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哲學的終結
(2009-08-09 18:36:35)
下一個
古典哲學的終結
原創者:陳果仁
哲學有兩個基本課題,一是找到世界的本原,並且在本原的基礎上對千差萬別、千變萬化的世界做出全麵、統一、嚴格、簡潔、自洽的解釋。二是在科學實驗與觀察的基礎上對客觀存在與主觀意識的關係做出正確的解釋。
古哲學包羅萬象,並希望在萬象中找出世界的本原。關於世界的本原,古希臘與古中國都形成過各種學說,在古希臘有水、火、氣、土、無限、數、一與多、愛與恨、 以太、種子、原子、理念等學說。在古中國有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天、道、理、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等各種學說。自古以來哲學就隻是一種純思辨的猜想,至今人們都未能定義對哲學這一概念。
隨著人類認識的不斷深化,哲學逐漸分化為宗教與科學。宗教認為世界是上帝創立的,現代的文明宗教都已不同程度已演化為倫理學。科學以宇宙學、物理學、數學、 化學、生物學、神經學、信息學、人學等逐漸揭示了各種事物的屬性,同時也發現世界萬物之間存在著普遍聯係。科學家們知道世界有一個客觀的本原,卻始終苦於沒有找到究竟什麽是世界的本原。
古典哲學與古典物理學都猜想過以太的存在,卻一直沒有以實驗或觀察予以證明。自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出台後,當代科學理論就陷入泥潭而不可自拔,其中最大失誤就在於忽視或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以太旋子學不但站在自然哲學高度,以物理學實驗與觀察為基礎,如從粒子物理學(所有基本粒子都是微觀的以太漩渦)、光學(光以以太為傳播介質)、物體表麵以太層(微觀漩渦在自旋過程中不但吸收與噴射以太,於是在其周圍形成表麵以太層)、宇宙學(星係是以太漩渦的產物)等方麵或層次證明了以太的存在,而且發現以太是世界的本原,包括我們人在內的世界上千差萬別、千變萬化的所有事物都不過是以太相同與不同的表現形態而已。世界是以太的世界,質子、中子、電子等基本粒子都是由以太構成的微觀以太漩渦,稱旋子(Microeddy)。以太旋子學在重建科學理論的同時不得不顛覆了現有的科學理論,以太旋子學對世界做出全麵、統一、嚴格、簡潔、自洽的解釋。
究竟是客觀世界在先還是主觀世界在先,人們自古以來就爭論不休,並且還有模有樣地形成了各種學派。以太世界無邊無際、無始無終,以太運動形成的以太漩渦的大爆炸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旋子——微觀的以太漩渦,質子、中子、電子等所有基本粒子都是微觀以太漩渦。 構成我們世界的三種旋子——質子、中子、電子都同時具有各種場,質子與中子同時具有正負核場、正負萬有場、正負電場與S-N磁場,電子同時具有正負萬有場、正負電場、S-N磁場,不同場的作用距離、強度等參數是不同的,所有場都具對稱場,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以旋子為核心向外,旋子的各種在旋子周圍的分布是非均勻,它們形成一種精細結構,稱旋子精細結構場。旋子能以它們的精構場自組織為核子、原子、分子、有機大分子與生物大分子,旋子精構場具意識性。生物大分子是鏈式的,其精構場是可變的,生物大分子能以其可變精構場識別、適應、選擇環境,生物大分子可變精構場具生物意識。
至於什麽叫正負核場,什麽叫正負萬有場,以及旋子精構場是怎樣演化為生物意識的,請參考本文作者所著《以太旋子學》。正如愛因斯坦相對論是一種猜想,古典哲學是一種猜想,而以太旋子學則在實驗與觀察的基礎世界的本原與意識的起源,以太旋子學的產生意味著古典哲學的終結。
作者E-mail:renzichen@yahoo.cn
博客:http://blog.sina.com.cn/renzichen