點他一下,否則預定的工作計劃完不成,於是把他叫到一邊,委婉地告訴他一些西方禮節,小G注意些了,老美抱怨少了,但是小G仍繼續講他的本地話. 我問過別人小G會不會講普通話,別人說,會,但講得不標準,怕同事笑話他打“官腔”,不好意思講, 並說他的英文其實不錯,但生性內向,不善表達. 又過了一天,我對環境和人事熟悉些了,要生產部門配合時,小G說我叫不動人,你去說他們一定聽,我便自己上陣了,果然一叫就動,效率高多了. 到我們最後一天做總結時,我還是聽不懂小G的本地話,當一雙雙眼睛等著我的譯文時,我出口的是”你說的名詞是英文還是本地話?” 旁邊他的合資廠同事都忍俊不住,小G很難堪,我也覺得於心不忍. 後來我們回到美國,與小G有很多E-mail聯絡,發現他的筆頭英文還可以,他曾告訴我他考過英語六級,即研究生入學英語水平,想來當時他被招聘進來就是打算在與我們合作時要用他的英語技能. 美方在中國內陸非發達地區搞合資時,小G是中方出來的比較典型的人物,因小地方人才資源有限.而我們作為溝通的橋梁,不必操之過急,不要期望太高,更不可能事事都按美國公司的標準和要求,否則雙方都累. 我們是去短期工作,環境人事都是陌生的,盡力就好. 個人的努力和影響是有限的,成事常常在”天”.

最不喜歡小G的人是我的美國同事老T. 老T在專業技術有豐富的經驗,人又聰明,工作熱情高,對自己要求也高,一天恨不得完成所有的事. 老T以前從未到過中國,對中國玻纖工業現狀不了解,也沒有與發展中國家搞合資的工作經曆,所以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麵對簡陋粗糙的生產設備和操作條件,吃驚不已. 他心裏一整套計劃方案無法在短期內實施,語言又不通,開會時中方一堆人之間的對話,他一點摸不著頭腦. 來了一個小G,剛剛接觸美國人的小地方的嫩後生,講一口他聽不懂的英文,弄的老T一肚子火. 有兩件事給我印象至深,也是我想寫這篇短文的起因. 第一件事是關於使用盜版軟件. 當時合資廠的IT係統還沒連接到我們公司的網絡,無法用我們的質量控製軟件,我們隻能因陋就簡,用Excel來處理質量數據. 當老T要將他寫的程序裝上合資廠的電腦時,幾次不成功,最後發現是因為Excel是盜版. 老T當時就佛袖而去,氣鼓鼓地對我說,我不會再坐在那台電腦前在盜版軟件上為他們建立質量管理係統.當時場麵很尷尬,我也很為難,一方麵,老T的作法無可非議;另一方麵,合資廠迫切需要建立質量數據庫,這一步不做,下麵的事無法進行. 最後的解決辦法是,老T同意將他的程序給他們,由他們自己安裝,測試,使用. 第二件事是關於效率和信息溝通. 當時合資廠已有一些先我們之前其他同事帶去的儀器和工具. 有一次要使用一個轉速表,這應該是一個很簡單的測量,可是讀數根本不在可能範圍內,左弄右弄不對頭,老T在一邊又不耐煩了,講出來的話也不好聽,當然我理解他的情緒,時間不等人,我們的工作計劃上還有不少任務呢. 後來有人說,這個轉速表壞過,修理時無法恢複到原樣,就將米/分接到了轉/分,但修理部與使用者之間無溝通,原來如此,我們為卡殼45分鍾. 老T將此事作為一笑話,回來說給別人聽. 還有些場合,我們要做試驗時,忙了一通,準備就緒,可是發現插座無電,氣管無氣,臨時找修理部的人,回話說他們還在午休. 老美弄不明白效率為何如此低? 溝通為何如此難? 午休時間為何如此長? 開會為何來一大幫不相幹的人? 加上時差衝擊,對飲食和氣候的不習慣,他們幾乎是一肚子的火,有時來問我這些為什麽,而我也是人生地不熟,我也早就習慣了美國公司的工作方法,對合資廠的現狀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我也有作息飲食上的不習慣,可我還得壓下自己的怨氣和不耐煩,能協調的盡量協調,能蒙混的隻得蒙混。 可能大部分從事這類工作的留學生都有這種“夾在中間”的感覺。 隨著時間推移,隨著工作上的進展和雙方了解增多,磨合一段時間後,這種狀況會改善。開始的時候不必太著急,也不必要求自己將每件事都辦得圓滿。我們是公司雇員,與美國同事身分一樣,雖然我們希望中方做事周全體麵,但我們並不是中方雇員,沒有責任為中方過多開脫解釋,這時候太強的民族意識可能會給自己爭來不必要的“氣”受,弄得心態不平衡,反而影響工作情緒。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我的美國同事在中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rlsrls08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內陸城市的雙語人才相對沒有北京上海的多。
我回國時見到碰到好些個從未出國留學的年輕人,一口流利英語,讓人感慨。在美國多年的很多中國人還沒有這麽好的口語呢。
lemoncy 回複 悄悄話 我就在合資廠工作過。個人建議找個好的中方領導,加一個能幹的翻譯秘書很重要。
dcd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你的經曆。
曾經工作生活過多年的城市。雖然不大,不先進,生活也方便。
那裏的人還是挺好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